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之後才會懂的事
前一陣子大家都有事沒有要回家吃飯,結果媽媽在群組裡面大發牢騷~
第一時間我也是覺得老媽脾氣很差~大家不回家吃飯、她不也是省麻煩、不用辛苦煮飯不是很好嗎?
但是後來我反覆思考,我覺得我錯了
因為老媽退休後,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等家人下班回家煮一頓飯全家一起吃
但是大家卻一天到晚有事~這個要聚餐、那個要和朋友約會,每天都抓不準菜色的份量,煮好了飯卻被臨時「放鳥」,要是我,我心裡也會不爽😕
老實說我從小和媽媽感情並沒有很好,到現在也沒有說非常好,所以現在如果要我去跟媽媽擁抱、說我愛你,這種事我真的做不來~
可是就在自己也當媽媽之後,我也會常常去回想:「媽媽當初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時候?」我才會懂得去換位思考媽媽當初的不容易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在當媽媽的這條路上,誰不也是這樣一路跌跌撞撞走了過來?
這一路走來我才發現:「這世界上可能真的無法有100分的滿分媽媽,但是對於子女的愛絕對是無可取代的」
上禮拜晚上和豆豆走在路上,看到慈濟志工沿街號召大家捐骨髓做愛心,豆豆好奇問我為什麼要捐骨髓?
我跟他解釋這跟捐血一樣,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但是豆豆怕打針、怕痛、他說他還是不敢捐
我開玩笑的問他:「如果今天是媽媽生病、需要你的骨髓、你會願意捐給我嗎?」他還一臉惶恐的說:「可以用爸爸的嗎?」😂😂😂
我就趁機跟他說:「如果今天是你生病,需要我的心臟、我也會二話不說捐給你」然後豆豆就哭了、我只好安慰他我只是在開玩笑😅
就在那個時候我才強烈感受到:這就是身為一個媽媽對孩子的義無反顧~
我想、今天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我和我媽身上,她一定也是如此義無反顧吧!那是一種不用多說什麼、自然而然就會去做的心情
這也是每個媽媽與生俱來、對孩子最無私的愛呀!
就在母親節的今天、我翻出小時候和媽媽的合照,和那個一路和我吵吵鬧鬧的媽媽和解
媽媽,你辛苦了!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去體諒你的不容易
我以前對妳也有許多怨懟
但是在自己當媽媽之後我才明白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媽媽
也許方法不對
但是那份愛卻是不容質疑的
謝謝妳教會我如何當個媽媽
祝我們
#母親節快樂🎁
你要給自己義無反顧的愛心得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人物誌】
偏鄉畢冊比婚攝更吸睛 熱血攝影師義拍
圖說:攝影師楊文逸號召夥伴為偏鄉學子義拍,鮮豔亮麗的原住民族服飾,在這群攝影師的鏡頭下,展現出比婚紗攝影更驚豔的畫面。(楊文逸提供)
照片提供: @#中華民國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
#把愛傳出去
#圓夢青春不留白
熱血攝影師義拍偏鄉 畢冊比婚攝更吸睛
熱血暖男楊文逸團隊,深入山區為偏鄉孩子圓夢。老天許一個晴朗天氣,「愛的禮物,青春影像定格」讓偏鄉畢業紀念冊拍攝計畫,成為老天爺送給畢業生的驚喜禮物。
新北市熱血攝影師楊文逸號召夥伴奉獻專業,上山下海義務幫偏鄉學子留下比電影海報、婚紗攝影更亮眼的畢業紀念冊,為弱勢孩童留下青春記憶。台灣「國之南境」最深處的屏東牡丹國小,是六年多將近七年前楊文逸發心的起點。
他說,當年,在牡丹國小拍攝結束休息時,耳邊依稀還能聽到孩子們邊打掃邊唱排灣母語歌謠的動人心弦,迴盪在池山下。「那年,是我決定投入義拍的第一所學校,也是關鍵的山谷之音。」
2015年 發起人楊文逸開始號召台灣各地的專業攝影師投入為偏鄉學子義拍畢業照的團隊。他們貢獻出自身專業,揹起自己的器材,將可以賺錢的工作時數奉獻給孩子們。這就是即將進行第七年的「熱血義拍」計劃。
回想起第1年的義拍傻勁,楊文逸與坐在旁邊的女友張馨允對望一笑,他說,儘管無任何經驗與援助,憑著打死不退的熱情,自己與偏鄉學校聯繫,希望讓畢業紀念冊,因為穿自己傳統服飾,認識自己求學的環境,熱愛家鄉土地與父母,成為孩子們值得驕傲的禮物。
看到偏鄉學校的需要,義無反顧投入紀念冊義拍。他第一年與其他兩位志同道合的夥伴開始義拍,只有苗栗泰興、屏東牡丹及三峽民義3所國小賞光。第二年的8所,擴大到今年(民國110年)共42所學校,含幼稚園、國中部共60個單位。
偏鄉國小的孩子,畢業等同於一張大合照,這也是人生歲月的總和,家庭經濟無法支助、偏鄉沒有攝影師願意前往,都是背後的因素。拍照時,被這些孩子自信而單純的靈魂所感動。「我真沒想到自己小小的專業,竟能帶給這裡的孩子這麼大的喜悅與滿足!於是我在心裡發願:不但要年年義拍,校次還要一年比一年多。」
楊文逸說,當他們長大後,回頭看著自己當時的模樣,透過影像紀錄,很驕傲的說出「我是誰、我來自哪裡」,這將會是多麼珍貴的事。
原是楊文逸自己與女友張馨允和少數助理的投入,他說,剛開始覺得這條路很孤單,但提醒自己「莫忘初衷」,或許是傻勁燃起同好的熱情,只要願意助人,必定有貴人協助。逐漸集合熱血專業攝影師,從平面到立體,從紙上畢業冊到動態影片紀念冊。團隊後來籌組中華民國偏鄉學子圓夢公益協會,這些在前線的熱血青年與攝影師,都以接案為主,他們放下手邊工作協助義拍。這個浩大工程在文逸帶領下,持續在群組與臉書粉絲頁、個人網站,以及許多夥伴的轉分享,讓各界都可以參與這項圓夢工程。讓夥伴服務層面更廣、更深入,希望為偏鄉孩子留下人生重要記憶。
7年級生楊文逸在都會區長大,家住新北市新莊區,他說,「家雖不富裕,但在父母全心照顧下,孩子們從不缺衣食,且擁有滿滿的愛,所以我一直知足感恩,希望有天能靠自己的弩力,回報這片滋養我的土地。」
偶然機會聽到偏鄉的校長說,部落的孩子沒有畢業紀念冊,通常都是老師用數位相機,幫大家拍一張大合照。對資源不虞匱乏的城市孩子來說,很難想像沒有畢業紀念冊。
楊文逸放下咖啡杯淡淡的說,歷年來透過社會公益募款支持,與攝影師、志工上山下海拍攝,讓孩子希望獲得畢業紀念冊的夢想實現。到2020年拍攝40所學校,累積協助1600餘名畢業生,留下青春的記憶。拍攝的學校雖增多,但公布行程後報名的攝影師幾乎秒殺。
如今,他與孩子們也成了知音,楊文逸每年都回到牡丹國小拍攝每一屆的畢業生,他更延伸到已畢業的牡丹國中學長姐。下一屆的學弟、學妹都殷殷期盼等到自己成為鎂光燈的主角。
攝影師王健宇說,都達國小可以說是他義拍當中最喜歡的學校了,除了賽德克小孩很可愛以外,宜人的環境像是天氣、溫度、新鮮空氣都是原因。從受學童歡迎的程度,能體會「阿逸為什麼能在如此耗費精力與金錢的狀態下,始終不放棄義拍」。但這樣的期許與許願,也成為團隊夥伴肩膀上無比沉重的甜蜜負擔。但台灣社會充滿愛心,都逐一克服讓這些孩子能順利收到人生第一本畢業紀念冊,不讓孩子們失望。
無論是排灣百步蛇、魯凱百合花,或山豬獠牙、各種鮮豔亮麗的原住民族服飾,在這群攝影師的鏡頭下停格,展現出比婚紗攝影更讓人驚艷的畫面,有如天籟之音迴盪的影片。
這群志工一起深入山區與海邊,透過指尖快門、遙控空拍機,為孩子們抓住回憶,記錄畢業時的歡樂心情和微笑曲線。我親身參與幕後與從旁協助,並獲得深邊許多朋友的支持與贊助,甚至引起更多媒體迴響。攝影師、造型師與板橋林家園附近的吳姓社區藥師、退休的新北市府賴姓科長、醫療團體的車隊志工都參與義舉,甚至感動人在美國洛杉磯的旅美台灣醫師都越洋捐款。為的是希望孩子們可以收到最驚喜的畢業禮物,在校園與師生留下美好的青春記憶。
每當清晨,第一道陽光灑進屏東霧台國小勵古百合分校,揭開南台灣的義拍序幕。楊文逸在石板屋窗前,拍下「太陽之子」影像,在牡丹旭海留下畢業生海天一色的感動。在新竹縣尖石鄉的石磊國小,也映著陽光,讓孩子們坐在有祖靈圖騰的護欄上拍照。
畢業生享受明星般的禮遇,高規格的拍照饗宴。攝影師粟靖維和范代郁、林夏朵說,徜徉在一片樹葉海中,看到藍鵲,牛與猴子,孩子們拍照時喊著:「好開心喔。」團隊要送給孩子們的不只是一本畢業紀念冊,還有永誌於心的美好回憶。
張馨允說,這群志工深入山區,想以攝影專長,和孩子們一同抓住回憶,紀錄畢業時的心情和表情。很驕傲與這群志工一起深入山區與海邊,透過指尖快門、遙控空拍機,為孩子們抓住回憶,記錄畢業時的歡樂心情和微笑曲線。
留著長髮的馨允說,影像紀錄是為了提醒我們「擁有」什麼,從照片中獲得很多能量。只要你願意,人人都有帶給他人幸福的能力,那是非常美好的事。透過幫助這些孩子,「我們其實某種程度被療癒了。」
馨允幾乎在每一所學校的義拍都不缺席,她說,團隊之前深入南橫公路,在高雄中央山脈的心臟地區樟山國小拍攝,出發前天氣不佳,但往往這時奇蹟就會發生,到達學校前風雨的天氣就停止,甚至轉晴讓拍攝過程相當順利。「心中那道難以言喻的美麗彩虹,也再度升起。」熱血暖男楊文逸團隊, 深入山區為偏鄉孩子圓夢。連老天都會許一個晴朗天氣。
上山下海義務幫偏鄉學子留下比電影海報、婚紗攝影更亮眼的畢業紀念冊,讓弱勢兒童留下許多青春記憶與微笑。網友大力稱讚說,他讓攝影不只是捕捉瞬間的美麗與笑容,更帶來幸福甚至啟動更多愛。
有些國小畢業生從小學4年級、5年級就開始企盼,「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不斷擴散。」楊文逸說,他只是代表熱血青年的團隊夥伴接受表揚,他始終相信老天爺都眷顧這群孩子,讓拍攝都遇到好天氣。以往好多年,無論是在南投都達(平靜)國小、屏東牡丹高士國小,或高雄桃源樟山國小,拍照前下雨,開拍後放晴,真的是老天都幫忙。
他發現台灣到處充滿著愛,這條路絲毫不孤單。各種鼓勵與支持,讓楊文逸看見台灣美麗的人心。他說,學童們的笑容,療癒所有的辛勞與艱苦。畢業紀念冊是人生重要回憶,但對偏鄉學校的學生,多數只是老師以小數位相機或手機拍攝的大合照,更不敢奢望成冊。他深信,受助學生長大後一定可幫助更多人,傳播善的種子並等待開花結果。
在板橋車站的星巴克咖啡,我們閒聊著,楊文逸說,善的漣漪,猶如石子投湖,必將不斷擴大。只要願意幫助,必將有貴人從旁協助,願望一定可以達成。願意同行於這條志同道合的路,才能奮力向前,無所畏懼。感謝所有協助的人,及畢業生們的活潑與笑容,唯有匯集眾人力量才有辦法完成。
當然,千頭萬緒也有心情低落的時候,除了每次出發前都會前往媽祖廟上香祈福,祈禱義拍過程一切順利圓滿,他祈求上天賜給他更多更大的力量不至懷疑自己,讓他面對挫折時足以戰勝自我疑惑,擁有可以協助更多孩子的勇氣,受傷時還能夠勇敢站起來,擁有睿智能夠處理所有的難題。文逸內心也想,萬一協會團隊能量不足以支應龐大需求時,乾脆他個人持續一輩子做這件事。
志工Neinei Yang表示,4600多公里的路程,30名協助的夥伴,謝謝部落的孩子,帶給她這麼多回憶,且更明白一定要持續下去這個有意義的義拍活動,盼望社會持續支持一同響應這樣簡單美好的行動。
有一年,老家在屏東瑪家鄉的動態攝影師恩拉雍‧卡樂森岸(Eljayum Karesengan)與團隊駕車300多公里取道南迴公路,深夜前進花蓮卓溪鄉偏遠的崙山部落。拍攝行動讓學生相當興奮,恩拉雍說,來到偏鄉部落就像回到自己的家鄉,即使翻山越嶺到後山,但聽到孩子們的笑聲,畢業生嘹亮的歌喉迴盪崙山國小校園,就像是夜晚的星星一般療癒人心。
在我與文逸這場溫馨的「Man’s Talk」中,他說,相信孩子們的成長都值得被關注與紀錄,都值得在畢業時擁有一本紀念冊,在團隊夥伴為孩子們實現夢想完成的同時,也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懂得感恩,在長大有能力後也能成長為庇護他人的大樹。拍攝當天以孩子為主角,營造孩子人生必經過程的自信心。也紀念自己的成長、同儕相處的回憶,強化對家鄉與文化、族群的認同。
因為另一夥伴的邀約,結束春節前夕的午後分享,我與網路熟悉的馨允是六年來第一次見面,翻閱著帶來的4本畢業紀念冊,愈做愈精緻,有著苗栗縣的泰安鄉汶水國小、南投縣仁愛鄉都達國小、合作國小等,甚至更深山的發祥國小,這裡位於傳說中泰雅族發源地——瑞岩部落。學童們的笑容,療癒所有的辛勞與艱苦。看著畢業紀念冊的照片,往年攝影過程歷歷在目,張馨允說,「這畫面,我可以望著好久好久,這是好多人滿滿的愛,與正面能量!」
最新更新:2021/01/30 02:27
【夸父老鷹的心情:臺灣到處充滿著愛,這條路絲毫不孤單。與其當一位被感動者,不如當一名奉獻小小心力的行動者,您可以前往臉書粉絲專頁「偏鄉學子畢冊圓夢計畫」關心動態消息,或加入楊文逸的個人臉書給予鼓勵。如果您願意支持,請大家多多幫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偏鄉的孩子能夠擁有美好的回憶。】
#夜夜笙歌不山不市
Yang Goodspeed
夸父的語錄: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人若精彩老天安排
#若一輩子只做一事
#因為專心所以專精
#善的漣漪投石湖水
#不當石頭當播種人
你要給自己義無反顧的愛心得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老師,打擾了!
最近我常為了父母親之間的事情感到困擾煩心,
也不知道我該怎麼樣去做協調……對大家是最好的?
或是不聞不問……
讓感情中的男女主角自己想解套的方式呢?
母親是一位簡樸的家庭主婦,
22歲就嫁給比她大15歲的父親,
父親是一位大男人主義嚴重的人,
在母親的傳統觀念裡,丈夫就是她的天,
她可以任勞任怨,可以忍氣吞聲,
可以永遠當父親身後的影子,他的得力副手,
只求一個家平安健康快樂好好的,
其他,也就沒有那麼重要。
我還沒有結婚,可能我也不太懂,
這種死心塌地,義無反顧的源頭……難道都是愛嗎?
還是夾雜了那麼一點傳統,
亦或是為了孩子,什麼苦都不算苦?
父親在年輕時,一個人要接兩三份工作,
才能維持家計,付得出房貸,
常常三更半夜還沒有辦法回家,
有時候太晚父親索性睡在車上,隔日再直接上班,
洗澡都免了!
在我的記憶中,
小時候父親為了一些小事情責罵喝斥母親,
整個家烏煙瘴氣,
父親請母親準備工作上需要的東西有少,破口大駡,摔東西,擺臭臉……
好像母親是奴婢丫鬟,請來的傭人
我也在思考……難道結婚只是一個說法,
真正的目的,是否只是請一個可以願意把自己賣給你的……僕人,結婚只是華麗的代名詞。
外遇,這個兩個字不僅難聽也難解釋定義。
什麼是外遇?眉來眼去算嗎?還是到牽手擁抱親密接觸才算成立呢?
如果眉來眼去算是外遇一種,那父親在這項表現應該沒有缺席。在家也常常把歷任女友拿出來跟母親比較,
這樣有何意義?
有時候我都在想,你都能慷慨給別人微笑,為何小小的嘴角上揚,卻那麼小氣,一點都不給你的結髮夫妻?
為什麼?
難道別人家的花比較美,已經得到的就可以不珍惜?
難道那年最初的感動都是一場虛幻,結婚只是一種必經的公式嗎?我不懂!
我長大,今年都快40歲。
父親這種到處發射愛心光波的習慣,依舊我行我素,
母親最近發現父親好像外面有新角色加入他的生活,
家中就是吵架吵架還是吵架,
我不懂為何不乾脆一點離婚,也不用在這裡忍氣吞聲,
母親說:她不甘心!
但,感情不是由甘心與不甘心就可以翻轉結局的呀……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母親是擔心沒辦法生活,一無所有,
我要告訴她:沒有事情是永遠順到底,快刀斬亂麻才是正確。如果你擔心的是生活會變成辛苦,用錢斤斤計較,我覺得非常不ok……我願意重新開始,跟媽媽你從無到有。但,你可以嗎?
還是你為了一句不甘心,精神到最後崩盤,進醫院,你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值得嗎~
我承認我的激動有點不禮貌……
耗了兩年,期間我一直反思,從不同角度……
不管是父母親的原生家庭,還是找資料試圖理解他們,
我也秉持每個人都有苦處……
今天我和母親為了小事不愉快,她怒吼了我,
我傻住了,我哭了,
哭不是因為委屈,而是因為擔心。
我只想問,
老師,我該如何才是最好?
如果不能讓父親回心轉意,
那是不是該建議他們當友善室友,
還是我的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