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作為過去一種身分、職業、階級、教育程度的具體區分方式,常成為族群歧視、文化歧視、階級歧視的判準。文獻中將符合主流價值的服飾、身體等稱為「社會皮膚」(social skin),而將在主流價值下進行反叛的次文化群體行為成為「反社會皮膚」(anti-social skin)。刺青就是被分類在反社會的類別,被作為一種雖然是集體性的具有文化價值,但是是一種反對主流價值的次文化價值。不過,隨著各個不同文化領域的反思與改變,刺青也開始成為了主流文化價值無法忽視的一個現象。例如,台灣原住民刺青開始成為尋回文化認同、文化傳統的一個復振關鍵,或是在藝術的領域開始將刺青作為藝術作品。刺青承載的歷史、認同、情感與象徵意義開始需要人們用不同的眼光來觀看,而不是仍然使用污名化的態度將刺青作為一種反叛主流價值的次文化。在這個部分,博物館領域扮演了很關鍵的角色,例如去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就以刺青做過一次主題特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英國的博物館如何用不同的眼光來處理刺青的議題。
———————————
「紋身是一種神奇、浪漫、令人興奮且經常被人誤解的藝術形式。」
—《紋身—英國紋身藝術巡迴展》策展人Matt Lodder
長期關注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的「博物館改變生命獎」(Museums Change Lives Awards),在2020年公佈的入圍名單中有個值得討論的遺珠—英國康瓦耳國家海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Cornwall)策劃的巡迴展《紋身—英國紋身藝術巡迴展》(Tattoo: British Tattoo Art Revealed)。該展以紋身的去污名化為目標,邀請地理文化背景與紋身相關的館舍參展,展示超過400件文物及原創作品,同時與地方社區合作蒐集個人生命故事,讓觀眾與紋身議題產生連結,更讓我們看見去污名化展示的多元可能性。
破除污名化—每個紋身都有不凡的意義
本展以英國紋身藝術史的發展脈絡為主軸,搭配相應的歷史物件,從被污名化的起源談起,挑戰大眾的普遍認知,再藉由17世紀盛行的朝聖紋身與18世紀興起的水手紋身,揭開紋身的百年歷史。其中,策展人不僅對紋身的歷史背景有詳細的描述,更透過圖案的象徵意義,讓觀眾了解紋身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著不凡的意義。以水手紋身為例,燕子象徵歸巢、返鄉,羅盤象徵不會迷失方向,豬和雞能保佑海上航行平安。事實上,過去的紋身者以富裕且受過良好教育的上層階級為主,挑戰了當代對紋身者多為下層階級的印象。
接著,透過集中營、死亡、罪犯、黑幫等關鍵字,向觀眾說明戰爭、媒體何以導致紋身的污名化,提醒觀眾污名化的過程是複雜且需要被關注的。同時,特別展示英國布里斯托爾(Bristol)紋身俱樂部等重要紋身藝術家的作品,強調紋身在當代藝術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獨樹一幟的女性紋身藝術家
此展同時將性別議題納入討論,展示英國首位女性紋身藝術家Jessie Knight的創作工具、作品及照片,訴說那些鮮少人知的故事。Jessie從18歲開始接管父親的紋身店,至今開設多家工作室,培育另一名女性紋身藝術家Winnie Ayres,甚至在1955年全英冠軍紋身藝術家比賽中獲得第二名殊榮。聯合策展人Derryth Ridge認為:「Jessie保留了該行業的悠久歷史,她的故事非常吸引人,她在一個男性主導的世界裡工作,有著堅定的決心,她是一位真正的先驅。」
百手齊發!來找紋身靈感吧!英國頂尖紋身師向你提案
當代紋身藝術的百花齊放,徹底展現在裝置藝術〈百隻手〉(THE 100 HANDS),100位英國頂尖紋身藝術家所繪製的矽膠手臂排列於牆面上,向觀眾展現英國當代紋身藝術的精湛技藝,同時邀請大家來此尋找下一個紋身靈感。
分享你的紋身故事,原來紋身是生命的一環
最後,觀眾並非僅能從歷史層面了解紋身,還能訴說自己的紋身故事。此展於巡迴過程中開放民眾以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分享個人的紋身故事,並於官網、社群媒體公開,藉由觀看一則則觸動人心的故事,重新認識人之所以紋身的原因。
紋身議題在台灣,議題還需持續發酵
透過以上案例,反思紋身議題在台灣的狀況,從主流論壇及新聞報導對相關議題的討論可發現,大家對紋身的負面印象往往比正面評價來得多。而博物館在此前提下,如何打破既定印象以去污名化,絕對不是幾個短期的特展就能完成任務,或許與相關產業及地方民眾的長期合作,更能幫助議題持續發酵。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museums.moc.gov.tw/Notice/NewsDetail?id=3658f276-e666-4db9-b28e-19b5900f6d99&fbclid=IwAR1zDhbs3Sa3Vnx5cmu9ICrN8qgLOq3e8ZwJrmGEjmGFn1aGs5VxtF4RDfM
傳統刺青圖案意義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圖案還在就不用做家事!代表祝福的印度彩繪】
印度彩繪Henna是承繼印度最古老的人體刺青藝術,這項藝術最早是印度的結婚傳統禮俗之一。
新娘的手掌和腳都必須畫上象徵著美麗,更代表著對新娘婚姻祝福的圖騰,也因為意義深遠所以彩繪圖案的設計和繪畫都非常重要不能馬虎!Henna的圖案越精美、顏色越深、能夠維持得越久越好,還能取悅長輩,據說在圖案消失前,更是不用做家事的「免死金牌」。😁
Henna是取自一種名為指甲花的天然顏料,這種天然顏料不會傷害皮膚,畫到身體上會留下一層紅棕色,等到乾掉脫落之後會呈現淡橘紅色,畫上Henna之後當然還是可以碰水,好好維持的話可以保留一至二周的時間,才會隨著皮膚的代謝漸漸退去。
Henna在印度文中又稱Mehndi,Henna本來只有王公貴族才會使用,隨著時間過去,Henna逐漸普及成大受歡迎的藝術,不僅只有在慶祝典禮上使用,更變成印度新娘必要的彩繪藝術,甚至還有「No Mehendi, No Marriage」的說法,Henna可說是一樣既具祝福又有傳統美的彩繪藝術。
經典的彩繪圖案以花朵與藤蔓最受歡迎,許多花朵都代表了對新娘「多子多福」的祝福,孔雀和荷花是印度的國鳥和國畫,象徵著美麗、富貴,揚起鼻子的大象則代表家庭繁榮和好運。
有時候還會把新郎的名字隱藏在新娘的手繪圖案中,只有在這些圖案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新郎才可以開始甜蜜的新婚之夜。
#BeautiMode #印度 #Henna #身體彩繪
傳統刺青圖案意義 在 Sylvie × 芯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之前猶豫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要來為我的鎖骨增添點色彩了,然後千挑萬選最後選到了位於大坪林站的【夏綠蒂塔兔】,刺青師是一位可愛的女生「小綠芽」,之所以選擇女生來刺是因為我覺得覺得女生才會比較懂女生想要的那種感覺,而且加上我喜歡的並非傳統刺青那種,我喜歡現在比較流行的「微刺青」或「小清新刺青」所以我認為女生更能呈現出那種細膩感。
刺青最難的一件事莫過於選圖了吧,其實之前一直猶豫的原因也包含了不知道要刺什麼圖案,因為印記是一輩子的,必需刺點有意義的東西才行,最後正好因為這個月生日,想到我是天秤寶寶,所以乾脆刺個秤子在自己身上好了,具有意義性,於是把想法和刺青師「小綠芽」說,再請她融合我喜歡的花草元素設計出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秤子,也辛苦她一直幫我修改調整到我滿意的比例位置。
刺的過程沒有我想像中的疼痛感,只有幾針比較有感覺但依然是能忍受的範圍,大概兩個小時就完成了,也比想像中的快速,而且仔細一看花朵雖然小但細節都有刺出來,好棒👍❤️
店家是使用一次性針頭跟握柄,弄完就丟,不用擔心會有感染。👍
有喜歡微刺青的也歡迎去找小綠芽預約刺青喔!
【女刺青師小綠芽】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ing.sprout/
231新北市新店區二十張路11巷1-1號
(大坪林1號出口)
預約Line ID:@elq7022g
#女刺青師 #小綠芽 #夏綠蒂塔兔 #微刺青 #台北刺青 #刺青推薦 #新店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