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過的事情,有能力,就會一直做下去!」
.
偏鄉育幼院教養院的捐箱活動,這件事情從2017年的中秋節開始,其中2017、2018前兩年,我們都只有在中秋節舉辦,後來到2019年開始,我們從過年加上中秋節一連兩次做育幼院捐箱,2020年開始,因為疫情蔓延,偏鄉育幼院遇到的狀況跟問題更多,甚至有些育幼院因為捐款不足,無法繼續營運下去,因此我們還是繼續發起這樣的活動,持續送暖到這些地方角落,今年是我們的第八次捐箱。也從今年開始,除了過年跟中秋節的偏鄉育幼院捐箱活動,我們每個月選定一至兩間的社福機構,捐贈新鮮食材或是冷凍料理包,目前已經進行到第三個月,也會持續進行下去。
.
要跟各位報告今年 #豐騰好食 中秋節偏鄉育幼院的捐箱進度,昨天我們已經把所有的捐箱送出了喔~黑貓派了冷凍車來載了三趟終於載完,今天也陸續接到了育幼院社工們的電話,蠻多單位都順利收到了,也有很多單位說這兩天就會開始寄送收據,部分單位因為冷凍庫比較小的關係,所以排到月底收件,因為我無法確定是哪些人的回郵信封分配到那幾個育幼院,所以如果到月底還沒有收到收據的,請記得跟我們聯絡。
.
今年的捐箱數量,我們總共募集到160箱,是歷年歷屆活動的最高紀錄,目前我們的受贈單位有27間,所以都維持在一間育幼院至少有四箱的數量,除非育幼院人數較少,或是礙於冷凍設備不足,社工老師們就有希望數量減少,我們在分到其他單位,另外部分單位有好朋友特別指定,而且人數較多,分配給他們數量也會相對多一些,有單一育幼院最多收到的數量為八箱。在聯絡育幼院的過程當中,也聽到很多育幼院社工反應,因為現在政府規定即使是捐助給育幼院的肉品,為了食安,都需要清楚標示產地跟保存期限,所以很多單位也不願意再贊助,當然這點我也有跟育幼院們表達,我覺得這些要求並不過份,而政府的這些要求,其實我們也做好多年了,所以並不用擔心這個,每一包食材上都會有清楚標示產地、保存期限,像是花枝丸和章魚丸,除了清楚的成分,該有營養標示的,也不會少。今年因為有限烤令,所以很多縣市是不能舉辦烤肉會,但是社工反應有單位說如果不能舉辦烤肉會就不捐食材,我都有告知育幼院的社工們,這些食材並沒有限制他們使用在什麼活動上,並不是一定要舉辦烤肉會才會使用,平常幫孩子們加菜,讓他們多補充一點蛋白質,都是重要的事情。
.
其實大月的工作真的很忙,除了要準備各位的客訂,要聯絡廠商、安排加工廠、排定冷凍庫出貨,加上要聯絡育幼院跟療養院,捐箱也同樣要排一次以上的所有前置作業,其實真的會花上非常多的時間,可是每年各種節日都會收到各家育幼院的問候信或是卡片,社工老師們也都會主動聯繫詢問是不是還記得他們?院生們很希望一樣可以吃到這些食材,我都會想,這應該就是我們的社會責任吧?不求做多偉大的事情,但是至少在有能力的時候,為需要幫助的人盡上一點心力,應該是做得到的吧!應該是可以持續下去的!
.
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去年中秋節做捐箱的時候,有三間偏鄉育幼院歇業,到今年中秋節,又多了一間「彰化縣私立恩惠兒童及少年之家」歇業,但是現在都還是有一些孩子安置在他們單位裡面,所以我們還是有安排兩箱食材送過去,他們的收據則會以「台灣基督教恩惠福音會新寶教會」來開立。
.
或像是「高雄慈德育幼院」,當我打電話給他們告知捐箱事宜的時候,我才開口說:「因爲疫情的關係,所以......」,話都還沒說完,老師在電話那頭深深嘆息,我問老師怎麼了?老師反問我說,是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今年就不會有贊助食材了?他說今年因為疫情,他們的贊助少很多,正在苦惱空空的冰箱到底該怎麼辦才好?我告訴老師我不是要打來說沒有贊助的,是要告知今年的贊助的捐箱是歷年來最多,我們也會提供他們比往年多的箱數,希望可以真的給一場及時雨。
.
另外,今年的受贈單位我們增加了一間「親愛愛樂文化基金會」,今年某個時間看了他們基金會創辦人王子建與陳珮文老師的報導,然後我花了一些時間了解他們在做什麼事,他們教育偏鄉的原住民孩子們利用他們的音樂天賦,帶他們學習樂器,然後參加表演,因為孩子們週末都會住在基金會老師們的家,所以我想到他們當然也需要吃飯也會用到食材,於是就跟王子建老師聯絡,這次也會把食材送過去,我有把我的聯絡方式留給老師,告訴他們未來有任何需要幫助的地方,也務必跟我們聯絡。
.
當然在聯絡的過程中,也有有趣的事,這幾年聯絡這些育幼院,如果志工沒有換人,幾乎只要打電話過去,說到我們的品牌名稱,大家都像老朋友一樣開心聊天。
.
「宜蘭冬山神愛兒童之家」的張老師問我:「最近好不好?」
我說:「很忙啊,因為除了工作,還要忙小孩小學一年級開學。」
她大聲尖叫說:「天啊!我都還記得第一次接到妳的電話那年中秋節前,妳說小孩才兩歲!都幾年了!!!(激動)」
.
是啊,一晃眼,真的幾年就過去了!真心感謝各位的一路支持,幾乎很多人都是從第一屆活動一起參與到現在,好多人都是全勤獎,謝謝你們,是你們共同成就了這件事,即使疫情仍舊艱鉅,得知很多單位過去這一年接收的物資都變少了,但是我相信因為我們持續的善意,應該是有讓這些單位的孩子們、院生、長輩們、還有社工老師、志工們感受到多一些些的溫暖,深深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楊元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創作發起人 #楊元慶 《翻譯溜溜球計畫》是我溜溜球生涯的新里程碑,過去這個計畫的資訊幾乎藏在限時動態裡,所以多數人看到這篇文章時,應該是第一次知道我有這個想法,先說清楚,這類的創作不再服務社會大眾,而是捫心自問:「什麼是溜溜球?」 玩溜溜球21年了,前年耿一偉老師在馬戲平台演出後問我:「楊元慶...
信望愛基金會高雄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信望愛基金會高雄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壓力!
每一個代言也都是一個壓力
但是這一個連莊的公益代言
壓力山大。因為去年很成功
業績破億銷量成長一點多倍
而且為庇護工場喊聲太必須
今年?疫情間大家自顧不暇
趨緩後才能開始起跑做推廣
我心很急但看到他們好努力
就知道自己必須更加打起勁
於是把記者會展示品全帶走
那天客串戲劇傍晚收工直播
花了近一小時介紹庇護工場
分享新北市共27家的特色
從吃的喝的用的到燈泡製造
從影印機租賃再到打掃服務
從印刷業務到印章客製業務
甚至還有兩家就是便利商店
有空嗎?麻煩借我54分鐘
看應是八月最有意義的直播
https://fb.watch/7AHoH9BaJF/
小提醒每間庇護工場的禮盒
都有著不一樣的結單時間唷
想要訂購的朋友們請務必要
提早先到網路商城看好時間
有些禮盒只在某些電商才有
所以大家記得四大電商平台
都要去看看逛逛才不會漏掉
最後!有一些禮盒已經售完
大家要買要訂真的都要快啦
以下是完整新聞稿重點很多
中秋節即將到來,新北市政府勞工局特別打造「庇護暖中秋-愛心大獻禮」,於四大電子商城(蝦皮、雅虎、露天、PChome)上架,並於今早舉辦線上暖心展售直播,推動多款庇護工場全新亮相中秋限定禮盒,也加碼推出不限金額全面85折還加贈精美小物 優惠活動,暖心又划算。市長侯友宜及二度連莊代言人黃子佼,特別一早出席攜手力推,讓今年的中秋佳節過得更暖心。
一向在服裝上做足巧思的黃子佼今天把庇護工場圖案直接穿在胸前,自嘲是行動公車廣告,他提到過去有一首壯志在我胸,今天他是庇護在我胸!以身相許的行動讓侯市長特別鞠躬致敬,嚇壞黃子佼。除此,他提到昨晚威力彩就是獎落新北市三峽,他呼喚得主,獨中偏財大運,一定要記得做公益,趁機喊話力推得主購買中秋禮盒。
侯友宜市長表示,在庇護工場工作的身心障礙員工,每位都像我們的孩子,希望各大企業與市民朋友一起購買支持,在今年疫情影響特別艱困之時,也感謝黃子佼信守承諾,再次接下代言重任,相信在什麼都能主持的全能主持黃子佼力挺下,能讓庇護工場業績與去年一樣,再次逆勢高飛。
把做公益當日常課題的黃子佼,近期陸續開始還工作債,光代言就有三個商業案,但也有兩個公益代言陸續起跑,且五月中起,疫情升溫,愛心沒閒置,用社群至少發了55篇貼文加限動,推廣全台至少50家餐飲外送服務,創#疫起遠距離一起幫忙推,從高雄火鍋到台北披薩,從屏東芒果到台南木瓜、從嘉義雞肉飯小吃店到連鎖西餐廳,再到五星級大飯店或水餃冷凍包,涵蓋主餐、甜點、飲料,他幾近來者不拒,全部以業配的格式,做免費的推動,助力店家穩住生計,還掏腰包買了多箱梨山水蜜桃、臺東釋迦與訂購高雄水餃、臺北餐廳的美食產品,以#疫起遠距離一起吃個飯方式,買單饋贈親友另類共餐。
甚至在疫情嚴峻捐款吃緊的六月,臨時允諾各單位邀請,在家錄製募資影片,代言義助朱銘美術館、創世基金會高雄鳳山分會與台東分院、大米缸計畫實現餐桌、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從美術館運營到尿布、有機米、釋迦、回收二手物的各種專案,即使少了舞台上的主持,但依然宅家發揮全能主持功力,無酬付出。黃子佼說:月到中秋分外明,越到中秋越要您!請多捧場!報復性支持!因為庇護工場幫我們庇護許多需要幫助的朋友,提供就業謀生的技術與機會,那我們就來庇護他們的產品吧!
去年黃子佼首度接觸新北市庇護工場,為了代言要對粉絲負責,他私下偷偷去各電商平台網購,測試出貨速度與品質外,還帶到飛碟電台直播開箱,沒想到每個商品開箱時,網友都驚呼新北市各庇護工場的禮盒包裝與設計大進化,超越過往對公益團體商品的既定印象,而他一邊開一邊吃,邀請電台同事,例如主持人瑪麗加入,在一切來真的、無法做假的真開箱直播過程裡,大家一包一包一口一口,從餅乾到果乾,樣樣讚不絕口,讓黃子佼很感動,感受到工場裡的夥伴,努力的求進步,然後接下代言後,排除萬難,陸續出席三次活動與拍攝廣告,今年初紅白藝能大賞在小巨蛋錄製,他也自費送嘉賓們一人一盒新北市庇護工場的禮盒當伴手禮,順便讓藝人朋友認識他們,行動力挺,讓市長讚不絕口。
今年新北市再度呼喚他,黃子佼也正式走馬上任連莊代言,尤其近期他已復工8成,仍排開通告,親自出席直播,也承諾侯市長會比照去年,捐出20萬,全數採購新北市各庇護工場的商品於中秋節餽贈親友,除了以身作則回饋社會,也因每樣品質超讚,讓他每次分送時都超有面子。
新北市有27家庇護工場,在商品及服務上都力求專業及創新。今年也推出多款優質禮盒。今日,侯市長和代言人黃子佼秉持過往合作多次的自在默契,在現場以逗趣互動的方式,開箱介紹各庇護工場禮盒特色,如喜憨兒庇護工場與幾米合作的「遇見夢想月餅禮盒」、唐氏症基金會愛不囉嗦手作體驗館「璀璨幻月綜合酥禮盒」、集賢庇護工場推出的「花饗月圓禮盒」、慈育庇護工場「臻饌伴月禮盒」,及超級可愛的慈泰庇護工場「幸福樂章.小協奏餅乾禮盒」、愛盲庇護工場「花好月圓-酥餅禮盒」等,樣樣都是2021中秋送禮的首選。
#公益佼出來
#直播佼出來
#禮物佼出來
新北市庇護工場四大電商連結:
蝦皮購物:
https://shopee.tw/windwin123
露天拍賣:
https://www.ruten.com.tw/store/windwin123/
PChome商店街:
https://www.pcstore.com.tw/tpcsheltered/
Yahoo超級商城:
https://www.google.com.tw/....../amp/store/tpcsheltered
#新北市庇護工場
黃子佼
信望愛基金會高雄 在 楊元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創作發起人 #楊元慶
《翻譯溜溜球計畫》是我溜溜球生涯的新里程碑,過去這個計畫的資訊幾乎藏在限時動態裡,所以多數人看到這篇文章時,應該是第一次知道我有這個想法,先說清楚,這類的創作不再服務社會大眾,而是捫心自問:「什麼是溜溜球?」
玩溜溜球21年了,前年耿一偉老師在馬戲平台演出後問我:「楊元慶你想做創作嗎?」我才意識到,我早已具備了可以朝創作邁進的資格。或許你會問我:難道學過劇場,不就早已具備資格了嗎?
說實話,當年考台藝戲劇系的時候,我有設想教授如果問我為什麼要考戲劇系,我一定回答:我想結合劇場和溜溜球。這句話帥是帥啦!但當時的我壓根不知道該怎麼做,也是這幾年出國看了很多大師的作品,才逐漸明白創作是怎麼一回事。
再加上近年來跟著街頭作品實驗室扶植不少超好看的街頭作品,更加深我想向上一層樓的衝動,就在疫情爆發之際,工作瞬間停擺,才讓我有機會能靜下心來看看這個陪伴20年的夥伴。
報名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馬戲棚計畫,展開22週的馬戲探索之旅,過去我曾試著想定義溜溜球為某一種藝術形式,但回過頭來,手裡拿著溜溜球的我是多麽地無法取代,不如「翻譯」我最愛的事情讓大家也愛上溜溜球吧!
後來為了創作經費,參加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高雄雄厲害演出創意計畫,這是我第一次在藝文圈的評審面前,說出一連串天馬行空的想法,最終獲得了10萬元的補助,想也沒想到,就像當年在愛河看見打賞箱出現零錢一樣驚訝。
在創作前期,我必須好好了解溜溜球,才知道我有哪些素材可以使用、有哪些理論能跟其他藝術家工作,不只考察溜溜球的歷史、發展脈絡、也從林人中老師分享的物的體態、聲響、動態、性格、符號五大層面開始翻譯溜溜球。
最後你可以在影片看到,我如何定調翻譯溜溜球計畫,我不想貪心,一年只要發展5到10分鐘的篇章就夠了,今年我先解構溜溜球,下一步將藉由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馬戲等形式切入當代藝術創作,預計2025年翻譯完畢並售票演出。
希望大家喜歡翻譯溜溜球的《序章 - 拆解》,我是創作計畫發起人楊元慶,如果你想跟我合作,或是贊助我的創作計畫,歡迎與我聯繫,也期待你願意跟我分享看完序章的想法,或是分享這個影片。
特別感謝
耿一偉、王嘉明、周伶芝、林人中、Baboo、石佩玉、洪郁媜、方意如、張忘、林原上、陳武康、巴魯瑪迪霖、藍雪茹、楊硯、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高雄雄厲害演出創意計畫、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馬戲棚計畫、還有8歲遇見的溜溜球🪀~~~👋
FB粉專 / https://goo.gl/dRfJuQ
IG / https://goo.gl/1UtZSy
Line@ / @yoyoyang
教學 / https://hahow.in/cr/yoyoyang
演講邀請 / https://goo.gl/forms/EQPUHUmUUpNx5zIE3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mjxl7mKwuQ/hqdefault.jpg)
信望愛基金會高雄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介紹
訪問作者: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內容簡介:
「你甩什麼門啊?」
「那你凶什麼凶!」
最讓家長、老師頭痛又心痛的
教養難題,終於有了解方。
◎親子與師生,從幼兒園、小學、國中到高中,
「對立反抗」的預防、脫困、見招拆招及關係修復。
❙對立反抗孩子心裡,其實是一道又一道傷痕。❙
我們不希望哪些情緒、行為在孩子身上出現,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我們自己不要出現這些行為和情緒。
‧「我不要回家!我還要玩!」說好的遊戲時間到了,但孩子躺在地上哭鬧,大家對你們指指點點,好丟臉……為什麼孩子老愛這樣耍賴?
‧上課了,老師剛走進教室,那孩子又開始吵。「今天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吧,他是故意的,其他課都沒事……為什麼專找我麻煩?」
‧「你就是愛唱反調!我不信治不了你!」你被激得氣極了,孩子嗆聲,你也直接嗆回去,變成惡性循環……這個關係的「結」,怎麼解?
◎曾幾何時,我們和相愛的孩子之間,只剩互看不順眼?
對立反抗孩子愛生氣、愛挑釁、愛爭辯,好像吃定了大人。最難的是,每個成長階段的「對立反抗」狀況都不同。王意中心理師提供了全面性的方法與指引,幫助頭痛心更痛的大人,與孩子重建關係。
◎對立反抗孩子,大多沒有「病識感」。
「都是誰誰誰的錯,我又沒錯!」我們說一句,孩子頂回十句,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對立反抗孩子其實非常敏感,感到被指責時,容易反彈。但只要我們先放下成見,釋放出善意,將有助於減少孩子自我防衛的敵意。
◎調整與變化,是互相的。
對立反抗的化解,是關係的改善。並非只是單向要孩子改變,更不是逼孩子聽話,而是大人和孩子相伴,度過情緒劇變。透過互信互重,讓孩子學會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紓解情緒。帶刺的玫瑰,終會願意與我們親近擁抱。
❙孩子對立反抗,其實多麼渴盼有人去看見,他張牙舞爪背後的脆弱。❙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三百萬!
著作包括《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不讓你孤單──破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固著性與社交困難》、《戒掉孩子的拖延症》、《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你被孩子3C勒索嗎?》、《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爸媽忘記教我的事?──愛朋友也愛自己,教孩子受用一生的人際力》、《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標準答案──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Pj9N7xdEzU/hqdefault.jpg)
信望愛基金會高雄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青年就業發展計畫分享
訪問:王謙(專案顧問)
面對大專學生對於未來徬徨無措,青年求職之路艱辛,得勝者教育協會與花旗基金會在2018年共同發起「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就業發展計畫,透過專業的諮詢服務與心靈輔導等方式,陪伴即將邁入職場的準社會新鮮人提早做好就業準備。計畫執行至今參與輔導的學員有超過六成五成功就業,透過方案青年不僅順利跨出求職的第一步,進而發掘個人興趣與熱情,勇闖職場,讓夢想起飛。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9年7月全國勞動力人口失業率為3.82%。依年齡層來看,失業率最高的是15至 24 歲青年 12.25%。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解釋,青年失業率數據上會如此高,部分原因是剛從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在初入職場時,由於缺乏工作經驗,難免尋職不易。
花旗基金會與得勝者合作青年就業發展
花旗(台灣)銀行政府暨公共事務中心總監暨發言人潘玲嬌表示,花旗集團在2015年透過經濟學人智庫進行青年經濟策略指數調查(Youth Economic Strategy Index),希望透過青年對於經濟前景的看法,確認哪些因素最能幫助年輕人創造有利的經濟環境。調查發現,台灣的青年擁有良好的教育資源與資訊科技環境,但在畢業進入職場的轉換時,缺乏與職場接軌的實用資源,讓青年求職之路顯得艱辛。
有鑑於此,2018年在花旗基金會的支持下,花旗與得勝者教育協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計畫於台中、台南、高雄三個主要都會區,針對16-24歲的青年設計就業發展計畫,透過具專業人才發展經驗的人資顧問、有職場經驗具愛心的職業導師(Mentor),透過職涯探索工作坊,提供履歷撰寫諮詢及個別輔導等方式,協助青年釐清自己的目標勇敢逐夢,踏出就業的第一步,成功接軌職場。
「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自2018年開始執行至今,接觸超過二百多位青年,其中家庭經濟弱勢青年約占30%。計畫推行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即將面對就業的大四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目標是什麼,透過職涯探索工作坊,有8成學生表示清楚自己的方向目標,確定要繼續升學或是準備進入職場。
針對準備進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提供履歷撰寫及個別輔導,諮詢顧問會針對學員的需求,引導學員撰寫履歷,並模擬面試。8成以上學員表示在導師引導協助下,有能力撰寫具亮點履歷增加面試機會。
不同於其他青年就業輔導方案,「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計畫以專業的就業諮詢與陪伴為主,在青年探索職場過程中,以及在求職與試用期間給予引導鼓勵,並提升自信。面對環境快速地變遷與資訊爆炸的時代,輔導者角度在於協助青年聚焦目標,精準地找出適合自己才能與興趣的工作,並且專心一致地面對問題,勇於突破困境,同時也可以增加就業穩定力。計畫中擔任職涯導師的張家珍回憶,在這一年的陪伴輔導中,常遇到學生反映自己的夢想不被家人接納,因此有些徬徨和沮喪,這時我們會請學生再次確認他的夢想和目標,用有效益的溝通方式來爭取家人的支持。也有一位台南的學員表達,剛畢業找工作千頭萬緒無法準備,透過職涯導師有系統、有方法的指導,幫助他快速找到工作、進入狀況。
第二屆「伴你就業 成就職場」將於十月起於台中、台南、高雄三區陸續開辦,除了傳統就業模式、將新增一項以知識經濟與數位科技為基礎的自由工作創業之路。計畫輔導協助100位青年進入傳統就業市場;另輔導協助50位以數位經濟之自由工作創業模式,以達到自給自足的收入目標。
得勝者教育協會理事長黃臺珠指出,「大學生剛畢業在找工作時缺乏有經驗的長者協助,若有相關的職涯輔導課程,從自我探索到訂定自我發展計畫,讓學員可以透過實際操作找到夢想、自我發展並成功地就業,而得勝者扮演的角色就是「夢想孵化器」。
關於花旗基金會
花旗基金會矢志在全球服務我們所營運的社區,提供弱勢的個人與家庭各類機會,提昇經濟條件。在全球各地,花旗基金會提供了「微型企業融資與微型創業」服務,以幫助個人達到經濟上的自足;也協助「小型且成長中的企業服務」協助經濟擴展與創造就業機會。另外,還有「教育」工程幫助年輕一代邁向個人與事業上的成功。「金融理財教育」則協助個人在做出與財務有關的決策時,能有充分的資訊。我們還有「環境永續發展」計畫,聚焦於能兼顧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成長與保育環境的永續事業。
更多資訊請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citifoundation.com/
關於得勝者教育協會
協會於民國83年起陸續在全國中小學推展「得勝者教育計畫」,遍及6都16縣市(含外島金門、澎湖、連江縣)。課程包含《問題處理》、《情緒管理》、《真愛守門員》、《原諒練習步》、《財商智富4S》,透過社區志工團隊,以團體課程與心得筆談等輔導模式,成為學生的「重要他人」,每年服務超過500所學校,4,000個班級,近12萬人次青少年。本會曾榮獲96年度教育部「推動學校品德教育」績優民間團體獎項肯定,校園佳評如潮,更多資訊請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champ.org.tw/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bPFHmTXHO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