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月,我人生第一本小說《貪杯客》出版了,那是關於一個肥宅孤身拯救世界的熱血故事。
接著我就跑去當兵,把這些事情拋諸腦後。
軍中的生活枯燥乏味,我只能在腦中胡思亂想聊以解悶,放假時再把想到的故事用鍵盤刻下來。
兵役結束後,故事也完成了。
我於是把編輯約了出來,告訴她我又寫了一篇肥宅為愛奮鬥的溫馨故事。
我進到咖啡廳時,編輯正在煮小火鍋。
「編輯大人,好久不見。」我僵硬地擠出笑容。
編輯沒有理會我,逕自涮著肉片。
我尷尬地坐下,戰戰兢兢地打開筆電,把螢幕轉向編輯。
「這是我line上面說的那個故事……」
「為什麼要寫蛋蛋?」編輯連頭都沒有抬。
「痾……什麼?」我假裝沒聽清楚。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編輯專注地盯著鍋中的肉片。
早就熟透的肉片在鍋內翻騰,被滾燙的高湯煮到皺摺萎縮。
我面色嚴肅地坐了下來,清了清喉嚨。
「您有所不知,其實我的故事從來就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
「喔?」編輯漫不經心地應了聲,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貪杯客》的重點不是尻槍,而是描述一個青年成長蛻變的過程,主角原本是個缺乏自信、生活毫無目標的廢人,卻在手淫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我,體會到生命的美好,也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只可惜這故事寓意太深,大家都沒看出來。」
說到這裡我頓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觀察編輯的反應。
編輯又夾了一片肉放入鍋中,她從剛剛到現在一口也沒吃,似乎只是單純享受著烹調的過程。
我嚥了口口水,繼續大放厥詞。
「而《蛋蛋的高度》要講的也不是關於蛋蛋,而是主角對一個族群從相互排斥到彼此接納的過程,是個體融入團體的故事。如果說《貪杯客》是要教大家怎麼跟自己相處,《蛋蛋的高度》就是要教大家怎麼跟社會相處。這個系列絕對不只是想寫胯下那麼膚淺而已。」
我用哀愁的眼神眺望天花板上的吊扇,想要營造一些高處不勝寒的蕭索氛圍。
「我原本以為,就算世上所有人都不明白,妳也一定能理解的。」我多愁善感地嘆了口氣。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編輯還是淡淡地問,一點都沒有被我的誠意感動。
「請您住口!」我義正嚴詞地說道:「如果覺得這部作品講的只有蛋蛋,是對我人格的嚴重貶低!我絕對不會接受這種汙辱!」
編輯靜靜地瞅著我,一手托腮,一手操作筷子夾起盤中剩下的所有肉片,唰的一下插入鍋中,汁水飛濺。
我氣勢頓消。
「我說二師兄,你還記不記得,我一開始為什麼要找你?」編輯輕聲問道。
「……妳想要出版育景的故事。」我回答。
「然後呢?你給了我什麼?」編輯又問
「貪杯客。」我心虛地低下頭。
「我幫你出版了貪杯客,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嗎?」編輯看著我。
「當然沒有,我非常滿意。」我猛搖頭。聽過我演講的人都知道,這本書對我而言意義重大。
「很好,接著呢?貪杯客出版後我說什麼?」
「您說想出版育景的故事。」
「然後呢?這次你給了我什麼?」
編輯的語氣還是那樣溫柔,卻使得我整個人不寒而慄,雞皮疙瘩悄悄爬上臂膀。
「……蛋蛋的高度。」我艱難地回答,豆大的汗珠滾滾而落。
「那麼,親愛的作者大人,我現在只有一個問題。」
編輯淺淺地勾起嘴角,眼中卻完全沒有笑意。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
為什麼一定要寫蛋蛋?
真是個好問題,我也想知道答案。
「蛋蛋……蛋蛋不好嗎?」我心虛地問。
「我不知道,我沒有蛋蛋。」編輯收起笑容,神情冷漠。
小火鍋終於滾完了所有湯汁,軟爛的菜葉與熟到不能再熟的肉片一起黏在鍋底乾燒。
我鼓起勇氣,試圖做最後的反抗。
「這不是有沒有蛋蛋的問題!是心胸開不開闊的問題!用下流眼光看待蛋蛋的人才是真正低俗的人!」
編輯大人點點頭,從包包中拿出一張紙。
「我幫你掛了明天早上的精神科,不管有沒有空,我覺得你還是去看一下比較好。不用感到不好意思,很多作家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她把紙攤平壓在桌上,推到我面前。
「我的精神很健康,完全沒有問題。」我揮手將那張紙掃落在地。
編輯又點點頭,抽出另一張紙。
「我早就猜到你會這麼說,所以我也順便幫你預約了明天下午的泌尿科,如果你故事裡的情節屬實,我建議你還是去看一下比較好,大頭小頭,割以永治,兩種疾病,一次搞定。」
「割什麼治什麼?動不動就割來割去的對身體不太好吧?」我有點慌。
「不用感到不好意思,很多作家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才沒有!才沒人有那種問題!」
「我早就猜到你會這麼說。」編輯第三度點點頭,熟練到像是事先演練過一樣。
「也就是說,你是在身心健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寫完這個故事的。」
她慢條斯理地從包包中拿出手機,把畫面亮給我看,裡頭是我們用line討論劇情的對話擷圖。
「這樣一來,光憑這些對話紀錄我就可以告你性騷擾。」
我大吃一驚,瞬間五體投地,跪趴在地上。
「對不起,我承認我就只是想寫蛋蛋而已,因為我是個低俗又沒水準的人,覺得寫蛋蛋就會很好笑,簡直跟小學生一樣幼稚。我感到很抱歉,也很後悔出生在這個世界上,請您大發慈悲,手下留情。」
我把額頭貼在冰冷的地板上。
在性騷擾的罪名面前,我毫不猶豫地放低姿態,把自己的尊嚴踩在地上踐踏。
「平身。」編輯拉著我的手,把我扶起來。
「謝娘娘。」我誠惶誠恐地站起身,以為這件事就會這樣落幕。
不料編輯繼續抓著我的手,緩慢而堅定地探向桌上的小火鍋。
「大、大人?」我心中不好的預感閃過,編輯已經按著我的手掌平貼在鍋底。
滋滋滋。手掌瞬間燙得發紅。
我瞪大雙眼,痛得幾乎發瘋,卻愣是咬緊牙關,一動也不敢動。
「我不喜歡吃火鍋。」編輯突然開口。
「是。」我面色蒼白,汗如雨下。
掌心冒起水泡,倏又破裂,膿血跟死肉糊成一團悲哀的黏稠物質。
「雖然我不喜歡吃,但我很喜歡煮。」編輯用聊天般的口吻,不疾不徐地說道。
「每次我審稿審累了,總是會去煮火鍋。說來神奇,僅僅只是看著肉塊慢慢燒熟、燒爛、燒焦,我千瘡百孔的心靈就能獲得療癒,重新獲得元氣。」
「是。」我雙腿無力顫抖,胯下一片濕濡。
「但是二師兄,每次看你的稿都讓我覺得心很累,真的很累很累,那是煮再多肉也無法消除的疲憊,你能理解嗎?」編輯幽幽問道。
「是。」手掌由紅轉黑,難聞的焦味從鍋中傳來。
好痛,真的好痛。
我覺得自己可能不會再醒過來了。
如果現在測我的心電圖,鐵定是慘絕人寰的直直一條線。
「所以我在想,以後收到的稿件裡面,如果再出現什麼莫名其妙的器官,我乾脆就把它割下來,丟到鍋裡煮,消除一下壓力。」
編輯的視線有意無意地飄過我的胯下,淡淡地說:「你覺得怎麼樣?」
「是。」我雙眼上翻,嘴角溢出白沫,。
「合作愉快,改天見。」編輯滿意地點點頭,終於放開我的手,站起身離開。
我抱著柴魚昆布口味的手癱軟在地上,視線逐漸模糊。
失去意識之前,我想起電腦中另一份來不及打開的文件,腦海中閃過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人類就算沒有奶頭,應該也活得下去吧?
□
以上的記述內容,本來是新書上的後記。
但是在新書出版之前,編輯大人離職了。
也許是受不了連續做兩本這麼低級的書,也許是找到了更好的人生方向,編輯大人就這樣消失在我的生命中。
無論如何,我仍然很感謝她願意在PTT上找一個亂發癈文的肥宅寫書。
後來,新的編輯大人一臉不悅地接手了這本書,我們之間的恩恩怨怨當然又是另一段故事了,有機會我再說。
順帶一提,今天晚上12點,就是《蛋蛋的高度》上市的時間,請多多指教。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407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8630132075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3032812836
讀冊 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4529.html
「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意思」的推薦目錄:
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意思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排精神」是什麼?- 蒙克
中國女排里約奧運上打敗強手塞爾維亞隊(8月21日)奪冠。決賽前中國女排反敗為勝,淘汰巴西進入半決賽,又戰勝了荷蘭進入決賽,媒體評論紛紛為久違的「女排精神」再現而歡呼。
按照女排教練郎平的說法,「女排精神」就是鍥而不捨,「團隊遇到苦難永不放棄」。
「女排精神」的提法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以郎平為主攻手的中國女排發揚奉獻拼搏的的精神奪得所謂「五連冠」。其實中國女排的拼搏精神源於文革末期日本女排教練大松博文引入的「魔鬼式訓練」,即強調嚴酷、團結和拼搏的訓練方法。
發明翻滾救球技術的大松博文要求日本女排隊員在防守時明知一個球無法挽救的時候,也必須要上前撲救。在本次里約奧運排球比賽中,這種明知無力挽回但仍然奮力撲救已經成了標凖的防守動作,表現出頂級選手的頑強精神。
60年代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執導下屢勝身材高大的歐洲隊,日本女排有了「東洋魔女」的稱號。1964年在東京奧運上,大松博文帶領的日本隊戰勝蘇聯隊奪得奧運會首枚女子排球金牌。
時代標籤
文革結束後在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的席位,同年中國女排戰勝日本首奪亞錦賽冠軍,成為「三大球」中最先「衝出亞洲」的球隊。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處於新舊交替的當口,對女排的勝利的宣傳似乎為整個社會增添了信心。
1981年中國女排又7戰7勝奪得世界杯賽冠軍。接著1982年女排在秘魯的世錦賽上再次奪冠。隨後在1984年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再次獲得冠軍,實現了「三連冠」。在其後一些年裏,中國女排創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的紀錄,可謂輝煌一時。
當時官方媒體有許多關於在「女排精神」感召下,工人超額完成生產任務的報道,「某煤礦工人看完女排比賽之後,自覺加義務班,日日超產」……當時《人民日報》還開闢了「學女排,見行動」的專欄。
有評論說,在市場經濟改革和打開國門的初期,中國人意識到同發達國家的差距,有不少失落徬徨情緒,那時候的「女排精神」的確給當時的社會注入了信心,影響了一代人。這次在北京機場歡迎女排隊員從里約凱旋歸來的人群中,就有打出標語自稱是60後的老女排球迷。
「女排精神」成了一個時代的標籤,之前不同時期官方宣傳的其他精神也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現實和價值觀。跟女排精神同時代被提倡的還有「張海迪精神」。比如文革時期有「反潮流精神」。更早還有「鐵人精神」和「雷鋒精神」等等。
奧林匹克
說回到體育,雖然說現代的競技體育項目不分高低貴賤,但許多運動的起源有上流階級的烙印,比如馬球,射擊,擊劍,滑雪……奧林匹克精神,究其起源,也和歐洲的貴族和紳士精神相關。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起人法國人顧拜旦的奧運理念就深受當時英國上流社會公校的所謂貴族精神影響。英國公校都重視體育教育,信奉「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的古訓。英國奧委會更把英國奧林匹克傳統上溯到1612年英格蘭出現的使用奧林匹克名稱的紳士體育競技。
據稱當初威靈頓公爵在打敗拿破崙後說過:「滑鐵盧的勝利,是在伊頓公學的操場上決定的」。儘管這句話是否出自威靈頓之口存在疑問,但作者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讚揚英國上流社會的學校通過體育教育塑造了學生剛毅性格。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後來說,或許伊頓的操場導致了滑鐵盧的勝利,但是後來的許多戰爭失敗,也源於伊頓的操場。他的意思是英國上流社會一直在墮落。之前也有批評者說,伊頓公學欠缺思維訓練,缺乏應用,缺少知識,智慧和理性。
至於1815年6月18日發生在滑鐵盧發生的決戰,結果恐怕是取決於最後趕到的十幾萬普魯士援軍,而不是伊頓的操場。當日威靈頓和拿破崙各方率不到七萬兵力上午開始決戰,到傍晚雙方後備隊都投入了預備隊後,戰場上仍未分出勝負。有人說到晚間法軍已經逐漸佔上風。就在這時候普魯士統帥布呂歇爾帥十多萬援軍趕到,給了拿破崙的法軍決定性的一擊。
上流社會教育強調紳士的才能必需得到全面發展,還要接受灌輸公平概念的體育教育。最初的奧運精神就是由這種紳士型業餘選手來體現,那時候選手做訓練凖備都會被認為是作弊行為。
到了20世紀隨著歐洲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紳士型的業餘選手已經過時。特別是在蘇聯東歐出現了全職業餘選手制度,即雖然選手不是以體育作為終身謀生職業,但是這些業餘選手在國家的體校和體育機構獲得資助。
集體主義
在中國被許多人稱此為「舉國體制」,中國女排也是這種全職業餘選手。舉國體制令西方靠自己資助的業餘選手處於劣勢。但自70年代始奧運會逐漸取消了關於業餘選手參賽的要求,歐美國家也開始了政府扶持和投資的做法。英國里約奧運金牌超過中國就被歸因於20年前政府對體育加大扶持力度。
上世紀80年代被總結出的「女排精神」有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自強不息,科學求實、為國爭光等內容。同一般所說的自律,拼搏和協作的體育精神相比,關於「女排精神」的宣傳更多強調了中共的集體主義傳統,即個人利益服從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
這次中國女排里約奪冠後,左派人士評論說,「女排精神」就是毛澤東講過的:「百摧不垮、打不爛、永不服輸」,「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果真如此嗎?
自「女排精神」最初提出到現在,中國經過了幾十年的市場化和商業化發展,中國體育界面貌已經今非昔比。社會已經普遍接受運動員在為國爭光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也接受了對運動員的金錢獎勵。在美國打職業籃球,年薪上千萬美元的姚明,通過企業贊助和廣告合同成為巨富的著名選手王楠、劉翔等人都成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偶像。
這次女排獲勝不要說同毛澤東的教導相聯繫,就是同80年代提倡的「女排精神」相比,時過境遷,精神內涵也未必完全相同。
欣賞英國貴族教育的人會說「滑鐵盧的勝利,是在伊頓公學的操場上決定的」,但也有人指出實際上滑鐵盧軍事勝利的背後是英國超過法國的經濟和貿易能力以及人口的增長。
中國女排前主教練陳忠和在中國女排里約奪冠後說「精神是看不見的東西,應該是從每一天的訓練中去體現,而不是喊口號。沒有每天的訓練做基礎,談什麼精神?」女排勝利的背後也是龐大的訓練基地和國家投入的支持。
#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