生存在這樣的世界上,需要的是享受自己人生的能力,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樂趣、賦予意義的能力。如果孩子從小就被剝奪這種能力,注定終身活在不知何謂真正幸福的人生之中。
某個以名門大學學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中,勾選「我十幾歲的人生過得很不快樂」的人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這就是現實。
與他人一同創造樂趣的能力,以及讓身邊的人因自己而更加幸福的能力,沒有什麼比這兩種能力更加重要。
擁有這樣的能力,不需多富有,也不需有名校光環。讓自己人生更富饒樂趣、更別具意義的能力,源自於自發性。自發性是最珍貴的資產,能使人自我成長。在未來的世代,具備自發性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先機。
取自《覺醒媽媽的心理課》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談到同理心能療癒,藉著同理,能跟對方分享情緒。一起快樂,一起悲傷,這也是一種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711834085694619/
所謂的「自發性」,可以講成是「自主性」,又或者是一個人有決定自己的「權力」。也可以用一個人的「自由」來談,最後都可以回歸一個人的「生命力」。
上述的這些詞,互有重疊,難以獨立開來定義。但能感受這些詞意義的人,如果體驗過,便知道環環相扣。
韓國的自我傷害程度,是世界級的高。他們流行的升學主義,在我們的文化裡也不陌生。
一個人如果難以自主,感覺不自由,甚至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我想,這都是我們所知道的事,只是有些家長不願醒,因為過度把自己的價值,寄託在孩子身上。
我常跟青少年父母討論,其中,青少年父母常低估孩子的憂鬱程度。孩子不見得只用傷害自己來表現,有時候還會傷人,因為青少年憂鬱有時會用憤怒來表現,這也讓父母痛苦。
可是,如何讓青少年知道,自己在受到限制的環境裡,依然擁有「自由」呢?
這需要父母學會以民主的方式跟孩子進行討論了,具體來說,要學習傾聽與同理的能力。不過,我能理解,這對父母來說,真是太難了。
那麼,至少願意讓孩子接觸心理專業的幫忙,而不是排斥與抗拒。另外,父母要懂得看見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把自己的價值綁在孩子身上,這讓孩子肩上的壓力沉重。
很難有人,能輕鬆地背著另外一個人的人生,又同時過好自己的人生。
祝願您,能看見自己,永遠手握自由,在很多時候都能為自己進行選擇!
.
ps. 前天早上有贈書活動,歡迎參與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672499342766349/
*********************************
媽媽的內在革命
【文/ 尹宇相】
自發性是所有生命與生俱來的原始力量,是生命力也是生存力,是自然而然湧出的力量、開創性能量。樹木枝枒向著陽光生長,花朵蓓蕾盛放,都是源於生命的自發性。自發性會讓我們展現好奇、熱情、勇敢和不畏挑戰的面貌。連一個英文單字都不想背的孩子,一旦迷上饒舌音樂,困難的英文句子也能倒背如流;討厭讀書的孩子對學習產生自發性,一天讀十個小時以上也不成問題。
觀察一下身邊的嬰幼童,他們的自發性無時無刻都在運轉,有著無限的好奇、熱情、專注和世界已不同於以往,不會再因為成績不好,就要過挨餓受凍的生活。儘管生活依然有它沉重之處,但人人都有機會憑藉自己的意志,活得比富翁或菁英快樂;頂著名門大學的學歷,也未必能獲得高薪;只要有大學學歷,不管畢業自哪個學校,都能以同等資格參加公務員考試。「我是○○大學畢業的」已是不值一提的炫耀心態,年薪百萬或一百五十萬也不過是自尊心和數字遊戲,對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撇除鉅富或名流,多數人的生活水準其實相去不遠,看差不多的電影,吃差不多的食物。
生存在這樣的世界上,需要的是享受自己人生的能力,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樂趣、賦予意義的能力。如果孩子從小就被剝奪這種能力,注定終身活在不知何謂真正幸福的人生之中。某個以名門大學學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中,勾選「我十幾歲的人生過得很不快樂」的人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這就是現實。
人生只有兩個重點:樂趣和意義。如果生活毫無樂趣,人生也沒意義;但光是追求樂趣,又會顯得虛無渺茫。人生像是一座蹺蹺板,要維持樂趣和意義之間的平衡,過度側重任何一端都會失衡。
與他人一同創造樂趣的能力,以及讓身邊的人因自己而更加幸福的能力,沒有什麼比這兩種能力更加重要。
擁有這樣的能力,不需多富有,也不需有名校光環。讓自己人生更富饒樂趣、更別具意義的能力,源自於自發性。自發性是最珍貴的資產,能使人自我成長。在未來的世代,具備自發性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先機。
「放手讓孩子去玩吧!時候到了,孩子自己就會讀書。人生也要靠他自己啊!」三十年前說出這樣的話,只會得到「唉呀,你的想法也太過時了!醒醒啊!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放任不管只會毀了孩子而已」的回應;過了三十年,當年被逼著用功讀書的孩子,現在如何?成了活在「地獄朝鮮」中,前途茫茫、看不到未來的青年。然而,上述對話現今依然時常耳聞。反覆吟誦著三十年前台詞的媽媽們,無異於自願跳下懸崖的旅鼠。
如今時代真的變了,標榜的思想也必須改變。面對強調全心投入孩子課業、倡導「小時候落後別人,長大就很難追上。身為媽媽一定要盯緊孩子」的媽媽,應該要反駁:「唉呀,你的想法也太過時了!醒醒啊!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緊迫盯人只會毀了孩子而已。」
媽媽一旦選擇順應孩子的自發性而非提升成績,就不該有所動搖。這一點相當重要,因為只要踏上將孩子成績放在第一順位考量的路,就很難再回頭,所以別輕易加入這場看不到盡頭的競爭。或許有時會羨慕那些人的子女成績優異,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做而侷促不安,但仍要咬牙堅持、不為所動,才能迎向勝利。
尊重孩子自由發展的媽媽所獲得的最大收穫,是孩子的心。與此同時,孩子的自尊感也會隨之提升,擁有開朗、大方的性格,以及強健的自發性,而這樣的能力會伴隨孩子一生,成為穩固的基石。全心投注在孩子課業上的父母,能得到孩子的稱讚和尊重嗎?答案是否定的。「我的青春都白費了!」「為什麼我要迎合父母的要求而活?」「從現在開始,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被孩子如此質疑和埋怨就該謝天謝地了。
以為讓孩子爬得比別人高,就可以堵住一切抱怨嗎?這只是僥倖的想法。倘若孩子處於需要藉由各種體驗喚醒自發性的時期之際,只能被動地依循媽媽指示過活,往後的人生極有可能過得像被強迫念書般痛苦。
媽媽必須改變教練孩子的項目,才能創造媽媽和孩子雙贏的局面。只要媽媽能從讀書教練改為自發性教練,當其他孩子因為功課而煎熬時,自己的孩子因能快樂玩耍而勝利;當其他孩子被媽媽安排好的行程所束縛時,自己的孩子因能自由翱翔而勝利;當其他孩子苦於媽媽的臉色和苛求時,自己的孩子因生長在滿滿的愛與認同中而勝利。
當其他媽媽為了孩子受氣而煩躁時,自己看著孩子總是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這是媽媽的勝利;當別的媽媽在焦慮和擔憂之間擺盪時,自己的心境自在平靜,這是媽媽的勝利;當其他媽媽花錢時,自己省下了不必要的花費,這是媽媽的勝利。現在,就改變教練項目,讓自己和孩子都成為贏家吧。
.
以上文字取自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疲憊媽媽的「有毒情緒」,自我覺察與療癒的練習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8725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https://www.facebook.com/babelinside/
.
7/11台北公益免費_葛拉威爾《解密陌生人》新書分享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36708193381293/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何謂 療 癒 花園」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寧朵芙德國修道院百年配方精油|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多元服務:社工中的園藝治療】 「助人工作者學習園藝 的評價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20100804獨立特派員第158集{療癒的祕密花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園藝療育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healing療癒-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評價
- 關於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healing療癒-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10月|網路名人美食 ... 的評價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都是為你好」是勒索,對誰都不好
…你必須「放下自我中心」去愛人。真正的愛是不會給對方造成困擾與負擔的。不管是為了得到愛而愛,或是為了一己之利去愛對方,這都是一種傲慢。
「愛」不能全靠他人的施捨,我們都該具備接納、包容,並使其成長茁壯的能力,無論那份愛原本多麼渺小。總有一天,你也能夠為某個人灌溉這份愛,並且讓自己跟著豐收。
取自《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
*****************************
從依附理論談愛,作者寫出來的文字實在美好。
基本上作者討論的,接近「無條件的愛」。就這種「精神」體驗來說,我猜不少家長都體驗過。雖然落實到「行為」上,有時候千難萬難。
藉著強大的愛人的動力,把注意轉過來愛自己。如此,雙管齊下,效果常常相對明顯。
我今天跟一些年輕父母談孩子,進到幼兒園裡面,孩子們稚嫩溫暖的聲音,讓我實在很想把他們抱起來親。只可惜,我這行為會被認為是怪叔叔,我只好把這種能量,拿來跟家長好好討論。
如果想要被愛,先試著愛人,也是一種途徑。
然而,愛人的過程,不能放下覺察。就像有位媽媽提到,享受me time,暫別媽媽角色的時候,會有罪惡感。我鼓勵這位朋友持續針對「罪惡感」進行對話,重點不在答案,而是透過對話覺察,那我們就能走過一段又一段,彼此都在變化的、其實每時每刻皆不同的關係。
在自我對話的片刻間隙,不知道還可以問什麼,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回答的時候,會有片刻寧靜。請享受這樣的寧靜,默默地跟自己在一起。
或許,所謂愛人、愛自己,是不再為了對方「好」,而努力要求、催促。我們跟本來的自己連結了,我們也給了對方做自己的空間。
於是,如花朵綻放,只為自己精彩!
祝福您,能體驗到作者所描述的愛,並且豐收滿懷!
*****************************
「都是為你好」是勒索,對誰都不好
【文/ 中野日出美】
在上一章中有提到,「尋找能成為自己安全堡壘的對象」也是修復依戀有效的方法之一。
雖然現實並不見得能如我們所願,但若能換個方向,下定決心讓自己成為某人的安全堡壘,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不過你要知道的是,成為別人的安全堡壘也將伴隨有一定的責任。一個好的安全堡壘,並不光是有愛就能成立。
◎必要的認同
首先,你必須不求回報地包容、認同、保護對方。
你同時也必須做好可能失落或受傷的心理準備,好好地正視對方的需要,並決意為對方承擔所有可能的風險。
成為一個良好的安全堡壘,除了能讓自己有所成長、了解愛的本質,還能更加明白人生的意義。
也許你會擔心自己的依戀既然已經有所殘缺,又憑什麼成為讓別人依靠的避風港呢?但就我所見,在藉由「依戀重生療法」成功克服依戀障礙的人當中,也不乏將「愛人」的力量化為自我蛻變之養分,從而改變自我的例子。
而且不諱言,我也是其中一人。
如果沒有我那一雙兒女與六隻愛犬,現在的我可能還是對別人充滿不信任、渴求著不切實際的愛,然後終日苦不堪言、悶悶不樂吧。
不、也許我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
「愛」不能全靠他人的施捨,我們都該具備接納、包容,並使其成長茁壯的能力,無論那份愛原本多麼渺小。總有一天,你也能夠為某個人灌溉這份愛,並且讓自己跟著豐收。
我希望你能了解這點。
◎何謂「真正的愛」?
若你也想成為某個人的安全堡壘,就必須知道如何正確發揮安全堡壘的功用,知道如何提供對方所需要的庇護與安全感。
而在此有個重點是——你必須「放下自我中心」去愛人。真正的愛是不會給對方造成困擾與負擔的。不管是為了得到愛而愛,或是為了一己之利去愛對方,這都是一種傲慢。
像「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或「因為愛你,我才會這麼做」等句子,都是感情關係或親子間常見的對話。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這些說詞,充其量都只是為了消除自身的不安與恐懼,或想利用別人幫自己達成未完的夢想、從中獲得滿足感罷了,難道不是嗎?
愛的本質,就是很純粹的「去愛」。即便有所失去也不會怨恨對方、遷怒對方,只是很單純地去愛眼前的這個人。所以,愛人的能力,其實遠比被愛來得強大。
「不求回報的愛」禁得起所有考驗,且讓人不畏失去。
以前的我,表面上總是仗著「我是愛你們、為你們著想」的理由,處心積慮希望孩子們擠進排名前段的好學校、去大公司工作。但自從走過生死大關、了解了自身的盲點後,我對孩子們的態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現在只希望他們能健康快樂地活下去。
你猜後來怎麼樣了?
我不敢說我們的親子關係從此變得完美無缺,但自此之後,我不再心煩意亂,內心總是安穩且平靜。
我想,這對我而言就是最棒的回饋了。
.
以上文字取自
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傷你最深的往往是家人!人際心理師教你解除「依戀魔咒」,讓愛不再變傷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8064
.
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_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67383366660908/
花蓮公益講座_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4928098212372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都是為你好」是勒索,對誰都不好
…你必須「放下自我中心」去愛人。真正的愛是不會給對方造成困擾與負擔的。不管是為了得到愛而愛,或是為了一己之利去愛對方,這都是一種傲慢。
「愛」不能全靠他人的施捨,我們都該具備接納、包容,並使其成長茁壯的能力,無論那份愛原本多麼渺小。總有一天,你也能夠為某個人灌溉這份愛,並且讓自己跟著豐收。
取自《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
*****************************
從依附理論談愛,作者寫出來的文字實在美好。
基本上作者討論的,接近「無條件的愛」。就這種「精神」體驗來說,我猜不少家長都體驗過。雖然落實到「行為」上,有時候千難萬難。
藉著強大的愛人的動力,把注意轉過來愛自己。如此,雙管齊下,效果常常相對明顯。
我今天跟一些年輕父母談孩子,進到幼兒園裡面,孩子們稚嫩溫暖的聲音,讓我實在很想把他們抱起來親。只可惜,我這行為會被認為是怪叔叔,我只好把這種能量,拿來跟家長好好討論。
如果想要被愛,先試著愛人,也是一種途徑。
然而,愛人的過程,不能放下覺察。就像有位媽媽提到,享受me time,暫別媽媽角色的時候,會有罪惡感。我鼓勵這位朋友持續針對「罪惡感」進行對話,重點不在答案,而是透過對話覺察,那我們就能走過一段又一段,彼此都在變化的、其實每時每刻皆不同的關係。
在自我對話的片刻間隙,不知道還可以問什麼,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回答的時候,會有片刻寧靜。請享受這樣的寧靜,默默地跟自己在一起。
或許,所謂愛人、愛自己,是不再為了對方「好」,而努力要求、催促。我們跟本來的自己連結了,我們也給了對方做自己的空間。
於是,如花朵綻放,只為自己精彩!
祝福您,能體驗到作者所描述的愛,並且豐收滿懷!
*****************************
「都是為你好」是勒索,對誰都不好
【文/ 中野日出美】
在上一章中有提到,「尋找能成為自己安全堡壘的對象」也是修復依戀有效的方法之一。
雖然現實並不見得能如我們所願,但若能換個方向,下定決心讓自己成為某人的安全堡壘,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辦法。不過你要知道的是,成為別人的安全堡壘也將伴隨有一定的責任。一個好的安全堡壘,並不光是有愛就能成立。
◎必要的認同
首先,你必須不求回報地包容、認同、保護對方。
你同時也必須做好可能失落或受傷的心理準備,好好地正視對方的需要,並決意為對方承擔所有可能的風險。
成為一個良好的安全堡壘,除了能讓自己有所成長、了解愛的本質,還能更加明白人生的意義。
也許你會擔心自己的依戀既然已經有所殘缺,又憑什麼成為讓別人依靠的避風港呢?但就我所見,在藉由「依戀重生療法」成功克服依戀障礙的人當中,也不乏將「愛人」的力量化為自我蛻變之養分,從而改變自我的例子。
而且不諱言,我也是其中一人。
如果沒有我那一雙兒女與六隻愛犬,現在的我可能還是對別人充滿不信任、渴求著不切實際的愛,然後終日苦不堪言、悶悶不樂吧。
不、也許我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
「愛」不能全靠他人的施捨,我們都該具備接納、包容,並使其成長茁壯的能力,無論那份愛原本多麼渺小。總有一天,你也能夠為某個人灌溉這份愛,並且讓自己跟著豐收。
我希望你能了解這點。
◎何謂「真正的愛」?
若你也想成為某個人的安全堡壘,就必須知道如何正確發揮安全堡壘的功用,知道如何提供對方所需要的庇護與安全感。
而在此有個重點是——你必須「放下自我中心」去愛人。真正的愛是不會給對方造成困擾與負擔的。不管是為了得到愛而愛,或是為了一己之利去愛對方,這都是一種傲慢。
像「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或「因為愛你,我才會這麼做」等句子,都是感情關係或親子間常見的對話。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這些說詞,充其量都只是為了消除自身的不安與恐懼,或想利用別人幫自己達成未完的夢想、從中獲得滿足感罷了,難道不是嗎?
愛的本質,就是很純粹的「去愛」。即便有所失去也不會怨恨對方、遷怒對方,只是很單純地去愛眼前的這個人。所以,愛人的能力,其實遠比被愛來得強大。
「不求回報的愛」禁得起所有考驗,且讓人不畏失去。
以前的我,表面上總是仗著「我是愛你們、為你們著想」的理由,處心積慮希望孩子們擠進排名前段的好學校、去大公司工作。但自從走過生死大關、了解了自身的盲點後,我對孩子們的態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我現在只希望他們能健康快樂地活下去。
你猜後來怎麼樣了?
我不敢說我們的親子關係從此變得完美無缺,但自此之後,我不再心煩意亂,內心總是安穩且平靜。
我想,這對我而言就是最棒的回饋了。
.
以上文字取自
人際挫折與孤獨都來自「童年傷痕」:傷你最深的往往是家人!人際心理師教你解除「依戀魔咒」,讓愛不再變傷害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8064
.
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_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67383366660908/
花蓮公益講座_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4928098212372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多元服務:社工中的園藝治療】 「助人工作者學習園藝 的推薦與評價
Poly先和大家分享 何謂 園藝治療、功能和應用,更重要的是, 社工如何應用園藝治療來協助服務對象 ... 療癒 性 花園 可分為: 療癒花園 、治療 花園 、園藝治療 花園 、修復 花園 。 ... <看更多>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20100804獨立特派員第158集{療癒的祕密花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蒔花栽草可以怡情養性,還可以治病? 現代文明病藍色的憂鬱,透過園藝治療得以豁然開朗? 園藝療法應運而生, 透過和大自然的連結, 協助患者重新找回 ... ... <看更多>
何謂 療 癒 花園 在 寧朵芙德國修道院百年配方精油|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療癒性的花園呢? 治療性景觀網絡組織(Therapeutic Landscapes Network)裡層定義療癒性的花園為:在特定地點,使特定族群有更健康和積極心態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