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些日子在我的 Youtube 頻道做了一個講解靜坐中會看見光影的直播,直播中我涉及的內容如下:
佛家禪修裡面的禪相(nimitta)現象,佛教中目前帕奧禪師和 Ajhan Brahm是講這禪修法比較出名的出家人。
閉眼後,不少靜坐的人能夠看到如星雲式的黃綠顏色。
我三十多年前,(十多歲時),已經接觸這種看光的禪修法。
走清淨道論的路線,泰國緬甸的就有透過呼吸禪法而看到光光色的飄浮,最後那些光會凝聚成團。
這種禪相的修法,不是每一個禪修者是會看到禪相,一些人可能不是透過視覺禪相入手。有可能是用觸覺禪相。
帕奧禪師和泰國的禪相修法的操作,也有細節上的不同。前者是要看到禪相與專注點重疊後,就開始放棄專注呼吸,而全情的專注在禪相光團之上。後者的做法比較簡單,就禪相出現後,只要穩定的話,就看靜靜看著,讓它放大,大道好像雨傘這麼大時,禪相會有力量把你吸進去禪定。
佛陀的原始經典Sutta裡面是沒有說專注呼吸會看到光的禪修方法。
一般佛教的守呼吸法,會專注在鼻端的呼吸感覺,但長期專注在自己頭部的部位,其實血壓是有可能會上升的,所以要小心,專注力也不要太強。血壓高的人要千萬注意這一點。
丹道的靜坐反而對於把精神不斷擺在鼻端,是有批評的,大體上是不主張死守一個部位。
佛家禪修者如果講關於一些感應或前世時,語氣會變的話,其實這修行者是很重視這些感應或前世的事蹟。
我對帕奧禪修的初禪檢視五禪支,是透過看光點的出現,是有質疑的。因為這不像是原始南傳佛教的做法,有可能是受密宗修行的元素影響。
為甚麼緬甸政府會很小心那些有修 Sanatha(止定)禪法的團體,卻會支持修內觀禪(正念禪)的團體?他們怕修禪定的,會有神通或特異功能,怕他們對政府有影響。而內觀禪則是走解脫路線的,比較不問世間政治。
禪修見光,在生理學上,叫做 Phosphene Effect,在暗中很多人都會看到的,用手指按壓眼球時,也會出現這些光彩的。或者你的眼睛看著一個沒有變化的屏幕,你的眼睛內的細胞就會在長時間沒有受到刺激的時候,就會投射出一些光影給自己看。
這在醫學家也叫做 Prisoner Cinema,就是一個囚犯在全暗的房間內,時間一久,就會開始看到很多影像。
歸一清淨法大約就是眼皮輕蓋,視線若有若無的看牛眠之地(即打坐盤腿時,兩膝蓋之間的空間),時間久了眼皮內就會開始看到色彩的變化。他們是認為這是五臟內氣的反映。看的口訣就是沒有情緒的靜看,逐步的看到白色的光彩,之後就把自己和白光結為一體。如果白光當中有雜色,就用吹氣的口訣,把雜色吹走。當中紫色不需要吹走。合一的口訣就是唸『光就是我,我就是光』。合一的過程,光和手腳混為一體,最後全身皆和光結為一體。
靜坐做說見的禪相,原始人的壁畫中,和服用迷幻藥的人,所看到Phosphene Effects是一樣的。
你內心的動靜,與眼皮內所看到的這些光彩的動靜是相應的,你的心越不動,光彩月不動。
藏傳的大圓滿也有看光的修法,有在黑暗中看,或往天空看等等。這種光點一旦見到後,如果你心中動念想要去看,那光點就會飄走。心越不動,就越穩定。
大圓滿的看光,是會發展到看到全宇宙都是,最後這些光彩會逐步回收到一個點上,而全部消失。
在印度教,同樣的做法叫做 Mandala Vidya,看鼻子之下的空間四吋的地方。從那邊開始見光影,光影之後也會出現菩薩天神,這話大圓滿的看光法,很相似。
錫克教的一派也有這個看光法,只不過他們的做法就是有唸咒的。錫克教看光法的咒是Jot Niranjan - Omkar - Rarunkar - Sohang - Sat Nam(青海無上師的派別也是跟錫克教學的)
我也大概的講了法身寺禪定法,在肚臍上一個發光的水晶球,從中唸咒見光。(他們的咒是 Samma Arahan)
另一種的專注力修行,就是讀經,而是要斷字來唸,也不要思考經文的意思,只是心無雜念的一字一字的唸。
其中靜坐中師父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觀察你的表情有沒有緊,而把氣聚集在頭部。其中對治的方法,就是讓臉部放鬆,例如把臉部如似笑非笑。
盲人如果是先天盲,靜坐時基本上就看不到光,不過如果是後天盲,有機會看到。
看光是指閉眼見光,不是想像光出來。
清淨道論裡面的宿命通法,就是入定四禪,出定的那刻就發願要追踪自己最早的記憶,一直不斷的追踪到母胎的記憶,然後再追踪的更早的記憶,一世一世的不斷的往過去追踪。(帕奧派別裡面也有人說用這個前世追踪,可以讓自己明白因果緣起,但我對這說法是有保留的。要明白因果緣起,一定要禪定中看到人家的前世故事,才能明白嗎?)
民初時期有一些漢人學了藏傳大圓滿的閉黑關,自己入關後不久就發瘋了。
丹道一個做法是精神輕放鼻樑之外吋許的體外虛空處,從中漸漸的見『性光』。
現在市場上流行七個脈輪的詮釋,是洋人弄出來的。印度的脈輪派別很多,其中一個派別是7個輪的,藏傳很多事用5個輪,這個可能比較傾向於印度比較老舊的派別。7輪配搭情緒和七彩,也是洋人弄出來的。
這視頻中有介紹的書包括:
1)氣功藥餌療法全書(70年代出版的)
2)冥想靜坐瑜伽
3)中華道家修煉學
4)Mandala-Brahmana Upanishad
有興趣看視頻的朋友,可以點擊我在留言區的鏈接,也請大家訂閱我的頻道!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佛陀應機說法故事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漢傳佛教裡的韋陀菩薩聖誕(農曆六月初三),我本來有畫一個全身穿科技盔甲的韋陀聖像,但看起來太像鋼彈我就決定重新畫一張來送給菩薩當生日禮物。
而找了一下資料,發現韋陀菩薩有一說是當初翻譯時抄寫錯誤,本來是室建陀,寫成室違陀,最後簡稱為韋陀,另有一說是室建陀與韋陀是兩個不同的護法神,相傳韋陀菩薩是南方增長天王屬下八大神將之一,位居32員神將之首。
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向翻譯誤寫這方面的說法,所以來說說 室建陀 Skanda 梵語स्कन्द的相關故事。
室建陀,又稱鳩摩羅(意譯童子)、迦絺吉夜(意譯六面子)、善梵、穆如干(murugan,南印度的叫法),印度教的神祇,為濕婆神與恆河女神的兒子,是智慧之神與財神象神的兄弟,形象是一名俊俏挺拔的少年,也是天兵統帥。
來說說室建陀的故事:
在很久遠以前,阿修羅王多羅伽透過虔誠的苦行,感動了梵天,得到了梵天的降福,享有非常勇猛的武力。多羅伽曾向梵天許願,希望能夠百戰百勝。
梵天技巧性地答應:「除了濕婆的兒子,你可以百戰不敗。」
多羅伽很高興,因為濕婆神的妻子娑提自殺以後,濕婆進入苦修閉關,不再娶妻,也沒有兒子。
後來,多羅伽率領部將,侵略了提婆神的天界,天界危殆,甚至連大神毗濕奴都沒法將他消滅,戰事僵持了兩萬年。
眾神向梵天祈禱,梵天卻說:「多羅伽修練苦行有成,已經得到我的祝福,要打敗他,去找到濕婆的兒子。」
雪山神女是濕婆神妻子娑提的轉世,眾神只好希望濕婆能娶雪山神女,並且生一個兒子,來拯救天國。
就請愛神伽摩出馬,濕婆神自知其道行甚高,卻莫名其妙有意亂情迷的現象,發現了這是伽摩搞鬼,於是從額上之眼發出神火,將伽摩毀滅。後來才將伽摩復活,不過從此,伽摩就失去了形體,故被稱為「無形之神」。
雪山神女為了感動濕婆神,進入苦行,濕婆神被打動,又化身為婆羅門前去試探,發現雪山神女非常堅定,終於娶了雪山神女。
兩人婚後生下了室建陀,室建陀取得了因陀羅的天兵天將部隊,擊敗了多羅伽,恢復了天界的和平,也從此成為天兵天將的大元帥。
而古印度有兩本書,一個是《摩訶波羅多》還有一個是《羅摩衍那》,這兩本書大概距今2300年到2500年,講述了一個公元前一萬年左右的戰爭,但是它描寫的內容特別不像古代石器時代的戰爭,而是像現在的核戰爭,其中書中的因陀羅箭特別像原子彈,這個因陀羅箭從天下來時就是一個特別亮的火球,就像一萬個太陽那麼亮,威力讓人瞬間蒸發,太陽都移動了,各方面的描寫都很像原子彈。(這段老高也提到過)
所以不知道當時室建陀掌握了因陀羅的天兵與武器時,有沒有包括這個因陀羅箭?
--
室建陀則被稱為戰神,從一個故事裡也能得知祂的個性,祂與象神是兄弟,某日濕婆神與雪山女神叫來二子。
濕婆神跟兩子說道:「我年紀也大了,想把我掌管的世界傳給你們其中一個...我想了半天,不如就讓你們兩人來比賽,誰贏我就傳給誰!」
「比什麼?比什麼?」擅戰武勇的室建陀興奮的問著,甚至開始暖身起來了。
「就比...誰能最快的繞世界一圈,誰就能統治這個世界!」濕婆神指著自己掌管的世界說道。
室建陀聽完,刷的一聲狂奔而去,
祂如電一般飛快,很快就看不見他的車尾燈。
而象神則緩緩的起身,緩緩的小碎步,
邊跳舞邊繞著濕婆與雪山女神一圈。
「你在幹嘛??你哥都快跑一半了...」
濕婆對象神此舉很疑惑。
「拔~麻~你們就是我的世界呀!」
象神微笑瞇起眼。
於是,象神獲得世界!
也成為印度最受愛戴的迎的智慧之神。
我們也能從這個故事看出室建陀的個性就是非常直、行動派、充滿野心,我猜有可能是火象星座?
而後來佛陀與室建陀相遇,在金光明最勝王經第八卷,大辯才天女第十五之二裡面有一段寫著:
「南謨佛陀也!南謨達摩也!南謨僧伽也!南謨諸菩薩眾、獨覺、聲聞一切賢聖!過去現在十方諸佛,悉皆已習真實之語,能隨順說當機實語,無虛誑語,已於無量俱胝大劫常說實語,有實語者悉皆隨喜;以不妄語故,出廣長舌能覆於面,覆贍部洲及四天下,能覆一千、二千、三千世界,普覆十方世界,圓滿周遍,不可思議,能除一切煩惱炎熱。敬禮敬禮一切諸佛如是舌相,願我某甲皆得成就微妙辯才,至心歸命。
「敬禮諸佛妙辯才, 諸大菩薩妙辯才,
獨覺聖者妙辯才, 四向四果妙辯才,
四聖諦語妙辯才, 正行正見妙辯才,
梵眾諸仙妙辯才, 大天烏摩妙辯才,
#塞建陀天妙辯才, 摩那斯王妙辯才,
聰明夜天妙辯才, 四大天王妙辯才,
善住天子妙辯才, 金剛密主妙辯才,
吠率怒天妙辯才, 毘摩天女妙辯才,
侍數天神妙辯才, 室唎天女妙辯才,
室唎末多妙辯才, 醯哩言詞妙辯才,
諸母大母妙辯才, 訶哩底母妙辯才,
諸藥叉神妙辯才, 十方諸王妙辯才,
所有勝業資助我, 令得無窮妙辯才。」
上面提到的塞建陀天就是室建陀唷!
而至於室建陀是如何跟佛陀結緣,為何變成佛陀大護法的呢?有一段記載是這樣描述的。
室建陀天信仰最早起源於南印度和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後來傳到整個印度。
斯里蘭卡自古奉祂為守護神,釋迦牟尼佛曾三次到斯里蘭卡,室建陀天在這時皈依了釋迦牟尼佛,成了佛教的護法。
另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後,有羅剎將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搶回去供奉,多虧善於行走的室建陀天奮力追奪回來。
在唐密的胎藏界曼荼羅中,祂是外金剛部院205天之一,名為鳩摩羅天。藏密《聖妙吉祥真實名經》則說六面童子是文殊菩薩的忿怒化身。
--
在漢傳佛寺門口,幾乎都會有一尊韋陀菩薩聖像,這尊聖像不同的姿勢也暗藏不同的暗號唷,分別如下。
據《鑄鼎余聞》記載:「合掌捧杵者,為接待寺,凡遊方釋子到寺,皆蒙供養。按其杵據地者則否,可一望而知也。」
意思是,若門口韋陀聖像的降魔杵是扛在肩上,表示大寺廟,可以招待掛單的僧人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降魔杵平端於手,表示中等規模的寺廟,可以招待僧人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降魔杵指向地面,則表示小寺廟,無法招待雲遊到此的僧人免費吃住。
而民間則流傳一則韋馱與花神的一段愛情故事,故事如下:
話說曇花原是一位花神,她每天都開花,四季都燦爛。她還愛上了每天給她澆水除草的年輕人。後來,此事給玉帝得知。
於是,玉帝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他將花神抓了起來,把她貶為每年只能開一瞬間的曇花,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還把那年輕人送去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忘記花神。
多年過去了,韋陀果真忘了花神,潛心習佛,漸有所成。而花神卻怎麼也忘不了那個曾經照顧她的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總要下山來為佛祖採集朝露煎茶。
所以,曇花就選擇在那個時候開放。她把集聚了整整一年的精氣綻放在那一瞬間,希望韋陀能回頭看她一眼,能記起她。
可是,千百年間過去了,韋陀一年年的下山來採集朝露,曇花一年年的默默綻放,韋陀始終沒有記起她。直到有一天,一名枯瘦的男子從曇花身邊走過,看到花神憂鬱孤苦之情,便停下腳步問花神:「你為什麼哀傷?」。
花神驚異,因為凡人是看不到花神的真身。如果是大羅金仙頭上有金光、如果是妖魔頭上有黑氣、如果而凡人頭上是無任何靈光。
剛剛從身邊走過的明明是一個凡人,如何看得見自己的真身。花神猶豫片刻,只是答到:「你幫不了我」。又默默等待韋陀,不再回答那個男子的話。
40年後,那個枯瘦男子又從曇花身邊走過,重複問了40年前的那句話:「你為什麼哀傷?」
花神再次猶豫片刻,只是答道“你也許幫不了我”。枯瘦的男子笑了笑離開。
再40年後,一個枯瘦的老人再次出現在花神那裡,原本枯瘦的老人看起來更是奄奄一息。當年的男子已經變成老人,但是他依舊問了和80年前一樣的話:「你為什麼哀傷?」。
曇花答道:「謝謝你這個凡人,在你一生問過我3次,但是你畢竟是凡人,而且已經奄奄一息,還怎麼幫我,我是因愛而被天罰的花神。」
老人笑了笑,說:「我是聿明氏,我只是來了斷80年前沒有結果的那段緣分。花神,我只送你一句‘緣起緣滅緣終盡、花開花落花歸塵。」
說完老人閉目坐下。時間漸漸過去,夕陽的最後一縷光線開始從老人的頭髮向眼睛劃去。老人笑道:
「
曇花一現為韋陀,這般情緣何有錯,
天罰地誅我來受,蒼天無眼我來開。」
說罷,老人一把抓住花神。
此時的夕陽正好滑到了老人的眼睛,老人隨即圓寂,抓著花神一同去往佛國去。
花神在佛國見到了韋陀,韋陀也終於想起來前世因緣。佛祖知道後准韋陀下凡了斷未了的因緣。
曇花一現,只為韋陀。所以,曇花又名韋陀花。也因為曇花是在夕陽後見到韋陀,所以曇花都是夜間開放。
--
以上單純是一段故事,所以就當個浪漫故事看看,真的可以拍成電影呢!
好了,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跟室建陀、韋馱護法菩薩說聲:「生日快樂!希望您一切大願都能實現!謝謝您!」
你呢?你喜歡上面那一段故事呢?
(我自己很愛象神那段XD)
佛陀應機說法故事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靈小品】把「我」去掉
✒文:邱演瑛 🖼圖:Jean Li
因緣真是不可思議,感恩這次輪到兒子來度我。因為居家防疫,兒子繼續在家選修學校的線上暑假課程,我們因此多了很多對話的機會。一晚,我問他,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讓幾位和我一樣不喜歡在眾人前表達自己想法的人,能自在沒有壓力地參與讀書會?於是有了以下母子的對話。
子問:讀書會不就是要和大家分享嗎?不然就自己讀啊!
母答:讀書會很好,有進度,能大家一起共學。但我不喜歡發言,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見得對人有益,還會浪費大家的時間,所以壓力很大。
子問:妳對讀書會中常發言的人,有何看法?
母答:我隨喜讚歎他們!他們有想法,很勇敢,願意分享,很感恩讀書會有他們。
子問:那麼,妳為何不給別人一個隨喜讚歎妳的機會?也許妳的想法會給某一個人新的思惟或做法啊!即使只有一個人。
母答:從我有記憶以來,就不喜歡在人前做自己的事,二、三十個家人都會給我一個空間,讓我自在。你知道我超容易緊張的。
子問:可是妳每次都花很多時間整理佛學筆記,也願意和大家分享,不是嗎?
母答:是啊!因為那些都是法師們的開示與弘講,不是我的想法,雖然我有時會潤飾,讓筆記讀起來順暢些,但它畢竟不是我的想法,所以我會用歡喜心去分享。但是,我不喜歡寫自己的感受投稿,覺得那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子問:如果佛陀證悟之後,害羞,不願意為大眾說法,你們現在有《華嚴經》嗎?你們還有其他無數的經典可學習嗎?
母驚訝無語中~
子問:我再問妳,妳看書之後的感受,真是屬於妳的嗎?佛陀說法無數,他有說那些都是他的法嗎?應該沒有吧!而且,那些法,應該沒有「我」的概念吧!
母驚訝地答:沒有,《金剛經》裡提到,「如來無所說」,而且,佛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還有,你剛才說的竟然是「諸法無我」的概念耶!
子淡定地問:對了,妳平常在道場擔任知客義工,應該要和很多人說話吧?妳不是很樂意為大家服務嗎?
母答:對,但是通常不會一次接待很多信眾菩薩。而且,知客要用平常心接引他們,不給他們壓力,如果我做得到,就儘量滿他們這次來道場的願。師父說要學觀音、做觀音,而知客就是要當「來迎觀音」。
子答:我知道了,妳是屬於那種服務性人格的,這可能是妳的dharma。妳所要做的事,是與大眾有關,而且與妳自己無關的。如果是與妳自己有關,妳就過不了這關卡,因為和妳的dharma不相應。
母問:你說的dharma和我認知的dharma不同,那是「法」吧!你說的dharma,比較像是我們說的「願」,例如,我發願要做什麼,或是我的本願是什麼,就像觀音菩薩的本願是聞聲救苦。
子答:可能解釋有所不同,但是,你要發願、行願,也是為了完成你們認知的dharma,不是嗎?不管怎樣,都要回到那一個dharma 啊!對了,妳就把讀書會分享,當成你是知客,是為了提供妳腦中知道的訊息給大家,不要想著,那是妳的感受,把那個「我」去掉。
母答: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吧!我膽小如鼠、容易緊張的習氣很難改啊!而且我曾經很勇敢地發言了,但是,一講完,我就不記得自己說過什麼,即使有師姊很慈悲地告訴我,講得不錯,我還是記不得,可見我有多緊張。
子答:忘了很好啊!妳不是說過,從此岸搭木筏渡到彼岸之後,木筏就沒用了,不必背在身上啊!所以,妳既然講過了,那就是過去式,其他人覺得有用無用,也都與妳無關,所以,忘了,很好。
母再次驚訝地回答:是啊!《金剛經》的經文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子答:所以,妳需要的是練習,想說就說,想寫文章就寫,不要當成是自己的感受,在說與寫的當下,沒有妳。妳不是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嗎?不論好的,壞的,都是無常,不必執著啦!而且,把「我」去掉,就沒有壓力,就自在了。
母答:我知道了!很感恩你喔!謝謝你跟我說了這麽多,很受用的!可是還是得靠自己隨時練習。雖然讀了多年的《金剛經》,但要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談何容易啊!我善根福德不夠,要先禮佛、拜懺。
與兒子對談之後發現,以前為兒子播下的種子,似乎開始發芽了,因緣具足,他開始開導我這為人母的。孩子們小時候,我一邊看書,總會用淺顯的言語與他們分享書中內容;即使一起下圍棋,也會跟他們說有一種「黑業、白業」,雖然我們看不見,但都是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以後根據累積的業,各自投胎到六道。所以,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爸媽是幫不了的。其實,在和孩子們聊天的當下,並不期待他們了解多少,只希望他們要成為品行端正、對社會有益的人,而成績的好壞,獎項的多寡,都是他們自己的,與父母無關,但是我們會一直祝福他們。
想起兒子十年級時曾告訴我,他們當月的英文課是以亞洲作家為主,課本之一是Amy Tan的《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老師在授課時,也介紹了英文版的《道德經》。兒子說,很感恩我以前就跟他聊過《道德經》的內容,所以,老師用英語講解《道德經》的概念時,彷彿全班只有他聽懂了,因為英文月考的題目之一,就是用《道德經》的概念來分析《喜福會》裡的諸位角色。他的英文月考分數超過一百分,因為老師很欣賞他的分析,所以給了額外的分數。當時,我只是欣慰自己是一個愛說話的媽媽,喜歡分享我讀過的書和聽到的故事,雖然我不喜歡在眾人面前說話。我一直以為,與家人的因緣,是我要和他們分享佛法,接引他們親近佛法,邀請他們進道場當義工。其實,他們也不斷地用他們各自的形式和方法在度我。果然是在利他的同時得自利。
我感恩兒子的建議,今晚身體力行,想寫文章就寫,當下沒有我,只是記錄並分享給不喜歡在大眾面前發言的人,希望大家能一起練習無我。至於能利益多少有緣人,不得而知,但也無妨。
此時想起師父的一段開示,我們做任何事,要非常的乾淨俐落;非常的坦誠、真誠,做完以後就算。要我做的就做,不要我做就不做;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不做。已經做了的,結果好壞,不管它。結果已經在那裡了,擔心沒有用。沒有做以前不要害怕,做過以後不要擔心,事情敢做敢當。真是有感啊!與菩薩們分享,共勉。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MJA7K
#心靈小品
#把我丟掉
#讀書會
#金剛經
佛陀應機說法故事 在 應機說法皆為度生- 第1522集 - 大愛電視 的相關結果
靈鷲山,在靈鷲山這段,我們也說很長,這多寶佛,他久來成佛,他的發願,要涅槃之前,他的發願,全身在塔中。這段故事,佛陀也說過了,這過去的佛,佛陀也說過了,過去佛。 ... <看更多>
佛陀應機說法故事 在 良田法器 - 佛教小故事 的相關結果
為何緣故,有佛陀微微一笑,慈和地答道:「村長,你的問話是錯誤的,佛陀等視一切眾生,沒有與這人說法,而不與那人說法。不過,佛陀觀機逗教,說法時有淺深的差別。 ... <看更多>
佛陀應機說法故事 在 【日常老和尚說故事】佛陀應機說法的本懷 - 福智全球資訊網 的相關結果
這個是說佛陀說法的方便,這是依個人的根性,而這樣的次第,方便地接引他這樣走上去。 ○ 故事出處: 日常老和尚開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普陀版(2016)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