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20 晨間隨筆
當 Euthanasia 不再只是作文題目
-
準備外文系插大轉學考的那兩年,英文寫作是這幾年來最好的時候;當時補習班老師都會出作文題目給我們,有歷屆試題,也有當下時事題,其中有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申論題,就是 Euthanasia(安樂死)。當時的我才二十歲,這個議題對我來說非常的沈重。沒有很多人生歷練,其實寫出來的文章也只是冰冷沒有溫度的說詞,既使是最容易寫的正反兩面,當這題目在人生道路上拋出,就不是你有時間慢慢去思考要怎麼寫出高分的作文題目,而是無情的選擇題:救與不救。
-
第一支黃色藥物注射進血管的時候,Dulce 的呼吸慢慢停止,全身進入了深深的睡眠,接著那一管又粗又毒的粉紅藥液帶來了心臟的休止,死亡毫無意外地降臨。COVID 下每個主人焦急嘈雜的診間,人來狗往,氣味紛雜,我在上次 coco 等待醫生的房間,抱著 Dulce,安靜地坐著,安靜地流淚。
-
這一個禮拜 Dulce 的狀態都不是很好,前兩天她從狗門到院子之後,就哭著跟我們說,她走不動,沒辦法再上台階從狗門進屋了。那個晚上,我到房裡把她的床和玩具移到院子,那兩個晚上,我和 BIG 輪流照顧,不敢把她獨自留在院子,一有什麼動靜,coco 也是第一時間衝到外面。
-
送走 Dulce 的前一晚,我在百貨公司關門前半小時手刀開去並買了兩張新床和玩具、浴巾給 Dulce,原本每兩個月就有新床的 Dulce,今年因為疫情關係,這還是第一次換床,我的腦海裡,都還會浮現 Dulce 每次看到新床的開心模樣。只是這次不大一樣,望著柔軟的新床,Dulce 卻沒有興奮的跳進去了。
-
我們都有心理準備,只是還沒有準備好。甚至在離開家的路上,我們都還抱有一絲希望,就像是給醫生檢查看情況有多糟。直到快到醫院前到紅綠燈,我和 BIG 輕描淡寫的說,若醫生說手術治療後她可以好好的,我們就讓她手術,若真的沒有更好的方法,我們再讓她安穩的睡去。
-
診所爆滿,Dulce 第一次乘坐在 X4 的後車廂,不是我回頭就可為看到,等待醫生讓我們進診間時,我下了車,開了後車廂,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抱著精神狀況還不錯,只是沒有招牌笑容的 Dulce,我陪著她說話,但是沒有很久,醫生出來了,要 BIG 和他一起把 Dulce 抱進去,要我在車上等或可以 FaceTime 診間狀況。
-
在車上等待的十五分鐘,是無敵的漫長,我看著模糊的手機螢幕,在未知的等待裡拼命的輸入大量關於安樂死的資訊。直到看到 BIG 紅著眼眶站在車窗旁,我火速熄火下車,在車旁我倆放聲大哭,終於換我可以到診間裡看看摸摸我心愛的 Dulce。
-
Dulce 是BIG 從掌心大時養到今年十四歲的老狗了,他們有比我這五年更多的記憶與歡樂,他無法在診間裡陪 Dulce 走完最後一程,但事實上是醫院規定只能有一人在裡面!BIG 要我為了 Dulce 勇敢在裡面陪她,我看著 Dulce 看到我想起身卻依然沒力氣的臉龐,難過至極!
-
時間一分一秒的如光速,我們決定帶走 Dulce 的生命,為我們貌似永遠的關係按下停止鍵,但是我們對 Dulce 的愛與不捨,依然真實存在,難以忽略。
-
這十年間,我送走了最愛的兩隻狗,一隻在台灣家裡,半夜我們懷裡自然走的妞妞、一隻是到現在我還無法接受我做了這樣決定,用藥物讓她停止生命走的 Dulce;這輩子狗狗能來到家裡與我們作伴是緣分,也是我們好幾輩子修來的福氣。Dulce,爸爸媽媽永遠愛妳。
-
#lessonslearned
不曾養狗的人很難想像與狗一起生活是什麼樣,養過狗的人則無法想像沒有狗的日子該怎麼過。
作文 題目 我最心愛的玩具 在 林宥嘉 Yoga Li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華 研 M V 首 播 :
你上個月搬家的時候,找出了塵封已久的小學畢業紀念冊。你看著許多名字留下的有趣的勵志小語。「忘記A,忘記B,不要忘記me」、「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莫忘影中人」……等等,以及最簡潔的那句-「勿忘我」。當晚你上網搜尋了同學的名字然後傳訊息給他們。就在聖誕節的隔一天,你們碰面了。
張偉明。他當時坐你後面。他成績永遠是班上最後一名。你們曾經一起去後山抓獨角仙。你記得他曾經說過他長大想要當飛機師。你當時心中在嘲笑他。張偉明摸了一下啤酒肚說他現在在桃園機場工作。但卻不是開飛機。他變成機場内的港式餐廳的廚師。他每天在廚房大汗淋漓地炒河粉,常常看到飛機從窗外降落。
關淑靜。她當時是班上話最多的校花之一。長得很正,笑起來是彎彎眼。關淑靜抽了一根煙說她已經生了三個小孩。她不停抱怨當全職主婦有多無聊。夢想是小孩長大之後她跟老公要到澳洲養老。前提是她六十五歲的時候還沒跟現在這個老公離婚。你問她小時候的志願是要做什麽。她說:「啊!好像是要當模特兒耶!」
吳志豪。你對他小時候幾乎完全沒有印象。但是當你跟他敬酒的時候,他脫口而出的「不是我自豪!」這句口頭禪讓你想起你們曾經一起打籃球。他長得很高。周老師還因此說他以後一定會成爲籃球健將。吳志豪在聚會時不斷接各種各樣的電話。他說他很久沒有打籃球了。他現在是記者。有一個交往很穩定的男朋友。
王以哲。他本來說要來但是臨時有事沒來了。關淑靜跟我們爆料說他曾經追過她。但是她當時是外貌協會,根本看不上他。結果臉書上的王以哲現在變成一個大帥哥。她笑著說她有點看走眼。除此之外,關於王以哲的現在,你們四個人一無所知。只知道他常常飛海外。臉書上常常po哥本哈根或柏林的街景。
初心今日營業中。從午夜十二點開始營業到清晨七點的深夜食堂。你點了牆上招牌最主打的「豬肉味噌湯」。你聽説老闆的名言是「菜單只有這樣,此外也可隨意點菜。做得出來就做,是我的營業方針。你問有沒有客人?其實還不少呢!」你們在吃喝聊天的魔法時光中漸漸忘記自己現在的角色。
微醺中你們回到母校的教室。看著窗外的樹蔭。想著「我的志願」這個題目的作文要怎麽寫。你們會變成你們想要變成的大人嗎?未來很漫長。現實很累人。生活很逼人。你偶爾想罵髒話,但是牙咬一咬,你們終究變成普通的大人了。偶爾追劇。偶爾捐錢給路上的乞丐。偶爾看新聞。沒有比別人好,也沒有比別人壞。
好啦。沒關係啊。沒差吧。
那個少年一直活在你的心中。
他永遠善良而純真。
他在對你說:「勿忘你、勿忘你。」
—
日本狂賣230萬冊,全球熱銷破550萬冊
安倍夜郎超人氣漫畫《深夜食堂》電影版,好評延續第二彈!
林宥嘉「今日營業中」的「勿忘你」被選為電影中文宣傳曲
「深夜食堂 電影版2」12/30 跨年營業中
精彩電影預告片 https://goo.gl/qItNhO
更多電影訊息請上天馬行空官網 www.skydigient.com
或天馬行空粉絲團查詢
※ 轉貼《勿忘你》官方MV抽電影首映券 ※
活動詳情:https://goo.gl/nQAFo6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2/17,12/18公布得獎者。
—
勿忘你 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youtu.be/n3Ww80-l1vM
—
勿忘你 (深夜食堂 電影版2 電影中文宣傳曲)4:02
你 沒表情 經過那個襤褸身影
腳步卻 微微遲疑
人群中 你錯開那雙黯淡無望的眼睛
突然厭煩下大雨
你 滑過了 最新意外新聞標題
想追劇 卻覺得膩
每當你 為自己過得不算太壞而慶幸
卻總傳來個回音
它說勿忘你 勿忘你
對世界也曾滿懷善意
曾經那個你 未曾遠離
就在你的胸口裡
已 武裝好 練就百毒不侵的你
怎麼還 會不忍心
一看到 小時候照片那麼天真的曾經
總會聽見個聲音
它說勿忘你 勿忘你
曾慷慨分享心愛玩具
童年那個你 在提醒你
拯救世界的約定
請你勿忘你 勿忘你
付出愛也曾毫不猶豫
那溫熱的你 並未放棄
你一呼喚就回應
願你此生永遠勿忘你
OT:壞與更壞
曲 Composed by:林家謙 詞 Lyrics:施人誠 原詞 Original lyrics:黃偉文
製作人 Producer:林宥嘉 Yoga Lin、柯遵毓 Jack Ko、張晁毓
編曲 Arranger:柯遵毓 Jack Ko、張晁毓、林家謙
鋼琴 Piano : 林家謙
鼓 Drums:賴聖文 Peter Lai
鼓技師 Drum Technical Engineer:余璨宇 Yu-Tsan Yu
木吉他Acoustic Guitar:鍾承洋
貝斯 Bass:簡道生 Dawson Chien
Organ:柯遵毓 Jack Ko、張晁毓
銅管編寫 Horn Section Arrangement:謝明諺
Trumpet/Flugelhorn:Danny Deysher
Tenor Saxophone:謝明諺
Trombone:鄧世偉
和聲、和聲編寫 Chorus & Chorus Arranger :林宥嘉 Yoga Lin、柯遵毓 Jack Ko
和聲 Chorus:林宥嘉 Yoga Lin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王永鈞 (鼓組、Bass、AG)、葉育軒(人聲)、楊敏奇(銅管)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人聲)、強力錄音室(Bass/AG/銅管)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Craig Burbidge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After Shock studio, LA
OP: LYFE Company Ltd. (Warner/Chappell Music, HK Ltd.)
SP: Warner/Chappell Music Taiwan Ltd.
OP:Wyman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WD951634112
—
#林宥嘉 #今日營業中 #勿忘你
#華研國際 http://www.him.com.tw
作文 題目 我最心愛的玩具 在 黎明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要去中國旅遊嗎?
你要去中國生活嗎?
你要去中國工作嗎?
這裡有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共匪好可怕?
「共匪」這個字眼對於臺灣一九八○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可能陌生或是少見,但對四、五、六年級生,應該都還有印象。記得小時候看過的反共連續劇、電影,總是把共產黨描述成殺人不眨眼、無惡不作、喪盡天良的匪徒強盜。對蔣介石而言,中共把屬於他的大好江山和政權奪走,被趕到一個小小的臺灣,就像一個小孩被別人搶走了最心愛的玩具。大陸河山在蔣介石心中是他個人的,是他蔣氏王朝的,他是這個新帝國的開國皇帝,只是不能再用皇帝這個封建時代名詞,所以改用總統、委員長。國民黨退守臺灣,前幾年還懷抱反攻大陸的夢想,直至美國明確表態不支持後,夢想破滅的蔣介石,在心裡能不把奪走家業的中共當作土匪嗎?
那個時候臺灣四處可見各種反共標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匪諜就在你身邊」、「反共抗俄、殺朱拔毛」。從小學到初中,經常出現在我們小學生作文裡的一句話就是「解救大陸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在學校永遠會貼著各種反共海報,如果碰上國慶日或其他政治味道濃厚的節日,有各種演講、作文、繪畫比賽,題目一定與「反攻復國、反共防諜」有關。無論是在政府印製的海報、刊物上,或是中小學生繪製的參賽作品裡,中共黨員的形象一定是肥肥胖胖、滿臉橫肉加上永遠不刮的鬍渣,而手上必定要有條長長的鞭子,或是一把槍;可憐的大陸同胞則一定是皮包骨,像牛一般身後拖著耕田的犁,再不然就是遍地的死屍和骷髏。
當時只有台視、中視和華視三家電視臺,只要與共黨有關的連續劇,劇中的共產黨無一不是窮凶極惡和殘忍沒有人性,而且會用各種恐怖殘酷的手段對付老百姓。臺灣當年針對大陸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全民煉鋼和人民公社,以及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拍攝了許多「電視劇」(連續劇)。臺灣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每晚播放的反共連續劇,述說著大陸苦難同胞在大躍進後期,餓死很多人,或是老百姓在人民公社裡作牛作馬、吃大鍋飯、吃不飽穿不暖,民眾買油要油票、買肉要肉票。我印象最深刻的電視劇對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造反有理、打倒黑五類」,相信臺灣的四、五年級生,對這些詞彙應是永生難忘。每回看這些連續劇,有些畫面會嚇得我不敢看,甚至會作惡夢。那些描述大陸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六年的連續劇畫面,就成了我們對大陸及中共永難磨滅的恐怖印象。我承認小時候膽子不大,但現在回想起來,以及根據心理學的說法,在我兒童時期許多不該有的心理症狀,應該是被國民黨製作的反共連續劇害的,它們傷害並荼毒我幼小純真善良的心靈。我可以不看嗎?不行!因為必須交觀看後的心得報告,在寫心得時又受到二次創傷。心理學家認為,讓受害人回憶或是重新經歷受害的過程,會使受害人的心理再次得到打擊。
不知道國民黨還有多少黨產?如果以這些連續劇造成後遺症為理由,向台視、中視、華視或國民黨提出告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或建議立委提出「被強迫觀看反共連續劇精神後遺症賠償」法案。反正臺灣立法院過去已針對白色恐怖時期的受害人通過相關法案,為什麼不能為我們這些在恐共期長大,或被迫經歷反紅色洗腦的受害者,訂立相關的賠償法案?
當然,能給我們這些受害者實質上的補償是最好,例如每人一千萬或是更多,如果不行的話,至少也從心理治療方面,提供一系列的免費療程,這才公平嘛!我覺得這些年在大陸,確實因為兒童時期的心靈傷害,造成我在行為和感情上的異常。例如我不能與年輕的女性共產黨員正常交往,曾經追求過一位共青團的女性團員(共青團成員不算是共產黨員),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牽她的手,我就緊張得心跳加快!而我現在的合法妻子是喝共產黨奶水長大的,雖然不是中共黨員,但卻是共產黨員的女兒。我懷疑每回與太太親熱時,因為那些童年時期看到的連續劇畫面,會不時浮現在腦海,使我產生性能力立即衰退的現象。有時半夜作惡夢,會夢見老婆拿著長長的皮鞭抽我,醒來開燈看看睡在身旁的她,有沒有變成長著鬍渣、一臉橫肉、腦滿腸肥的共匪?
而連續劇中的紅衛兵更是嚇人,要造反、破四舊、打倒牛鬼蛇神、打倒走資派,沒事就到別人家裡清算、抄家,有空就把看不慣的人戴上尖高帽,綁起來拖出去遊街示眾。鬥爭別人是家常便飯,鬥爭自己的老師、長輩,甚至更以鬥爭自己的父母為榮,因為「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
我經常胡思亂想過幾年兒子長大了,成為小紅衛兵,會把我捆綁後戴上高高的尖帽子,拖著我到大街上遊行、鬥爭我!這種杞人憂天的幻想和妄想症,應該是緣自少年時期,被國民黨長期用電視作了催眠暗示洗腦,在那時種下了這病根子!我與兒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受這心理黑暗面的制約,使得我每晚睡不好,而且把兒子當作天王老子,不敢打他、罵他,整天想方設法討好他,成為一個合格標準又可憐的「孝子」。各位是不是也覺得國民黨和三家電視臺應該給我高額賠償及心理治療呢?
本書特色
■想要到中國旅遊、生活、工作,就一定要看這本書!
中國,對於許多台灣人而言,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沒有到過中國的台灣人,對於中國的印象,經常是來自於新聞報導或是報章雜誌。我們經常用台灣的思考模式,去認知中國的社會問題,但是卻忽略一點:中國的社會問題,其實有太多與台灣不一樣的地方,導致我們對中國產生錯誤的觀念。台灣和大陸,經過六十年的分歧之後,社會的差異性究竟有多大?本書將完整剖析中國的現況,讓你對中國有更正確的認識與瞭解。
■作者以宏觀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的現況,具有極大的實用價值。
多年來,有許多台灣的學者與專家,紛紛遠赴中國進行田野調查或是深度訪談,想要徹底瞭解中國的現況,但是經常不得其門而入,或是收穫有限,只好鎩羽而歸。主要的原因,就是:彼此信任不足,欠缺人際網絡。有鑑於此,作者以其自身在中國投資、生活的心路歷程與人生經驗,為讀者提供更確實的資訊,希望讀者對於中國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更多前瞻性的思考與反省。
■本書以輕鬆詼諧的筆調,帶領讀者進入中國的社會,體會中國的生活!
坊間一般關於中國現況的書籍,大都艱澀枯燥,經常讓想要一窺中國現況的讀者望而卻步。本書深入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詳細敘述存在於中國社會的嚴重問題和解析中國社會的現況,對於想要瞭解中國的讀者而言,除了可以增進其閱讀興趣,也可以增進其解讀能力。
作者簡介
中國策劃達人——蘇亦正
自稱是變形蟲,一個喜歡不斷變化的人!
在台灣,從IT轉入婚紗,然後又辦了雜誌和電臺節目。在公關領域待了好幾年,為企業規劃CIS,辦大型活動。從綠島觀光節海底集團婚禮、臺北市建城百十周年、時報週刊婚紗展、國外藝術團體來台演出、高雄曇國際舞蹈節、新竹建城170活動、大台中元宵燈節、臺北市中秋樂宴、基隆元宵燈會…。
21世紀初,有個大陸工作的機會,覺得人生可以再做大變化,結果一待十年就過去了!2004年到了北京,為數十家中資企業服務,包括國企、上市集團公司,主要為他們提供品牌規劃、企業文化導入、領導團隊培訓、服務提升和大型地產、旅遊、主題公園專案前期方案策劃。顧問做久、做煩了,跑去中資上市公司擔任集團公關總監,負責媒體公關和危機管理系統規劃導入。
現在又從事城市規劃和行銷,也作大型主題專案策劃工作,不同的城市、專案有不一樣的變化和挑戰!
喜歡在大陸生活和工作,因為這裡不斷在快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