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昔日一呼百應,籌款節目龍爭虎鬥!(大家真瘋Show 2020) 新馬師曾8歲時父母離異,其父鄧祺以賭為生,而且是粵劇迷,母親羅蓮;離異後與母親來港生活,母親當傭工期間,鄧常被庶母刻薄捱罵,終離家出走流浪街頭,後遇上江湖藝人收留並學藝,茶座表演期間得到老行尊何細紀賞識,經轉介到何壽年學藝...
「傳教士 英文 班」的推薦目錄: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資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The Low May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Re: [請益] 教會學英文- 看板Eng-Cla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外國人的免費英文班到底隱藏著什麼玄機?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台灣免費英文會話小組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請問大家上過教會的免費英文班嗎? 覺得如何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心情] 免費英文班- 看板BigBanciao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懶人包】[推薦] 免費英文班- 看板BigBanciao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推薦] 免費英文班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摩門教免費英文班ptt】資訊整理& 免費英文班ptt相關消息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Re: [問題] 教會是否還有英語練習課程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问题】 有人去过传教士的英文学习班吗? - 屏东板 - WEB批踢 ... 的評價
- 關於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Re: [問題] 教會免費英文班? Chesting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資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是離別, 也是相遇】
先不說「移民」, 但對於「在海外生活」我還是一點都不陌生, 因為我18歲時就在意大利獨自生活了一年, 我當然不是什麼「移民KOL」, 但也算是半個「過來人」, 就分享一下我當年的情況, 也許可以給朋友們一些海外生活的小鼓勵。
我好記得自己在來到意大利的頭3個月是異常難頂:
1) 語言不通: 我的意大利文是來到意大利才學的, 之前是一句都不會, 好像怎學也學不會 (因為我覺得意大利文實在係一個好蠢的語言), 還好當時有2位好照顧我的老師, 他們自願留下來跟我談天, 給了我一定的支持及鼓勵 (對! 我是那種不受罵的一套的, 但你用鼓勵我會好接受)。所以到英國的朋友基本已經沒有了語言障礙。
2) 沒有朋友: 更不要說會說中文的朋友/同學, 日本同學倒是很多, 但問題他們的英文比我更水, 所以只是從「樣貌」上的接近而得到一些安慰, 事實上也須要用意大利文去溝通。後來比較好, 因為來了一位台灣同學, 也有個西安傳教士 (不知他現在如何), 又, 我在溫州餐館混熟了 (每星期光顧至少2-3次), 甚至可以進廚房自己煮食。現在到英國的朋友多是一家大細的, 更不會有此心靈的寂寥。
3) 全新環境: 我到意大利生活之前, 最遠只到過上海南京交流團, 雖然我從小就幫家裡做菜, 自己照顧自己的問題不大 (特別煮食上), 但始終四周東西都是全新, 加上最初都是看不懂, 又不知有什麼娛樂, 所以難免小小恐懼及悶氣 (時常聽說意大利治安好差)。但今時今日科技大改善, 尋找資訊太方便了, 世界大同, 彼此生活上已經沒有以前那麼明顯及巨大的區分, 所以到英國的朋友在適應上問題比以前細好多了。
我自問都算是個心態極積極的人, 但3個月以來發現鬥志也愈發消沉, 真的頂不順, 那時我跟一位足球雜誌的總編有些書信交流, 也從中說到自己一些「苦況」, 這位總編絕對是我這18歲迷茫階段中的一個指導, 好記得他跟我說:「能來到意大利留學機會難得」「嘗試用心, 去感受, 去學習, 去接受身邊所有新的人和事」, 就是他這2句說話令我有種覺醒: 與其消極及不開心地面對, 為何不放開自己的心, 給自己一個新的生活, 給自己一個新的成長, 給一個全新的自己?
- 我開始每個星期六日都去背包旅行: 第一個目的地是Pisa比薩, 什麼地圖什麼資料搜集都沒有, 膽粗粗第一次去火車站買火車票(那時還沒有什麼自動售票機), 所以除了Firenze佛羅倫斯, Pisa對我而言是個特別的存在。
- 我開始做更多的運動: 加了一支當地足球隊U21, 踢球會及學校的友誼賽 (那時的我應該是最Fit的, 現在就...)
- 我開始參更多學校的課外活動: 去參觀不同的美術館/博物館, 參加烹飪班等。
- 我開始閱讀更多有關意大利的書: 既是為了發掘更多的旅遊目的地, 也為了認識更多這個國家, 這個我還要在此生活好一陣子的國家。
- 我更加努力在皮廠中工作及學習: 這是為了留學之後的路。等等。
就是這樣, 我在意大利活下來, 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 直到現在。決心跟心態, 其實比起安排及計劃更重要,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至今的種種, 難道還不足夠令你有這個想法?
共勉之。
Sharpe Law
2021年6月隨筆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7日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
李麗娟
「三、在廣州創辦的報刊
從1827年開始,廣州先後創辦了《廣州紀錄報》華人差報與廣州鈔報》、《廣東雜誌》、《中國叢報》、《廣州週報》等5種英文報刊,以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各國消息》這兩種中國內地最早的中文報刊,在鴉片戰爭前的十多年間,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的報刊業中心。
1.《廣州紀錄報》(The Canton Register)
1827年11月8日由英國鴉片商人馬地臣出資創辦,美國商人威廉·伍德為第一任編輯,是境內第一份英文報。初為週刊,前期12年(1827-1839)在廣州出版,中期4年(1839-1843)遷澳門出版,後期20年(1843-1863)遷香港,易名《香港紀錄報》。1858年停刊。它刊載豐富的物價行情位息;宣導自由貿易,抨擊「廣州體制」;介紹中國,批判中國社會的專制、腐敗和封閉;支持鴉片貿易,公然叫囂以武力平息雙方爭端。它為在華英國商人的利益辯護,主當對華採取激進政策。(註3)
2.《中國信使報》(Clin. se/Courier and Canton Gazette)
又名《華人差報與廣州鈔報》,美國商人威廉·伍德於1831年7月28日在廣州法國館創刊發行,是美國人在華創辦的第一份英文報紙。週報,每期四頁,分欄編排。1832年4月14日改版,改名為《中國差報》,1833年9月停刊。主要內容有:評論中外貿易,開展在中國進行自由貿易的討論,甚至批判東印度公司對廣州體制的不作為態度;刊登中外新聞,介紹中國狀況,詆毀中國和中國人的性格和形象;甚至叫囂武力侵華。(註4)
3.《廣東雜誌》(The Canton Miscellany)
1831年由東印度公司出版的英文月刊,封面用綢布精裝。每冊定價兩個銀元。由東印 度公司澳門印刷廠承印。撰文者都是當時英國社會名流及學者,包括東印度公司駐廣州大 班、其後任英國商務監督及第二任港督的德庇時(John Francis Davis),但該月刊只出版了 5期即停刊。
4.《中國叢報》(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32年5月美國傳教士裨治文(1801-1861年)在廣州創辦,共20卷232期,每卷 約600餘頁。停辦於1851年12月。是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在華外文報刊。有關中 國問題的報導涉及的範圍包括中國政治、經濟、地理、歷史、法律博物、貿易、語言等 方方面面,且詳細記錄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社會生活 等內容。其中,鴉片報導102篇。刊登大量原始文獻,對事件進行羊盡報導,評論文章較少。立場從對中國的同情逐漸走向敵意,傾向英美商人。
5.《廣州週報》(Cantonpress)
又名《〈廣州新聞》週刊》,1835年9!2日,英國「自由貿易派」商人弗蘭克林(W.H.Franklyn)在廣州創刊。1836年2月,/改由普魯士人摩勒(EdmundMoller)接辦並編輯。週刊,每星期六出版。183年5月19日,在義律的命令下遷往澳門,到澳門後增出Commercial PriceCurrent(英文《商情》附刊)。該刊前後共經營了9年,1844年停刊。林則徐的「澳門新聞紙多譯於此。
6.《東西洋考每月統紀 》(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
1833年8月1日,普魯士傳教士郭士立(常用英文名CharlesGutzlaff)于廣州創辦兼主編。從刊名、編排形式到內容皆模仿《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34年5月,該刊停刊,次年轉讓給郭士立倡辦和主持的團體「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接辦,1839遷新加坡續刊,翌年4月停刊。
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導有:貿易方面,辟「各貨現時市價」表,詳列廣州洋商與各國遠商買賣時的市價。辟「貿易」欄,力說中西貿易的好處,反對中國當局對貿易進行干預;鴉片問題,認為與英商運來鴉片無關,其因在中國人不信耶穌、不講「善言」、「善行」。
該刊旨在「為在廣州和澳門的外國人的利益辯護」,已不是單純的宗教報刊。(註5)
可見,鴉片戰爭前十年,隨著中英衝突的升級、鴉片問題的加劇,廣州成為洋人辦報的中心。這些報刊多為英文報刊,閱覽觀眾為外國人,政治性色彩強烈,成為來華西人的輿論喉舌,甚至製造出發動對華戰爭的輿論。
綜上所述,鴉片戰爭前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根據歷史形勢的變幻,報刊中心相應發生了由南洋等地到澳門再到廣州的轉變。而報刊內容也由單純傳教、介紹中國到直接評論中國的現實問題:貿易問題、鴉片問題、中西文化交流的衝突等。報刊的新聞性和傳媒性功能越來越突出,最終成為了來華西人群體的輿論喉舌,為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援。
註解
註1:散吳義雄:《在華西人報刊與鴉片戰爭》,載《社會科學戰線》,2010(06)。
註2:鄧紹根:《美國人在華創辦的第一份報紙——《中國差報與廣州鈔報》研究初探》,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6期。
註3:卓南生:《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1815-1874)》,正中書局,1998年版,第68頁。
參考文獻
1.丁淦林主編:《中國新聞圖史》,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年版
2.李焱勝著:《中國報刊圖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04月第1。
3.李穀城:《香港中文報業發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年版。
4.趙曉蘭:《傳教士中文報刊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5.(新加坡)卓南生著:《中國近代報業發展史》,中層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6.韓叢耀:《中國近代圖像新聞史:1840-1919》,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7.葉再生著:《中國近代現代出版通史》,華文出版社,2002年版。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來源:
李麗娟:《簡評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創辦的有關中國問題的報刊》,《明清海防研究》第十輯,網址: http://www.ypzz.cn/f/news-xs?p=8ec18e35918845798b31412fc6ca90bc-c0927d419d9844c5b32924b4856f9887)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思浩大談昔日一呼百應,籌款節目龍爭虎鬥!(大家真瘋Show 2020)
新馬師曾8歲時父母離異,其父鄧祺以賭為生,而且是粵劇迷,母親羅蓮;離異後與母親來港生活,母親當傭工期間,鄧常被庶母刻薄捱罵,終離家出走流浪街頭,後遇上江湖藝人收留並學藝,茶座表演期間得到老行尊何細紀賞識,經轉介到何壽年學藝,經傳統功架訓練成績突進;一年後以「太平統一」名義到汕頭演戲,初踏台板,無論唱功台步均頭頭是道,被譽為「神童」。當時他擅模仿馬師曾,於是他師傅給他改了「新馬師曾」這個藝名。
及後在香港太平戲院表演,場場爆滿,戲院也因此轉虧為盈。新馬9歲時跟隨細紀學藝,10歲在利舞台演出,並與生母相認。11歲加入一統太平班,到下四鄉演出。17歲恢復「自由身」(脫離原學藝師傅)後,跟隨薛覺先學藝。及後並赴上海欣賞京劇名伶林樹源、蓋叫天;並向林學習京劇,唱腔自成一格。往後事業一帆風順,以拍電影、戲曲唱片為業。他曾透露1960年代前輸掉的錢以千萬計,故選擇入股澳門娛樂有限公司1%股權。往後並投資購買西貢一塊四萬呎土地,筲箕灣開設楚留香酒樓,及擁有永祥唱片公司。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鄭伊健蒙嘉慧甘願為你蹈火海!(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LuYPgOjDo)
2. 思浩大談印度良心初創公司,平價呼吸機賣萬五港紙!(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PhE-VSSp0)
3. 思浩大談郭晉安紅因為張國榮!中國仿妝第一人巨星變臉!(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PKFuCKExU)
#電影 #電視台 #藝人 #子華 #黃子華 #小朋友 #師傅 #第一次 #好多人 #係邊個 #係咁樣 #唔好呀 #你自己 #澳門 #幾多錢 #阿伯 #有限公司 #華為 #筲箕灣 #唱片公司 #好似係 #打電話 #一帆風順 #龍爭虎鬥 #白雪仙 #轉虧為盈 #吳君如 #流浪街頭 #一呼百應 #新馬師曾 #我自己 #港生活 #睇電視 #離家出走 #食得好 #幾多歲 #任劍輝 #思浩 #薛覺先 #楚留香 #利舞台 #馬師曾 #梁醒波 #大家真瘋Show #頭頭是道 #思浩大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cXZKqpF0-0/hqdefault.jpg)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976年創辦宏碁電腦迄今,施振榮一直是台灣科技界「教父級」人物,即便2014年卸下宏碁董事長職務,施振榮對於台灣科技產業,仍有著傳教士般的熱忱。施振榮接受《風傳媒》專訪,針對目前全球政治發展逐漸走向「民粹化」,施振榮表示,政治人物操弄民粹語言,癥結在於民主政治,同時提到未來社會不管是物聯網或人工智慧(AI),都是所謂的「矽文明」,面對新科技挑戰,台灣人應該勇於構想,率先提出未來智慧生活願景。談及目前中美、日韓等國的科技產業,最近都陸續發生貿易戰,「但沒有必要(在貿易戰)選邊站,未來如果有限制,絕對不會限制到無路可走,只要有路,台商就會走出一條路來。」
「貿易戰台灣不用選邊站」 施振榮:兩岸若形成科技壁壘,也只有認了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93662
「台灣社會反菁英!」施振榮:政治人物操弄民粹,關鍵是為選票不擇手段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93706
發展未來科技,台灣行不行?施振榮:軟實力有條件,還缺這兩項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94849
#施振榮 #名人真心話 #貿易戰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YP1Pu-qnk4/hqdefault.jpg)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The Low May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ALBUM PLAYLIST · 播放全碟 ??
http://yt.vu/p/PLdbe2EHVdMw_axjE1EgkmUdhX0EcP8Sxe
Track 11 “火星” of The Low Mays' Debut Album “富林太空站”
Soundcloud: http://www.soundcloud.com/the-low-mays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TheLowMays/
©2018 C.W.A. Records
*********************************
[Hook: 奶油包]
戚你條女上去火星到屌
屌爛條奔周我做咗人妖
戚住佢 咁住佢 扯住佢屌
你淨住望住我 大嗌乜料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Verse 1: 奶油包]
屌我太LIT 你水都唔熱
你條女 見倒我隊完就捌
含我包皮 佢嘴到佢裂
狗仔姿勢 我要隊到佢跌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楂到去邊到 我就high到去邊
打開道門 成架車都係煙
脫離現實 我要high到我癲
富林黨搵食 我大過個天
你仲係賺緊個一萬三千
點咗枝brunt 我唔撚超
含我條撚 食我條蕉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馬太福音 同埋奶油詩篇
揸住個煲 我日日去鞭
切D白粉落個鍋我去煎
[Hook: 奶油包]
[V2: 馬太福音]
我哋嘅唱片就一晚清走
你首歌係youtube俾人拎走
成班廢青淘寶俾錢買view
我唔駛儲錢都買到隻錶
唔識講英文
做乜仲夾硬要講
含我外星撚
但係我完全唔爽
上到太空我就乜都唔理
飛去冥王星 我屌極唔死
世界末日 平民可以收皮
我喺架機艙到慢慢修眉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屌我太high 屌我太癲
屌我太high 舐我粒姩
[Hook: 奶油包]
[V3: 蜜蜂翁]
我地第一 你地第尾
你條女同我去勾手指尾
你地覺得 我地係gay
但係 我同你條女 我唔gay
九展賣咗一百張豪華飛
之後賣咗一千張普通飛
飛去漢城 你買普通飛
私人飛機我唔坐普通機
傳教士姿勢 叫我神父翁
你條女 含完撚再舔我屎忽窿
傳教士姿勢 叫我翁汁士
次次急屎 都要同蜜蜂翁拾屎
[Hook: 奶油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LPz41HU2Ug/hqdefault.jpg)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外國人的免費英文班到底隱藏著什麼玄機? -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在路上不難看到有很像傳教士的外國人會向你遞名片然後跟你說他們在哪裡有免費英文班我有個疑問那麼熱又沒賺頭他們為什麼要那麼努力的宣傳真的只是為了 ... ... <看更多>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台灣免費英文會話小組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們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傳教士!我們在每週三晚間7~8:30提供免費英文班的服務。快去查詢您的附近上課地點! http://www.englishclass.tw/index.html ... <看更多>
傳教士 英文 班 在 Re: [請益] 教會學英文- 看板Eng-Clas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摩門教我也很好奇!
話說我還在讀高中時在縣立圖書館有遇到兩個帥哥
也忘了是怎們聊起來的 就坐在圖書館外的廣場
有次我們有人背吉他 其中一個就說他也會彈 也叫我們彈
高中生彈伍佰浪人情歌 他們也說好
帥哥一也彈給我們聽 當然沒聽過 當然也說好
聊過幾次後,他們就說要不要來他們教會看看
去就看到幾個很像教會人士的台灣人在那邊打桌球之類的
幾分鐘後就問or要求我們要不要受洗
有點傻眼覺得受洗有這們輕鬆唷?
畢業後就沒下文,聽說帥哥也回國了 回憶結束
後來知道摩門傳教士
1. 他們大致上不能跟異性交談,可能傳教會有些例外
2. 他們希望跟你說中文,即使你跟他們講英文,基本上還是用中文回你
3. 他們是來傳教的,厲害的是他們都不會忘記這檔事
我個人是覺得想學英文花點錢去地球村應該跟去上那種班相似度很高
也不用煩要入教這回事
有認識一個外文系同學不管這些看到傳教士他就上前搭訕
然後當他們聊到傳教就直接表明沒興趣
他的口說他說外國人會說your speaking is fucxing good~
話說大18歲後路上騎單車的傳教士都沒有來搭訕了~
※ 引述《toy812 (toy812)》之銘言:
: ※ 引述《Sirius1129 (Sirius1129)》之銘言:
: : 今天看到一張傳單
: : 耶穌基督 後期聖徒教會 開的 免費英文班
: : 傳單上說只要自付教材80元,每週三晚上7:00-8:30,24堂課循環
: : 臺灣很多地方都有點
: : 請問有版友聽說過這項課程嗎?(或是有接觸過的)
: : 有點心動說...
: : 謝謝
: 科科,這個就是摩門教,我有去那邊玩過幾次,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稍微介紹一下,他們大部份是來自Utah(猶它州) 都很年輕約18~22
: 所以切入話題,就可以用Malone跟Stockton
: 不要把他們跟那些只會去夜店的老外混為一談,他們絕對比那些正派多了
: 聽他們說,來這邊傳教的花費,都是自己打工賺來的
: 英文課程分為三種,有三種課本(封面顏色不同)
: 1.初級班: 這個就教教簡單的字彙,念些簡單的對話,小朋友居多
: 2.中級班: 同上,當初我在上時,每個人都要念課文,也不會很難啦
: 3.高級班: 這個人數會比較少,我那次去都沒在上課本,單純5-6個在那聊天(英文)
: 教材可以先不用買沒關係,去的時候跟隔壁的女生一起看就好
: 去上個幾次,有興趣再買即可
: 一剛開始進去,就說要上英文課就好了,不用不好意思
: 上課時間約1900~2030,2030~2100會有約30分的傳教時間
: 課堂上依我去過幾次的觀察,女生>男生
: 可能是那些傳教士看起來乾乾淨淨的,又很斯文
: 有次遇到一位有點像Tom Cruise,戴金絲框眼鏡,帥到暴
: 一下課,馬上被一群女生包圍(1x個),靠 人帥真好...
: 我還走到旁邊跟他說,you fuxking popular
: 他還跟我微笑
: 最後當然要八掛一下,那些傳教士都是男的比較多
: 但有一次我遇到女的傳教士,這女生約175漂亮有氣質
: 穿小洋裝+長裙+公主頭,大概就那種英美鄉村女孩的裝扮(如果戴草帽會更像)
: 美女耶,我就跑過去跟她搭訕 科科,不過她不太會講中文都用英文
: 我就問她,安安 住哪幾歲.多高多重.興趣之類的,她回完我,就跟我傳教
: 聊完後,她問我下星期還會來嗎? 一般在講國語習慣上我都會說 看看
: 我就回她 maybe,乾 一講完我就發現用錯字了,她馬上暴走,回我一句 美鼻?
: 然後一直跟我說教 bala bala....
: 所以講英文的時候要注意用詞,不過美女生氣別有一番風味 科科
: 最後這些摩門教的都很nice,當然不是像八掛版那種反諷的nice
: 放心地去吧
--
Information is not knowledge.
Knowledge is not wisdom.
Wisdom is not truth.
Truth is not beauty.
Beauty is not love.
Love is not musi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10.20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