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最重要的功能是除霜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裡面不要再放我的爸媽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而我的冰箱會說話
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我要讓我心動的飲料擺滿一整架
...
由除霜可以寫抒情文
發展阿公阿罵家的舊冰箱,以及冰箱與我的人生故事
也可以寫科普文
為什麼會有霜,霜是怎麼形成的,
然後將霜連結到人生觀
譬如冰箱要乾淨得日日由小處做起,
講原子習慣的重要性
譬如將霜比喻成記憶的累積,冰箱就是我們的心靈,需要定期清潔,不讓過去沉重的回憶成為未來的負擔
.
由爸媽出發,除了可以寫上述的點外
還可以寫對上大學後即將獨自生活的期待
我的人生會做出什麼與爸媽不同的選擇
.
我的冰箱會說話,
擬人化寫冰箱在家中一隅對整個家的觀察
寫飲食健康,寫囤積者的心理匱乏,
寫永遠覺得不夠大不夠用的恐慌
還可以寫智慧生活與物聯網,
寫對於未來科技生活的想像
.
心動的飲料擺滿整架
寫理想生活,寫快樂是自找的不是你給我的,
寫活在當下
...
今年的學測國文作文題目是「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
一聽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愣了一下
覺得這個出題意識是年逾不惑以上的人生體悟
可能對18歲的學生來說,不太容易發揮吧
(但當然,也很快地能有思考深度上的鑑別度)
不過,以行銷和文案寫手的角度來說
我覺得這是個很不錯的題目
可以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不同的文案故事
激發我多面向的思考與寫作練習
btw,
今年的題目也把《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王牌冤家)和《健忘村》這兩部我很喜歡的電影拿來入題比較;同場還可以加映《Click》(命運好好玩)、《Vanilla Sky》(香草天空)(或西班牙原片《睜開你的雙眼》)
之前看《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也剛好寫到了這種,人們想把痛苦記憶消失的想法:https://medium.com/@marcorange/c25a3e154584
關於《健忘村》
除了對統治階級的批判外,我覺得還有更深廣的寓意,之前的舊文可以看:
https://omarc.pixnet.net/blog/post/65005312
沒有把喻體寫明,但我每次重看想改的時候又覺得:就保持這樣吧
...
Follow我的Medium: https://medium.com/@marcorange
YouTube頻道: http://bit.ly/OMARCYT
Podcast: http://bit.ly/marcread,https://spoti.fi/3nLJsv2
IG: 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
你/妳家的冰箱裏面是甚麼樣子呢?
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作文 在 張錫源(Aaron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本好書到手📘📘📘
再次跟大家強烈推薦【有故事的世界鹽圖鑑】
很榮幸能受邀為這本書寫推薦序,其實從小最討厭的就是寫作文,能受邀為這本書寫序是我的榮幸,但也為了這個序,坐在書桌前狂抓頭,只差沒去撞牆而已!
我並非專家,但用我的領域來跟大家介紹心中的【鹽】。
推薦序~探究食之本味
張錫源(Aaron)│Fancy Lucy Art Bakery 芳璽烘焙藝廊烘焙總監
我是麵包烘焙職人,得知《有故事的鹽圖鑑》要推出翻譯版本時,心中實在喜出望外!
烘焙過程中,鹽是麵包最基本也最不可缺少的調料。看似普通的鹽卻是成就麵包風味的關鍵。
鹽,可以提味、可以強化彈性、抑制微生物繁殖、控制酵母的安定作用。
鹽對麵包的重要性,如同海洋對地球般,是那麼理所當然的存在,卻背負著巨大責任。
不同的鹽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香氣及味道,這也是麵包回甘的重要因素。
在各式食材資訊鋪天蓋地亦垂手可得的現在,烘焙師傅們也不斷的尋找並創造屬於自己的味道。
當然,鹽也是其中一個重點選項,就如書中提到的:
「找出自己『最對味』的鹽」,一旦找到最合適的鹽,對上最匹配的原料,越能引出食材特色,彰顯產品的迷人風味。
如今的新食代風潮中,對食的文化要求更高了,也越來越追求「味之本質」,在健康飲食風潮下,吃出食材的原形風味,絕對是大家對食的根本要求。
其中,鹽更是食材與職人用來大展身手的關鍵。
鹽在生活中的用途太廣了,這也代表鹽的重要與必需性。
本書清楚介紹鹽的種類、製成、功用及基本知識,是市場上少有的專業書籍,也是大眾在探索食之本質時最需要了解的知識。
我深深認同並推薦本書,希望大家不只透過烘焙或烹飪認識鹽,而是像我一樣,將鹽帶入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