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藏匕首黨的聖彼德 與 包容陳浩天的FCC】
我從不是宗教劇粉絲,但Netflix近日採購的《A.D. Kingdom and Empire》郤是超越了一般宗教劇的範疇。雖然劇中以宗徒聖彼得為主角,但更值得去看的是代表宗主國羅馬的彼拉多、附庸國哈斯蒙尼王朝的安提帕斯、由哈斯蒙尼王國委任但親羅馬而上位的最高祭司該亞法、反殖猶太份子Boaz(原創角色)之間的四角關係。或許是因為太多政治、太少聖經,該劇在廣播電視台中的收線太差只好放在OTT。
🕍哈斯蒙尼王朝的低度自治🕍
在拿撒勒人耶穌活躍的時代,剛好是羅馬奧古斯丁末,由極盛至衰初期。羅馬雖強,但國土遼闊,邊陲地方只能以附庸國來統治。奧帝扶植了東土猶地亞的哈斯蒙尼國自治後,彼拉多作為宗主國代表,入住了大希律王的國宮,奪取大希律王之子安提帕斯王的行政權力。安提帕斯王最後,又最重要的權力只有是委任猶太教最高祭司的權力。時任該亞法作為最高祭司權力當然是來自安提帕斯王,但猶地亞主權又明顯屬羅馬人,如何平衡猶太人權益、宗教傳統與政治紅線的他則是十分有趣。
劇中引例,守耶穌墓穴的是羅馬士兵而非聖殿士兵,可見該亞法作為「高等次級公民」可以動用宗主國士兵去保障自己權益,所扮演的是「猶領」與「猶奸」之間的雙重角色。
🕍早期教會與匕首黨🕍
有帝國主義屬地,自必然有反殖的勢力。使徒行傳第五章中引述了猶太老祭司迦馬列的說話:「...有加利利的猶大起來,引誘些百姓跟從他。他也滅亡,附從他的人也都四散了。」當中的加利利的猶大,是BC末年反羅馬、反帝國稅的代表。到了早期教會時代,就有匕首黨。十二門徒中,有帶有加利利的猶大主義,或匕首黨傾向的,有西門及猶大。在聖經中常常暴燥的聖彼德,亦被指是同情激進主義者。雖然匕首黨最活躍時代是在50s-60s AD, 第一次猶太戰爭之前,但因為羅馬王提庇留斯及卡利古拉的玩弄自己「央央大國」的一國手段,無視自治君子協定,未在猶太戰爭發生前,地下黨匕首黨等反羅馬國人士已開始暗殺活動。《A.D. Kingdom and Empire》設計了聖經沒有的一幕:
暗殺者Boaz及激進派別混入了早期教會的駐紮地。因為駐紮地「政治中立」又有「言論自由」,聖彼德沒有趕走Boaz。彼拉多施壓,該亞法與聖彼德聯絡,因為駐紮地始終在羅馬猶地亞「一國」之下,包容激進勢力,即使他們沒有違返哈拉卡律法,也觸碰了紅線。結果….. 結果編劇都幾取巧就了事。
#唔講耶穌 #唔講政治
#宗教教育
IMDB:https://www.imdb.com/title/tt407408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拿撒勒Nazareth是加利利省南方的一個小山城,耶穌在這裡住了三十年,也是他傳道的起點。天使報喜堂,建於1966年,是當今基督教世界最神聖的禮拜堂之一。該堂已是在同一地點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同一地點”是指天使向聖母瑪利亞問安報信的地方,也稱為“聖母領報洞”。1955年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了古時的...
使徒行傳第五章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拿撒勒Nazareth是加利利省南方的一個小山城,耶穌在這裡住了三十年,也是他傳道的起點。天使報喜堂,建於1966年,是當今基督教世界最神聖的禮拜堂之一。該堂已是在同一地點上建立的第五座教堂。“同一地點”是指天使向聖母瑪利亞問安報信的地方,也稱為“聖母領報洞”。1955年進行考古挖掘時,發現了古時的第一座教堂。第二座教堂建於拜占庭時期,第三座建於西元二世紀初,第四座完成於1877年。走進大門。教堂前的空地有點小,只能仰面看著眼前的山牆。牆上有天使、瑪利亞及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四福音書是分別由耶穌基督的門徒馬太(瑪竇)、約翰(若望)以及彼得(伯多祿)的門徒馬可(馬爾穀)和保羅(保祿)的門徒路加寫的四部介紹耶穌生平事蹟的書,是新約聖經的第一部分。馬太、約翰、馬可、路加也因此被稱為四福音使徒。走進教堂,我們先去天使報喜洞。牆上有天使、瑪利亞及四福音書作者的雕像。大廳裏用欄杆圍著一個下沉式廳堂。參觀者必須沿著圍欄走到另一側才能下到廳堂,走到半圓形圍欄的頂部,可以看到天使報喜洞。以賽亞書十一章一節稱救世主彌賽亞為“枝子”,表徵基督是從大衛的父親耶西所發出的枝條,這枝條在寒微的環境中萌芽成長。希伯來文“枝子”和“拿撒勒”相似,故耶穌是拿撒勒人含有雙關的意思。說出他不是生於顯赫的王室,也不是長於耶路撒冷那樣的名城,而是生於一個貧寒之家,長於被藐視的城。他這位拿撒勒人(枝子),不是莊嚴大樹高聳的枝子,而是看來微不足道的枝條。因著他是如此的低微,他能貼近所有軟弱的人,體會所有遭患難之人的處境,憐恤一切在痛苦中之人的心情。因此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地面大堂是教堂的禮拜大廳,看起來很樸素。祭壇後面是大幅的壁畫,教堂入口處的彩色玻璃牆很漂亮。走出教堂的大門,右側的圍牆上掛滿了各個國家的教會贈送的畫像。畫像的主題是“聖母瑪利亞抱著剛出生的耶穌”。
拿撒勒通往提比利亞路上有個叫“迦拿”的小村莊,在拿撒勒東北約10餘公里,聖經《新約》中共有四次提到迦拿,都稱為加利利的迦拿。耶穌在加利利的迦拿行了第一個神跡。“神跡”,英文名是miracle或sign,指宗教聖經中提到的,由全能者上帝施行的奇事或不可思議的現象。神跡是只有神所特有的權柄,是高出自然律的現象。可以說,神跡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耶穌的第一個“神跡”是把水變成酒。約翰福音中說耶穌和他的門徒一同參加在迦拿舉行的一場猶太婚禮。當主人的酒用盡時,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在約翰福音中沒有提到名字)告訴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婦人,這與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耶穌的母親對僕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約翰福音 2章3-5節)。耶穌命令僕人將空石缸都盛滿水,他們照此辦理,於是耶穌又告訴他們舀出一些水來,送給首席侍應。侍應品嘗時,水已經變成了酒,他並不知道耶穌所做的。然後他對新郎說,新郎違背了宴席上先上好酒的風俗,把好酒留到最後才上(約翰福音 2:6-10)。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跡,用以展示他的榮耀,並且他的門徒就信入了他(約翰福音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