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今年4月啟動首次「#台灣海域生態大調查」,計劃四年內鎖定全台15處海保區生態熱點執行定期調查。
從上半年的海上調查發現,環境DNA(eDNA)方法檢測所知之海洋魚類物種數,以台灣海峽包括北部樣站紀錄到230種最多,遠高於東部、南部及西南海域所有樣站總數的173種,該兩區域物種組成僅67種重複,有明顯不同。
除了生態調查外,研究團隊也針對海洋微塑膠及人造物進行調查,發現西部海域數量最多,其次為北部及東部。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保育陸域生態方法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好的國際觀呢?
每年為了台灣生態和環境多少動物被撲殺
澳洲兔子還暴增到開放捕殺還殺不完
收容所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浪浪沒人領養被安樂死
某些政黨為了政治利益什麼話題都可以拿出來炒作
炒作的那些人可以先自己出來領養個幾隻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00691337/posts/4912937635389544/
澳洲的狀況的確特殊,貓、狗,甚至兔子,在澳洲都是極嚴重的侵入性外來種,因為澳洲生態環境與世界上其他地方有極大差異,才造成這種特殊狀況。
外來種生物真的是環境大敵,太過嚴重的侵入性物種,各國最後都會走向撲殺這條路,別以為台灣沒有,鼎鼎大名的沙氏蜥蜴就是列入撲殺對象的例子(嘉義縣還可以憑蜥屍拿賞金),澳洲的撲殺對象只是變成貓而已。
如果你覺得很殘忍,請記住,好好嚴格立法管制寵物飼養(不過蜥蜴是海運夾帶過來的)。
https://www.facebook.com/1050070390/posts/10206811405777616/
「把貓閹割的方法不可行,如果這麼做,
我們等於放走了,
在接下來的生命裡的每一天,
都會殺死 5隻動物的獵捕者,這不合理。
我們不能接受,
流浪貓作為澳洲生態系的一部分。
因為我們如果接受了,
那就等於我們接受
兔耳袋狸屬動物(bilbies)、
袋狸目動物(bandicoots)、
袋食蟻獸(numbat)的滅絕。」
「碧姬芭杜跟莫里西不太了解澳洲,
也不瞭解我們失去了什麼。
他們不是澳洲人,
他們沒有經歷我們的生物滅絕危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081448570/posts/1102981719714532/
台灣一直都有走私動物,也一直都以撲殺方式處理,為什麼?因為防疫,這個防疫不只武漢肺炎,還有各種口蹄疫、非洲豬瘟、禽流感以及許多未知疾病的可能性。結果今天竟然一堆人在那邊喊不要撲殺走私貓,真的很沒防疫警覺性,今天留下那些命,說不定害死的是台灣更多的貓。
2005-11-19 停靠基隆港西四碼頭的巴拿馬籍「大聖輪」,船上中國大陸船員鄭國強涉嫌夾帶松鼠入境,海岸巡防署北部地區巡防局第二巡防區昨天深夜獲報啟動防疫機制,撲殺六十隻松鼠。
2006-03-04 海巡署淡水海巡隊在台北縣富貴角外海,查獲中國走私漁船,逮捕了一名台灣通緝犯及六名中國籍漁工,同時查扣十二隻在中國養狗場養的貴賓和臘腸狗,予以撲殺。
2007-04-23 宜蘭一處別墅,窩藏了上千隻保育類走私禽鳥和栗鼠,海巡人員埋伏突擊,發現這些禽鳥都是從中國走私進來,疑似帶有禽流感病毒,連夜以二氧化碳,悶死這些禽鳥。
2018-11-12 岸巡隊於金門馬山海域發現一艘可疑目標,經通報線上多功能巡緝艇前往查察,確認為中國大陸快艇,同時發現載運5箱活體蜜袋鼯,共304隻,市值估約新臺幣45萬餘元。基於防疫,進行撲殺。
2020-08-12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盤查出入港區人車時,聽到受檢貨車後座傳出動物聲響,赫見大批保育類的南美洲龍貓鼠(學名「毛絲鼠」),清點比對共有50隻,每隻價值約15萬元,總價約750萬元。依照走私動物處理辦法,為避免引發傳染病,將在本週內儘速「人道銷毀」;先以藥劑或氣體「安樂死」,然後送往指定地點火化。
難道只有台灣這樣做?當然不是,防疫本來就是重點,去過澳洲、紐西蘭的都知道入境檢查多嚴格。
2014-04-17 印尼峇里島執行「禁狗令」和「禁鳥令」,撲殺數十隻走私入境的哈士奇、博美狗等寵物犬及鳥類。
2021-01-17 澳洲男子近日在自家後院發現一隻筋疲力盡的鴿子,透過腳環發現鴿子竟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竟在2個月時間內橫越超過1.2萬公里的太平洋。不過,由於澳洲擁有非常嚴格的動物入境管制法,因此這隻鴿子最終仍被依法撲殺。
以前這麼多事件都沒在乎過,突然站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567584374/posts/101596042
【回顧】
一「皮草大國與武肺突變?丹麥急防疫1,500萬頭水貂「全境撲殺」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美國】
一「成功了!「不給人走的橋」橫跨高速公路 挽救無數動物生命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兩岸一家禽_中國是活路系列
➡「四川搜救犬剛離開災區 當地開始撲殺浪浪」
➡「武漢頒「打狗令」公安當街殘忍殺家犬狗主慟哭(視頻)」
ㄧ「當局拆無牌動物救助站 無視數百貓狗直接壓死」
on9.cc 西網:【#慎入】大陸佬食唔起豬肉食貓
➡「寵物害嬰兒過敏?應采兒支持棄養 「絕對送走」挨轟:沒常識」
一「中國「動物救護中心」變「野味市場」! 官員被爆吃虎肉賣虎骨酒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為魚翅中國漁艦群集加拉巴戈群島 一隻叫「希望」的科研鯨鯊疑遭捕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36484759824928&id=584986081641475
【回顧】
一「回顧口蹄疫,1997年1700億的教訓」
一「父親是口蹄疫受災戶 陳吉仲背債10年還不完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一
➡「動物疾病權威賴秀穗:如果2008年國民黨沒上台,口蹄疫當時就會被消滅」
➡「若明年國民黨重新執政 賴秀穗:各種動物疫情恐失控」
➡來看看害群之馬有哪些:
【豬瘟防疫法案】遭國民黨無理由阻擋。
ㄧ
ㄧ「小英救台灣豬豬! 養豬業者讚:史上最重視畜牧業的團隊 | ETtoday新聞雲」
➡「口蹄疫拔針成功!豬農讚「連深藍都說蔡英文有做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77549662385102&id=584986081641475
保育陸域生態方法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事求世 19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阿拉伯羚羊保護區(1994年登錄,2007除名)
全世界目前1121個世界遺產,許多國家費盡千辛萬苦爭取列名,除了舉著保護文化與自然的大旗外,更著眼於觀光的收益,雖然不是每項世界遺產都是適合去觀光旅行的,但不可否認的,它會增加國家的能見度,產生裙帶效應的正向產業發展。
但並非被列名後只管收門票錢大賺其財,列名世界遺產不僅僅是一種榮耀,對地主國來說更是一種責任。因為列名不是永久有效的,當地主國因為觀光業蓬勃發展而暗自竊喜的同時,也別忘了若是保護不力,會被列入瀕臨危機的世界遺產名單,更有可能被除名。進大學後也有留校察看機制,不過要被退學的機率微乎其微,世界遺產目前真正被退學的只有兩個。
被除名是所有關心世界遺產的人最不願意見到的狀況,因為那不僅代表懲罰的終極手段,也透露出更深沉的無奈,更是代表了某種自然或文化景觀即將或是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訊息。當我們失去了某個世界遺產,再多的懲罰與後悔也都是無濟於事。阿曼的阿拉伯大角羚羊保護區,是第一個從世界遺產上除名的項目。
阿拉伯大角羚羊保護區位在阿曼中央沙漠和沿海丘陵地帶,若非親眼瞧見,很難想像荒蕪的沙漠,竟是這種珍貴草食性動物的原生地。在這樣堅苦卓絕的環境與氣候下,阿拉伯大角羚羊自然也因應出一套生存法則。雖然年平均降雨量雖然不到50毫米,但在10月至隔年4月間,來自海上的潮濕空氣會形成濃重霧氣籠罩整個區域,當這些霧氣沈降到地面時,便可以凝集成淡水,這些淡水的量雖然稱不上多,但已是大旱後的甘霖,足夠助於當地植物的生長,形成了獨特沙漠生態系統,而阿拉伯大角羚羊不僅有了食物來源,更能從植物中吸取身體所需的水分。
阿拉伯大角羚羊是這區域中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包括有刺植物、乾草、鹽質灌木等等,都是其多樣化食物的來源。而且牠們會分散覓食的區域,以免過分的啃食造成來年食物的短缺。大自然的生存挑戰雖然嚴苛,但每種生物都有辦法發展出一套生存適應的方法,讓人不得不讚嘆自然的奧秘與多樣。
任何生物都是生態系中的一分子,自然界中,無處不成理,萬物靜觀皆自得。每種生物都用牠們最合適的型態或生活方式繁衍延續,就算在這樣貧瘠的地方也有許多看不見的生機。紅狐、沙狐、跳鼠、豪豬、阿拉伯山地瞪羚、沙地瞪羚都是同時生活在此的野生動物,還有許多爬行類動物與鳥類,讓這片惡地充滿許多活力與生機。
擁有一對漂亮長角的阿拉伯大角羚羊原本分布在整個阿拉伯半島,阿拉伯人極愛牠,認為是力量的象徵,既貴氣又溫柔美麗,今日阿聯酋的阿布達比,其阿拉伯語的意義便是「有羚羊的地方」,卡達航空也以大角羚羊美麗的樣貌作為企業識別標誌,台灣人應該也對牠有特殊情懷,因為每天都在「趕羚羊」。
1960年代,阿拉伯大角羚羊曾經由於人類濫捕,使得這種美麗的動物幾乎絕種,後來在國際保育組織協助下,從美國動物園取種開始進行復育,由原先的12隻陸續增加到一百多隻,最後順利野放回到原產地,劃定保護區予以保護。但由於阿曼為了開採石油,將保護區面積縮減了90%,不但作法違背世界遺產精神,數量又減少為僅剩的65隻左右,其中只有4對具有繁殖能力,近親交配更對族群繁衍不利。我們看到牠的消失,但更還有許多我們看不到或不了解的物種,以更快的速度消逝中。不論這些生物是否被列入保護名單中,其實都已刻不容緩無法再等待了。
保育陸域生態方法 在 生物多樣性指標-陸域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生態 足跡. 陸域綠資源. 覆蓋面積. State. 生物物種. 多樣性指數. Benefit. 生態系產物 ... 際間生物多樣性的比較基準,與生物多樣性資料流通與保育工作的推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