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中國經濟接下來會走緩,中國央行很高機率會繼續增加金融寬鬆度,美國收錢,中國放錢,大家都需要資產價格穩定或者上漲,才能避免民間消費萎縮。」
中國2021年上半年中國GDP年增12.7%,自疫情以來,中國經濟成長過於依賴外需,但內需依然疲弱,原因在於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夠強勁。到目前為止,既沒有等到報復性消費反彈,也沒有看到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強勁反彈,2021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23.0%,兩年平均增速為4.4%,大幅低於2019年的全年8.0%。2021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年增12.6%;兩年平均增速也4.4%,也明顯低於2019年已經很低的全年5.4%。
中國央行發布的2021年第2季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5.1%;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占49.4%。比起上季,這些數據略有上升,但是和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第4季相比,當時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占28%,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占45.7%,消費信心跟疫情前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居民防禦性儲蓄的增加,也體現了對未來一個階段的審慎。另外,居民收入兩年平均成長5.2%,略低於經濟增速,「這說明很多成長沒有轉換為百姓收入的增加」。
前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說,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年增速分別為11.8%、0.3%,增速差達到11.5%,是1996年有資料以來的最大值。生產資料是物質生產所需的資源和工具,生活資料則是生活所需的消費品,「當前內需疲弱阻礙了PPI生產資料向生活資料的傳遞」,下半年仍存在穩成長的壓力。一、二季的數據反彈並不算非常強勢,並有持續放緩的跡象,尤其在消費領域,遲遲未能反彈至疫情前的水準,加上信用政策偏緊,使得整體需求端復甦偏弱。另一方面,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已經連續3個月回落,這是先行指標,可預期後續隨著出口有所走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上半年經濟中,外需出口的貢獻更突出,但受到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增加、國際航運貨運運力緊張、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等影響,外需現在高位回落的風險在加大,中國內需疲弱,出口又面臨風險,面對下半年的經濟成長放緩壓力,余永定主張「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加上適應性的貨幣政策」,有鑑於當前地方財政收支壓力較大,他認為中央財政可以適當發揮更大作用。中國是從疫情反彈最快的經濟體,上季GDP年增率達18%,但這種V型經濟反彈正在放緩,經濟學家表示,市場本來就預期經濟會從高位回落,並隨去年低基數效應消失,但這次從中國例子看到,經濟疲軟來得比預期早,現在可能會波及全球。
路透社分析認為,中國第二季經濟成長放緩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漲侵蝕工廠獲利,而新的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打壓消費者支出。路透社調查51位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第二季GDP可能年增率為8.1%,預計第二季成長將從第一季的創紀錄成長18.3%放緩至 8%。其中零售銷售、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的關鍵數據也都將放緩,迫在眉睫的問題是中國出口放緩、消費疲軟和不良貸款增加將是近期中國經濟的隱憂。
野村控股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放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比五年前更大,認為中國經濟在疫情期間與疫情後的發展,其他國家可能也會出現同樣情況,中國復甦放緩也強化工廠通貨膨脹可能已見頂,且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進一步放緩的觀點,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將暗示近期全球將出現通貨緊縮壓力,尤其是對工業金屬和資本貨物的需求將減少,最近中國人民銀行削減大多數銀行必須持有的現金儲備以促進放貸,雖然中國人民銀行表示此舉並非是再次刺激政策,但對大多數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要求下調50個基點的幅度出人意料,加劇市場對經濟放緩的擔憂。
中國今年將全年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6%以上,低於分析師預期,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多應對不確定性的空間。路透調查顯示預計到2022年經濟成長將進一步放緩至5.5%,由於經濟復甦出現失去動力的跡象並且仍然不平衡,預計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在今年底前推出更多措施來提振經濟活力,中國人民銀行宣布15日起全面降準,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釋出1兆人民幣的長期資金時,外界就猜測中國經濟由高速變成走緩,本周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7.9%,雖然符合預期,但已明顯放緩。相較於擔心通貨膨脹再起的美國,顯然中國更憂心的是經濟放緩,中美經濟的兩樣情及貨幣政策的背離,代表的是受疫情干擾的全球經濟將更為複雜難解了。
中國央行擔心、也發現經濟有放緩跡象,才要降準釋出資金、刺激經濟。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則是被認為正「攀上顛峰」,經濟是否過熱進而讓通貨膨脹再起,由於受到2020年疫情的干擾,許多國家經濟運行情況與表現,都偏離正常軌道出現特異現象;例如中國去年首季嚴重衰退6.8%,4月還降準刺激經濟,但在疫情控制後即快速反彈,而因當時許多國家經濟封鎖、生產受挫,讓中國的出口大好,不論是出口或是GDP占全球比重都增加。今年首季成長率因2020年基期低出現18%的高成長,人行貨幣政策朝向緊縮,但半年不到又再次朝向寬鬆。
美國的經濟在經歷去年的衰退後,今年隨著Biden上台後數兆美元的大手筆財政政策,加上疫苗注射率持續提高到近6成左右,部份州注射率更高達8成,經濟解封、生產復元後,美國經濟迎來最大的反彈,首季成長率達6.4%,第2季預估可達9.8%,今年成長率預估可達6-7%,以美國經濟的規模,第2季如果真能創造近兩位數的成長率,雖然同樣有2020年基期低的因素,但還是非常驚人,也因此外界都預測美國經濟已到頂峰;與此同時,5月通貨膨脹飆上5%,也讓通貨膨脹是否再起的爭論不斷,聯準會雖然按兵不動,但從公布的褐皮書可看出,內部對通貨膨脹問題是有爭論與憂心,本周公布6月通貨膨脹數據則再上揚為5.4%。
正是這股情緒─中國經濟已放緩、美國經濟又已見頂,影響著金融市場,讓上周全球股市下跌,而中美經濟情勢的差異,也讓兩國央行的政策走向相反:至少短期如此,對觀察者與市場而言,這種情況又顯得更複雜,對中國而言,在各國經濟與生產逐漸復元後,原先「一支獨秀」帶來的出口高成長率將逐漸回歸正常,這時會更容易凸顯的反而是中美貿易戰持續、歐美的經濟圍堵與孤立等負面因素。雖然今年成長率預測可達8-9%的高成長率、出口成長率也維持兩位數成長,但實際上去除去年衰退因素之後,真正的成長率只有5%多,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稍低於維持就業需求的6%的成長率,出口成長率也逐漸很下走,因此官方必須重回「保成長」的刺激經濟之路。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07/14/china-economy-growth-slowly-faster-than-expected/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09695?page=1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608611
「侵蝕作用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Re: [問題]地理的問題-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侵蝕作用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侵蝕作用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香港岩石主要分為三大種類,分別為火成岩(Igneous rock) 的評價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風蝕地形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 在 風蝕地形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評價
侵蝕作用例子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分享東吳大學法律系林三欽教授《扭曲的正義》推薦文與反饋意見。
摘:
「書中有二處特別推薦給大家
─p 161 以下談警方騙票的詳細分析,以及p 174以下她辦騙票案的經過
─P 205 以下,派出所副所長違法下命逮捕、員警集體抗命案。原來這幾位抗命員警中,有部分曾上過忻穎的課,受她所講述堅守正義法治的觀點所感召,因而決定不服從違法的命令
忻穎對於依法辦案這件事的用心,實在令人感動、佩服!
我在佩服忻穎之餘
另一方面,我願意給與我國檢警體制一些體諒空間
因為,所有的理想都必須考量現實情勢
理想之所以為理想,就是因為他無法立刻被做到
必須經過奮鬥、經過觀念傳遞、內化
她常說:辭職治百病(這句話甚至是粉專抽書通關密語)
其實,她雖離職,但懸念不斷
又,這句話我並不十分贊同
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理想的XX體制,除非你沒有理想
換言之,我們一直都處在追求理想的路上
忻穎是辭職,但未離開
以另個角度身份,與體制內的同仁繼續奮鬥
在追求檢察、警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
忻穎的書可以發揮參考的作用
相信忻穎的書是愛之深、責之切的呼喚
絕非全盤否定體制內多數用心同仁的努力」
「我很樂意推薦法律學系同學、關心我國檢察體制的民眾閱讀這本書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流暢易讀的法普書」
------
以下為作者臉書的回應/對話:http://bit.ly/2NzerOt
看完老師的貼文,想起當年大學歲月到進入實務工作最後失望離開的那段路程,心中其實無限感慨。再回應老師的分享文如下:
我本來的生涯規劃就是2年司法官訓練+任檢察官滿3年即辭職,書中的序言也開宗明義直接講明,所以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其實,如果不是萬般無奈,誰又真的想「辭職治百病」?
「辭職治百病」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其一,還真的「治百病」。我在檢察官任期中,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因胃食道逆流侵蝕聲帶導致聲帶腫瘤(曾經長達近兩個月無法說話,也無法開庭)、慣性頭痛、慢性蕁麻疹發錯頻率頻仍、因為長時間熬夜與壓力導致月經失調......
辭職後,悉數不藥而癒。我是說真的,全部都好了——我如今很少頭痛、也幾乎不用投胃潰瘍的藥物了,以上所有身體上的問題全部消失。
其二,是理想層面的問題。其實只是明白人與體制的糾葛,然而,不願繼續在體制中浮沉,終至滅頂。
或許我可以舉以下例子來說明一下:
1.我在初任檢察官第一年也曾經想過放棄出國的夢想,留在體制內奮鬥。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我深深體會,體制內改革幾乎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曾經參與檢改、一生沒有升官的大學姊告訴我,如今檢改的訴求,#和20年前一模一樣--這意味著檢察體系二十年來始終如一,而且越形惡化。
2.我曾經因為根本不是我失職的問題而闖過監察院(付保護管束人脫逃,監察院找檢察官去「調查」,奇怪你們怎麼不調查監獄的假釋制度?)但監察院挑不到骨頭,安全下庄,問題就是澎湖台北來回跑、浪費時間,影響辦案情緒與品質。
3.我曾經因為檢改「樹大招風」而被「高層」特交廉調單位找麻煩,然而廉調機關找不到我的違失,整不到我,於是高層又要求新北檢寫報告,製造我的主任麻煩。
4.我依法辦案,然而一份起訴書被來來回回退兩次,我直接找檢察長談,並且揚言「反正我就要辭職了,我不在乎破壞什麼關係」,最後起訴書送出,一二審均有罪判決定讞。
這樣的環境,如果不是辭職治百病,在更自由的空間裡去思考過去的問題,那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了。
老師說我「似乎天生是個擔任檢仔的料」,我倒認為,沒有誰是天賦異稟特別適合當檢仔的,反而是因為不曾抱有在檢察體系的升官慾望,所以才能對於官場上的權力無所畏懼。
我在這本書的後記中提到:我始終志不在那條檢方的道路上,所以不曾痴狂。
「辭職治百病」,是最深層的無奈,但也是在體系裡載浮載沉,幾經衡量後,理想戰勝了現實,不願意和體制妥節,唯一的出路。
所以我在本書序中直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化成了絕望,不想讓自己的靈魂在體系中載浮載沉直至被淹沒,只能轉身離開」。
外國法律人幾乎不太可能在德國檢察署實習,不過最近我有和一位德國學者打算合作一個「檢警關係」的研究,我負責的工作是整理台灣的判決,至於制度比較這部份我們還在討論中。
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該學者抱怨德國檢察體系「封閉」,不好研究。
不過,和台灣不同的是,德國許多刑事法學者,在擔任教職之前,有擔任過法官/檢察官/律師的資歷。另外,德國的國家考試制度,通過一試後必須先在司法機關實習後,再考二試,例如抱怨「德國檢察體系封閉」的這位學者,本身就在地檢署實習過。
不過,就在他抱怨完畢後......
德國柏林Oberstaatsanwalt(首席檢察官,相當於檢察長) Ralph Knispel今年3月1日(很巧的跟我這本在同一個月出版)新書"Rechtsstaat am Ende: Ein Oberstaatsanwalt schlägt Alarm"(剛出版所以還沒有中譯版,我暫譯書名為:法治國走向盡頭:一位檢察長的警鐘)
這本書的簡介內容大肆批判司法和警察體系,以及偵查手法落伍、鑑定資源不足等,並批評「法治國家要走向盡頭」。
我想,這位檢察長大概沒有看過台灣的現狀,如果跟台灣比較(連一台不卡紙的印表機都租不起),應該就沒什麼好抱怨了,比下有餘嘛!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寫這本書的人,是德國的Oberstaatsanwalt。
我想請問 #全台灣各地檢察長有誰敢寫這樣的一本書?
光是這一點,我想就足以窺探兩國檢察體系的文化區別了。
------
《#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2021年3月4日正式上市,3月9日二刷,3月18日三刷!)
聯經 | https://linkingunitas.com/L184634
博客來 | https://linkingunitas.com/B184634
金石堂 | https://linkingunitas.com/K184634
誠品 | https://linkingunitas.com/E184634
Readmoo讀墨| https://bit.ly/3t2sg7g
Kobo| http://bit.ly/3bS0oeT
★ 電子書獨家收錄﹕〈作者辭呈〉、博客來獨家加值〈檢察官人生百態十三景〉
侵蝕作用例子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00位國際學者聯署公開聲明,國安法38條發揮作用喇
因為覆蓋全地球嘅國安法38條,令學生响大學討論或者研究所謂有爭議嘅課程嘅時候,講咗啲犯國安法嘅言論,擔心被篤灰或者某天途經香港會被捕,所以出現禁聲甚至唔敢上堂情況出現嘅。
加上有學者指出,某國經常利用學生做「武器」監視香港同本國留學生("the Chinese party-state is weaponising students to monitor their university instructo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所以來自16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德國同澳洲),71間學院,超過100位學者聯署要求國際教育領袖、政治人物同高級政府官員聯手保衛各個院校嘅學術自由("A united front of academic leaders, politicians and senior government officials is needed to mount a common defence of our academic freedoms.")。
“Universities are supposed to be a place for vigorous debate, and to offer a safe space for staff and students to discuss contentious issues without fear or favour.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which under article 38 is global in its scope and application, will compromise freedom of speech and academic autonomy, creating a chilling effect and encouraging critics of the Chinese party-state to self-censor.”
(大學院校本來就係一個安全空間比教員同學生,响有爭議嘅題目上毫無畏懼咁進行激烈爭辯嘅地方。可惜(香港嘅)國安法嘅條文,尤其是裡面對全地球有效嘅第38條,根本係侵蝕言論自由同學術自主,制造寒蟬效應,更鼓勵對批評中國政府嘅言論自我審查。)
嗱,溫馨提提呢幾十間大學同百幾個學者,呢封聯署公開信本身已經有機會犯法㗎喇。
#38條地圖炮
#團結國際院校
報導:
《The Guardian》
Academics warn of ‘chilling effect’ of Hong Kong security law
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20/oct/12/academics-warn-of-chilling-effect-of-hong-kong-security-law
*********************************
請支持每日更新嘅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最新:
香港人第二代都柏林市長的經歷,對移民家長嘅啟示
https://bit.ly/2SSpdy5
英國工黨影子外交大臣對中國大使嘅「有禮貌假身」
https://bit.ly/2GDzDQ1
民望低嘅首相成就財相,表演英國議會政治謀略
https://bit.ly/3iNH9o6
首相話95%按揭幫上車?請了解英國政府嘅「放風」施政風格
https://bit.ly/3jI5dKs
英國下議院各個委員會,有實權嘅立法跨黨組織
https://bit.ly/2GQ9nkO
英國搵地方落腳容易忽略嘅地區議會政治
https://bit.ly/3nwQ8xU
聯合38國,考慮杯葛冬奧,自知弱國嘅外交大臣意志
https://bit.ly/30F1wO2
英國Home Office官僚無情嘅歷史原因
https://bit.ly/2Stpbws
紐約時報篇文就係言論同新聞自由嘅最好例子
https://bit.ly/3nbFM68
人未到就搞衰「香港人」個朵嘅真實故事
https://bit.ly/30nUvkL
倫敦一場大火,令全國過百萬單位賣唔出
https://bit.ly/367Avqi
******************************
侵蝕作用例子 在 侵蝕作用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榮耀]地表的侵蝕作用可能會刺激地震的發生徐澔德教授與法國團隊...2014年11月26日· 舉例來說,台灣西南部 ... ... <看更多>
侵蝕作用例子 在 侵蝕作用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侵蝕作用例子」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榮耀]地表的侵蝕作用可能會刺激地震的發生徐澔德教授與法國團隊...2014年11月26日· 舉例來說,台灣西南部 ... ... <看更多>
侵蝕作用例子 在 Re: [問題]地理的問題-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foxfan ( )》之銘言:
: 1.所謂的「突堤效應」是?
: (我 "大概" 懂觀念,可是不會向人家解釋這是什麼 @__@a )
突堤效應
是指在港口外興建防波堤,結果使得迎風側迎洋流側堆積
而背風側背洋流側侵蝕的現象
通常是在沙岸地區建港口所發生的後遺症
: 2.什麼是湖緣侵蝕?究竟是如何侵蝕的?
湖緣侵蝕是湖泊消失的其中一個作用
在湖泊的邊緣如果有比較低的地方或軟岩分布
有時候在加上河流的作用
大量的水便會對此處產生極大的壓力
因此而有湖水外洩的可能
常考的湖緣侵蝕作用的地方有台北盆地 四川盆地和剛果盆地
: 3.有非斷層陷落的盆地嗎?(一時間我實在想不出來...)
: 謝謝
其實台北盆地和四川盆地仍舊是斷層陷落的盆地,後來才積水成湖的
赫偉 儒林 矩林 飛哥升大
地理名師 李威立
--
戰力 國文72.2 英文78.8 數學100 歷史97.6 地理100 主義45.9
總戰力 494.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22.174
※ 編輯: ceuuirac 來自: 218.187.22.174 (05/28 13: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