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
這是我在敦南誠品買的最後一本書,也是本感傷的書。對這本書好奇,因為我本身特別喜歡看心理學的書,一方面在看遍了所有憂鬱症的書之後,想要了解還有什麼對憂鬱症的特別觀點,讓它成為暢銷書。
.
#書名
首先,他的名字很特別《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有些詼諧、帶點趣味,比起大多心理學正經八百的書名,讓人親近許多,也多了一份共鳴,對!就是這樣,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點個鼎泰豐的蝦仁炒飯,頓時就開心不少。
.
#名人加持
37萬本是銷售量非常驚人的,看到有「BTS防彈少年團」的推薦,立刻就連想它是不是有名人加持的緣故,讓這本書大賣呢?僅是這麼膚淺的理由嗎?名人那麼多,也不是每個名人的書就會賣,其中的KnowHow讓我決定把這本書帶回家。
.
#非專家的理論與研究
大多數心理學的書,都是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諮商師所寫,充滿了個案跟研究資料,
「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才好。沒錯,告訴你、教導你、改變你,這種你應該要怎樣改變的書,說真的,只會讓病人更充滿挫折。電視劇《想見你》當中,陳韻如說:「我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為甚麼你們每個人都還要叫我再努力一點、要我再更好,跟我說你要開心、你要快樂,為甚麼?就因為我不是你們期望中的樣子???」
.
而《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她是由一位「輕鬱症」女孩訴說自己的憂鬱症的感受,而這樣的不安、煩惱被如實的寫下來,閱讀者會好像看到自己被寫下來一樣,一種原來你也是這樣,其實我也是的認同感。
.
憂鬱症最需要的就是 #同理 與 #傾聽,過度加油打氣都是莫名負擔。這本書看到最後,我覺得後勁很強,那些在中心說不出的思緒,被有條理的整理擺放,多了可以喘口氣的心靈空間。(最後有點想哭,不知道為什麼)
.
以下是我做的5000字書摘,因為是這本書是對話形式,大多又是作者描述自己的症狀,跳來跳去,結構鬆散,所以書摘非常難寫(但我還是整理好了),趕快來讀吧
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1. 展現內心的陰暗面,也是使自己自由的方式之一。衷心希望身邊的人可以理解,這樣的我也是我。
2. 「就算憂鬱了一整天,也會因為一件小事而會心一笑,這就是人生」,以及「展現陰暗面就如同展現開朗面一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3. 醫生:妳需要的是突破,如果想要從憂鬱和挫折的倉鼠輪中逃脫,建議妳不妨挑戰看看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
4. 醫生:因為妳的心中有一個理想的自己,所以才會對外表如此執著,妳把那個標準設定得太高,太狹隘了,例一如:「超過五十公斤就是失敗的人生!」像這樣。最重要的是要多方嘗試,發覺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觀察自己到底做到什麼程度才是最舒滴的。一旦了解自己的喜好,也找到降低內心焦慮的方法之後,就會提升對自我的滿意度,就算有人指責妳,批評妳,也會變得可以欣然接受或者坦然拒絕。
5. 日常滿意度下滑的話,就會退回到最原始的欲望,也就是從最容易獲得滿足感的吃喝拉撒睡下手。但是靠吃獲得的滿足感不會維持太久,運動或計畫反而比較有助於提升自我滿意度,建議透過長期目標去克服。
6. 醫生:其實現在這樣也很好,小酌幾杯自然會失言,吃藥自然會有副作用,要是發現有副作用,都怪我們醫院就好。我:(聽到「現在這樣也很好」,不知為何突然好想哭,真是受不了自己。)
7. 妳現在與藝術家見面時,只會看自己欠缺的那一面,和其他人見面時也一是,總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缺乏的部分,不是嗎?如果試著改變這樣的觀一點,與藝術家見面時,不妨試想「這些藝術家應該心思很細膩,敏感,生活上可能會遇到諸多不便吧」,透過這樣改變觀點的方式去面對同樣情形自然會產生不同結果。我覺得現在的妳一直在亂套標準折磨無辜的自己。
8. 醫生:「平凡」也許是保護自己的一種說詞。
9. 我認為妳須要停止這種二分法思維,例如:自己特別或不特別,凡事並非只有好與壞的分別。
10. 我總覺得自己和那些人格格不入,因為我實在太一般,太普通,甚至就連一和一般人(與藝術無關的人)見面,也會有一種獨自站在孤島上的感覺,有點像是不屬於任何地方的浮游物。
11. 明明可以想成是其他原因,妳卻總是往最極端的方向去想,甚至用同樣「的標準套用在對方身上,等於是被自己的念頭困住。不論和誰做朋友,都沒有絕對的一條線,偶爾也可能會心有不滿。我希望妳可以分清楚對方的部分與全部,不能因為喜歡對方的某部分就全盤接納,討厭對方的某部分就全盤否定。盡量多去嘗試看看往不一樣的方向思考。
12. 醫生:看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非黑即白。妳又把自己逼入了死角,然後逼自己只能選擇黑或白,要做朋友或不做朋友,非常要好或分道揚鑣,選擇爆炸或選擇隱忍。妳總是只給自己Yes或No這兩個選項,沒有任何中間值。
13. 醫生:現在的妳,彷彿把灰色定調成只有一種顏色,但其實灰色還可以細分成很多種灰色,光譜也可能是立體的,妳卻將她視為是一條線而已。我每次都會告訴自己「人是立體的」,你卻總是把人看成平面,我「所以才會光看某個人的特質就認定「他一定是這種人」,然後斷定,評價對方,最後再離開對方。
14. 醫生:這是增強認可慾的行為,當妳愈想要受人影響時,就會愈努力讓自己發揮影響力,當對方無動於衷時,妳就會加倍努力,最後再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這同樣也是非常極端的行為,規範著自己的極限,「我一定要對那個人產生影響力,才表示對方真的愛我」,這種信念非常極端。
15. 每個人都有各種面向,幸福與不幸可以共存,凡事也都是一體兩面。其實從來都沒有人瞧不起我,是我最瞧不起自己。
16. 我希望和我一樣極端,老是抱怨自己被人瞧不起,總是讓關係破局的人可以閱讀這篇文章。我們每個人都是多面的,不幸就像一層油,漂浮在最上層,幸福則沉澱在最底層,值得慶幸的是,人生就像裝著這些幸福與不幸的桶子,這是最大的安慰與喜悅。
17. 「邊緣性人格障礙」:不論走到哪裡,都希望自己是全場的焦點。這種情況通常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為了更凸顯自己的魅力而故意穿裸露衣物或勤練肌肉,另一種則是認為自己如果無法成為全場焦點就會被其他人討厭,所以一直自責。
18. 其實恐懼感是只有妳自己知道某件事情時才會加劇。與其自己一個人承受痛苦,不如像現在這樣對某個人傾訴,說不定會更舒服。
19. 我好討厭被困在這種框架裡的自己,也好討厭遇見比我優秀的人就膽怯,比我自卑的人就充滿自信的自己。
20. 醫生:為了克服低自尊感,有些人會下意識地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自我,把自己討厭的一面隱藏起來,只顯現出正好相反的一面。看似自尊心很強,但其實很容易心裡受傷。當這種症狀演變成誇大妄想時,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躁症,這是為了克服極度憂鬱的狀態而產生。
21. 我每天都只會反省自己,不會認可自己。每次看書閱讀的時候,只要發現自己欠缺,無知的部分,就會感到自責,難過。
22. 醫生:偽惡的概念,如果以工作為例,像妳就會覺得「公司根本不需要我」,但其實妳是公司裡不可或缺的人也不一定,諸一如此類的思考模式才屬於偽惡。假如你一直沉浸在痛苦的情緒裡,最後一妳的精神也會被情緒所支配
23. 醫生:妳也有一點藉由貶低自我來抬高他人的傾向,比方說拿自己和公司同事作比較,然後只看自己欠缺的部分,等於是稱讚別人的同時又責怪自己。
24. 於是我開始自責:「妳根本就沒那麼痛苦,少在那裡無病呻吟。」但是我又對此感到有冤難伸,所以會想要證明自己的狀態其實很糟。
25. 醫生:其實在全然陌生的環境裡感受一下孤獨也不錯。或許妳只是還沒有跌到谷底,就好比我們不慎落水,只要腳能踩到水裡的地面,就會感到比較安心一樣,至少能跺著地板浮出水面,但是如果不曉得水有多深,腳也一直踩不到地,恐懼感就一定可想而知。所以不如讓自己乾脆跌落谷底。也就是去感受比現在更大的挫折感和孤單感。
26. 果然問題還是出在自尊感,醫生說是因為我太貶低自己,所以才會一直想一要透過別人的眼光來獲得滿足,但那終究不是我對自己的滿足,自然會遇見瓶頸,而且很容易感到厭倦,然後又繼續尋找其他人的認同,最後,「某人喜歡我」這件事情本身就變得無法再滿足我。我喜歡的人要是不喜歡我,我會感到絕望,假如有個人深愛著我,我也同樣會感到絕望,因為不論如何我都在用別人的眼光看待自己,最終,其實一直都是我在折磨自己。
27. 醫生說我對待伴侶太苛刻,也是出自於我的低自尊感,正因為我不夠愛自己,所以才會無法理解對方為什麼那麼愛我,進而安排許多強度很高的實驗來測試對方的愛。就算我這樣你也愛我?這樣你也愛?儘管對方都願意接納,我也還是難以理解。假如對方真的選擇離我而去,我又會覺得果然不出我所料,沒有人會愛我的一切,然後獨自悲傷,痛苦,自我安慰。
28. 陽光和陰影其實是一體的事情,就如同幸福與不幸是共同體一樣,人生曲線是充滿流動性的,而且只要我不放棄,就能繼續維持生命,微笑和哭泣。
29. 我只想要毋庸置疑,輕鬆舒服地去愛與被愛。僅此而一已。正因為不知道方法,所以才會感到痛苦萬分。
30. 在我寫完最後一次的治療紀錄以後,遲遲寫不出尾聲的內容,思考了好久。也許是因為我一直想要證明自己已經好很多,或者想要寫出一些了不起的結語,甚至認為一本書的結尾本就該收得漂亮精采。但是寫到這裡,我依舊討厭反覆無常的自己,不停徘徊在憂鬱與幸福之間,也很難從中找到意義。
31. 最終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問題或解答,而是以期許收場。我希望自己可以愛人,也可以被愛;想找到不再讓自己受傷的方法;想過著「喜歡」多過於「討厭」的人生;想累積失敗的教訓,把目光轉往更好的方向;想將情感的波瀾視為人生的節奏,享受其中;想成為即使行走在一片漆黑的道路上,仍能長時間駐足在偶遇的一束光前的那種人。總有一天,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那種人。
32. 宛如毒藥的一句話—「加油!」
33. 不知從何時起,我發現自己會對「加油」「找回自信」,「不要畏縮」等這些勵志話語感到頭皮發麻。拜我這內向,容易沒自信的性格所賜,每次在學校,職場上都會遇見障礙,不論是分組討論還是上臺報告,開會等,都讓我厭惡至極。我以為這些經驗都會累積出心得,使我愈來愈能夠駕輕就熟,沒想到每一次都會讓我遇見一連串全新挑戰,新的人,新的事,新的主題,新的場所,不論怎麼突破,都像一場沒完沒了的遊戲,永遠沒有終點。
34. 有趣的是,這些話反而比較能對我起到安慰作用:「為什麼要強迫自己故作鎮定?」「幹麼要裝得一副很有自信」「緊張就緊張,沒有關係」,「不需要什麼加油。」用一個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來偽裝自己,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而且我很討厭裝得四不像、裝沒事的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比明明不勇敢卻要裝作一副很勇敢的樣子更顯笨拙的呢?
35. 每個人的第一次都不可能完美無瑕,也不需要這麼做,最終,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撫慰不完美的自己,不斷對自己信心喊話:「沒有關係,不需要特別加油也無所謂。」
36. 「加油」,「沒什麼好害怕的」,「多一點自信」,對於做不到的人來說,有時候這些話簡直就像毒藥,甚至是在傷口上撒鹽,就如同過去十年間所有自我成長類與散文類書籍都改用「安慰」取代「鞭策」一樣,我們不夠完美也沒關係,有點笨批也無所謂,不用加油也無妨。我今天可能會表現好,也可能表「現不好,這些都是人生中的經驗,沒有關係。
37. 每當過度的偏執朝我直撲而來,不滿,悲傷,厭煩,害怕壓抑著我的行為一時,我都會告訴自己:「妳須要轉移觀點。」我似乎已經看清一項事實:單方面勸自己得過且過,或者不斷找自己麻煩,都沒有辦法使自己感到心裡舒適;也領悟到當世上所有動機和嘗試都集中在我身上時,會帶來多大的麻煩和疲憊感。所以試著轉移觀點吧,把觀點從自己轉移至別人身上,從絕望轉移至希望,從舒適轉移至不便,從多數轉移至少數,從有用卻會使我憔悴的事物轉移至無用卻會使我變美麗的事物。-旦觀點轉移,就能窺見人生角落。觀點會影響你的行為,行為會改變妳一的人生。我領悟到一件事:能使我改變的,只有我看出去的無數件事物。另外,我也學習到一件事:人生的空缺,是由無數次的領悟填滿。
38. 也許人生就是一連串學習接納的過程,無論是接納還是放下,都不是人生某個特定時期拿出來的態度,而是一輩子都須要練習的課題。我必須先接納生性膽小的自己,才能接納同樣生性膽小卻在努力改進的對方。我對自己施加過度的自我檢視,而這也同樣會套用在對方身上,不停評價對方,用我的標準來束縛對方。
39. 我想要當個靠愛的力量使自己做出行動的人,和心動的人來往,感覺對的時候提筆寫作,然後聽著合適的音樂或看一部電影,如果在人生中無數次的空白裡全部塞入理性的力量,那麼,我應該也會失去我所擁有的力量和餘裕。因此,我想當個儘管缺乏理性,依舊充滿感性的人。我想要和志同道合,與我同類的朋友一起攜手向前。雖然我們無從判斷理性與感性的優劣之分,但是兩者的質感絕對是不一樣的。我更喜歡,也更能夠仔細去感受充滿愛與感性的質感。
40. 今天,我把臉書上的學歷和工作經歷都刪掉了,因為我想要擦去一直貼在我前面的修飾語,雖然顯示不錯的學歷和工作背景有為我帶來短暫的優越感,但也帶來了不少自卑感,諸如:明明是文藝創作系畢業,寫作能力卻沒有很好;明明在出版社工作,卻不大太懂書等,一些對自我的批判與厭惡。但我也心知肚明,這些修飾語只會影響一個人的部分,不能代表其全部。
41. 在公司裡認識的人當中,有一名女同事最令我感到嫉妒(她很會畫圖,寫作,感性充沛,長得也漂亮討喜)她就是私立大學出身,慚愧的是,我竟然會想要靠那名職員的學歷來彌補我的自卑感。我內心想著:「原來她的學歷不怎麼樣嘛」用這種糟糕的思維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優越。
42. 雖然這些事情我用腦袋想都很清楚,但不免還是會感受到那些光憑修飾語就對我妄下評論的多數人眼光,而我自己同樣也難逃那樣的視線。當我發現令我嫉妒的人原來學歷比我差時的那份自我安慰感,當我聽聞原本不感興趣的人竟然是好學校畢業而突然對他刮目相看,以及在那些疏離感裡面不停自責的日子,我真心想要改變。
43. 與其只去在意自己未能改變的部分,不如把焦點放在已經有所改變的部分,對自己抱有希望。期待某天,多數人可以不用再靠那些修飾語也能對自己充滿自信,抬頭挺胸。
44. 瑞貝卡,索爾尼特(Rebecca Solnit)在其著作《塑遠的近旁》(The Faraway Nearby)中寫道:「同理心須要靠學習,再來還須要靠一些想像。」
45. 我們可以靠想像和學習創造出內在沒有的東西,同理心便是其中之一。想像並學習自己難以理解,難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一種對他人的愛的表現,也是唯一可以不讓自己和對方的內心種子乾枯衰竭的方法。然我可能無法百分之百體會對方的立場與處境,但至少要有一顆努力嘗試理解的心。
46. 不論是在觀賞韓劇或電影時,聽音樂或看照片時,聽著某人的故事或傾聽自己的故事時,我都很容易深有同感,宛如「刺點」(Punctum,意指反映出極度個人的經驗,以致引起情緒波動)一樣,沒頭沒腦地衝向我,那是一種既熟悉又厭倦的自覺。
47. 最終,好好過日子的方法就是和大家一起生活,與人一起是一種利他之心,而這樣的心態也會救贖你的利己之心,因為是從自己開始,我們結束。因你願意與我一起而感動,因不能沒有最懂我的你和妳,所以選擇一起;一起誤會、一起分享、一起深有同感、一起疏遠、一起活在當下。我想,這也許是在充斥著黑暗的世界裡,唯一可以放心喘息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所以書摘也不一樣。希望有憂鬱症的朋友,可以看到作者的案例而感到安心。
(歡迎分享)
同場加映:《別再叫我加油,好嗎》: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1843
不要再對憂鬱症患者「講幹話」:
https://youtu.be/-g3WZnFaBoY
IG: mengchi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米津玄師 #Lemon #二胡 米津玄師-Lemon 二胡版 by 永安 Yonezu Kenshi - Lemon (Erhu Cover by YungAn) 米津玄師(日語:米津 玄師/よねづ けんし/Yonezu Kenshi,1991年3月10日-),是日本男性音樂家、創作歌手、插畫家...
「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簡譜」的推薦目錄:
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簡譜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我最喜歡的11本書
拖得太久本來已經有點想放棄寫這篇,但想想還是記錄一下吧,2019年一共讀完了52本書,雖然沒有網路上那些閱讀大大隨便都破百的量,但要精選出自己喜歡的幾本也是猶豫了一陣子,10本書塞不下硬是選了11本XD
以下排序無關排名:
吳明益——《#苦雨之地》
身為吳明益的粉絲,對於等候近四年的新作是一本短篇小說,內心難免有一點小小的失落,再加上去年他決定關閉臉書,等於未來將只有出版作品才能讀到他的文字,著實又是一個令人難以習慣的改變。然而,這一點也無損於這本書的豐富性。六個短篇小說不只藉由一個「雲端病毒」串連起來,前後兩篇也有互相輝映的味道,將科學與文學這看似光譜的兩個極端巧妙地融合,理性與感性也藉由小說人物間的互動碰撞出迷人的火花,寫實之中又揉合了魔幻的想像,讓冰冷的現實也能讀出詩意。從畸人(非殘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世界與語言)如何在這個殘酷世界中生存,到面對突如其來的失去該如何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最後則提及了長久追尋後的幻滅,在多元的主題性間存在著永恆的人生命題,除了生存的必須以外,我們該如何活著?這也是為什麼這些短短的小說,卻讓人有種意猶未盡之感。
湯姆‧尼克斯——《#專業之死》
「剛剛說真金不怕火煉,事實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會被這把火燒到,而禁不起考驗的就會變成炮灰。」
喜歡這本書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翻譯,雖然書中講的是美國,但裡面的諸多現象帶入到台灣的情境,也一點都不違和,專業之死所代表的是現代人不尊重專業甚至懷疑專家的現象,而長此以往的積非成是,則導致民主也瀕臨崩潰邊緣,看看如今席捲世界的民粹浪潮就可以知道這樣的態度造成的傷害有多麽慘烈。如果你疑惑為何身邊那些被假消息給洗腦的人在想什麼,很推薦你讀讀看這本書,或許會豁然開朗。
張嘉真——《#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
因為朱宥勳推薦而發現的台灣文壇新人,處女作收錄了五個短篇小說,舞台背景皆設在校園,看得出來作者並不掩飾自己的稚嫩,然而正如朱宥勳所形容的,她的文字自帶了二十歲的光環,描寫這樣的青春故事恰到好處。我最喜歡第一篇〈馴鹿尋路〉講述女主角與社運男友間關於台灣國族認同問題的衝撞,當初在書店讀到這段話差點淚灑現場:「我們在努力,讓所有人都可以對這片土地有感覺,沒有感覺也沒關係,等到我們找回國家,在我們自己的土地,播自己的種,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感覺。這樣,不論妳想飛去多遠的地方拍照,妳都找得到家。我幫妳開好回家的路。」而〈撲火〉中女校儀隊學姊學妹制的設定,也令我深感親切。
都築響一——《#圈外編輯》
作為一個始終不想走入主流體系內的編輯,都築響一在這本書裡提及了許多有趣的企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名為「日常東京TOKYO STYLE」的計畫,他拍攝了一百個居住在狹小空間,卻過著自得其樂生活的年輕人,除了想呈現這些寧願住在狹窄房間也不願意成為公司奴隸的生活方式,也同時戳破那些在一般雜誌中所堆砌出來、華美亮麗的東京生活,不過是少數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如果你也是文字工作者,在讀這本書時肯定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份職業的滿滿熱情,繼而重新拾回自己當初所許諾的志業初心。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
市面上談論習慣養成的書相當多,這本要不是因為看到書板有人推薦我還真不會找來看,讀完以後真的獲益良多,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做為範例,總結出的四大法則略為顛覆了我過去的一些觀念,而且比起某些只是灌輸理念跟心法的書,作者以實際且科學的方式讓他的守則更具有說服力。比方說法則之一是「讓提示顯而易見」,就提出若是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個新的習慣融入你原本的生活routine中,甚至與舊有習慣做結合,讓你能更快且更不費力地養成新習慣。其他還有提到環境對養成習慣的影響,若是你想要戒掉某些壞習慣,像是滑手機、沈迷於社群軟體等,試著讓自己待在一個斷網或者遠離手機的環境,會是更好的做法!讀完這本書也會讓人開始躍躍欲試想來挑戰一個新習慣的養成與戒斷了!
金惠珍——《#關於女兒》
雖然書名叫做《關於女兒》,但其實這是一本關於母親的小說,關於一個母親如何面對女兒身為同性戀的事實,還有自己步入老年的滄桑心境。書裡沒有我們所想的那種溫馨和解,中間有許多段落都令我感到撕裂般的疼痛,天底下的父母心大約都是如此吧,擔心兒女在這個保守的社會裡,被歧視與偏見給弄得遍體鱗傷。然而讓她的女兒無法被視為正常的,不就是這每一個人心中的偏見所造成的嗎?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擺盪在主角與女兒及其戀人間的立場,是一個很自虐卻直得反思的過程。我想,唯有讓每個人明白,自己有一天都可能成為某一種少數,我們才能理解那些從來不是「他人的事」,而是都關於我們自己,我們都該挺身而出,不只為了別人,也是為了有一天的自己。
清水潔——《#被殺了3次的女孩》
雖然是報導文學,但記者出身的清水潔這本書讀來卻像推理小說一樣高潮迭起,我們跟隨著作者一路走進這個悲劇性的案件中,那些令人無法置信的黑暗與邪惡,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但最令人坐立難安的或許是,這是真實發生過的社會案件。一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大學生,因為錯識了恐怖情人而慘遭殺害,但更令人悲憤的是她被媒體與輿論殺了第二次,再被警察的失職顢頇與掩蓋謊言殺了第三次。雖然作者說他不是特別有正義感的人,但正因為他的鍥而不捨,才讓這整起事件背後的離譜情事沒有被繼續掩埋下去。在為受害者及遭受二次傷害的遺屬感到悲憤之餘,也同時欽佩願意站出來將事實揭露於人前的記者。
克莉絲汀‧魯潘妮安——《#貓派》
這本短篇小說集有一個很吸引人的slogan:「每段愛情,都是劫後餘生。」原先我以為作者是偏向女性主義,但在細讀裡面的每個故事以後,我發現她想寫的其實更偏向於都市愛情中那些醜陋與不美好之處,那些因為因為慾望而深陷其中無可自拔的平凡人們。作者不帶批判到近似冷酷的觀察,勾勒出芸芸眾生的苦與樂,那種明明想要變得更好卻一腳踏入沈淪的身不由及,或者更簡單粗暴一點的講法,那種人性的犯賤,在這座由慾望所構築的戀愛修羅場裡,沒有誰是絕對無辜的受害者,正因為我們如此渴望被愛,我們也懂得如何以不愛去傷害別人。正如我最喜歡的一篇〈一個好人〉中主角所說:「在一切的底下,我只是那個只想要被愛的孩子,但我試了又試,試了又試,還是不知道怎麼讓那件事發生。」
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
當黃麗群的書迷很簡單,作品不多,不需要傾家蕩產即可收齊,在書櫃上也只佔小小一點角落,而那些珠圓玉潤的文字反覆琢磨也能悟出不同的美。當黃麗群的書迷很難,你知道她這樣一個佛系經營的作家沒什麼野心或慾望,你無法催促她,也無法期待哪天她為了五斗米折腰突然卯起來出書,你只能在網路上等啊等,偶爾看見一篇新寫好的文章就心懷感激地拜讀,然後再次進入無止盡的等待中。於是終於等到她出了一整本書的時候,我捧在手心上一天最多只讀一篇,那樣緩慢彷彿在讀愛人的情書。然而她的文字的確值得等待,她總是能將那些曖昧難解的情感精準描述出來,而在她筆下連冰箱或者飲料點全糖還是半糖都能講出一整篇大道理出來,你怎能不愛她?
陳雪——《#無父之城》
這是我第一次讀陳雪的長篇小說,過往讀的都是她寫與同性伴侶間的平淡幸福。比我想像中的易讀,或許過去我以為她的小說會如同她好友駱以軍那般讓人感到高不可攀,這本書以一個美少女的失蹤作為故事主軸,帶點推理懸疑的成分勾住讀者的好奇心,雖然案件本身的謎底讓我覺得有點空虛,但我很喜歡女主角身為小說家與男主角一同對真相的追索,以及最後回到自身解開身上纏繞多年的死結,結尾關於白色恐怖的部分更是讓我讀到濕了眼框。書中的主要角色都帶著或大或小的生命創傷,曾經重要且深愛之人的缺席,讓他們亟欲想要填補最終卻迷失了自己,最後在這樣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小鎮裡,因為一場帶著悲劇性色彩的事故而相遇,卻弔詭地因此得到某種重生的療癒。我很喜歡結尾所說的:「所謂的真相存在人心,真正的意義在於它作用在人生命裡的方式。」所以不要害怕去追尋你生命中的真相,因為在那些殘酷的背後,仍然有光,那是為了所愛之人努力的勇氣。
李屏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這本散文集收錄的文章多半我已經在網路上讀過,然而集結成冊後的重新閱讀,則讓我更加感動於作者所寫出的那些,台灣女生於成長階段所經歷的種種「不被允許」:小至永遠不會被分配到的雞腿便當,裙子的長度不能短於幾公分,頭髮不能太短到不像女生......。都說台灣的女權是亞洲國家裡最高,然而那並不表示男女已經達到了無庸置疑的平等,我們還是被許多框架給限制,沒有持續的衝撞,我們是無法走到不以性別而論,純粹只被視為一個人對待。就像李屏瑤在書中所說:「也許一開始我們別無選擇,但接下來的每個選擇,都決定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我們不斷除錯,更新版本,最後我們打破那個初始化容器的限制,放掉恐懼,決定去好好愛人,還有練習快樂起來。」最終希望每個女生都能帶著自信的說,「身為女生,我很快樂,也很驕傲。
#在一月結束以前終於完成這篇
#剛好書展因應武漢肺炎而延期
#希望大家可以多買好書支持出版社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你的2019好書又有哪些呢
#歡迎跟我分享
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簡譜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我最喜歡的11本書
拖得太久本來已經有點想放棄寫這篇,但想想還是記錄一下吧,2019年一共讀完了52本書,雖然沒有網路上那些閱讀大大隨便都破百的量,但要精選出自己喜歡的幾本也是猶豫了一陣子,10本書塞不下硬是選了11本XD
以下排序無關排名:
吳明益——《#苦雨之地》
身為吳明益的粉絲,對於等候近四年的新作是一本短篇小說,內心難免有一點小小的失落,再加上去年他決定關閉臉書,等於未來將只有出版作品才能讀到他的文字,著實又是一個令人難以習慣的改變。然而,這一點也無損於這本書的豐富性。六個短篇小說不只藉由一個「雲端病毒」串連起來,前後兩篇也有互相輝映的味道,將科學與文學這看似光譜的兩個極端巧妙地融合,理性與感性也藉由小說人物間的互動碰撞出迷人的火花,寫實之中又揉合了魔幻的想像,讓冰冷的現實也能讀出詩意。從畸人(非殘缺、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世界與語言)如何在這個殘酷世界中生存,到面對突如其來的失去該如何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最後則提及了長久追尋後的幻滅,在多元的主題性間存在著永恆的人生命題,除了生存的必須以外,我們該如何活著?這也是為什麼這些短短的小說,卻讓人有種意猶未盡之感。
湯姆‧尼克斯——《#專業之死》
「剛剛說真金不怕火煉,事實上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會被這把火燒到,而禁不起考驗的就會變成炮灰。」
喜歡這本書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翻譯,雖然書中講的是美國,但裡面的諸多現象帶入到台灣的情境,也一點都不違和,專業之死所代表的是現代人不尊重專業甚至懷疑專家的現象,而長此以往的積非成是,則導致民主也瀕臨崩潰邊緣,看看如今席捲世界的民粹浪潮就可以知道這樣的態度造成的傷害有多麽慘烈。如果你疑惑為何身邊那些被假消息給洗腦的人在想什麼,很推薦你讀讀看這本書,或許會豁然開朗。
張嘉真——《#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
因為朱宥勳推薦而發現的台灣文壇新人,處女作收錄了五個短篇小說,舞台背景皆設在校園,看得出來作者並不掩飾自己的稚嫩,然而正如朱宥勳所形容的,她的文字自帶了二十歲的光環,描寫這樣的青春故事恰到好處。我最喜歡第一篇〈馴鹿尋路〉講述女主角與社運男友間關於台灣國族認同問題的衝撞,當初在書店讀到這段話差點淚灑現場:「我們在努力,讓所有人都可以對這片土地有感覺,沒有感覺也沒關係,等到我們找回國家,在我們自己的土地,播自己的種,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感覺。這樣,不論妳想飛去多遠的地方拍照,妳都找得到家。我幫妳開好回家的路。」而〈撲火〉中女校儀隊學姊學妹制的設定,也令我深感親切。
都築響一——《#圈外編輯》
作為一個始終不想走入主流體系內的編輯,都築響一在這本書裡提及了許多有趣的企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名為「日常東京TOKYO STYLE」的計畫,他拍攝了一百個居住在狹小空間,卻過著自得其樂生活的年輕人,除了想呈現這些寧願住在狹窄房間也不願意成為公司奴隸的生活方式,也同時戳破那些在一般雜誌中所堆砌出來、華美亮麗的東京生活,不過是少數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如果你也是文字工作者,在讀這本書時肯定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份職業的滿滿熱情,繼而重新拾回自己當初所許諾的志業初心。
詹姆斯‧克利爾——《#原子習慣》
市面上談論習慣養成的書相當多,這本要不是因為看到書板有人推薦我還真不會找來看,讀完以後真的獲益良多,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做為範例,總結出的四大法則略為顛覆了我過去的一些觀念,而且比起某些只是灌輸理念跟心法的書,作者以實際且科學的方式讓他的守則更具有說服力。比方說法則之一是「讓提示顯而易見」,就提出若是想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個新的習慣融入你原本的生活routine中,甚至與舊有習慣做結合,讓你能更快且更不費力地養成新習慣。其他還有提到環境對養成習慣的影響,若是你想要戒掉某些壞習慣,像是滑手機、沈迷於社群軟體等,試著讓自己待在一個斷網或者遠離手機的環境,會是更好的做法!讀完這本書也會讓人開始躍躍欲試想來挑戰一個新習慣的養成與戒斷了!
金惠珍——《#關於女兒》
雖然書名叫做《關於女兒》,但其實這是一本關於母親的小說,關於一個母親如何面對女兒身為同性戀的事實,還有自己步入老年的滄桑心境。書裡沒有我們所想的那種溫馨和解,中間有許多段落都令我感到撕裂般的疼痛,天底下的父母心大約都是如此吧,擔心兒女在這個保守的社會裡,被歧視與偏見給弄得遍體鱗傷。然而讓她的女兒無法被視為正常的,不就是這每一個人心中的偏見所造成的嗎?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擺盪在主角與女兒及其戀人間的立場,是一個很自虐卻直得反思的過程。我想,唯有讓每個人明白,自己有一天都可能成為某一種少數,我們才能理解那些從來不是「他人的事」,而是都關於我們自己,我們都該挺身而出,不只為了別人,也是為了有一天的自己。
清水潔——《#被殺了3次的女孩》
雖然是報導文學,但記者出身的清水潔這本書讀來卻像推理小說一樣高潮迭起,我們跟隨著作者一路走進這個悲劇性的案件中,那些令人無法置信的黑暗與邪惡,都讓人感到不寒而慄,但最令人坐立難安的或許是,這是真實發生過的社會案件。一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大學生,因為錯識了恐怖情人而慘遭殺害,但更令人悲憤的是她被媒體與輿論殺了第二次,再被警察的失職顢頇與掩蓋謊言殺了第三次。雖然作者說他不是特別有正義感的人,但正因為他的鍥而不捨,才讓這整起事件背後的離譜情事沒有被繼續掩埋下去。在為受害者及遭受二次傷害的遺屬感到悲憤之餘,也同時欽佩願意站出來將事實揭露於人前的記者。
克莉絲汀‧魯潘妮安——《#貓派》
這本短篇小說集有一個很吸引人的slogan:「每段愛情,都是劫後餘生。」原先我以為作者是偏向女性主義,但在細讀裡面的每個故事以後,我發現她想寫的其實更偏向於都市愛情中那些醜陋與不美好之處,那些因為因為慾望而深陷其中無可自拔的平凡人們。作者不帶批判到近似冷酷的觀察,勾勒出芸芸眾生的苦與樂,那種明明想要變得更好卻一腳踏入沈淪的身不由及,或者更簡單粗暴一點的講法,那種人性的犯賤,在這座由慾望所構築的戀愛修羅場裡,沒有誰是絕對無辜的受害者,正因為我們如此渴望被愛,我們也懂得如何以不愛去傷害別人。正如我最喜歡的一篇〈一個好人〉中主角所說:「在一切的底下,我只是那個只想要被愛的孩子,但我試了又試,試了又試,還是不知道怎麼讓那件事發生。」
黃麗群——《#我與貍奴不出門》
當黃麗群的書迷很簡單,作品不多,不需要傾家蕩產即可收齊,在書櫃上也只佔小小一點角落,而那些珠圓玉潤的文字反覆琢磨也能悟出不同的美。當黃麗群的書迷很難,你知道她這樣一個佛系經營的作家沒什麼野心或慾望,你無法催促她,也無法期待哪天她為了五斗米折腰突然卯起來出書,你只能在網路上等啊等,偶爾看見一篇新寫好的文章就心懷感激地拜讀,然後再次進入無止盡的等待中。於是終於等到她出了一整本書的時候,我捧在手心上一天最多只讀一篇,那樣緩慢彷彿在讀愛人的情書。然而她的文字的確值得等待,她總是能將那些曖昧難解的情感精準描述出來,而在她筆下連冰箱或者飲料點全糖還是半糖都能講出一整篇大道理出來,你怎能不愛她?
陳雪——《#無父之城》
這是我第一次讀陳雪的長篇小說,過往讀的都是她寫與同性伴侶間的平淡幸福。比我想像中的易讀,或許過去我以為她的小說會如同她好友駱以軍那般讓人感到高不可攀,這本書以一個美少女的失蹤作為故事主軸,帶點推理懸疑的成分勾住讀者的好奇心,雖然案件本身的謎底讓我覺得有點空虛,但我很喜歡女主角身為小說家與男主角一同對真相的追索,以及最後回到自身解開身上纏繞多年的死結,結尾關於白色恐怖的部分更是讓我讀到濕了眼框。書中的主要角色都帶著或大或小的生命創傷,曾經重要且深愛之人的缺席,讓他們亟欲想要填補最終卻迷失了自己,最後在這樣一個彷彿與世隔絕的小鎮裡,因為一場帶著悲劇性色彩的事故而相遇,卻弔詭地因此得到某種重生的療癒。我很喜歡結尾所說的:「所謂的真相存在人心,真正的意義在於它作用在人生命裡的方式。」所以不要害怕去追尋你生命中的真相,因為在那些殘酷的背後,仍然有光,那是為了所愛之人努力的勇氣。
李屏瑤——《#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這本散文集收錄的文章多半我已經在網路上讀過,然而集結成冊後的重新閱讀,則讓我更加感動於作者所寫出的那些,台灣女生於成長階段所經歷的種種「不被允許」:小至永遠不會被分配到的雞腿便當,裙子的長度不能短於幾公分,頭髮不能太短到不像女生......。都說台灣的女權是亞洲國家裡最高,然而那並不表示男女已經達到了無庸置疑的平等,我們還是被許多框架給限制,沒有持續的衝撞,我們是無法走到不以性別而論,純粹只被視為一個人對待。就像李屏瑤在書中所說:「也許一開始我們別無選擇,但接下來的每個選擇,都決定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我們不斷除錯,更新版本,最後我們打破那個初始化容器的限制,放掉恐懼,決定去好好愛人,還有練習快樂起來。」最終希望每個女生都能帶著自信的說,「身為女生,我很快樂,也很驕傲。
#在一月結束以前終於完成這篇
#剛好書展因應武漢肺炎而延期
#希望大家可以多買好書支持出版社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你的2019好書又有哪些呢
#歡迎跟我分享
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簡譜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米津玄師 #Lemon #二胡
米津玄師-Lemon 二胡版 by 永安
Yonezu Kenshi - Lemon (Erhu Cover by YungAn)
米津玄師(日語:米津 玄師/よねづ けんし/Yonezu Kenshi,1991年3月10日-),是日本男性音樂家、創作歌手、插畫家、攝影師、舞者。出生於德島縣。血型O型,身高188公分。另有發表筆名「Hachi(ハチ)」。在第57屆日本唱片大獎獲得優秀專輯獎。
《Lemon》是米津玄師首次為日劇而寫的曲子,也為了要配合日劇《法醫女王》有關「死」的主題,想著做首追思死者的歌,而自己的爺爺竟在那陣子去世了。突然意識到死亡這件事,瞬間生死觀歸零,最後成了一首「你的永遠離去使我悲傷不已」的歌。下面就讓我們先來欣賞這部MV:
https://youtu.be/SX_ViT4Ra7k
《Lemon》大部分是1=B,中間一小段轉1=bA,最後回到1=B,二胡演奏時,可以把內外弦定在B#F,用15弦指法演奏。演奏時的心境轉變,從一開始的鬱悶、悲痛、到最後對逝者的釋懷,都要靠二胡表現出來。可以在演奏時心中默唱,可以更好地表達情緒。我的二胡演奏上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囉!
那些日子的悲傷 那些日子的苦痛
連同妳的全部 我一直都深愛著
殘留在胸中揮散不去的苦澀檸檬味
在大雨停歇之前我無法離去
至今妳依然是我的光芒…
========================
米津玄師-Lemon 二胡版
原唱:米津玄師
作詞:米津玄師
作曲:米津玄師
原曲發行:2018年3月14日
二胡錄製:2019年8月31日
簡譜:永安
二胡:永安
1=B BPM=87
夢ならばどれほどよかったでしょう
如果這一切都是場夢該有多好
12316 2753 7651 53
未だにあなたのことを夢にみる
到現在我依然會不時夢見妳
234 1715 434#4 #4176#5
忘れた物を取りに帰るように
就像要取回遺忘之物一般
12316 2753 7651 53
古びた思い出の埃を払う
將原已封存的回憶上堆積的灰塵拭去
234 545 3513 2 221 11
戻らない幸せがあることを
有些幸福一旦逝去就永不復返
12316 2753 7651 53
最後にあなたが教えてくれた
在最後妳讓我明白了這件事
234 1715 434#4 #4176#5
言えずに隠してた昏い過去も
無法說出口而隱瞞在內心深處的灰暗過去
12316 2753 7651 53
あなたがいなきゃ永遠に昏いまま
若妳不在就只能永遠黯淡下去
234 545 3513 2 221 11
きっともうこれ以上 傷つくことなど
我知道以後一定不會再有
671 76 533 234 32 125
ありはしないとわかっている
比這還要傷心的經歷
456 54 311 17 671
あの日の悲しみさえ あの日の苦しみさえ
那些日子的悲傷 那些日子的苦痛
2321 61 35 21 2321 61 35 21
そのすべてを愛してた あなたとともに
連同妳的全部 我一直都深愛著
2321 61 35 65 51 75 35 2
胸に残り離れない 苦いレモンの匂い
殘留在胸中揮散不去的苦澀檸檬味
2321 61 35 21 1123 43 27 1
雨が降り止むまでは帰れない
在大雨停歇之前我無法離去
17 6712 1535 62 71 1
今でもあなたはわたしの光
至今妳依然是我的光芒
17 6712 1512 34 21 1
暗闇であなたの背をなぞった
在暗黑之中描繪著妳的背影
12316 2753 7651 53
その輪郭を鮮明に覚えている
那輪廓在記憶裡依然如此鮮明
234 1715 434#4 #4176#5
受け止めきれないものと出会うたび
每當遇見無法忍受的事物
12316 2753 7651 53
溢れてやまないのは涙だけ
滿溢的只有我那湧出的淚水
234 545 3513 23 21 1
何をしていたの 何を見ていたの
妳在做甚麼呢 又看見甚麼了呢
671 76 533 234 32 125
わたしの知らない横顔で
用我不曾知曉的另一面
456 54 311 17 671
どこかであなたが今 わたしと同じ様な
現在的妳在哪裡呢 是不是和我一樣呢
2321 61 35 21 2321 61 35 21
涙にくれ 淋しさの中にいるなら
一樣淚流不止 深陷寂寞的泥沼裡無法自拔
2321 61 35 65 51 75 35 2
わたしのことなどどうか 忘れてください
那就把跟我的所有一切 全數遺忘吧
2321 61 35 21 1123 43 27 1
そんなことを心から願うほどに
我是打從心裡這樣希望的
17 6712 1535 62 71 1
今でもあなたはわたしの光
至今妳依然是我的光芒
17 6712 1512 34 21 1
1=bA
自分が思うより
我比我自認為的
1565 243
恋をしていたあなたに
還要更加依戀著妳
1343 271
あれから思うように
在那之後的日子
1565 243
息ができない
卻無法如往常一樣呼吸
1343 271
あんなに側にいたのに
妳曾經離我是這麼的近
671565 243
まるで嘘みたい
卻又如同謊言一般
1343 271
とても忘れられない
但無論如何都無法忘記妳
671565 711
それだけが確か
只有這是千真萬確的
1543 2b321
1=B
あの日の悲しみさえ あの日の苦しみさえ
那些日子的悲傷 那些日子的苦痛
2321 61 35 21 2321 61 35 21
そのすべてを愛してた あなたとともに
連同妳的全部 我一直都深愛著
2321 61 35 65 51 75 35 2
胸に残り離れない 苦いレモンの匂い
殘留在胸中揮散不去的苦澀檸檬味
2321 61 35 21 1123 43 27 1
雨が降り止むまでは帰れない
在大雨停歇之前我無法離去
17 6712 1535 62 71 1
切り分けた果実の片方の様に
就如同那被切成片的果實一般
17 6712 1543 41 15 3
今でもあなたはわたしの光
至今妳依然是我的光芒
32 1234 3151 23 21 1
END
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簡譜 在 最好的福氣琴譜下載youtube - 2023 的推薦與評價
也許心中感痛悲,甚至失去了力氣, 讓我抓緊你,熱暖的手臂,攜著我再振翅 ... 感受總是陪著我走#* 沒嫌棄我不足夠願愛到盡頭原來愛能恆久你的愛你的微笑你永遠是我的 ... ... <看更多>
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簡譜 在 詩歌-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琴譜pdf-香港流行鋼琴協會琴譜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詩歌-你永遠如此深愛著我琴譜pdf-香港流行鋼琴協會琴譜下載☆ ... 新浪博客. 雪落下的声音-延禧攻略片尾曲钢琴谱简谱五线谱_爵士钢琴-彩虹_新浪博客,爵士钢琴-彩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