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修持在雲端】
佛祖曾有著名的「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則筏當捨,到涅槃之岸,則正法尚當捨,因之一切所說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執著於法也。連佛法都不必執著,我們為什麼要劃地為牢,堅持要用千年前的艱澀文言古文去向大眾弘法呢?
「水可載舟, 亦可覆舟」,用在今天,可謂「成也手機,敗也手機」。年青人沒有手機無法呼吸,沉迷網絡世界,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父母天天咆嘯吼叫要他們放下手機,無異與虎謀皮,反而造成更多世代矛盾。不如學一下佛光山,善用手機和網絡,作為向青年人弘法的最潮載體。
在佛光山的第二天,做了早課回來稍作休息之後,滿禎法師帶我們遍遊這座佔地廣闊的台灣第一座十方叢林。佛光山本來是一座荒山,但星雲法師發現此地形如蓮花瓣狀,在地利上,先天即已具備了佛國淨土的條件, 在短短的數十年中,五片蓮花瓣的五座小山,分別建成了東山,包括地藏殿、大佛城、大智殿、男眾學部; 第二座山供信徒朝山禮佛,包括有放生池、不二門、淨土洞窟、朝山會館及大雄寶殿; 第三座山包括有寶橋、大悲殿、東方佛教學院、中國佛教學院女眾學部; 第四座山是福慧家園與信眾教育園區; 第五座山是峨嵋金頂,包括普賢殿、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等。我們在抄經堂抄經之後,再去禪堂參觀。
午餐吃自助餐,有將近十款不同素菜可以選擇,十分豐富。午餐後休息片刻,滿禎法師來接我們去法寶堂,這裏正在舉辦一個妙趣橫生的「科技弘法」,將手機對着多幅的國畫及書法作品上,手機屏幕就會出現不同的動態動畫,例如用手機對著牡丹畫,花上面就會出現很多蝴蝶在飛。對著另一幅山水畫,瀑布就會開始流動,原來是用了A R擴增實境的科技。真的實現了星雲大師所說的「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遇舟水轉」的意境呢!
@溫暖人間 577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館藏佛教藝術展《觀世音菩薩石像大勢至菩薩石像》,隋(西元581年-618年)。觀音與大勢至菩薩是佛教淨土宗主尊阿彌陀佛的脅侍。二菩薩頭部雖然都為後配,但面相都極秀美。 隋代菩薩石像,身體正直,側看有腹部突出的感覺,與唐代菩薩呈S形態明顯不同。此對菩薩造像形態相近,但細處又各顯...
「佛光 山 淨土」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佛光山的故事---淨土洞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佛光山〈淨土繫念〉阿彌陀佛願力超脫苦海輪迴之苦往生西方 ... 的評價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參觀佛光山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淨土洞窟HD-720P影片13分41秒 的評價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淨土繫念(專輯14首) · 法音清流No.13 (佛光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佛光 山 淨土 在 星雲大師... - 淨土洞窟 佛光山開山故事 - Facebook 的評價
佛光 山 淨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佛光山早課】
夜宿高雄佛光山舒適的「麻竹園賓館」, 夜晚山上十分寧靜, 九點我就上床了,在萬萬籟俱寂的佛光山睡得很沉。
我曾在日本、韓國投宿過寺廟,前者叫「宿坊」,後者叫「Temple Stay」,麻竹園的水準完全可以與之媲美。一進房門, 洗手間分開兩邊,乾濕分離,兩個雙人床像是商務飯店標準。
一大早五點起床,天還是濛濛光,早起的鳥兒已經嘰嘰喳喳。走去大雄寶殿,滿禎法師已經在門口等候我們了,然後列隊在大殿外。前面就是廣闊空曠的「成佛大道」,我在廿多年前就被這裡的氣勢磅礴而震撼。
仔細欣賞「大雄寶殿」四個大字雄渾有力,看上去熟口熟面,似曾相識,原來是張大千的親筆墨寶。慈悲的星雲法師早已開放了版權,任由天下寺院免費借用,山寨A貨這個金字招牌, 無任歡迎。左右的對聯已經預告了殿內供奉的是三寶佛。
上聯為「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兜率娑婆」,說明釋迦牟尼佛從兜率內院降誕到娑婆世界來,「去來不動金剛座」,法身如如不動地坐到中間的金剛座上。
下聯為「琉璃安養左右同尊大法王」, 「琉璃安養」,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安養淨土的阿彌陀佛,「左右同尊大法王」就是兩旁就是藥師佛和阿彌陀佛。
大雄寶殿正中央端坐釋迦牟尼佛,左右端坐著藥師佛和阿彌陀佛,四週牆上共有14800小洞,各奉佛像一尊,光明燈一盞,莊嚴肅穆。
到了五點半,法師們、佛學院學生們及佛子們排隊,魚貫而入大殿,,男女眾分開席地而座。先誦《爐香讚》三遍,再誦讀《地藏菩薩本願經》。唱誦完畢,就步行去可以容納二千多人的齋堂過堂吃早餐。早餐十分豐富,菜乾粥以及紅豆、菠菜、蘿蔔乾等。
早餐後滿禎法師帶我們去散步逛曼陀羅園,這裡還有一條美食街,當時尚早還未開門。曼陀羅園種滿了各色漂亮的玫瑰花、充滿童趣的十二生肖小沙彌石雕,令人忍俊不禁。佛光山真的很大,還有一個「草食動物園」,這裡還有一隻漂亮的孔雀開屏歡迎我們!
@溫暖人間 576期
佛光 山 淨土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一 》
在解脫的道路上,現正值末法,所謂依法不依人,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著依法不依人的概念,最起碼可以破除現代人偶像崇拜的盲從心態,就如同依智不依識一般。真正的善知識是可以導人於正法,使人去除無明和一切煩惱,尋找到原本自心中本自俱足的智慧,依智解脫,但在現今苦海茫茫的眾生,幾個能從無垠煙霧中看到解脫的明燈?此事今古難全,有不少行人都有此嘆,更有人蹉跎一生,直至老時,仍是拄杖握手心悵然。為什麼?沒有把握,沒有方向,茫然不知如何是好。這種心境,自己也曾經經歷過,直至年少時看到道綽大師解脫的過程,心中忽然獲得大安心的安樂之感油然而生。
道綽大師便是典型的依法不依人的典範,為什麼呢?學習過淨土法門的人才會知道,道綽大師是因為在山西的玄中寺有因緣結識到曇鸞大師所有行誼及智慧之後,突然之間如遭響雷轟頂、振聾啟聵般,霎時間披頂酥酪,整個融化全身般豁然開朗,緊接著是一陣清涼如月般地欣喜,從此之後道綽大師便成為曇鸞大師的私淑弟子。
兩人生前從未謀面,也無師徒門派關係,只因為拜謁了曇鸞大師的碑文,碑文中所記述的修行過程,從此之後,道綽大師就捨棄了他過往專弘《涅槃經》長達二十四次的法席,若是沒有相當的魄力決心,斷然不會在中年時期轉修念佛法門終其一生,從此之後鎮日孜孜,無敢放逸,宵衣旰食不足以形容其一心念佛之精進,並且在其往後的歲月中,整整用了三十六年的時間弘揚宣說《觀無量壽經》多達兩百次以上,並且日日持誦阿彌陀佛名號七萬聲,最終在其臨命終時,眾人皆見有祥雲從西方世界化為三道無可逼視的白色佛光,徹照道綽大師的丈房,直至吉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是過去我在讀《高僧傳》時,對淨土祖師道綽大師在心中所留下許多印象深刻之行誼,更令我清楚明白到道綽大師昔時推廣念佛法門時那般令人追思動容、不可思議的事蹟,也才明白傳記中一般人少會去注意到的一段話。這段話也是記載在高僧傳記中,描寫道綽大師的一段文字,裡面描述到當時道綽禪師在弘揚淨土念佛法門時,原來當時念佛的人數已經多達不可數的數目,並且共修持誦佛號的聲音幾乎日夜、時刻充沛於山野窮谷之中,迴旋蕩漾不已。如此莊嚴場面可令所有的眾生感動不已……。
但和一般人不同的是我注意到當時道綽大師領導人們念佛時,竟然是用豆子計算自身念佛號總共多少聲!例如如果有上等精進念佛者,念佛號可以累積到豆子總數八十石到九十石。如果依照漢朝時一石大約是三十一公斤左右,那依此計算,每天如果很用心念佛的,在道綽大師的座下最好的學生,他計算豆子的數字大概一天可以累積到四十石或九十石之多,這應該是念珠最早的由來和濫觴之始……。
許多人不斷地問我,為何我有因緣收藏那麼多的各類念珠?這問題我思考過一段時間,我發現每一串念珠和我之間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法緣產生,但不能不說道綽大師讓我認識到,在那個時代,念佛人要擁有一串可以安心念佛的念珠,都是非常地不容易,但至少啟發了後世念佛時人手一串念珠,它整個的發展及重要性,也因此更加深我對道綽大師的追思及敬慕崇仰,就如同當年玄中寺中的道綽對曇鸞大師之一般……。
談到我的第一串念珠,說實在曠日彌久,如煙似潮,很難追憶,但在我過往的學習過程中,的確有它的意義存在。也有不少人問過我:「老師,我經常看到您所披戴的念珠、手上念持的手珠,都各不相同。老師到底有多少串念珠?」這類問題過往至今,常有人問及。說實在,在我手上經手過的念珠無從考據,因為念珠對我現在而言,並非重點,只是我生命當中某一段求法、修法歷程中各自不同的因緣罷了!年輕時會很在意念珠的重要性,幾乎連睡覺都習慣手持念珠,行、住、坐、臥都未曾暫離,因此目下手邊其實尚保留了各式不同修法所需材質之念珠,希望在有限的篇幅中陸續可以和有緣的同修法友們分享。(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佛光 山 淨土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館藏佛教藝術展《觀世音菩薩石像大勢至菩薩石像》,隋(西元581年-618年)。觀音與大勢至菩薩是佛教淨土宗主尊阿彌陀佛的脅侍。二菩薩頭部雖然都為後配,但面相都極秀美。
隋代菩薩石像,身體正直,側看有腹部突出的感覺,與唐代菩薩呈S形態明顯不同。此對菩薩造像形態相近,但細處又各顯異樣。觀音菩薩身材尤顯苗條,大勢至菩薩明顯比觀音菩薩體寬七分之一以上,可見隋代造像的豐富多彩。
定點導覽14:00歡迎大家前往聆聽
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
展覽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一、二展廳
展覽時間:2019-12-07 至 2020-05-03
上海從晚清至民國初年,就被文化人士稱為「海上」,如有《海上繁華夢》、《海上花列傳》、《海上梨園志》等著作;而今「海上聞人」、「海上名家」等稱謂早已成為上海的習俗。更有不少文人用作別號,如《海上繁華夢》的作者孫玉聲別號「海上漱石生」,《申報》主筆蔡爾康自稱「海上蔡子」。 本次展覽取名《海上佛影》旨在展示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傳世及通過科學考古發掘所得的珍貴佛教造像和佛教文物。
本次展覽根據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展館特點與我館佛教文物的不同來源特分《上海博物館館藏佛教藝術珍品》與《上海地區出土佛教文物精品》兩個部分,分別在該館兩個展廳同時展出。佛教藝術是中國古代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本次展覽及展覽相關活動,為臺灣當地觀眾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赴台遊客提供了一個欣賞和瞭解中國古代佛教藝術精華的視窗。
本次展覽共展出上海博物館所藏佛教文物226組,共284件器物,涵蓋金銅佛教造像、石刻佛教造像、唐卡,以及與佛教有關的玉器、書畫等門類文物。展品中上海博物館館藏佛教藝術珍品,年代上跨越十六國至明清時期,地域上漢、藏、蒙古地區兼具,從而勾勒出我國佛教藝術發展的大致脈絡;展品中的上海地區出土的眾多佛教文物,表現了上海地區佛教自唐代以來繁榮興盛的狀況。承辦展覽的佛陀紀念館是臺灣著名的佛教藝術博物館,多年來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本次展覽在該館舉辦亦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段殊勝因緣。
佛光 山 淨土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芙蓉山「南天竺」門聯:「南海為觀音應化道場,正好看成祗這是;天竺乃釋迦出生國土,隨緣示現豈徒然。」寺內供奉如來佛和觀世音菩薩。首任住持為融衍老和尚。1939年,茂蕊法師繼任為住持,直至1976年圓寂。茂蕊法師原籍廣東開平,俗姓簡,廿歲時依羅浮山華首台寺首座融衍老和尚披薙出家。同年冬,受戒於肇慶鼎湖山慶雲寺佐山和尚。1928年,受法於順德寶林寺禪宗大德翹芬和尚,承傳臨濟宗派系為第四十四世。1929年,法師更為眾所推許住持寶林寺。 曾遊歷各大叢林,如新興報恩寺、廈門南普陀寺、杭州海潮寺等聖地,至1932年南來香港,向政府申請購地,以發展弘法道場。1935年,於荃灣芙蓉山開創佔地七萬餘呎的南天竺寺。茂蕊法師常禮請各大德到寺中講經說法,南天竺寺亦逐漸成為香港名剎之一。茂蕊法師慷慨利人,對香港佛教事業貢獻良多。1946年,法師發起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1952年更將芙蓉山土地一萬四千餘呎贈予定西法師,建立東林念佛堂。又撥地數千呎建成太虛大師舍利塔於南天竺寺附近。 1952年聯合眾支持成立世界佛教友誼會港澳地區總會,多屆被選為副董事長,1972年繼筏可大和尚後擔任董事長,至圓寂為止。茂蕊法師曾代表香港佛教界出席在曼谷、金邊、鹿野苑、可倫坡等地舉行之世佛友誼大會。在香港各佛教社團中身兼多職,均全力以赴。茂蕊法師於1976年5月26日在香港圓寂,世壽七十四歲。
• 太虛大師舍利塔及菩提樹:太虛大師為民國肇建以來,倡導佛教革新之高僧之一。,因受時代思潮的激發,故主革除教內積弊,以弘教護國,興國救世為己任。大師青年時閱經、閉關,嘗歷經三次悟境,亟為主張教理、教制、教產三大革命,且致力為實踐佛僧、佛化、佛國之三佛主義。首先創立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及漢藏教理院,為培植僧材而提倡僧教育。次辦海潮音、佛化報、佛化新青年等雜誌以弘揚佛法。後更著手組織世界佛學苑,以建立人生佛教,促使佛教世界化。並派遣學僧分赴西藏、印度、斯裡蘭卡等地留學,研究藏文、梵文、巴厘文以通達各該教派之佛法。且主導大乘八宗平等共弘,更主張以禪、律振興佛教。大師與支那內學院歐陽漸、熊十力有法義之諍辯。平素更反對用進化論之歷史考證法研究佛法。為反對日本學者考證大乘起信論、楞嚴經等為偽書,當作評大乘起信論考證、佛法總抉擇談,力主法相必宗唯識,並為起信論辯護。大師並弘化於英、法、德、荷、比、美各國,為中國僧人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自此聲望日隆,國內有視之為佛教救星者,日人尊之為「民國佛教界之盟主」,時人更將其歸屬為佛教界革新派之代表。大師終其一生,不祇是著作等身,而無時無刻無不為國、為教、為眾生奔波服務,以至積勞成疾,不幸於民國卅六年(一九四七)三月十七日,捨報上生內院,圓寂在上海玉佛寺,四眾無不哀悼,荼毗後得心臟不壞,各色舍利三百餘顆,足徵大師悲願宏深,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至於禮佛、聖人及祖師舍利之旨趣,與禮拜佛成道之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皆同,即欲結下見佛聞法之殊勝因緣而速成菩提之意。大師的舍利,除於雪竇寺建塔安奉外,另由武昌、蓉城、西安、開封、廈門、檳城、泰國、香港等地信眾,分迎請舍利,建塔供奉。香港的建塔基地,由當時南天竺寺住持和尚茂蕊老法師捐獻(茂蕊、覺光、優曇等三位長老簽字)位於下芙蓉山之陽,南天竺寺之右前方,莊嚴藏式的舍利寶塔,於西元一九五七年竣工。
• 東林念佛堂位於荃灣芙蓉山上,叢林茂密,環境清幽,乃專修淨土之十方選賢道場。念佛堂由開山祖師定西法師 (1895~1962) 始建於1952年,當時荃灣南天竺住持茂蕊法師將其東園菜地捐出,由定西法師初建淨室,名東林淨舍。是追法東晉廬山,並得各方善信集資,由南華學佛院多位學僧,胼手胝足、除草挖泥、挑土填溝,蓽路藍縷,修建淨室,初名「東林淨舍」。豈料同年八月初五,山洪暴發,建築沖毀逮半,各方聞訊紛紛施以援手,年底復修完成。翌年 (1953),修建大雄寶殿 (今極樂寶殿),改淨舍為「東林念佛堂」。1962年正式獲政府批准,成立「東林念佛堂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包括:定西、茂蕊、濟濤、聖懷、了一、永惺、聖照、智開、達成、洗麈、淨真、玅境法師、馬工廣居士等,並向香港佛教聯合會備案,是為佛教團體機構之始,開香港佛教寺院之先河。期間,永惺法師於念佛堂,內擔任監院達十八年之久,並於1970年開創「佛教東林安老院」。進入山門後,正面為安老院,右側拾階而上為新大雄寶殿;殿高兩層,乃仿浙江奉化雪竇寺大殿風格興建,殿宇巍峨,飛簷畫楝,氣派不凡,於1998年12月26日落成開光。樓下一層為「大悲殿」,供奉千手觀音。樓上供奉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及觀音菩薩,左右十八羅漢。大悲殿後,過小庭園,花香四溢。極樂寶殿前石階旁立蓮花柱,殿內供奉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左右護法伽藍。寶殿右旁為「延壽堂」,樓上為「觀音閣」。左旁為淨土正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紀念堂」,內奉印光大師舍利塔。樓上為「藏經樓」,藏經頗豐,有『清刻大字龍藏經』共七千二百卷,另有『頻伽大藏』等多部佛經。「延壽堂」後尚有「法輪殿」,同為收藏經寶之所。 現時東林念佛堂的僧眾,專修淨土,為十方比丘之選賢道場。常設法會有:彌勒菩薩聖誕、觀音菩薩聖誕、釋迦牟尼佛聖誕、盂蘭法會、大勢至菩薩聖誕、地藏王菩薩聖誕、藥師如來聖誕及阿隬陀佛聖誕等。
佛光 山 淨土 在 佛光山〈淨土繫念〉阿彌陀佛願力超脫苦海輪迴之苦往生西方 ... 的推薦與評價
本專輯節錄自佛教的「三時繫念」佛事儀軌,由元朝中峰國師所編撰與提倡。主要目的在規勸我們,依念佛的修持而得度,同時也依彌陀四十八大願, ... ... <看更多>
佛光 山 淨土 在 參觀佛光山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淨土洞窟HD-720P影片13分41秒 的推薦與評價
佛光山 普門寺金剛第一分會參觀 佛光山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淨土 洞窟HD-720P影片13分41秒國際 佛光 會中華總會台北普門寺金剛第一分會(粉絲團)活動照片和影片 ... ... <看更多>
佛光 山 淨土 在 佛光山的故事---淨土洞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佛光山 的故事--- 淨土 洞窟. 7,802 views7.8K views. Jan 9, 2009. 93. I like this. Dislike. I dislike this. Share. Share. Save. Sav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