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可憐,不要可憐我~
昨天的po文再次證明人生的際遇真的好難說,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開一扇窗,以及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一篇文章證明好多事,媽,北漂這段日子我過得很好,勿念)。
昨天發文本來想示範哀抖(idol)與普男自拍的差別,結果全寶島的人都在看我的眉毛,回到辦公室同事已經火速為我預定好修眉體驗,哈哈哈哈哈哈可以不要這麼積極嗎!當下我只想告訴她:我不可憐,不要可憐我!
川一直以是「自然系boy」自豪,北漂的這段日子一直脂粉未施,在混濁的城市保持一塵不染的初心。所以對修眉這件事開始是有點抗拒的,但最後仍擋不住美女同事的柔情攻勢,以及回頭看見「偶像是有社會責任的」標語在我辦公桌上,終於決定慷慨赴義。
時代真的好進步,現在已經有「修眉吧」這種地方存在。來為我修眉的師傅是個年輕美女,穿著一身黑,臉上沒什麼表情,這裡就禮貌地用女打仔稱呼她(哪裡禮貌?)。女打仔師傅看到我的眉毛就說,「你的眉毛屬於高級眉型」很高級的意思嗎?「不,是需要高級技術處理的眉毛」靠腰!我不可憐,不要可憐我!
女打仔師傅說我的眉毛雜亂,有斷層,毛還往下長,可能有影響運勢之虞。她決定用蜜蠟修眉為我治療。看到是要用蜜臘拔毛時,川有點擔心,怕會痛,女打仔師傅說這種方法可以維持約3~4週,還能減緩雜毛生長的速度,毛孔也不會因為除毛而變大,只是會有點痛。好,一點痛不算什麼。
女打仔幫我拔掉第一區的毛時,我差點沒有直拳攻擊她的橫隔膜。那種感覺像有人呼了你眉毛一巴掌然後一溜煙跑掉,與其說痛不如說是錯愕。但女打仔給我看拔下的毛,的確很多,而且只要痛一次不用一根根拔,很划算,但我雜毛太多,於是又再被呼了大約五巴掌。
處理雜毛後,接下來就是斷層的部份,女打仔師傅說:「現在我幫你用還我美眉膏補色」還我…什麼?「還我美眉膏」女打仔師傅用一種很冰冷的口氣說著,眼前的景象就像陳松勇或戶愚呂比手指愛心一樣不合理。再次強調女打仔是美女,長得不像陳松勇或戶愚呂,只是氣質像。
大約15分鐘手術完成,下圖就是修好的樣子,美女同事說我看起來精神許多,為了感謝他們免費提供體驗,我必須提到他們的名字,謝謝 Benefit Cosmetics,如果有任何關於眉毛疑雜,可以親洽各大百貨的benefit專櫃,都有附設修眉吧,請不要指定女打仔,她不知道我這樣叫她。
最後,最近一連發太多露臉照,所以短期之內不會再大面積露出,想念我時就看看舊照吧,手分手。
#我是郝慧川
#為你們我受拔毛苦
#偶像的社會責任
#好重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偽婚世代:沒有不幸,只是不幸福的人們」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楊嘉玲、 陳怡璇 內容簡介: 『你因為愛,決定和一個人攜手展開第二人生, 但你有多少把握,這段婚姻可以一起走到終老?』 如果再讓你選一次,你願意走入婚姻嗎? 楊嘉玲心理諮商師,與陳怡璇編劇家,兩人聯手...
「偶像的社會責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郝慧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光引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施文彬電音本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身為偶像的社會責任在哪裡? 的評價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每週精選】1382上主與偶像:傳媒: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 的評價
- 關於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蔡徐坤流量是一种社会责任... - 偶像练习生Nine Percent Idol ... 的評價
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光引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去屋頂公園聽來吧焙焙和久違的葛洛力 Glory~
以前聽小葛唱「台中日和」都會感動到流淚,但是今天可能因為太久沒聽,太過想念,腦中一直浮現以前和小葛一起巡迴的片段~所以第一首就流淚了XD...「在這個一切都很快速的世界,如果哪天再也不唱了,或許也不會有人在乎吧?」覺得很多音樂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想法...但是今天聽的時候真的強烈感覺到我好需要小葛的音樂~~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偶像的社會責任嗎~~XD
引擎
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偽婚世代:沒有不幸,只是不幸福的人們」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楊嘉玲、 陳怡璇
內容簡介:
『你因為愛,決定和一個人攜手展開第二人生,
但你有多少把握,這段婚姻可以一起走到終老?』
如果再讓你選一次,你願意走入婚姻嗎?
楊嘉玲心理諮商師,與陳怡璇編劇家,兩人聯手創作
生活裡所有困擾我們的習題,都是情感問題,
本書將「故事」融合「心理」,將「人生如戲」做最深刻的展演。
小時候,我們總是聽大人說,女孩幸不幸福,要看得是她之後嫁得好不好。婚姻,用某個傳統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女人的第二人生。
於是,我們想問:
如果婚後的人生,失去了愛和自我,這算不算是一種偽婚?
如果婚姻生活不如預期,我們還有機會重新選擇,重新來過嗎?
結婚,結婚。
你結的,是真的婚?還是假的婚?
《偽婚世代》講述四個閨蜜一同從高中畢業,告別了青春愛情的世界,一下子來到人生四十的路口:四個女人,四種生活,四道難題。
明明是在同一條起跑點,相似年紀和背景下出發的四個女孩,為什麼來到婚姻這條線上,每個人的命運完全各異。
有人結婚,擁有令人欽羨的家庭,卻發現老公給不了情感上的交流;
有人單身,擁有令人嚮往的生活,卻在自由世界裡找不到心的歸屬;
有人在婚姻裡失去了婚姻,第三者卻是自己;
有人在婚姻裡什麼都做到位了,付出全部的自己,卻失去了尊重。
讓我們軟弱的,不是外遇,或者第三者介入,
而是在婚姻生活中看見「失落的自己」。
你,能勇敢去愛,
勇敢面對婚姻、面對你內心對歸屬的渴求嗎?
結婚,原本是燦爛的美事,讓我們因愛結合,打造屬於自己的家庭。
結婚,原本是自我的延伸,帶我們完整不同的人生階段。
結婚,原本是溫暖的依偎,讓人有勇氣一同面對生命的挑戰。
如果,在婚姻裡失去了愛和自我,感覺不到溫度,算不算是偽婚?
我們,是否有重新選擇的權利?該怎麼選,才不落入無愛的寂寞?
一本結合心理師與劇作家觀點的小說,跳脫傳統敘事節奏,共同描寫「關係在失溫之後、離婚之前」,那細微的變化與幽微的情感,為何我們的婚姻沒有不幸,卻依然無法感覺到幸福。
透過「婚」,與「不婚」的困境,將「婚姻內」、「婚姻外」的所有糾結和難題,以四個女人的人生展開,投入大家熟悉的角色設定和社會現象,將現代人面臨家庭問題而衍生的各種社會責任、心理探討,一一演繹。
作者簡介:楊嘉玲
國家考試及格之諮商心理師
啟點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身分多元,喜歡遊走在感性的諮商師、作家,和理性的創業者、講師之間,尋找生命不同面向的平衡點。擅長透過文字,爬梳人心中複雜的情感;近年開始學習小說和劇本創作,期待用生動直接的方式,融合「心理」與「故事」,將「人生如戲」做最具體的展演。
【代表著作】
《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2018,采實文化)
《早點這樣想,該多好》(2018,大田出版)
《心理界限》(2017,采實文化)
《身體語言,懂這些就夠了》(2018,大雁文化)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總是卡卡的》(2017,大雁文化)
《別人的情緒,你讀懂了嗎?》(2016,大雁文化)
《衝突對話,你準備好了嗎?》(2015,大雁文化)
作者簡介:陳怡璇/編劇家
曾榮獲行政院新聞局創意電影故事得主。大愛電視台合作編劇、三立都會台華劇編劇、好故事工作坊合作編劇;啟點文化授課講師。
從事編劇工作十餘年,創作超過三百小時連續劇劇本。作品類型豐富,無論是愛情偶像、奇幻古裝、感人紀實、現代都會,皆屢創佳績。擅長透過故事,創造情感流動的空間,讓人不知不覺掉進戲劇的世界裡,看見自己。除了持續創作外,亦將多年的寫作經驗彙整成課程,協助人們說出自己的故事。
【代表著作】
《竹音深處》、《蘭心飄芳》、《剩女保鏢》、《美味的想念》、《兩個爸爸》、《有愛一家人》⋯⋯等電視劇。
出版社粉絲頁: 銀河舍 Milky Way Books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五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hj9OKGePcE/hqdefault.jpg)
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相信對台灣有一定熟悉程度的你,一定會知道,台灣揚名國際的名產,除了「夜市」跟「人情味」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宮廟文化」。
無論你住在哪個城市,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大都會區,只要你在大街小巷裡穿梭,很容易就會發現三步一小堂,五步一小廟;甚至到了比較近郊的地方,也很容易看到各大寺院、精舍的成立,讓人眼花瞭亂啊!
我個人相信喔,有宗教信仰、願意修身養性,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只是喔在很多社會案件裡,宗教的斂財、神棍的騙色…都時有耳聞。
因此呢,在尋找心中的清境地的同時,要如何能夠避免自己誤入陷阱,這絕對是刻不容緩的。
因此啊,在這一集裡,我會跟你分享那些邪教控制人心的四個手法,以及哪種人,特別容易的被邪教所吸引。
要避免誤信邪教,首先你一定要知道,邪教跟所有的偶像崇拜,都有類似的手法,就是會對你進行洗腦;讓你一步步的去接受他們的想法,對他們敞開心房。最後呢,他們就能夠控制你的行為,讓你對他們百依百順。
所以,無論你再怎麼樣喜歡某個領袖,或者是某個特定的團體;在參與的過程裡,你一定要特別意識到下面的四個要點,如果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你就要格外的小心。
這四個要點分別是喔,第一個叫「得寸進尺」。
你可以先觀察一下,在參與團體的過程裡,這個組識,或者是某個特定的人士,他會不會用一些你無法拒絕的理由。
像是捐款拯救貧苦人家、那些危難的人、建造新的廟宇或者是屋舍,讓神明可以開心,香火可以傳遞的更遠,要求你為組織無條件的奉獻。
而這裡的奉獻也許是金錢,或者是身邊的人脈跟資源,或者是你的時間或體力;等到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會要求你奉獻得更多,來表達出你的忠誠。
甚至於進階到更高的管理階層,可以更接近神明或者是師父,好獲得更多的保佑,說服你一步步的投入更多,以換得更好的位置。
那這時候你會為了求安心或者是賺大錢的渴望,而聽話照做嗎?還是你會先停下來想想看,自己是不是已經被控制了呢?
再來第二個,叫做「有志一同」。
請你要特別留意,在這個組織裡,是否有任何跟組織想法不同,或者是公開討論某些不同意見的那些個人,很快的就會被打壓?
變成是「一言堂」的組織,只有領導者說了才算數,其他人都不准有自己的意思跟看法,否則就會被排擠跟攻擊。
如果你身處的組織,確實有這樣的情況,那麼我邀請你思考一下,這個組織有什麼理由,要維持統一的想法或做法?不准有其他新的可能性發生,這麼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你可以深思一下喔!
德國有一位我很喜歡的哲學家,叫漢娜・鄂蘭曾。她曾經說過:「最可怕的邪惡是停止思考。」
當一個組織,制止你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的時候,通常會開始極端化,最後就會做出駭人聽聞的事情。
而接下來的第三點,就是宗教騙徒必備的技能,那就是「展現神蹟」。
你可以想想看喔,你的組織領導者是否宣稱自己有超能力,或者是某位神佛的降生轉世?
說到這裡喔,我要特別澄清一下,我會這樣講,並沒有否定這個世界上,會有一些特異人士的存在;畢竟我自己也只是凡胎肉身,也有很多未知的世界,和值得探索的地方,是我不知道的。
但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不管你眼前那個「展現神蹟」的人,看起來有多麼的了不起,能夠治病或者是一語成讖...。
其實你都得先有個自覺,你眼前的一切,都很有可能只是自己在自欺欺人。你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對方透過展現神蹟,想要贏得你的什麼?
或者是對方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想要展現你和他的差異的時候,他是否不斷的在墊高自己的地位和階級,好贏得你的崇拜,讓你感覺到自卑?
在你確定這些答案之前,不要太快被所謂的「超自然現象」或「超自然能力」迷惑,這樣子會對你來說是比較安全的。
而最後,第四點,那就是「受苦的儀式」。
我邀請你回想一下,在你加入組識的初期,也就是所謂的「入會」的時候,是否會經過一些痛苦、刁難,或者是一些屈辱的儀式呢?
我相信只要是人,難免都會有難過、脆弱的時刻,所以我們會需要朋友,需要一個能夠接納他,甚至於給他幫助的地方。
然而弔詭就在這裡了,是什麼樣的組識,會在人們特別脆弱、上門求助的時候,還要刻意的去羞辱、刁難他呢?這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你可曾有想過?
有沒有可能這樣的組識,就是要去抓住人們脆弱的時刻,運用「受苦的儀式」,去剝奪人們最後的理性跟自尊,也就是台語俗稱的「壓落底」;讓人產生扭曲的忠誠度,一輩子不敢反抗呢?
我相信聰明的你,可以自己做出一些判斷。
正因為台灣的宮廟的密度如此之高啊,我相信正在看影片的你,或許身旁就有家人、朋友很熱心的投入宗教活動。
那麼我就有義務要提醒你,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能要有個心理準備;因為可能聽起來會有一點刺耳、會有一點不舒服。
然而如果你認為自己是玻璃心、心臟不夠大顆,我會建議你,這段視頻看到這裡就好了!我實在是無意造成你的不舒服,但對於我的節目的忠實聽眾來說,我還是有義務說出我的相信。
其實喔,要破解宗教的詐騙,還有更釜底抽薪的方法,那就是先了解人為什麼會「迷信」?
要拆解「迷信」這件事,不免俗的,我們得先知道「迷信」它是怎麼來的,得要好好追本溯源一下。
事實上喔,關於「迷信」這件事,早就跟隨著演化,深入到我們的血液裡;因此呢,人類的文化有多長,迷信的DNA就流傳了多久。
我來說兩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明白。
在古希臘裡,最偉大的帝王是「亞歷山大」。據說他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前,就夢見雷電擊中母親的子宮,造成一團火焰。
而且這團火焰更以雷電的速度,從馬其頓王國向四周擴散開來,這就預言了亞歷山大將征服歐亞非三洲,建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回到我們的文化傳統,也有很多類似的傳說,就像《唐書》裡面記載的唐太宗李世民。
他在出生之前,就有兩條神龍,在李淵家的大門口遊蕩了三天才離開,當神龍離開之後,李世民就出生了。
那我們以現代的角度來看喔,我們都很清楚,這些古代的開國君王,是為了能夠去穩定國家的統治、讓人民有一個擁載的理由。
所以會為自己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目的就是想要灌輸人們「君命天授」這樣的思想;顯示帝王統治地位的合法性,就能夠讓老百姓更聽話,打自內心的服從。
而且這樣的把戲,幾千年來屢試不爽啊!才會演變到今天,一些思想比較封閉、保守的地方,還是有人去相信,我們的領導人出生的時候天降異象;三歲就能夠開車,五歲就能夠開戰車…這樣「神蹟」,一直流傳到今天。
而這些迷信,之所以能夠深植人心,那背後更深的本質,就是把自己的權利,交給了帝國、或者是不可挑戰的神佛。
他不讓你有任何理性挑戰的空間,最後只剩下「絕對相信」這個概念;它讓你失去了判斷力,變成是一個被操控的玩偶。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時至今日,極權統治已經被推翻,教育也打破了很多迷信跟謠言;但為什麼還是有人會誤信邪教?甚至於這些人裡,可能有高級知識份子,一樣會受騙上當。
假如你對2019年的年初,有一款爆紅的電玩遊戲,叫「還願」還有印象的話,你就可以更快的去體會到,一個太過迷信的父親。
因為內在的軟弱,和不想面對一些核心的問題,他就對所謂的「何老師」的一個迷信喔,迷信到妻子跟他離婚、女兒也死了,才相信何老師是神棍,有多麼的匪夷所思對這種事!
但是事實上,這樣的一個你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背後,一個很隱微的心理動力,那就是「不想要負責任」啊!
太多人太想要一步到位,去獲得錢財或者是幸福,但是他又不願意去付出相對應的努力,或者是承認問題是出在自己身上。所以轉而崇拜一個虛無的對象,去逃避自己的問題。
結果呢?等到自己頭洗下去,捐出自己所有的身家、性命、財產,也不能夠保證婚姻幸福、工作順利之後,那些所謂的「忠誠信徒」,他就可以去怪「這些神棍太壞了」。
或者是,去怪這些團體「不應該仗著宗教的名義騙人」這些理由,就能夠一直把手指頭指向別人,自我合理化「其實我是個無辜的受害者,我很可憐啊」!
這樣子他就可以繼續的躲回「受害者」的角色裡討拍,然後再尋找下一個「老師」,為他的人生負責。
說得再白話一點喔,「迷信」是讓人逃避自己最省力的方法。
因為你只要相信這些,你就可以別人說什麼,你就跟著做就好,你根本不用自己承擔思考和做決定的責任跟風險。
如果你看了我的視頻,終於弄懂了,身旁的人為什麼會這麼的迷信;或者是大夢初醒一般,發現自己已經陷入邪教太深了啊!
你想要離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不要太快的想要搖醒那個「還深信不疑的人」,或者是突然就跟你現在的組織「一刀兩斷」。
因為如果你還不具備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相關判斷訊息真偽的能力,你的任何反擊,都會被那些組織用更強力的力道打壓,你有信心自己真的能夠挺得住這些攻擊跟排擠嗎?
因此啊,如果你真心的想要改變,希望自己變得更有力量,不想要繼續用「受害者」的面具來自我保護;或者是跟所愛的人,因為這樣子撕裂關係。
那我會很鼓勵你,有機會走進我的教室,特別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在這一門課裡,我會讓你明白,怎麼樣看出對方「不真」的訊息;去聽出對方那些「可疑」的陳述;去問出對方的「關鍵訊息跟情報」;同時依照整體的局勢,去做出最適當的回應跟選擇。
只有這樣子,你才能夠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判斷力,不管外界怎麼調包你的問題,你都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會被洗腦。
然而我很希望喔,今天這一段內容,不只是跟你分享關於「邪教」的這件事,還有一些我們可以給你的幫助。
我更希望無論你會不會踏進我的教室,有時候認知的開啟,才有機會造成我們後續行為跟重新選擇的改變。
所以無論如何,我都很希望透過這一段視頻,起碼你退一步,能夠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
然而進一步,很渴望你能夠幫自己透過有效的學習,哪怕不是進我的教室,只要是這個學習能夠幫助你,產生屬於自己的力量,跟屬於自己的獨立思考跟理解,我都很鼓勵你,這是人生當中最好的投資。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跟你分享的【高難度對話】課程;這一門課,在10月15號開課。
這是今天2019年的最後一期,我希望你能夠把握這個機會,因為如果你錯過的話,下一期就要等到2020年的3、4月之後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在錄影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也在倒數,其實我自己根本沒有把握,在你看到這一段影片的時候,還有沒有名額。
如果那個時候還有的話,我真心渴望你能夠踏進教室,為自己長出判斷的能力,並且跟值得的人,和你想要圓滿的事情,有效的達成必要的共識。
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oilqavzL5w/hqdefault.jpg)
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施文彬電音本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無輸無贏(專輯新聞資料)
施文彬2018年情歌創作專輯
每年出一張專輯,一直是我人生中最甜美的經驗,經過了二三十年之後,漸漸的有點壓力,一來自己年紀漸長,長輩年年變老,小孩天天長大,責任越來越大,得付出的就越來越多,這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有收穫當然就必須有付出。
而我畢竟是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不想讓自己喜歡的事,變成壓力,所以當社會還在排斥電玩的時候,我成立了電競協會,把壓力變成正面,終於在今天,讓電競成為正式運動項目。
然後我又跑去唸書,今年這張專輯,會是我明年碩士論文的一部分,需要把自己唱過的寫過的歌,做過的音樂,變成文字,整理成論文,身為一個容易受關注的公眾人物,要交出這樣一份功課,一點也放鬆不得。
還記得年輕時在學校,該讀書的時候不想讀書,一心只想玩音樂,而到了現在,玩音樂玩到又回學校讀書,做音樂變成了我的學業跟功課,這是我不曾有過的經驗,於是在製作這張專輯時,我用了不同於過去的思考模式,嘗試更多創新,嘗試更多實驗,這種新鮮感,也讓我更有動力,更有新的體會。
人生很公平,有時候輸,有時候贏,有時候贏了反而輸,有時候輸了就是贏,贏了事業可能輸了身體,輸了遊戲可能贏得友誼。從一個音樂唱作人,一個遊戲骨灰級玩家,一個協會理事長,一個人子,一個人夫,一個老爸,一個大叔,如今我的人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課題,我很用心也很開心地扮演每一個角色,感謝一路相伴,每一個給我關愛的家人,給我掌聲的朋友。
配合論文需要回歸自己
呼應歌迷要求情歌再現
一年一張專輯的概念,非圈內人可能不容易體會,其實一張專輯從開始錄音到成品完成,除非特殊個案,一般說來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搞定,往前推,是編曲的工程,因人而異,快慢大概也就一兩個月,而最難預料掌控的,是詞曲,寫歌不是生蛋,時間到了就能下,詞曲的創作,需要過日子,需要生活,需要體驗生活中的細節,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才能有所感,一年一張,其實很緊張。
然而過去一年,施文彬的身份越來越複雜,從原本的歌手老爸,眾所周知的電競協會會長,又多了一個學生的身份,其原因,就是為了推展電競,成立協會之後,每每需要跟官方打交道,公部門許多事情總是刻板保守,加上一般社會大眾對電競選手都有不愛唸書的偏見,所以,如果能把自己的學歷提高,應該可以增加說服力。
這張專輯,是施文彬2019年的畢業論文中的一個項目,所以一反過去跟武雄老師慣於觀察人群紀錄社會的作品,這次比較多紀錄施文彬個人,除此之外,也因許多粉絲反應,很久沒有聽到施式新情歌了,所以歌裡的故事,也偏向言情,也算是順應民情,回歸市場機制,該怎麼唱就怎麼唱。
用自己的方式延續熱情
用熱情的方式找到朋友
所以一年一張專輯,談何容易,今年的狀況更成了:預算有限,市場不好,時間壓迫的3低立體交錯,在這樣的狀況下做音樂,常常會讓人覺得,出片好像是在出心酸的,所以還是得找到一些平衡自己的心理的把戲,這次阿彬寫了一些芭樂但不好唱的歌,包括主打歌都選了可能是新歌中最難唱的,目的就是用各種刺激,讓自己保持對工作的熱情。
時間不多的狀況下,專輯中很多歌曲時從網路活動中找到靈感,但其實這也符合現代人,用網路談戀愛,用網路Say Goodbye,的行為模式,比如專輯名稱無輸無贏這首歌,旋律是阿彬因工作上有直播的需要,乾脆把作曲的過程當成內容,等直播任務完成,歌也寫好了。
其他還有因電競認識的國手團隊,特別邀請ahq蟹老闆,國手西門,和一群美女網紅一起參與「人人是英雄」歌曲錄製。另外武雄特別跑了兩趟阿公店水庫,走訪高雄新景點崗山之眼,寫下了真愛的所在,也是他們兩人「音樂地理雜誌」系列的歌曲之一,這些都可以算是非常有施文彬個人特色的創作。
入行三十年首度第一人稱作品
施媽媽八十大壽溫重唱暖福音
出道至今唱了那麼多歌,寫了那麼多歌,施文彬從未有真正寫自己的歌,一直到帥哥變成大叔,終於有了一首,把自己的人生,從頭審視一遍的作品,卸下了偶像吧包袱,可以更真實的陳述自己,也是一種幸福。
另外一首送給施媽媽的歌,是2001年阿彬演唱過的保身符,比較屬於台灣民間的信仰,武雄當初請施媽媽參與一段搖籃曲的清唱,雖然施媽媽是虔誠的基督徒,而且不是很懂台語,卻沒有一絲為難,依然用他開朗的笑容答應,用溫暖慈祥的聲音演唱了。
事後武雄跟施媽媽較熟悉,知道他的宗教信仰之後,這事在他心裡放了很多年,終於在這張主題比較適合的專輯中,寫了比較符合施媽媽情境,歌詞也聽得懂的華語版本,感謝施媽媽一路的支持與疼惜,那是一種幸福的聲音,是一種福音。
施文彬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rockap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46ej_Qzt1w/hqdefault.jpg)
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每週精選】1382上主與偶像:傳媒:商業利益與社會責任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近日發生有關傳媒的事件是政治還是經濟的事?若是政治,這是對傳媒的謀殺,所以, 社會 需要起來反抗(但缺乏實質證據)。若是經濟,作為消費者就要願意 ... ... <看更多>
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蔡徐坤流量是一种社会责任... - 偶像练习生Nine Percent Idol ... 的推薦與評價
蔡徐坤流量是一种社会责任他曾对粉丝说:“你们可以把我当作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要走属于自己的路,不要去和任何人做比较,也不要模仿任何人, ... ... <看更多>
偶像的社會責任 在 身為偶像的社會責任在哪裡? 的推薦與評價
身為一個偶像歌手代言著奇差無比的產品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彩色的我看不出偶像歌手所身負的社會責任在哪裡只會賺錢? 不管消費者的死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