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是獨立的起點〉
.
※前言
當我們不必再把精力放在確認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之上,才能安心地慢慢獨立、成為一個不再需要事事依賴父母的人。
.
有多少孩子,從小到大不被父母允許撒嬌的呢?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早點成熟,對於孩子的依賴與撒嬌,總是露出不悅的眼神與語氣。
.
我總是會在捷運上看見摔倒的小孩與怒斥的母親,每每望見這樣的畫面,總是心想著:「又是一個塑造逃避依附的監牢。」無奈台灣社會總是如此,認為讓孩子培養出依賴性,會讓孩子無法獨立。
.
但是,父母可曾想過,孩子依賴父母的本能,可是強烈到即使父母虐待甚至拋棄孩子,也斷不開的呢?
.
★即便被虐,小孩依舊需要依附父母
.
去年的台劇當中,我最喜歡的一部莫過於《誰是被害者》了。劇中的曉孟從小被父親孤立,得不到父親的愛,在一次意外中受了重傷,父親毅然決然離家,覺得不能再傷害妻子與孩子了;然而,曉孟卻在多年之後,參與一場連續自殺案件,為的就是喚起身為偵查員的父親的注意,由此可見,即便是要自殺的曉孟,最後的心願依然是希望見到父親一面。
.
研究依附的先驅哈利·哈洛(Harry Harlow),曾經做過這樣可怕的實驗:他設計了所謂的鐵娘子母親,一隻會噴出足以損毀幼猴皮膚的高壓空氣的代理母親、一隻會發出劇烈震動,強烈到足以甩開幼猴的代理母親、一隻會彈出鐵絲網把幼猴彈飛的代理母親、一隻會伸出尖刺把小猴子刺傷的母親,哈洛想要看看在這些可怕的環境之下,幼猴會如何反應?
.
結果發現,即便幼猴被這些代理母親傷了又傷,但是在傷害結束之後,幼猴依然會再次爬回代理母親身上,緊緊抓著代理母親不放。如果用依附的語言來說的話,這就是所謂的「依附的開關被開啟,因而造成幼猴出現依附的需求,進而向牠們的依附對象──代理母親──尋求庇護,即便這些代理母親,正是傷害牠們的源頭」。
.
回顧我在上一期的文章當中提到的依附三要素——若你要安撫孩子,則需要在你和孩子的互動當中,融入下列三個要素:「適時出現:在孩子有需求時,出現在孩子身旁」、「敏感覺察:當父母出現後,能夠理解孩子受到的威脅是什麼」、「給予支持:察覺到壓力源是什麼後,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度過威脅」。
.
然而,在上一期文章中沒有提到的是,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依附三要素,孩子會發展成怎麼樣的型態?第一種型態,就是所謂的焦慮依附:孩子認為自己要更努力嘶吼才能讓父母注意到自己的需求,所以緊抓著父母不放,即便父母一直想踢開自己,他們依舊採取更加狂暴的方式,向父母尋求愛。
.
第二種型態,則是所謂的逃避依附:孩子最終認為自己是被拋棄的個體,無論自己怎麼央求,父母都不會理會自己,所以他們會封閉自己的情感、壓抑自己親近父母的需求,強迫自己吸納「不期不待、不受傷害」的想法,即便他們內心深處依然渴望著被愛。
.
第三種型態,則是最矛盾的一種型態,這種型態稱為矛盾依附,通常發生在遭父母虐待的孩子身上:他們一下希望親近父母、害怕被父母拋棄,展現出焦慮依附的樣貌,一下又逃離父母、拒絕與父母親密,展現出逃避依附的樣貌,因為他們的依附對象正是傷害他們的人,就像那些幼猴一樣,他們會變得非常矛盾,也很容易出現許多精神疾病。
.
★唯有滿足孩子撒嬌的需求,孩子才會自然獨立
.
對台灣父母而言,最矛盾的或許是,根據過去研究,唯有不斷滿足孩子的依附三要素,孩子才能成長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因為孩子不斷地發現,自己在遭逢危機時,有人會適時出現、敏感覺察到自己的需求,並且伸出援手幫助自己,進而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是溫暖的」、「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然後開始無後顧之憂地探索這個世界──因為他們不必再把精力放在確認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之上,所以才能安心地慢慢獨立、成為一個不再需要事事依賴父母的人。
.
(完)
.
附註:本文已於《張老師月刊》2021年4月號刊登
.
✅按下「#搶先看」,最新文章不漏接
✅追蹤 IG psydetective,即將推出 IG 專屬文:
https://www.instagram.com/psydetective/
✅購買本書,讓妳更懂安全感:
https://reurl.cc/Dvjq96
✅透過測驗,找尋合適的伴侶:
https://reurl.cc/E2jV7m
依附型態測驗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讀書心得】不會「均分」切蛋糕(見圖三)的犯罪少年
。
這本書提到「隱形的發展障礙」如何影響少年及社會,在一連串的誤解下,最終走到「被關」,但被關也無法矯正,而繼續爛/自我放棄下去。(主見於自閉症族群、智能障礙、視知覺問題、閱讀障礙及過動特質等)
這群人並非嚴重失能,表現在臨界值,看不出來與常人有異,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形容「格格不入」及「學習不來」的情形,在太多挫折及被他人誤解又壞又懶的狀況下最終走向毀滅--即反社會人格、犯罪或憂鬱症、自傷。(不過這裡談被關的少年,所以主要是前者--傷害他人)
作者是醫師,他測試他們簡單的測驗,如複雜的臨摹(見圖二),發現根本是扭曲的。如問題解決對策,但他們非常僵化與固執,視野格局小,缺乏未來性及想像力。作者認為他們的認知能力未發展,「不是不願意,而是不能」。
「認知學習的能力」根本在最低層,有的比小學生還不如。
常遭受挫敗會讓他們以最原始的暴力與性作為解決之道,因此也出現性侵犯、殺人犯。他們一路下來,會有四次誤解:
【一次障礙】少年本身有「發展障礙」或「智能障礙」。
【二次障礙】學校老師並未發覺其障礙,僅將少年貼上不會念書的問題學生」標籤。
【三次障礙】進入少年院保護管束,教官也未察覺其障礙,加上管教不當導致少年的情況惡化。
【四次障礙】少年長大出了社會,更不為人諒解,又備受歧視,最後犯下罪行,再度關進監獄。
作者遂提出逐步改善認知能力的作法,實際、具體的作為會比單單正向教養更為有用,就像教小小孩那樣,要拆解成他能懂的方式,甚至是遊戲型態來引起興趣和練習,同時在心理層次上,也要期待他們有所成,以交付任務的方式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用,雙管齊下,當有了自信和成就,方能真正改善現況。
---
其實這跟我提的概念很像,發展障礙在亞斯、過動、閱讀理解障礙這一塊,受各種盲點影響,導致「訊息的接受、理解」完全不同,只能「自我中心式」的,當然與社會共識卡關、格格不入…但與其智力發展是不相干的。重點在找到可以溝通的方式,之後也就懂怎麼教導他們,並讓他們養成觀察、發問與歸納的人際互動習慣。
但若是智能障礙,要同時考慮認知能力的學習也是有限的。
更更重要的,作者沒提的(畢竟是精神科醫師不是心理師),任何人都需要「穩定的情感依附」,這群少年也是,要有懂他們的人作為情感上的穩定依附,情緒平穩不混亂,認知能力才能發動。
依附型態測驗 在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二個故鄉:台北】
大學七年在台北的大學念書,在那裡認識老婆,雖然大學畢業後回家鄉工作直至現在,台北是除了家鄉以外住過最久的城市,台北是我第二個故鄉。
再過兩天是 2018 九合一大選的投票日,我關注的焦點不是家鄉,而是第二故鄉台北市的選情,只因為台北市有柯P,我認為台灣唯一配得上「政治家」名號的人物。
柯P 絕非完人,他有很多優點,也有不少缺點,我支持他最大的原因是選前選後他都保持「真實的自己」,沒有虛偽。台灣政治人物最大的特色是選舉到時一個樣,選後變成另一個樣,選前說得口沫橫飛的政見政策,選後煙消雲散,彷彿另外一個時空發生的事。柯P 他雖然無法分百達成選前的承諾,但他實實在在努力完成政見,四年來每天工作超過 15 小時,不曾懈怠,重點是,他跟貪汙絕緣。
大家都會說,選舉是「選賢與能」,然而,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嗎?一到選舉開始抹黑、抹黃、抹紅對手,外加戴上統獨的帽子,製造社會對立,讓民眾互相仇視,只為了利用激情、仇很獲得選票,我們還要被政客反覆操弄幾次?選舉完,一切回復常態,差別只是換一批人在上頭謀取利益而已。
柯P 的理想是跳脫藍綠,不依附政黨;壓低選舉經費,不被財團控制;不強調統獨,務實讓世界看得到台灣;不做負面攻擊,強調政見和政績,得到的卻是被藍綠政黨夾殺,配合傳統媒體抹黑、抹黃、抹紅,用各種下三濫的手段往死裡打,明明政績斐然被說成沒有政績,原因無外乎「擋人財路」。
台北市三位主要市長候選人,若都將候選人背後的黨徽拿掉,單純比較能力、人格、廉潔程度,選賢與能,其實選擇的答案很明顯!然而,現實是不少人只看黨徽、只看政黨,人選....根本不重要!
越接近投票日,政客們越會利用統獨議題、抹黑手段,試圖挑起民眾的情緒,驅使投票行為.....一旦落入情緒陷阱,選民只是被操縱的棋子,變成政客眼中跳動的投票數字。
今年大家都把選舉的焦點放在高雄,其實台北市的選舉才具有關鍵意義,不是智力測驗,而是價值的選擇,是要拘泥於政黨庇蔭的泥沼?還是要跳脫藍綠,選出真正有能力帶領人民進步的市長?是要持續困在藍綠鬥爭的困境?還是可以打破藍綠的高牆,讓市民自覺變成政治的新型態?關鍵就在台北市長選戰!
柯P 是台灣政壇的奇葩,錯過了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再出現類似的政治家,台北人其實很幸福,有藍綠外第三種選擇,其他縣市只能選擇骨子裡本質一樣的藍綠政客。
11 月 24 日,希望認同柯P 價值的人一定要到投票所投票,必須告訴藍綠,政黨統獨意識形態、抹黑抹紅抹黃、挑起世代對立的手段,不再是勝選的保證,唯有務實處理市民大小事的候選人才能贏得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