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灣最南端看看可愛陸蟹|#屏東 #生態旅遊
位在屏東滿州鄉的 #港口村,是 #港口茶 的產地,附近有 #港口吊橋、#佳樂水海灘,而一整片的茶園,也是旅客必訪的景點。
近年來港口村發展出生態旅遊:陸蟹觀察、黑豆腐DIY、白榕園導覽等都是新的旅遊亮點,最特別的是,這裡有一群平均52歲的解說員,除了做導覽,他們還募集貝殼?
專欄:島風行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墾丁」本義為「開墾的壯丁」。清領時期光緒三年(1877年)官方設置招墾局,募得粵籍客家人在此搭寮墾荒,得名為墾丁寮。《恆春縣志》亦記載墾丁莊為「客番雜居」(客家人與原住民雜居)的村落;另外亦有同治年間開墾之說法。墾丁寮舊址在大尖石山山麓,本只是個小地名,今日一般指墾丁路夜市(仍在大尖石山下)。由於...
佳樂水附近景點 在 小布少爺旅遊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曬傷了!!!
墾丁的太陽就是不管你怎麼噴防曬、穿小外套,脫下外套拍照的時候就會被曬黑XD
所以我整個肩膀被曬出一個ㄩ字型,天啊~真的不能穿露肩膀的。
昨天的行程一整個就是新興網美打卡景點之旅,因為屏東出生的小布從小就混墾丁長大的,所有景點都已經跑過N遍,香蕉船也不知道被甩下水幾次過,現在來墾丁就是吃吃喝喝、拍拍照囉!
#墾草趣親子園區
地址: 946屏東縣恆春鎮恆公路21-3號
位於小杜包子正對面,跟之前很紅的鹿境梅花鹿園區有一點不同,也是親子親近小動物的好地方。
裡面主打的是呆萌的羊駝群,梅花鹿也有四隻左右,還有小兔子和山羊、豬、雪貂....等等小動物,入場費大人200,提供一小桶的紅蘿蔔和一把牧草,讓你餵羊駝、梅花鹿、小兔子和山羊、天竺鼠等草食動物,天氣太熱~羊駝每一隻都超厭世的,一點也不肯離開遮陽棚XD,牧草也愛吃不吃的,餵起來好沒勁~還是山羊群和小白兔比較熱情,只要餵他們都是狂啃搶時的狀態,其他動物們比起牧草好像還比較喜歡紅蘿蔔呢!
-
#肥春號 Fatchun Cafe
946屏東縣恆春鎮糠林南路15號
恆春近期IG打卡熱點之一,由古民房改建的早午餐店,外面有草皮庭院讓小朋友有活動空間,座位分室內外,因為是星期六早上去人真的超多,店裡面有外場人手不足的情況,需要耐心等待一下。
在地朋友推薦肥春號蜜糖吐司必點,配上果醬與冰淇淋、奶油,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另外我還點了肉桂捲,這個似乎在菜單上沒有,我是自己問櫃台今天有沒有肉桂捲的,愛吃肉桂捲的龔少說肉桂捲比蜜糖吐司好吃。
-
#樹夏飲事
946屏東縣恆春鎮恆西路12-21號
位於春恆夜市、阿嘉的家附近的一塊廢空地内,旁邊就是酒吧鈕扣倉庫。
餐點選擇不多,但是外面非常好拍,大樹與破舊瓦牆、黑色鐵件的玻璃屋形成現代與古老屋瓦的交錯感,光是咖啡廳正面就可以拍超多張照片,我個人覺得比肥春號好拍,旁邊還有一台冰品餐車,造型也很可愛~
-
#呷涼冰果室
946屏東縣恆春鎮坑內路22號
龍磐公園必經之路上,龍盤餐飲正對面一間新開的南洋衝浪風格冰果室,招牌芒果冰很大一碗,內有芒果果醬,現在使用的愛文芒果,芒果切的豪邁超大塊,剉冰冰體吃起來很清爽,外另點點了一杯水果茶,果香濃郁,裡面有超多現切水果,去龍盤公園或是鵝鑾鼻燈塔曬昏,想要吃冰來這邊就對了!
-
#鵝鑾鼻燈塔
946屏東縣恆春鎮燈塔路90號
鵝鑾鼻燈塔是墾丁代表性的景點之一,西元1881年興建的原本是武裝燈塔,現在則是是國內光程最遠的燈塔,又有「東亞之光」的美譽。
除了在白色燈塔前面拍好拍滿之外,還有兩個觀景台可以看太平洋和巴士海峽唷!
我記得我小時候闖蕩墾丁的時候,這些鵝鑾鼻燈塔、關山夕照景、佳樂水點都是不用錢的,鵝鑾鼻燈塔現在要收停車費,入場門票唷~
-
衣服、鞋子: Angel Cake 服飾
佳樂水附近景點 在 兩株小豬 旅遊/美食/攝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還記得在恆春半島佳樂水有座潔白建築物,面對無敵海景還有白柵欄草皮稱景,號稱網紅最愛的熱門打卡景點「+樂水 Hotel de Plus」嗎!?
現在已經改名Ocean Day by Day 日日旅海~
一樣的建築一樣的風景,角度抓好是張羨煞眾人的無敵海景照!!👏👏
小豬之前就一直想來踩點,白色的建築物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特別醒目與吸睛,加上有一望無際的無敵海景配上白柵欄,這裡很快就成為IG打卡熱點!!
還可以搭配附近的龍磐公園和水蛙窟熱門景點一起遊玩呦!!😃😃
#日日旅海Ocean Day by Day
#佳樂水美食
#墾丁海景民宿
#墾丁景觀餐廳
佳樂水附近景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墾丁」本義為「開墾的壯丁」。清領時期光緒三年(1877年)官方設置招墾局,募得粵籍客家人在此搭寮墾荒,得名為墾丁寮。《恆春縣志》亦記載墾丁莊為「客番雜居」(客家人與原住民雜居)的村落;另外亦有同治年間開墾之說法。墾丁寮舊址在大尖石山山麓,本只是個小地名,今日一般指墾丁路夜市(仍在大尖石山下)。由於後來成為國家公園名,亦常泛指整個恆春半島觀光地區。恆春半島成立國家公園之計畫在日治時期即有學者提倡。現今之墾丁國家公園於1982年9月1日公告計畫,但範圍僅恆春鎮及附近海域、不含高山。稍後1984年1月1日成立管理處,為臺灣戰後第一個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臺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貓鼻頭、南灣、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的海域。墾丁國家公園地理上屬於熱帶性氣候區,終年氣溫和暖,熱帶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清澈,珊瑚生長繁盛。
墾丁路在墾丁附近的商店街,俗稱「墾丁大街」,夜間有夜市,為世界罕見設於國家公園內的商圈與夜市,加上大街的飯店、旅館、街頭小食、沙灘旁的水上機車,以及核能發電廠,所造成的光害、污染、水溫上升,引響國家公園的生態維護。因此從生態保育的觀點來看,墾丁大街的存在並不利於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唯這些不利的因素,均早於國家公園的設立,故目前只能以控管的方式來防止惡化。墾丁國家公園成立之初,墾丁路上商家僅止於販售名產的夜市規模;關鍵在1986年哈雷彗星接近地球,經媒體報導墾丁為台灣最佳觀賞地點,頓時擁入大量遊客。從此觀光客與日遽增,帶動週邊商業繁榮。墾丁大街範圍大約在墾丁大灣(墾丁夏都沙灘酒店)至墾丁小灣沙灘之間。沿路有許多夜間營業的酒吧、舞場、小吃攤如炸物、珍珠奶茶等,從白天到深夜,街上充滿許多身著海灘褲、比基尼泳衣,一身輕鬆打扮的泳客與國內外遊客,街上的霓虹燈將街景妝點得十分熱鬧,頗有南洋度假勝地的風情。晚上夜店裡除了供應餐點以外,也有鋼管舞等火熱表演。墾丁街有近30多家的個性紀念商品店,有許多的飾品及紀念品的店家及小攤位,商品均具有當地特色。墾丁大街也是墾丁當地飯店、旅館最密集的地方,如墾丁夏都沙灘酒店、墾丁凱撒大飯店與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等,都是著名的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