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孩子>
這幾天和豆豆用中文練習介紹家裡的人。
「我們家有幾個人?」
「3個人!兩隻熊還有一隻狗勾!」豆說。
「有幾個男生?」
「3個!爸爸,我,還有白熊!」
「幾個女生?」
「媽媽,二號白熊,還有狗勾。」
「幾個小孩?」
「妳指的是人類的小孩或是人偶的小孩?妳覺得什麼樣的人是小孩?」豆問。
----------------------------------
我不確定這個家裡有幾個小孩。
前幾天爸爸因為工作太忙碌,突然發起了脾氣,那個時候我覺得他也是個小孩。
有時候媽媽會在爸爸跟豆豆都不在的時候,任由自己回到兒童狀態,一個人看《玩具總動員4》然後瘋狂大笑,那時候我覺得我也是個小孩。
很神奇的在還沒有小孩的時候,我跟枝豆某些比較孩子氣的部分都好像是好好的收在抽屜裡的。就在人生多了個豆豆這個新角色的時候,那些都一點一點的被翻出來。
有時候會覺得忙不過來,因為有家裡有3個小孩。
豆豆,小時候的爸爸,還有住在我心中的內在小孩。
----------------------------------
當了媽媽之後是另一階段大量閱讀的開始,因為心裡面有太多太多的疑問。
例如:「健康的親子關係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平衡?究竟是要去做孩子的朋友?還是必須至少是帶有一點點權威的領導者?」
昨天在《如果父母情緒不成熟》一書裡面讀到一段。
"即使是個小孩,你都必須把對方當成一個人,一個獨立自主有獨立思想的個體,尊重的去對待。"
作者琳賽吉普森整理許多無法進行心靈交流的親子關係個案,發現許多家庭即使外表看似健全,但其實父母並不尊重,對孩子的內心世界並不感興趣,導致孩子感覺孤單,成為情緒無處可去的假性孤兒。
「爸媽總會要求我參加我並不想參加的親戚聚會,他們從來沒問過我意願,也沒問過我為什麼會不想參加,而是告訴我“總之你給我出現就對了。”」
「父親無法接受我和他有不同宗教信仰,投票投給他不認同的政黨,擁有他不認同的人生,甚至只是穿他不喜歡的衣服出門。」
「我總覺得自己就像個臨時演員,在他們需要被烘托的時刻到場演出,幫他們營造出完美父母的形象。但他們從來沒有在我內心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刻對我伸出援手。」
那些必須以控制來在關係中得到存在感的父母,其實大多也曾經是不被理解的孩子。他們一邊覺得難受,又不自覺地複製了父母與自己相處的模式。
而孩子內心長期不受重視的後果就是,他們變得自尊心低落,總是以為放棄自己真正的想法,去順從別人才是獲得愛的方式。
----------------------------------
我和枝豆討論,我說某個部份,自己好像還沒有成長成那個可以完全尊重孩子的,情緒夠成熟的媽媽,我甚至活到40幾歲都還在學習如何尊重自己的意願。
他說,他也是。
----------------------------------
「我們家有3個人類的孩子!爸爸,媽媽,還有你。」我和豆豆說。
「你們是大人啦!」豆笑。
「不是啦!我們是平等的3個孩子,當任何一個人做了讓別人不開心不舒服的事,或是有什麼煩惱,都可以講出來。然後我們3個人一起反省,一起改進,互相幫忙好不好?」
「爸爸媽媽也會有不安,也會有做錯的時候,你隨時可以告訴我們!」我和豆說。
「媽媽你不要害怕不安喔!因為我們3個人是住在磚塊堆成的房子裡面,所以大野狼也不會把我們的房子吹倒喔!」
「你說的是3隻小豬吧!」我大笑。
----------------------------------
這個家,兩個老孩子,還有一個看似擁有老靈魂的孩子,還在努力學習什麼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還有長長的一段路要走。
----------------------------------
💖➡GUNZE全家福內衣台灣團持續開團中
https://lihi1.com/cFpda
開團時間:9/13~9/20
Line客服:@yup7143m
(海外地區可以聯繫客服,他們會協助計算運費與下單)
----------------
pic 其實很多時候心智年齡不相上下的父子。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孤兒的視點出發,一語道破身為父母的矛盾和孩子課業壓力的夢魘!超可怕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email protected] #父母 #被愛的條件 #小說 #考高分 #價值...
「假性孤兒」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心得]《假性孤兒》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假性孤兒關於情感缺失父母-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假性孤兒-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輕鬱症、假性孤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輕鬱症、假性孤兒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大山大海的部落格:: 痞客邦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假性孤兒ptt 的評價
- 關於假性孤兒 在 [心得] 分享,假性孤兒- 看板pay_hom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假性孤兒 在 愛長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爸爸媽媽從來沒照顧過我,為什麼我要照顧他們?我心裡的爸爸媽媽就只有爺爺奶奶,為什麼哥哥姊姊明明和爸爸媽媽比較好,卻是我要照顧他們?」
家庭治療師稱玲君這種現象為「假性孤兒」。
https://www.ilong-termcare.com/Article/Detail/2263
--
🔥照服員會員方案,內有詢問度很高的專業責任險https://reurl.cc/R1om0Z
長照家庭必備【愛長照LINE會員】,提供照顧者很需要的諮詢服務
歡迎加入👉https://reurl.cc/GVol9d
【免費代辦輔具補助】輪椅、氣墊床、便盆椅......
👉https://reurl.cc/pD0Dzb
找照顧人力👉https://bit.ly/2HCGdEf
假性孤兒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度努力 #推薦序
.
這次《過度努力》的推薦序,很榮幸邀請到三位重量級人物撰寫,三篇都非常感人,這幾天我會一一跟大家分享~~
.
先與大家分享賴芳玉律師的推薦序~~~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
.
【過度努力的鏡面,照出不放過自己的你】
.
.
努力,還要再努力,是為了自我挑戰,超越別人,也是自我期許;完成夢想,達到人生成功的巔峰,這已是許多勝利組的菁英案桌上的座右銘,也是我們追求的模範。
.
.
但這本書竟是探討「過度努力」是為了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幾乎翻轉努力的定義,前者是堅毅,後者則是脆弱的語意表達。
.
.
這就是心理師觀察到人性最幽微的地方。慕姿既溫柔又直接地點出堅毅背後的脆弱。
.
.
「不夠好」,這句話很傷人,也很毒,可惜的是我們很少有防疫措施。
.
.
「不夠好」是自我要求完美的焦慮,還是外在造成的壓力?很難說清楚,畢竟整個追求成功的文化裡,哪個不是從小就被父母、師長們以各種形式來告訴你「不夠好」,我們更常被這三個字體罰、辱罵、嘲諷或貶抑。長大後,被職場主管、老闆、客戶,甚至情人或伴侶嫌棄不夠好。男人被唾棄錢賺得不夠多、成就太低,女人被嘲諷不夠溫柔體貼、賢妻良母。好吧,這個社會沒放過任何人,就是指著你的鼻子直言:「你不夠好」。
.
.
整個社會,不是虎爸或虎媽當道而已,而是已經建構出隱形的「虎社會」。所以當你有童年逆境,就如雪上加霜,所有的逆境都指向一個原因:「因為我不夠好,所以父母才不愛我」。當這個觀點內化成自我價值時,再優秀的菁英都還是與自卑情結相伴,形塑出各式各樣的創傷因應措施,就像這本書提到的購物欲、冷漠疏離、自戀、暴食症及恐慌症等。
.
.
記得,某次在律師訓練所講授家事課程時,我提到許多菁英都帶著童年逆境的創傷,不斷追求學業成就,只為了證明自己是值得珍愛的人。這段話,讓台下不少年輕律師都紅了眼眶。
.
.
童年逆境創傷經驗是多樣性的,例如面對高衝突或離異的父母,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才會讓父母不幸福,或覺得再努力一點,父母就會變好了;又如假性孤兒的家庭,明明父母都說愛你,但你就是感受不到,父母明明都在,卻無法和父母的愛發生連結,感到難以言喻的孤寂和自卑,只有不斷努力尋求肯定和愛。
.
.
我周遭很多優秀的年輕朋友都有過度努力的情形,我總是感到不捨,雖常常告訴他們:「你已經夠好了,可以了。」但這句話的撫慰,往往只能讓他們停留在:「謝謝你看到我的努力」,卻還不到:「是的,我已經夠好了」的感受。
.
.
所以,真的很感謝慕姿再度為這群「過度努力」而受累的朋友寫下這本書,提供「不夠好」的治療與防疫方法。她不同以往的書寫,改編真實案例,呈現諮商室的對話,透過個案描述過度努力的情境,讓讀者更貼近自己的經驗,進入自我探索的可能。
.
.
大家或許不太明白這本書的切入觀點和書寫方式有多重要,但對於我這個長期從事性別、兒少及家事工作的律師及社會工作者而言,真心感謝她以這方式幫助更多的社會大眾。因為創傷的第一步,就是要覺察它的存在,但我們往往在過度強調「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或其他許多成功勵志語言中,忽略過度努力背後的創傷;也因成長中許多「不夠好」的印記深深烙在骨血中,而難以分辨創傷的存在和影響,以致必須反覆嚴厲鞭策自己努力的因應模式,才認為自己值得被珍惜、被愛,直到疲憊不堪,也很難找到生命的出口。
.
.
這本書透過個案與諮商師深入淺出的對話,幾乎提供完整的創傷復原地圖,從探索、抗拒、覺察到行動,讓每位讀者透過故事中個案的諮商經歷,找到自己復原力的可能。
.
.
這本書還有個很特別的書寫,就是諮商師和當事人的關係,「她希望,我假裝不知道;而我,沒有戳破。只是和她一起,浸在屬於她的悲傷裡。」「雅文哭得唏哩嘩啦,幾乎岔氣。在旁邊的我,跟著不停掉淚。」「美惠笑了,但是淚如雨下。」「『所以,我本來就是她不要的孩子』……這個痛被挖開了。我們一起待在這個痛楚的洞裡,很深,很深。」
.
.
我很喜歡這些描述裡的「一起」。
.
.
總有個說法,為避免替代性創傷,或專業者形象,專業助人者要把自己的情緒離個案很遠。但有次半年內發現罹有兩種癌症的平路老師在一場醫療座談會,分享醫病關係時,她說即便只有三分鐘的就診期間,也希望醫生的眼神能望著病人,讓病人感受到醫生的溫暖。有次某醫生看著檢驗報告說:「這樣我就放心了。」她對醫生那句喃喃印象深刻,那意味著醫生和病人是「一起」。她認為如果能夠「一起」,就連疾病都不可怕了。所以我猜想諮商心理師能和個案「一起」,個案應該也會很安心,算是專業者願意付出工作以外的溫柔。
.
.
人生總有很多的困境和挑戰,沒人可以無傷無痕地全身而退,俗稱「人在江湖走,哪個不挨刀」,正是這個道理吧。只是,我們如何和自己的創傷安然相處,帶著自己獨特的復原力活著過每一天。不必是成功,只是簡單也活著而已。
.
.
賴芳玉(律師) @fangyulai1018
.
.
《過度努力》預購:
博客來 一般預購版:https://tinyurl.com/y9nf26zb
金石堂 限量療心卡:https://reurl.cc/MZyzjm
假性孤兒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孤兒的視點出發,一語道破身為父母的矛盾和孩子課業壓力的夢魘!超可怕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父母 #被愛的條件 #小說 #考高分 #價值 #小雪 #심윤경
◆小說版《天空之城Sky Castle》.女孩版《杏仁》
◆《東亞日報》、《京鄉新聞》推薦圖書
◆2020慶尚南道教育廳推薦好書
◆2019韓國YES 24網路書店「今日之書」入圍
📚目錄📚
00:00 宛如天空之城的故事
00:40 故事開始
01:44 故事大綱
03:04 比較
04:51 偽善
06:36 控制
09:31 我的心得
11:49 結尾
📚延伸閱讀📚
小雪:被愛的條件 설이
作者: 沈允瓊
原文作者: 심윤경
譯者: 簡郁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1/26
📚延伸影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https://youtu.be/RhvemR0w4Hw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https://youtu.be/AdSVEV5oEG4
《假性孤兒》https://youtu.be/Y3LF4A2i6mY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https://youtu.be/dGS6X376kQw
===== Podcast #嗚喵備忘錄 =====
pressplay ▶ https://reurl.cc/ldQXZv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N6QDR5
spotify ▶ https://reurl.cc/VXzeR6
soundon ▶ https://reurl.cc/Q3RDb0
KKBOX ▶ https://reurl.cc/8nv75o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NeKo嗚喵 官方網站▶https://neko-wumiau.com/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假性孤兒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完整一刀未剪請至會員專區:https://youtu.be/KPJE7PSsjmU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延伸閱讀📚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假性孤兒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父母總是不了解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溝通,和某些家人相處總是叫人挫折、換得遍體鱗傷...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延伸閱讀📚
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作者: 琳賽‧吉普森
原文作者: Lindsay C. Gibson
譯者: 范瑞玟
出版社:小樹文化
出版日期:2016/09/14
博客來:https://easymall.co/2iJ1e
#假性孤兒 #原生家庭 #父母 #情感缺失 #情緒勒索 #琳賽吉普森
📚目錄📚
00:00 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
02:29 情感缺失者面對親密關係
03:02 【情緒缺失的父母或孩子】
03:04 情況1:前後不一,自相矛盾
04:01 情況2:強烈的防衛心取代了自我
04:46 我自己的情況:我的爸爸
06:29 【假性孤兒成長史】
08:52 【事情會有轉機嗎?】
10:30 總結:別害怕太陽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假性孤兒 在 假性孤兒關於情感缺失父母-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電視劇,好多人開始意識到親子教育,雖然我還沒有看過,但想透過《假性孤兒》這本書,和大家分享這一類型的問題。 ... <看更多>
假性孤兒 在 假性孤兒-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在我看來,這本書有兩大重點,第一個重點是介紹「情感缺失父母」,第二個重點是介紹「內求型人格」的子女,並指引他們如何自處。 ... <看更多>
假性孤兒 在 [心得]《假性孤兒》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版本:https://samiau0321.blogspot.tw/2017/11/blog-post.html
書名:《假性孤兒》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英文書名: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作者: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
出版社:小樹文化
因為書名的緣故,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孤兒」兩個字,但本書並非探討現代父母雙薪家
庭無法照顧子女的議題,許多假性孤兒甚至成長在衣食無缺、父母成就學歷高,甚至是全
職母親的身旁,這本書真正要探究的是
我們內在的「深層孤寂」與「不安全感」到底從何而來?
這其實是我內心的巨大問號。
在人生的路途我總覺得父母彷彿有看不見的銅牆鐵壁包圍無法突破,他們對我的態度,視
學業成績、順從與否來決定,總是忽冷忽熱沒有規則,每當我想要闡述自己的想法,父母
就會把話題和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變成訓斥,常常向我抱怨孩子無法解決的情緒、夫妻爭
執和婆媳問題...在滿滿哀傷童年中度過的我,常常覺得喘不過氣。
漸漸的,我開始覺得父母對於「角色」和社會眼光看得比真正的我來得重要,他們重視自
己的社會角色分數(像是好的母親、盡責的爸媽),比子女的感受、心理狀態來得重要,
這個詭異的想法讓我陷入極度的罪惡感,但現實是,無論我是否能達到他們的要求,我都
沒有成就感、感覺不到愛並且不快樂。
【 1 】是什麼造就我們內心世界的孤兒
書裡面主要討論的是在「情感缺失」症狀底下的人(與其專注在父母身分,不如說是整個
社會普遍的問題),這類人無法體會別人複雜的情緒、以自我思考為中心、無法接受差異
性、習慣用情緒感染的方式來溝通問題。
那麼什麼是情感健全的互動呢?
聽起來是不是有如神一般的境界!?
就算是和親密的家人、伴侶、朋友也很難達到如此深度的親密關係和安全感,甚至我們自
己己的深層孤寂,或許都來自於自己的情感缺失,這本書並不是要歸咎於誰,在看每個章
節的時候,非常建議用三個角色和立場去審視,分別是父母、自己(或者對伴侶)、孩子
(或者對弟妹),將會得到完全不同的震撼。
【 2 】情感缺失者的徵兆
挑了幾個讓我非常有感觸的部分。
(1)指望被鏡映 The mirror stage
鏡映(The mirror stage)原本指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與父母的互動,父母自
然對孩子的情緒、感覺產生同理和連結,但情感缺失者,渴望的是孩子能理解他們並且鏡
映出來,變成是孩子需要時時刻刻解讀應付他們的情緒。
(2)時間觀念的不同
情感缺失者常常在情緒衝動的情況下,只能辨識片刻(當下便是永恆)而不是線性、連續
的,他們無法理解別人為何帶著過去的傷,常常前後不一致或者不能理解別人需要復原的
時間。
(3)內化父母的聲音
小時候我們吸收來自長輩的意見和信念,將這些批評化為內在聲音,這些聲音會對你的個
人價值跟品格時時批判,這或許也是有些人聽到別人無心的話語,就會突然勃然大怒的原
因,他們內在的受傷小孩時時緊張而敏銳。
【 3 】你要的是情感糾葛,還是親密感
書中提到情感缺失者會「抗拒親密感」,老實說這真的讓人很難分辨。
就我有印象以來,家裡就有非常濃烈感覺要窒息的情緒,但我隱約覺得十分矛盾,有時候
表現成大團結的模樣、有時候卻因為小事被不尊重的斥責,在這份激烈的情感下,卻常常
感受到冷酷...為何說愛卻無法接受自己是「獨立個體」的疑惑席捲著我。
看到這個章節讓我恍然大悟...
而其中讓我覺得最困惑的部份就是「神聖的角色」。
彷彿角色才是重點,而不是兩個尊重、理解對方的個體,彼此都擁有一個角色服從機制,
甚至從中得到某些特殊的權力可以脅迫對方服從,固守角色是我覺得在互動過程中最大的
屏障,破壞了彼此深入了解對方的機會,也阻隔了對方真實的想法和聲音。
一直到我遇到自己的伴侶,也用同樣的方法去控制他,要求他執行身為「男友」、「丈夫
」的責任,直到遇到感情的危機摸索了許久,才真正理解什麼是「親密感」。其中最重要
的原則就是:我們尊重彼此的差異、完全接納彼此的個性和脾性、對方想做的事情不干涉
、陪伴重要時刻無話不談卻不視對方為自己掌握的物品。
那種親密感超越角色所能給予的滿足,無法言喻。
【 4 】放下你的偽自我,你的真自我在哪?
在書的最後章節會漸漸的讓你認識真我。
其中我覺得最棒的就是「讓你從角色中鬆綁」。和父母相處感覺到痛苦的你...
是否也是源自於對父母這個角色的期待?
當你客觀的看待彼此的關係,放棄對父母的療癒幻想,讓他們好好的做自己,不再放任你
內心渴求的內在小孩到處跑、不再試圖讓他們改變,就不會輕易的觸動到彼此的痛苦。以
成熟的方式相處,而不是回到童年的親子關係,反而或許能得到改善。
有趣的是,書的最後並不鼓勵你的伴侶也是情感缺失者,並且積極的讓你能找尋到擁有親
密感的方法終結情感孤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5.26.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09806180.A.CB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