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送兩本黃瑽寧醫師的新書《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
#現在黃醫師也推出線上課程囉
不知道大家是偏好哪種學習方式的人? 身為懶人又愛求有效率,說來慚愧其實我的求學生涯一直是偏好被動式學習XDDD 也就是我喜歡聽老師或別人先跟我說過一次,我再去自己複習的人!! 尤其面對不熟悉的科目,主動學習對我來說效率很差~ 我記得以前念法規條款,光打開書我就覺得這些文字遊戲簡直要我的命! 但如果有老師生動活潑的用實際案例去講解法條,常常都會有 #醍醐灌頂 的舒暢感XDDD
後來當了解到我自己是屬於 #聽覺記憶 更勝於 #視覺記憶 的人,我考老師跟公職時索性都直接買函授,隨時想聽就聽,聽好聽滿聽到爽XDD 用聽覺來輔助視覺,很幸運的第一年就金榜題名,在念書這一方面一直算是很有效率~
親子天下這次推出的黃瑽寧的育兒必修課全系列,就是適合沒時間看書的忙碌爸媽收看的 #線上課程~ 只要一台手機或ipad,上大號、坐捷運甚至曬衣服,帥氣的黃醫生都可以24小時全年無休陪著你 我自己很喜歡在做菜或是拖地的時候開著電腦請黃醫師陪我一起做家事哈哈哈哈 一石二鳥,完全不會浪費時間,有點像在看直播的概念,只是親子天下這一套的育兒全系列更完整,是結合黃瑽寧醫師過去八年所讀的育兒書籍,加上長期寫專欄時看過的醫學期刊報告,重新梳理,濃縮成超過三百分鐘的線上課程~
黃醫生身為媽媽界的金城武,光看臉就賞心悅目,只聽聲音耳朵也會懷孕XDD 身為兒科界的權威,這10堂課21個單元除了教你認識寶寶情感需求、解決孩子常見衝突、建立良好溝通、預防與了解孩子學習挫折之外,還會教豬隊友怎麼變成神隊友,幸福美滿的婚姻要如何達成喔~
這麼棒的課程哪裡買
🛒 https://cplink.co/N45SL3Gu
折扣代碼:【BS1909】(9/30以前輸入折扣碼享150元折扣優惠,線上課程沒有時效,隨時都可以重複觀看唷)
也謝謝 親子天下特地提供兩本黃瑽寧醫師的新書《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要給黑羊的粉絲,獲獎方式請點文章
🔎 https://beheap.pixnet.net/blog/post/32949925
文章內有附兩段黃瑽寧的育兒必修課試聽版本,也有我操作線上課程的一些截圖畫面給有需要的爸媽參考~
讓我們一起安心做父母,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吧!
來送兩本黃瑽寧醫師的新書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剛才將新書《發燒 ... 的推薦與評價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剛才將新書《發燒免驚》又再翻閱了一遍...突然發現,其實這整本書就是我每天在門診講的話大集結啊! 特別要感謝本書編輯游筱玲小姐,把我許多原本 ... ... <看更多>
來送兩本黃瑽寧醫師的新書 在 [心得] 托嬰保母自己帶? -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版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關於托嬰、保母、自己帶、長輩帶的文章;然後推文和回文都很有
意思。
整理成冊大概就是:
(1)托嬰
贊成意見:
一定會提到發展很好、超前之類。
有監視器、爸媽比較安心。
還有提早更新病毒碼也不算壞事。
反對意見:
會容易生病。
監視器不保證不會出事。
1:5 的照顧水平就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畢竟給的錢少的可憐。
(2)保母
贊成意見:
比較少生病。
人數比例少,照顧比較周全。
反對意見:
一定要提到保母可能會出事。
發展有極大機率有問題。
通常保母的育兒觀念都很落後。
(3)自己帶
贊成意見:
通常蠻推薦的。
反對意見:
如果沒抽到天使寶寶,媽媽可能會很崩潰。
發展通常都不如送托嬰好。
要犧牲職涯和薪水。
(4)長輩帶
贊成意見:
通常沒有。
反對意見:
長輩育兒觀念落後。
也許這樣簡略做結論實在太粗暴,但基本上也八九不離十。
先說,我是自己帶。
所以沒有偏好什麼托嬰還是保母。
綜觀各種意見,其實就是一句話「要有捨、有得」,就跟用機車載小孩這個課題差不多。
基本上,我們只能選擇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選擇一個自己能相信的方法來讓孩子長大,
直到能送去上學為止。
沒有對與錯,反正做任何選擇,承擔後果的就是父母和孩子而已。
送托就是容易生病這應該是沒有人能否認的事實。所謂提早更新病毒碼這種說法就醫學來
說,完全就是父母自我安慰的說辭。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八個月大的小孩得肺炎跟5歲小孩得肺炎的後遺症和outcome是絕對
不可能一樣的。
選擇送托,用發展很好來提升自信心,的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捫心自問,不送托的孩子發展就不好嗎?
其他科系不知道,但就我的同溫層醫師、牙醫師來說,基本上小時候一大堆人都是去保母
家或媽媽自己帶、給長輩帶長大的。
所以,拿發展很好來說,其實也就是「父母相信這件事就好」。
就跟母奶情節一樣,難道沒喝母奶就考不上台大醫學系嗎?
那台灣大概沒有醫師了吧
老實說,送托師生就是1:5。基本上孩子送托的標準應該是「有呼吸心跳、活著就好」真
的不能要求什麼。
想想妳一個月才花多少錢?兩萬嗎?
托嬰中心的老師薪水多少錢?
事實上,這就是一個給多少錢做多少事的真實世界。
1:5的師生比,想要多好的品質?
如果托嬰中心有1:2,一個月收三萬五的送托費,我想照顧品質應該也會很好的。
保母也差不多啊......
1:1 到府保母的價格基本上5萬元起跳,家長要是願意一個月給8萬的話,我想妳有什麼要
求,只要不是要天上的月亮。保母為了薪水都會想盡辦法滿足妳。
送保母發展就不好這件事也是蠻妙的......
一個月兩萬元,照顧比例是1:4;跟一個月五萬,照顧比例是1:1,照顧的品質會一樣嗎?
自己帶老實說,也沒那麼了不起。
畢竟,也不是每個媽媽或爸爸都可以或者捨得放棄自己的職涯,把自身的價值都奉獻給孩
子。
也有很多人是想,但因現實考量或缺乏家庭支持,最後也沒辦法的達成的。
忘了是孕婦手冊還是寶寶手冊裡面有一頁寫的蠻好的,就是要想清楚「寶寶出生後,誰來
照料的問題」。
孩子小,撇除真的是萬中選一的天使寶寶外,基本上不管誰來照顧(父母、保母、老師、
長輩),除非真的是能夠做到全家人齊心協力輪流分擔,讓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保留自
我
和休息,否則沒有人是不崩潰的。
想要不崩潰,又沒人幫忙,那就是花錢請外援。
而妳你能付出多少錢,就會請來怎樣品質的外援。
說穿了,就跟房價一樣;想住蛋黃區,要麼妳你有絕世好父母,不然就得自己有絕世好能
力(不管是自己賺,還是靠婚姻取得階級翻轉)才能圓夢。
所以,不管是送托、保母、自己帶還是長輩帶;說穿了就是「父母能說服自己就好」,反
正承擔後果的也就是「父母和孩子」而已。
妳想送托,那就承擔送托的風險;
妳想送保母,那就承擔送保母的風險;
妳想安心但不想帶小孩,要麼就是請到府保母、要麼就是挑整心態,請長輩支援。
妳都不想承擔風險,那就只剩下自己帶,承擔可能會累壞自己的後果。
終歸一句「人生沒有全拿的」;
新手父母需要認清楚的事實是「人生沒有兼顧,只有取捨」。
不夠有超/鈔能力,生完小孩,人生勢必就是要有所改變;如果沒有這個認知,那除了崩
潰到地老天荒外,應該也沒有其他選擇了吧......
問題是崩潰完,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30.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0518309.A.519.html
同理心在這件事的立場其實就是某種程度的情緒勒索罷了......
誰不知道願意花大錢就更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照顧?
只不過不願意承認罷了......
就像在那裡罵房價貴,卻沒仔細評估「為什麼別人買得起蛋黃區,而我不行」這個現實。
真話總是忠言逆耳,也沒什麼可意外的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18:46:46
※ 編輯: dentyneice (114.137.230.169 臺灣), 04/03/2023 18:48:32
嗯......這種言論總是三不五時就出現,都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還記得高中時老師曾經問過我們班(明星學校的資優班)大家小時候都是怎麼長大的?
我們班一半以上都是保母或者阿嬤帶大的。
二十年後,我們班基本上幾乎每個人都學有專精、事業有成。
大學時候的班級,還有人是在鄉下阿嬤家呆到國小才回台北市的。長大以後成就看起來好
像也沒比去托嬰的低多少?
這就是血淋淋的事實啊......
就跟在台北市買房,比的不是薪水,而是家族好幾代人的累積財富。
可惜隔壁的Ceca大講到爛掉,還是有人看不懂一樣。
自己帶經濟實力是一個重點;但不是唯一一個重點。
真的有用心自己帶的,跟都在滑手機帶的,應該還是不太一樣吧......
重點除了錢,還有「用心與否」、「願意付出多少耐心和關心」。
出生率倒數so what ?
北歐都還沒滅國,我們擔心什麼?
北歐國家的福利是用人民繳70%税換來的,居住正義只有「租得起房」。但台灣社會和民
眾顯然不能接受,所以我們的確只能說服自己而已......
對!因為每一次生病病毒碼都不一樣,「更新病毒碼」完全就是「你願不願意相信的傳說
」
對啊!完全認同
所以每次只要有人對托嬰、保母、自己帶、長輩帶的文章浮現一堆神奇的推文,都覺得很
妙。
說穿了育兒就是「你能說服自己、選擇你相信的就好」;因為只有你的孩子和你要承擔「
你的選擇」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先說我不願意。
要不是我的小孩要請我帶,薪水應該要很可觀。
所以將心比心,我也願意多付錢給保母,只要有心善待孩子,我萬分願意。
這才是事實。
很多人是不認同的,事實上研究就說了「沒有差別」。
因為「要不要生孩子,本來就是夫妻兩人的事情」,並不是「國家的事情」。
妳願意生小孩,是「個人意願」、「個人的生命清單」,我們又不是共產國家,國家可以
逼妳生。
終歸一句,國家有補助很好;沒補助,妳也可以選擇不要生。就是個人選擇,不要再情緒
勒索了
台灣還願意給試管補助呢,說真的也是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了......
但會過去的,別擔心!
覺得說教的,也許是我不小心戳中了什麼吧?
我還是那句話「自己的小孩,自己負責任就好」;
因為只有妳的小孩和妳會承擔「妳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是啊!所以老是拿一方優於一方來說服別人真的沒意義。
同意育兒就是馬拉松接力賽。
那又何必在乎送托發展比較好這個觀點呢?
也許還有我們沒有看見的其他重點吧?
妳讓我想起以前在國外,英國國際學校的校長說的那番話。
「我們用的教法不是你們熟悉的教法,但把孩子教到我們手上。給我們一年的時間,她他
在這個年齡該會的,都一定學得會」。
一年後檢視,孩子還真的都學會了。
「妳不會教,並不代表別人也不會;只是方法不同、是不是妳熟悉的那套而已......那又
何
必在乎呢?」
就像歐美學生可能沒辦法在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贏過亞洲學生,但有妨礙他們發明出高鐵、
火箭、特斯拉這些東西嗎?
謝謝妳的現身說法,希望能給更多焦慮的新手媽媽一點鼓勵。
其實,我只是希望「要對自己誠實而已」。
好像是這樣耶......囧
罪惡感是不管哪一種選擇都會有的。
就好好評估,心平氣和地接受就好了。
應該吧......
嗯......其實我只是想說「父母要對自己誠實就好」。
每個選擇都有好、有壞;人生就是取捨罷了。
對啊!往回看真的是這樣。
所以還是基因加自身的天份和毅力決定一切。
就是這樣沒錯!
父母只要「對自己誠實、對孩子負責就好」。
因為最後只有妳和妳的孩子要承擔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無論好壞。
這也是重點!
我只是對於最近版上的文章突然有感而發
北歐國家會給父母超長的育嬰假是用國民繳70%的税換來的。
居住正義是「租得起房」。
台灣的國情不同,要達成目標的難度可能還要好幾代人。
在夢想成真之前,還是只能自己自立自強;畢竟生小孩也是自己的選擇。
我們也有不生的選項,但沒有去選擇而已。
只是突然有感而發。
「那是妳的孩子,絕對不會因為我說了什麼就能讓你妥協。」
「妳的妥協,是妳的決定,所以也是自己承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