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正慵懶的躺在沙發上想要睡個午覺
可是腦中就這麼蹦出一個鬼東西來
我想我得開始著手寫人生中第一部政治哲學小說了(遠目
雖然原本預計這應該是四十多歲才會寫的類型
如果我把它搞砸了該怎麼辦?
不過這一部怎麼想都很有趣
會讓人忍不住顫抖的那種有趣(邪笑
只是可能需要大量的菸和酒
看來要忍一下等體檢過了再來玩
而且我得把霍布斯和馬基維利這些人的著作重新看過才行
這段時間就繼續修戰棋
「每一天,我們都會產生一名新的國王,國王擁有絕對的權力,可以命令任何人去做任何事情,無論他是否願意。當然,這個範疇不包含我在內。至於國王如何產生,由你們決定,我不會干涉。」眾人開始竊竊私語,不過接下來的話又讓他們瞬間安靜了下來。「然而,成為國王的人,只能活上一天,無論你做些什麼,或是不做些什麼,都不會改變這一點。犧牲短暫的生命,換取稍縱即逝的權力,又或者為了生存下去,將其餘全部放棄。我想你們已經可以開始思考,究竟該如何選擇。」
光這一段應該就可以知道內容大概會走哪種風格了
不會像大逃殺那樣你砍我我砍你
也不是奪魂鋸這種凌虐小學堂
對於人性什麼的扭捏作態這部不會有
單純在寫一個利己主義(包含心裡利己主義和倫理利己主義)之下「可能」會產生的故事
我想我的任務只是把它寫得更加有趣
因為這原本就是一個有趣的議題
不過為了便於閱讀
所以權力結構和一些需要複雜說明的部分
都會藉由設定來直接去除掉
畢竟這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小說嘛(?
「你們都會死。只是如何而死?為何而死?這是你們可以決定的。」聲音停頓片刻之後,帶著戲謔的語氣補上一句:「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利,不是嗎?」
倫理利己主義 在 香港人自覺維權運動- 『倫理利己主義』 與『效益主義』 淺說 的推薦與評價
倫理利己主義 追求長線的利益,行動以長期上對自己最有利、有最大效益為依歸。 澄清可能的誤解: 1)『倫理利己主義者』並不主張人提升他人的利益, 而是 ... ... <看更多>
倫理利己主義 在 效益主義的道德倫理學入門效益主義/功利主義(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訂閱我的頻道,第一時間通知你我的最新影片◀︎怎樣的人才算是一個好人?要做好人要做甚麼事?你可能聽過「 倫理 學」這個詞,但你知不知道意思是甚麼? ... <看更多>
倫理利己主義 在 [請益] 心理利己主義導出倫理利己主義的論證有誤?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這個論證
或許是小弟資質駑鈍
翻了兩本倫理學都覺得講得不是很清楚
以下綜合兩本書關於這個論證的要旨
再加上一點自己的理解
最後附上我自己對這個論證的反駁
希望板上高手不吝賜教
一、定義
心理利己主義(psychological egoism):
所有人類動機都是自我關懷的,人只會作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行為。這是個「事實描述」。
倫理利己主義(ethical egoism):
所有人在道德上都應該追求自己的利益。此指涉「應然」問題。
二、論證
這個論證有兩個前提:
1.心理利己主義為真
2.「應該」蘊含「能」("ought" implies "can")
(2是個大多數人廣泛接受的命題,
因為道德原則不可能要求人們從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論證的結論為:
倫理利己主義為真。
論證過程如下:
我們可以把心理利己主義,也就是前提1的句子改寫為:
你不可能不自私。 ......(a)
我們可以把前提2『「應該」蘊含「能」』改寫為句式:
若「你應該做X」,則「你能夠做X」。 (因為「蘊含」就等同於如言)
這個句子邏輯上等同於
若「你不可能做X」,則「你不應該做X」。(by contraposition)
X帶入語句「不自私」
若「你不可能不自私」,則「你不應該不自私」。......(b)
結合(a)和(b)
得到結論:你不應該不自私。
此即倫理利己主義
三、反駁
論證之中提到「應該」蘊含「能」所改寫成的兩個句式:
<1>若「你應該做X」,則「你能夠做X」。
<2>若「你不可能做X」,則「你不應該做X」。
其實兩者並不邏輯等值!
原因在於「你應該做X」的否言,嚴格來說並不是「你不應該做X」,
而是「並非你應該做X」。
「並非你應該做X」在語意上並不等同於「你不應該做X」。
起碼我們可以舉出一個反例,例如道德上有許多無關對錯的行為(例如午餐吃什麼)
這一類的行為X既非「你應該做X」,也非「你不應該做X」。
因此,「並非你應該做X」和「你不應該做X」的語意絕不相等。
(不過「並非你能夠做X」和「你不可能做X」在語意上似乎相等?我好像找不到反例)
既然推論的這一步有誤,
整個論證自然崩塌。
附帶一提,
林火旺老師的<倫理學>則是從此論證兩個前提的爭議之處下手,
對論證本身倒是沒說什麼。
若我對這個論證的理解有問題,
還請各位高手指正 <(_ 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03.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