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戀戀風塵》到《千禧曼波》,看見臺北十五年來的社會狀態轉移】
從侯孝賢的這兩部電影中,我們隱約能看見期間十五年來的社會狀態轉移,無論是都市化或女性地位,到各種實際台北場景的此消彼長,都市人對自己在都市地位的認同等。
這些都再再顯示出台北的形象逐漸往「人口上穩定」但「情感敘述上可以個人化地變動」的路線邁進。這或許到21世紀的電影中,又可以看見更明顯的抒情傾向或對城市人的生活描寫部分。
#台北 #侯孝賢 #戀戀風塵 #千禧曼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劉振祥,1963年生於台北,復興商工美術科畢業。1980年代曾於自立報系擔任《台北人》攝影月刊主編、任《自立早報》攝影中心主任。在《自立》的7年間,以鏡頭見證解嚴前後的一次次街頭運動,為台灣的民主轉型留下驚人影像。 1987年起,開始長期性參與雲門舞集的攝影工作,如《九歌》、《流浪者之歌》、《行草》...
侯孝賢戀戀風塵 在 DASU aka GhettoChi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愛的電影之一 🎬 Dasu - Dust in the Wind #beat by #dasu aka #ghettochild #dustinthewind #movie #taiwan #1986 #侯孝賢 #戀戀風塵 #beat #beatmaker #instrumental #vibe #taiwanmovie
侯孝賢戀戀風塵 在 黃士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個人覺得今年金馬54的視覺設計得很漂亮,喜歡💕
【金馬54│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片頭 完整版】首度曝光!
每個場景(鏡頭)都向一部電影致敬,猜猜看有哪些作品呢?
-\-\-
金馬54視覺總監方序中 創作理念:
小時候看電影都是在像侯孝賢《戀戀風塵》裡的露天戲院,就坐在村子的路邊,我們沒有平整的畫面,電影跟隨一塊大布任風擺動。布從黑徐徐竄出,也從黑舒缓落幕。我想回到每個人最初與電影相遇的狀態,像在一個黑色的小盒子裡,跟著電影光影的收束與舒張移動,我們只能在最暗的狀態感受光要帶領我們去哪裡。
影片以布的視角展開跨越光陰的旅行,從在黑中蠢蠢欲動著、開始探尋世界的新奇,經歷了不同的電影記憶,布受電影的氛圍浸泡而有了自己的表情與情緒,因應場景與故事改變了樣貌和敘事,布的延展伸縮,像電影經過了人,我們會被賦予魔法有更豐厚的生命力,並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姿態。在布的表現我也希望展現不同電影的性格,有纖細透明、有厚實彈韌、有拖曳輕盈、有洶湧奔騰,但不論哪一種布,其中的交織性都標誌了電影是一項團隊作品,需要綿密的穿針引線與細緻精心的合作縫紉,才能成就一件偉大作品。
在布的拉扯與穿梭間我們進入不同電影,讓各式的色溫以光的形式降臨在自己身上,金馬 54 的標準字坐落其中成為線條與動線,象徵電影讓我們穿越過往的經典、經歷現在式、來到即將發生的未來,最後故事降落在布的身上,光在布身上產生了溫度,使他自成一個新的故事。看著這些畫面的你,成為了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故事,都在電影布幕拉下後顯影。當布幕緩緩落下,好奇你們看見了什麼?
-\-\-
【工作人員表】
典禮視覺總監 #方序中
執行創意總監 #王宗欣
形象影片導演 #方序中 #王宗欣 #吳仲倫
動態設計製作 dosomething studio
動畫導演 #王宗欣
3D動畫 #王宗欣 #吳怡蒨 #黃婷鈺
2D動畫 #陳婷安
視覺設計 #方序中 #吳建龍 (究方社)
音樂創作/演奏 盧凱彤 Ellen Loo
混音 蔡德才(人山人海)
靈感取材自 Cucurrucucu Paloma (曲 Tomas Mendez)
製片 #鄭心愷
攝影 #吳仲倫
攝影大助 #賴吉弘
執行製片 #邱昱凱
製片助理 #顏燁龍
場務 #高銘均
攝影器材 蜻蝏製作傳播有限公司
攝助 #賴忠毅 #蔡東勳 #馮景挺
側拍影像 #蔡秉孝 #吳昭晨
側拍器材 梅花鹿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製作協力 #曾忠嶽 #林永杰 #吳立翔
場地協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米尼旅店
圓山大飯店
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視覺取材電影《春光乍洩》劇照由春光映画提供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侯孝賢戀戀風塵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劉振祥,1963年生於台北,復興商工美術科畢業。1980年代曾於自立報系擔任《台北人》攝影月刊主編、任《自立早報》攝影中心主任。在《自立》的7年間,以鏡頭見證解嚴前後的一次次街頭運動,為台灣的民主轉型留下驚人影像。
1987年起,開始長期性參與雲門舞集的攝影工作,如《九歌》、《流浪者之歌》、《行草》、《松煙》、《狂草》、《關於島嶼》等。1993年劉振祥離開自立,成立工作室。
早期,劉振祥是侯孝賢《戀戀風塵》、楊德昌《恐怖份子》的電影劇照師,近年則固定參與鍾孟宏導演或擔任監製的電影劇照拍攝,如《停車》、《第四張畫》、《失魂》、《一路順風》乃至《大佛普拉斯》、《小美》等。
劉振祥曾獲第33屆吳三連獎藝術獎攝影類,著有《台灣有影》(2000)、《滿嘴的魚刺》(2008)、《前後:雲門影像敘述攝影專集》(2009)、《家庭相簿》(2011)、《大佛.有抑無:劉振祥的「大佛普拉斯」影像紀錄》(2017)等。
與雲門舞集長期合作至今31年,劉振祥表示,他必須在舞作正式公演的一年前,就提出主要視覺呈現,因此他往往是從抽象的概念去發展海報,譬如《關於島嶼》就是目睹舞者的翻滾綵排,起心動念要他們一起翻滾,拍攝時發現舞者的腳集體懸空,乃將相片倒置,遂有一凌空、擺脫地心引力也如的奇特效果。劉振祥以為這樣的平面影像,更像共同創作。
從台灣新電影時期就成為劇照師的劉振祥,中斷21年之久,才因為與鍾孟宏在廣告片合作而結緣,再啟電影劇照拍攝。他自言,電影劇照必須跟著劇組移動到另一個地方,有時要長達1、2個月,耗時又費力,再加上表演藝術的平面拍攝佔據大部分工作時間,乃停止電影劇照拍攝。而與鍾孟宏的合作,相對來說是自由的,他可以自行決定哪一場戲要前往,無須長時間跟拍。
電影的敘事可以不停地移動、變換場景,但劇照得在單張照片裡說完一整部電影的故事。因此,在片場時,劉振祥總是全神貫注地觀察,以自己的方式再詮釋。對他來說,劇照即是以平面、單張照片的規格,對電影故事進行的重新創造。
相關新聞
https://goo.gl/1o68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