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樹文化──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 第四章]
第四章:焦慮與敵意
前面討論了焦慮與恐懼的差異,並得到了第一個結論:「焦慮的本質是一種恐懼,這種恐懼與主觀因素息息相關。」在這裡則要進一步詢問,主觀因素具有什麼樣子的性質。
在這之前,需要了解一個人處於焦慮時的經驗,當一個人焦慮時,他會被一種強烈的危險感籠罩,而對此束手無策,無論是面臨絕症的恐懼感,或是實際站在高處的恐懼感,這些劇烈的危險感,以及對危險毫無辦法的感覺,將會困擾著這個人。
然而,這些感覺並不只存在於焦慮中,也會以同樣的姿態存在任何實際的巨大危險之中,以及對這種危險完全無能為力的處境當中。
但是在恐懼的情形下,危險是現實的,是對現實的危險無能為力的感覺;然而,在焦慮的情形下, #危險的感覺是由內在心理因素所引起, #並且有一定程度的誇大,是由個人本身的態度決定的。
因此,焦慮中的 #主觀因素問題,可以看成更具體、更特殊的問題:「這種強烈的危險感,和對這個危險無能為力的態度,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環境產生出來的?」
荷妮認為,焦慮的本源並非性衝動,而是伴隨性衝動的敵對衝動。在佛洛依德的概念裡,焦慮中的主觀因素,源自於我們的本能驅力,也就是說,由焦慮預測的危險,以及由此產生的無能為力感,都是由自身衝動的爆發力所激發的。而在本章的最後,荷妮將會對此進行更詳實的探討,並指出她的結論與佛洛伊德有何不同。
原則上而言,只要這種探索與追求的衝動會損害生存利益和其他需求,只要這種衝動是激烈狂熱、難以遏制的,任何一種衝動都可能引發焦慮。例如在維多利亞時代,屈服於性衝動是非常危險的,未婚少女若是沒有約束好自己的性衝動,就會遭遇良心譴責與社會恥辱,但在當今的社會中,人們對「正常的」性衝動已經十分寬容。
而這種與性有關的文化態度,其變化可能會導致以下的事實:唯有在特殊情況下,這樣的性衝動才會成為癮才在焦慮背後的驅力。我們常常會在精神病患者身上發現與性相關的焦慮,或者由焦慮引起、對這方面的抑制。然而,深入分析後可以知道,焦慮的根源通常並不是這種性衝動,而是 #伴隨性衝動的敵對衝動。例如,性行為是為了傷害與侮辱對方等等。
荷妮提到,只要某種敵對衝動,強烈到足以挫敗個人意志,那麼這種敵對衝動,就是引發焦慮的直接原因。然而,在多數情況下,敵意與病態焦慮之間的因果聯繫並不明顯,為了說明我們時代的精神疾病中,敵意是造成焦慮的核心心理力量,我們就必須考察壓抑敵意所導致的心理後果。
壓抑敵意,假裝一切都很正常,導致的第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就是,壓抑強化了一個人員先就存在的未設防感,例如一個人的利益被侵犯時,仍然壓抑自己的敵意,就會讓他人有機可趁。
除了借助壓抑作用,人們也有可能透過有意識的控制敵意來克服恐懼,不過,究竟是意志還是壓抑恐懼,是很難被掌控的,因為壓抑的過程是反射式的,只有當處境特殊,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敵意難以忍受時,才有可能發生。
為什麼自覺、意識到敵意,會讓人難以忍受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人可以在恨某人的時候又愛著或需要這個人,使她不願意承認敵意是由忌妒或佔有慾等等而產生,因為在自己身上發現對他人的敵意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壓抑便是一個最簡便而快捷的方式,透過壓抑作用,令人感到害怕的敵意從意識中消逝,或是被阻擋在意識之外,使得人們不會意識到自己有敵意。
但這種快速而便捷的方式,並不一定確保安全,雖然敵意被趕出了意識之外,但並未被消除,只是脫離個體的正常結構、被分裂出來,因此也不再受到控制。這種具有高度爆炸性和突發性的情感,盤結在個人的內心深處,並隨時等待被發洩。
不過,人們一定意識到敵意,就會從三個方面來限制它的勢力範圍。一、處境特殊時,人們會透過盼但周圍環境,決定對敵人可以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二、如果一個人在某方面令他產生憤怒,但其他方面又讓他崇拜、喜愛或需要,這種憤怒最終會被整合至他的情感中。三、只要一個人已經形成了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意識,不管人格如何,都會限制他的敵對衝動。
但是, #如果這種憤怒被壓抑,通向這三個限制的途徑就會被切斷,從而產生敵對衝動,同時從內在和外在,突破這些限制。
而透過分離作用,被壓抑的敵意會隨時間,透過外部途徑逐漸強化,例如上司未經商量就對員工作出一些安排,使得員工心生不滿,但員工透過壓抑作用,並未提出抗議,但也使得上司不斷重複用讓員工不滿的方式做出處哩,使得怨恨值不斷累積。
壓抑敵意的另一種後果便是,這種不受控制、有高度爆炸性的情感會在這個人的內心烙下印記。從字面上來看,透過壓抑,結果就是這種情感或衝動將不再被意識到,因此病人無法透過自己的自覺意識,感知道任何針對他人的敵對感情。
而佛洛伊德早已發現,雖然衝動受到抑制,但仍發揮著作用,而在更深的意識層面上,人們甚至知道它的存在。
接下來,荷妮將採用烙印這個詞來做代表,意指 #我們知道自己內心發身的事情, #但卻同時沒有自覺地意識到。
通常,只要敵意以及這個敵意對其它利益的潛在危險大到一定程度,壓抑敵意所產生的後果,就足以引發焦慮。隱約不安的狀態,可能就是透過這種方式建立起來。
但是,這段過程往往並不會就此停止,因為某些強迫性需求,致使人們想要消除這種由內而來、威脅自身利益與安全的情感。
由此,第二種類似投射的過程便會產生,這個過程就是個體的敵對衝動被投射到外部世界。
因此,用來補充第一種偽裝(壓抑作用)的第二種偽裝,也就是: #個體偽裝這種破壞性衝動不是來自自身, #而是來自外界的某人或某物。
導致這種結果的成因,一部分是投射者的敵對衝動受到壓抑後,便將其殘酷無情的性質,賦予在被投射者身上;另一部分是,在任何危險中,這種效應的程度不僅取決於具體環境,同時也取決於人對這個處境所抱持的態度。人越是缺乏防禦能力,相對來說危險就會顯得越大。
投射作用還有一個附帶功能,當需要自我辯解時,這個功能便會出現。一個人想要傷害他人時,會認為自己不是要存心傷害他人,而是他人要傷害自己。例如一個女人無法意識到自己想要毀滅丈夫,主觀上認為自己很愛自己的丈夫,在這種投射機制之下,反而認為自己的丈夫很兇殘,想要傷害她。
投射作用還有可能得到另一種支持,這種支持源自於追求相同目的的心理過程:這時候,對報復的恐懼會影響受壓抑的衝動。一個人在企圖傷害、欺騙他人的時候,同時會害怕別人也用相同的方式對付自己。這種對報復的恐懼,在精神疾病患者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壓抑敵意促使這些心理過程的結果,就是引發焦慮情緒的原因。事實上,#因壓抑而引發的心理狀態,#恰巧就是典型的焦慮狀態。
#壓抑敵意所產生的四大類心理焦慮:
A感到危險是來自自身內部的衝動
B感到危險是來自於外界
1感到危險是指向自己的
2感到危險是指向他人的
A1型:站在高處,不由自主地想跳下去,因而感到恐懼
A2型:怕控制不住拿刀殺人,因而產生恐懼
B1型:對雷雨的恐懼
B2型:母親憂心自己子女會受到各種危險而產生焦慮。
敵意與焦慮之間的關係,並不限於敵意能夠產生焦慮,這種展現過程也可以轉換成另一種:當一個人因為感受到威脅而產生焦慮時,這種焦慮很容易會反過來、形成反應性敵意以尋求自衛。
#荷妮與佛洛伊德間的三大分歧:
關於焦慮,佛洛伊德曾經先後提出兩種觀點,他的第一種觀點可以概括為「壓抑衝動導致焦慮」,而這裡的衝動僅僅是性衝動。這個觀點的依據是:被壓抑的性能量會產生內在生理緊張感,進而轉變成焦慮。就此來看,這純粹是以生理學來解釋。
第二種觀點是:焦慮(或者他所指的精神疾病焦慮)是由對於某種衝動產生的恐懼引起,因為挖掘並縱容這些衝動,會招致外在危險。第二種解釋也是以生理學來解釋,不僅僅涉及性衝動,同時也涉及攻擊衝動。但佛洛伊德對焦慮的解釋,完全沒有考察是否壓抑了這些衝動,僅針對放縱這些衝動會導致外在危險的恐懼,以及其成因。
為了對焦慮有全面、完整的理解,荷妮依據這個信念,也就是「必須綜合佛洛伊德的兩種觀點來考慮」。因此,她去除掉第一種觀點裡「純粹生理學基礎」,然後與第二種觀點結合起來。這樣一來,#產生焦慮的主要來源便不是恐懼產生衝動,#更多的是恐懼受壓抑的衝動。
而荷妮認為,#佛洛伊德僅以生理學的角度來作解釋,並未提及「如果某人壓抑自己的某種衝動,內心會產生怎麼樣的心理變化?」
關於佛洛依德的第二種觀點,荷妮持有不同意見,她完全支持佛洛伊德的觀點,認同「任何一種衝動,只要當放縱這種衝動會導致外在危險,就可以引發焦慮。性衝動當然也包括在內。#但是只有在個人和社會對這些衝動設置了嚴厲的禁忌之下,#才會成為危險的衝動。由此可見,性衝動引發焦慮的機率,極大程度上取決於現存文化對待性的態度。
簡而言之,在這一章中,賀妮想要強調的是,無論如何,只要發現焦慮或焦慮的跡象,就可以追問:「是什麼樣的敏感點被傷害了,才致使病人產生敵意?」「又是什麼原因,使得病人必須壓抑這種敵意?」
此外,佛洛依德認為,焦慮僅僅發生在童年時代,它始於佛洛依德認為的出生焦慮,繼之則有對閹割的恐懼,而往後產生的焦慮,都基於童年時代那些幼稚的反應。無庸置疑的是,我們所謂的精神病患者面對危險時,反應依舊停滯在幼兒狀態,沒有擺脫早已過時的狀態並達到成熟。而至此, #便產生了荷妮與佛洛伊德的第三個分歧點。
佛洛伊德斷言:「處於童年時期的人極易焦慮。」確實,這是事實,理由也充分易懂,因為孩童在面對種種不利的影響時,自我保護能力相對也較差。事實上,我們的確經常在性格精神病中發現──焦慮最早形成於童年時期,或者,至少荷妮所謂的基本焦慮,在童年時期就已經形成基礎。
然而,除此之外,佛洛伊德還相信,成年精神病患者的焦慮,與產生焦慮的最初條件相關聯。也就是說,即便一個男人已經成年,依舊會像小時候那樣對閹割感到恐懼而苦惱,只是苦惱的形式略有變化。但一般而言,#我們所發現的狀況並非毫無變化的重演,而是有所發展。分析某些病例,可以讓我們相對完整的理解這類精神疾病的形成,繼而使我們發現:#從早期焦慮到成年怪癖,#存在著一條不間斷的反應鏈。
由此可知,與其他因素交織在一起,焦慮也可能包含於同衝突,但從整體來看,焦慮並不是幼稚的反應。如果我們把焦慮視為幼稚的反應,就會混淆完全不同的事情,即把任何發生在童年時代的態度,都錯看成是幼稚的態度。如果有正當理由把焦慮視為幼稚反應,那麼,至少也有同樣正當的理由,把它說成是兒童身上早熟的成人態度。
Search
佛洛伊德僅以生理學的角度來作解釋 在 反而很可以?》】#PartI ※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 嚇人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這時就要請現代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出場了。他曾發表一篇影響深遠的〈論詭異〉(The Uncanny, 1919),自此掀起了心理學界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解釋各種現象的深厚傳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