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可能過於簡短地回答幾個問題。
─────
問1:脫口秀可能是嗜血的嗎?
答:是,有可能。藝術要你付出的代價很多,包括剝削題材、剝削描寫對象、剝削作者自己,等等等等。
問2:藝術有可能是嗜血的嗎?
答:是,有可能。藝術要你付出的代價很多,包括剝削題材、剝削描寫對象、剝削作者自己,等等等等。
問3:嗜血是好事嗎?
答:我的觀點是,任何的嗜血、任何的殘忍都不是好事。我自己是個不喜歡任何嗜血的人。我心軟。
問4:有可能在嗜血當中誕生出優秀的藝術嗎?
答:是。
問5:難道要產生優秀的藝術一定要嗜血嗎?
答:當然不一定囉。
問6:藉由嗜血的手段誕生的藝術作品,一定是優秀的嗎?
答:當然不一定囉。
但你完全必須承認,從史實上來看,人類確實曾經藉由嗜血的創作手段,做出了某些令人嘆服的優秀藝術品。
問7:所以答案是什麼?
答:我不覺得有一個非黑即白的答案。
簡單地講,我自己的評估是,或許得看嗜血的程度(造成傷害的程度),以及你能做出來的東西的優秀的程度,來決定要不要、值不值得付這種代價。
(我自己本人需要擔心這種問題的程度比較沒那麼嚴重,因為我是寫小說的,我可以虛構。虛構可以相當程度避免對「具體的他人」的傷害。)
請看這篇文章吧。12年前就寫過這件事了。
────
【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伊格言】
‧
小時候,母親告誡我絕不要用筷子敲碗,舉的例子即是:
某個用筷子敲碗的母親因為得罪上天,致使兒子的皇帝體骨被拆掉、支解,要承受「脫胎換骨」重新組合另一副乞丐骨架的痛苦。關節崩析,皮開肉綻,內臟易位。
身份的移位絕不像某些流行之「衣裝論」身份換串如換衣服一樣穿脫自如,我不認為一個小說家在一生中不同階段,將自己裂解成十個以上不重複角色的魔術,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穿上面具,穿上人皮,變成另一個A:再和由你自己分裂出去的另一個B,另一個C、D、E、F,發現衝突、對峙、互相愛憎、互相傷害,玩智力的較勁,意志對決,或是窺見對方的衰老疲弱或年幼無知而興起同情之意……
這是一輩子的功課,這其中所耗蝕侵奪一個小說家(靜默面對自己的獨自時刻)的心智精神,是多殘忍酷烈的一件事。
我覺得有許多的讀者把它當成一件「你既然要打NBA籃球就得接受肌肉、拐子之碰撞」的事而缺乏同情與理解。
因為小說的品鑑全景可以將這樣慘烈心靈肉搏的近距離雕塑過度、遮蔽過去的途徑(過去幾百年來的小說的發明)了:
淵博的知識、抒情詩的傳說、時間魔術、純樸苦難的人道關懷、魔幻狂想、荒謬、純粹對真實描寫的現象學辯證……
──駱以軍,〈從《紅字團》到《西夏旅館》:答總編輯初安民〉,《印刻文學生活誌》28期
‧
談一部電影:奧斯卡影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主演(R.I.P.,願他在天堂也有好戲演),
Bennett Miller導演的《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
‧
英文片名相當簡潔,名為「Capote」──換言之,其實只有「柯波帝」,沒有「冷血告白」。
中文片名所以如此,除行銷考量外,必然是因為影片所敘,正是美國同志作家Truman Capote寫作其名作《冷血》(In Cold Blood)的故事──
Truman Capote對發生於堪薩斯州小鎮的一家四口滅門血案產生好奇,心生《冷血》寫作計畫,並設法前往採訪落網兇手。
探詢真相(殺人動機?)之餘,當然也希望實地經驗能為此書增添枝葉血肉。
亦正因如此,Capote與兇手成為好友,間或互生情愫;
而兩者間的權力關係卻也愈形糾葛──
Capote希望藉此完成曠世鉅作,而兇手則懷抱著一種模糊的夢想:渴望被了解,被被寬宥,渴望自我表述,渴望為世人所知。
至此,恍若行入一荒謬現代性之多維度迷宮──行刑一拖再拖,宣判之後上訴再上訴,纏訟曠日廢時,作家也等得心焦不已。
因為終局遲未臨至,書自然也難以完成;亦因此,當Capote終於獲知全案死刑定讞之瞬刻,簡直是鬆了一口氣。
‧
然而作家之真實心緒(某一瞬間,暗影侵奪,白日之光回眸背向其自身;那誠實面對自己的獨處時刻)必然遠不止此。
實際上Capote的思慮當然複雜得多──
權力慾、名氣與地位之誘惑;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之各種範疇於此一荒謬情境中彼此拉扯頡抗,從而展現了龐巨而深刻之張力。
本文在此無法全面討論,但我想集中探討其主題之一:藝術嗜血。
‧
藝術冷血。藝術嗜血。
如何能夠為了一件作品而私心期盼自己的朋友(無論兩人之間存在有何種情愫──事實上,他們的關係少則為朋友,多則至曖昧難以明言之處──若如影像細節暗示,可能「不只是朋友」)儘快被處刑?
冷血的不僅僅是犯下滅門血案的殺人兇手;這其實是Capote自己的「冷血告白」,其自身之「Cold Blood」。
藝術也不僅僅(透過藝術家)剝削其描述之對象,它尚且剝削藝術家本人。
藝術侵蝕其情感、消耗其精神、毀壞其生活;
藝術尚且時常剝削藝術家之親人、之情人、之朋友(許多赫赫有名的藝術家是極自私極難相處之人,即與此有關)。
它君臨天下,橫征暴歛,剝削一切,只為了探向人類心智之黑暗深淵,以成就其自身。
‧
有另一個慘烈例子,說的也差不多就是這件事──
凱文‧卡特(Kevin Carter)那著名的普利茲獎攝影作品──蘇丹飢荒,熾熱的礫石荒漠,骨瘦如柴的垂死小女孩與禿鷹的合照。
據說(只是據說,實際情形如何我並未查證)凱文‧卡特在現場等了二十分鐘,想看看能否捕捉到禿鷹將翅膀張展開來的瞬刻。
(為的是畫面的均衡?震撼力?自然的殘忍與威嚇之力?)作品得獎後,道德抨擊排山倒海而來;
三個月後,卡特以汽車排氣管廢氣自殺成功──儘管我們其實無法簡化其死因,也並無資格為死者代言。
‧
那些無聊的道德抨擊當然不足為論(那只暴露了兩件事:其一,他們不明白藝術原本嗜血;
其二,他們之中,某些人可能基於某種「素樸的善意」,而另外某些人可能與藝術同樣嗜血),
不過凱文‧卡特自己是否了解「藝術嗜血」這回事呢?
如果他了解,能否使他再多「撐得住」一些時候呢?
無論他明白與否,這可能是此一主題最尖銳的呈現了──那張照片確實剝削了垂死的小女孩(那等待的二十分鐘之剝削尤其殘忍),也反過來剝削並吞噬了卡特本人。
‧
再次檢視駱以軍的說法。
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
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龐巨,何其酷烈。依據俄國批評家巴赫汀(M. M. Bakhtin)之說法,小說所能處理之範疇與語言本身一樣大。
在這樣極其寬廣卻原本一無所有的場域之中(小說作為一現實世界之複寫,或至少「擬似複寫」──
憑空造人、憑空造景、憑空生事──一擬似真實之世界),
小說家之心智,至少便必須時常在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來回擺盪。
小說家必須冷血(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
因為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冷血方有以致之),作品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方有以致之)。
更不用說如駱以軍所言之身份移位、奪胎換骨之慘烈了。
‧
回到駱以軍一小段自剖之最後:
因為小說的品鑑全景可以將這樣慘烈心靈肉搏的近距離雕塑過度、遮蔽過去的途徑(過去幾百年來的小說的發明)了:
淵博的知識、抒情詩的傳說、時間魔術、純樸苦難的人道關懷、魔幻狂想、荒謬、純粹對真實描寫的現象學辯證……
‧
這是什麼意思呢?乍看之下或許並不那麼容易理解;於此稍作解讀如下:
‧
「身份移位」是基本功。「奪胎換骨」是基本功。「小說家傾注於人物之強烈情感、傾注於事件之強烈情感」也只是基本功。
正因其屬於極基本之細節,最基礎之下層建築材料,因此頗容易被某些更醒目的、小說建築完成後之「全景」所遮蔽。
於此,不夠細心的讀者或批評家可能會忽略,無論其「全景」之呈現為何,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
因為那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駭,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
小說此一藝術形式如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
那是超越於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在我看來,絕非任何其他後設之所謂全景能夠取代。
而如何直視其核心,直視其深刻,而非為其「全景」所遮蔽,則是評論者的責任了。
‧
這是小說藝術的難處──心智之侵蝕、心力之耗損,藝術之冷血嗜血盡在於此。而這同時也是評論者的難處。
(2007.12.)(2008.10.26.聯合報聯合副刊)
「傳說對決嘲諷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伊格言|the noveli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閒聊] 班尼當年有多強? - 看板ArenaOfValo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比美娜還好用的嘲諷技能- 傳說對決板 的評價
- 關於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心得] 玩美娜的一些心得- 傳說對決 的評價
- 關於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琳妮特嘲諷流派講解【Genshin Impact 原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英雄之王/LOH | 夢魘6-11 | 無課/嘲諷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月光魔盜團官方討論組 的評價
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比美娜還好用的嘲諷技能- 傳說對決板 的推薦與評價
身為一個邊線坦克傷害海綿,您是否時常煩惱如何吸引炮火呢?如果是這樣這次的產品一定符合您的需求,正如張愛玲老師的那段經典,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 ... ... <看更多>
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心得] 玩美娜的一些心得- 傳說對決 的推薦與評價
... 嘲諷把敵人拖進塔內嘲諷逼他揍你,塔的防衛機制就會轟他,等他要逃/開一段位移時,用鐮刀鉤回來繼續轟之前用這招陰死對面的熊貓,在初期大家防禦血量 ... ... <看更多>
傳說對決嘲諷意思 在 [閒聊] 班尼當年有多強? - 看板ArenaOfValo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班尼
世界冠軍輔助
感覺他對大局觀跟遊戲的理解
遠超多數教練跟選手
而且是他是主call啊
全隊的領導者
真正hold住全場的男人
當年選手時的班尼有多強?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57.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renaOfValor/M.1608475936.A.89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