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傷寒瑪麗的故事
(編者將文章中『新冠病毒』改為『武漢肺炎』以強調病毒的來源與責任歸屬)
有朋友十分氣憤地跟小編說,當他在某便利商店買飲料的時候,有一位六十歲左右的伯伯進入便利商店的休憩區(未戴口罩),並與身邊熟識的人交談。
伯伯說:我才從越南回來,人家說我要去醫院,但我不去,因為一去的話就要隔離,這樣要花我自己的錢,我才不去。
在這全民草木皆兵的時刻,竟然有人回國不自主隔離還大言不慚,這位朋友一聽到立刻頭也不回的衝出便利商店,並在接下來的日子提心吊膽地度過,幸好沒事,首先我們假設伯伯並沒有說謊或是任何描述不精確的地方,那麼,在我們身邊,這種應該要自主隔離卻仍然無視他人生命而繼續趴趴走的人其實真實存在著,這種缺乏對他人生命尊重的態度,是否應該要重新去好好唸唸公民與道德呢?
缺乏公民與道德的教育,就算學歷再高,也只能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三月的時候,發生了一個真實的驚悚故事,這位利己的「現代傷寒瑪莉」,已經激發了美中兩國的眾怒,並面臨著解雇與求刑的現實
黎潔,女,37歲,美國Biogen公司的生物統計副總監,今年二月底,Biogen召開了一場會議,導致了一百多人感染武漢肺炎病毒,黎潔也是其中一位,但她在收到政府通知前,已經出現了發燒等不適的症狀,於是她決定帶著一家三口(老公和兒子)一起回中國治療,使她身敗名裂的不是這場病,而是她患病以後的所有行為。
首先,當時公司已經要求她自主隔離遠距上班,而她則擅自離開美國,沒有通知公司,並且不是從家附近的紐約機場飛中國,而是橫跨了整個美國,到西岸的機場轉機回中國。
接下來,當時已經有發燒者不可以登機的規定,於是黎潔在登機前吃了退燒藥,硬是把體溫壓到36.4度登機了。
為了害怕把武漢肺炎傳染給先生與兒子,黎潔訂的座位與自己家人距離了十四排,並且沒有告知機組員,有家人同行。
為了害怕飛機返航,她選擇在起飛一小時後,主動找到機組員,說自己身體不適,一個星期前曾經發燒,機組員則安排她坐到飛機後側隔離,並安排了一個專用廁所。
為了害怕全程隱瞞會導致刑責,黎潔在飛機降落前兩小時,再度找到機組員,說明自己在美國任職公司有人感染,自己在美國已經發燒,登機前吃了退燒藥,並且有家人同行,機組員立刻將他的先生與孩子一起安排到隔離區。
為了害怕被責怪,飛機落地後,黎潔對醫務人員表示,她在美國三次要求做檢測都被拒絕,為了保命,才帶著一家人回中國。
下了飛機後,黎潔當下就確診了,並且同機的乘客全都必需隔離,更可憐的是服務她的機組人員。
而美國方面回覆,三月初就做了檢測,並且確診,衛生單位完全找不到她。
這下輿論全炸了,對於根本不該登機而登機,還坐在其他不知情乘客旁邊,以及連環謊言騙取同情的過程,讓所有人的憤怒到達了頂峰。
3月20日,Biogen公司宣佈開除黎潔(在這邊我們省略討論Biogen導致了麻州40%感染人數的事實),同時中國政府立案起訴她,美國政府也心急火燎的要知道她的交通路線,以追溯需要隔離的對象。
從中國名牌大學本科畢業到美國名牌大學博士學位,從大學教職到知名公司高管,黎潔的人生本是所有人眼中「人生勝利組」的模板,並且是靠著自己的能力打下的一片天,但就是因為缺乏對別人生命的尊重,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中國,她未來的人生都悉數破滅,還拖累了擔任教授的先生與年幼的兒子。
在這個武漢肺炎病毒肆虐的時期,請提醒身邊的人,保護自己,也尊重別人,每一條生命,都有存在的理由,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最終也毀了自己。
❗ 編者注:
會轉貼這篇故事,並不是在配合中國「病毒來自外國」甚至「病毒來自美國」的這種扭曲事實的大外宣主旋律。反而,我們希望所有人,能夠堅持使用「武漢肺炎」這個名詞,這不但是在紀念武漢人民因為中共政權的怠慢而無辜犧牲,更是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自己,千萬不要忘記中共政權所作的惡,還有事後為了粉飾太平而更加地邪惡。
然而,我們也希望透過這則故事,告訴大家,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最後是一定會遭到反噬。
📖 美國相關新聞報導:
https://boston.cbslocal.com/2020/03/19/coronavirus-ex-biogen-employee-investigated-travel-china/
https://www.nbcboston.com/news/coronavirus/woman-who-hid-coronavirus-symptoms-to-fly-to-china-faces-criminal-charges/209387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4的網紅tonylamf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武漢肺炎 #傷寒瑪麗 #歷史 史上最有名的超級傳播者 她被隔離了26年 最近肺炎,去少咗街呀,食評寫少左,但睇多咗書,提升一下自己。 講起超級傳播者,好多人會聯想起打邊爐家族,盆菜家族;至於大陸有毒王。要數歷史上最有名嘅超級傳播者,就要提到傷寒媽莉。 佢一生都幾慘,家人移民時已經死去,獨自...
傷寒瑪麗的故事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思考一下,為什麼要拿人命換你所謂的博愛
當看到有人感冒卻不戴口罩,或是被檢查帶原卻還密集跟別人接觸,我就想起了傷寒瑪麗的故事
這是一個致命的故事
瑪麗·梅倫,又稱傷寒瑪麗
1869年,瑪麗·梅倫出生於愛爾蘭北部的小村子庫克斯敦,她的家鄉泰倫(Tyrone)縣是愛爾蘭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15歲那年瑪麗移居美國,因為她的姑姑和叔叔都住在紐約。
起初瑪麗給別人家當傭人,但很快她就發現了自己在廚藝方面的天分,而且當廚師可比當傭人賺錢的多,於是就開始了她的廚師生涯,並且為一些精英家庭做飯。
也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轉變,很快讓紐約陷入了一場莫名的恐慌。
瑪麗曾經在紐約市裡7個家庭擔任過廚師,1900年她在紐約的馬馬羅內科任職,在她擔任廚師的兩周內,有居民感染了傷寒,
1901年,她移居曼哈頓,在那裡她任職的家庭中,有人因為發燒和腹瀉死亡,之後她就辭職離開了。
隨後,瑪麗去了一個律師家庭工作,在那個八口之家中的七個人生病之後,她再次離開了。
1906年,瑪麗在長島牡蠣灣任職,兩周內這個有著11個人的大家庭中,有10個人因為傷寒而住院了,瑪麗再次換了工作。
接下來的三份工作里,也都發生了雇主家有人感染風寒的情況,但每次一有人生病,瑪麗就辭職離開了。
這時候瑪麗還沒有意識到,雇主家的這些傷寒病症都是被自己傳染的,在之後的很多年她也都不相信這一點事實。
雖然傷寒在現在已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癒,但是在當時卻是非常致命的。
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是造成傷寒病的病原體,是腸道沙門氏菌的一個血清型。其傳染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染力很強。
人感染後主要症狀為高燒,可達39~40℃;其他症狀有腹痛、嚴重腹瀉、頭痛、身體出現玫瑰色斑等,常稱「傷寒熱」;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
每10萬人中就有50人感染傷寒,在1906年的紐約市,傷寒襲擊了3467人,並造成了639人的死亡,病人需要忍受一個月的包括高燒、胃部不適、頭痛和皮膚紅疹等不適症狀。
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傷寒桿菌普遍是通過不乾淨的水傳播的,但是在當時科學家也開始懷疑是否存在人類攜帶傷寒病菌,通過污染食物或生活用品來傳播疾病。
瑪麗就是一個很好的求證對象。
1906年的夏天,紐約一位富裕的銀行家查爾斯·沃倫(Charles Warren)帶著家人一起去長島的牡蠣灣度假,他們雇傭了瑪麗作為廚師。
很快,沃倫的家人和女傭、園丁相繼都感染了傷寒,因為在此之前,傷寒被認為是發生在貧民窟的一種疾病,與貧民窟落後的基本衛生設施有關,所以當6個人感染了傷寒之後,沃倫感到非常焦慮。
於是他雇傭了有處理傷寒疫情經驗的專家喬治·索伯(George Soper)來查明原因,索伯起初懷疑淡水蛤是罪魁禍首,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並不是患病的所有人都食用了淡水蛤。
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之後,索伯將懷疑的目標放在了瑪麗身上。
1907年3月,當索伯找上瑪麗,說明原因並且需要她提供一些血液、尿液和糞便,瑪麗對此有非常大的反應,她拿起一把切肉叉,朝著索伯走來。
任何人在聽到這樣的懷疑都會非常憤怒,更何況是像瑪麗這樣暴躁且固執的人。
在幾次交涉無果之後,索伯帶了幾個警察一起上門找瑪麗,儘管瑪麗十分拒絕,還是被帶到了醫院,到了醫院之後瑪麗不得不配合檢查,提供了檢查所需要的東西。
檢查結果出來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在瑪麗的身體里攜帶了大量的傷寒沙門氏菌,而她本身卻是非常健康的。
而她也成為了美國發現的第一位無症狀傷寒桿菌帶菌者。
而且如果只是因為瑪麗是傷寒桿菌攜帶者,還不足以引起這麼多人被感染,問題是瑪麗並不是一個愛乾淨的廚師,當她在準備一頓飯時,細菌就會從她沒有被洗乾淨的手中擦入食物里。
但是,由於烹飪時的高溫往往可以殺死病菌,索伯很想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瑪麗還是可以傳染給這麼多人。
後來,索伯在瑪麗最拿手的甜點中找到了答案——桃子冰淇淋。
那一年,紐約3000多人感染了這種病,而瑪麗被認為可能是爆發這種病的主要原因。
對於瑪麗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隔離,1907年瑪麗被送入紐約附近的北兄弟島上的傳染病房。
儘管瑪麗的身體里有傷寒桿菌的存在,但她仍舊拒絕接受自己是病菌攜帶者,而且也有一些人認為瑪麗遭受了不公平的囚禁。
而且瑪麗本身是非常健康的,在她1909年寫給衛生部門的請願書中曾經這樣說到:
我一生中從未患過傷寒,而且一直都很健康,為什麼我要像麻風病人一樣被放逐,被迫只能帶一隻狗,孤單的獨自生活?
但是,她希望獲得自由的請願在州最高法院被駁回,法院認為儘管法官對瑪麗的遭遇表示同情,但衛生部有充分的理由將瑪麗隔離。
最終,在北兄弟島的河濱醫院被隔離了三年之後,瑪麗以不再從事廚師的職業為代價,並且要和衛生部保持密切的聯繫,以此換取了自己的自由。
但是被釋放後不久,瑪麗就失蹤了。
有人推測,瑪麗除了廚師這份工作以外,沒有怎麼讀過書的她完全找不到其他工作,面對貧困的生活,瑪麗改了名字重操舊業。
傷寒的感染依舊在人群之中蔓延,像以前一樣,瑪麗在很多地方短暫的做過一陣子工作,在有人患傷寒之後就會離開。
1915年,紐約市斯隆婦女醫院爆發傷寒,25名包括護士在內的人都患上了傷寒,其中兩人死亡。
索伯再一次被雇傭查找這次傷寒的原因,很快他就發現了造成這次大規模感染的並不是其他什麼原因,正是醫院新雇傭的廚師瑪麗。
1915年3月,瑪麗再一次被送到北兄弟島隔離。
這一次,原本同情瑪麗的民眾都變得憤怒,認為她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瑪麗自己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強烈的要求被釋放,而是在這樣的隔離中越來越寧靜。
很多報紙上都會使用這樣一張瑪麗的肖像畫,穿著圍裙的瑪麗頭髮高高的輓起,在她的手中將一個個骷髏放進了正在烹飪的盤子中。
瑪麗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反派。
在第二次被逮捕之後,瑪麗再也沒有被釋放過,她在河濱醫院度過了餘生。
1932年,瑪麗得了中風,致使她癱瘓並臥床不起,1938年11月11日,69歲的瑪麗因肺炎去世。
瑪麗的後半生是非常孤單的,她的葬禮在布朗克斯區的一個教堂舉行,當時只有9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哀悼者出席。
這個被視為「掃把星」的女人,永遠長眠在了聖雷蒙德公墓的墓碑之下。
索伯後來有一句話這麼描述傷寒瑪麗,也算是對她一生的總結:那個女人,本身就是一場災難。
寫在最後~面對疾病,我們需要的不是過度反應,而是做當下該做的事,珍惜自己與別人的性命,沒有任何一個生命不珍貴,如果你生病了,好好愛護自己也尊重身邊的人,記得~好好洗手&戴上口罩
2/16補充~
你家的小朋友對衛生的重要性認識多少呢
來玩個遊戲測試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37173009629537
2/12補充~
相信大家都知道,面對新型肺炎,只戴口罩並不能完全達到防護效果,好好正確洗手是比戴口罩還要更重要的事,為什麼洗手這麼重要呢?看看下面這篇文章,你就會有了答案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28546593825512
2/7補充~
面對新型肺炎,大家都開始有戴口罩的警覺
但卻有很多人沒有正確的戴口罩
讓自己仍然暴露在危險之中
看看這一篇,檢查一下你有沒有正確使用口罩吧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18500838163421
資料來源:
https://biography.yourdictionary.com/mary-mallon
https://www.history.com/…/10-things-you-may-not-know-about-…
https://time.com/3563182/typhoid-mar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59940/
#傷寒瑪麗
#請正確戴口罩
#請好好洗手
#保護好我們的下一代
傷寒瑪麗的故事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疾病與倫理
#傷寒瑪麗的故事
【書評】一位健康的帶原者,在傳染病的恐懼威脅下,成為時代的犧牲品,甚至是性別、種族的某種歧視。從傷寒瑪麗的故事中,我們得以省思當面對未知,當個人權益與公眾利益衝突時,如何取得平衡。
Susan Campbell Bartoletti著,葛窈君譯,《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臺北:遠流出版社(遠流粉絲團),2016。
傷寒瑪麗的故事 在 tonylamfoo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武漢肺炎 #傷寒瑪麗 #歷史
史上最有名的超級傳播者 她被隔離了26年
最近肺炎,去少咗街呀,食評寫少左,但睇多咗書,提升一下自己。
講起超級傳播者,好多人會聯想起打邊爐家族,盆菜家族;至於大陸有毒王。要數歷史上最有名嘅超級傳播者,就要提到傷寒媽莉。
佢一生都幾慘,家人移民時已經死去,獨自面對移民既挑戰。佢係Oyster bay打工,僱主對佢評價都唔錯,但係殊不知自己係傷寒帶菌者,令到多人染病,佢之後被隔離,感覺上病理學家只想找出疾病的源頭,但無意為她醫好疾病,當然佢自己都唔認自己有病。
傷寒瑪莉總共被隔離二十六年,不止被隔離,也成為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但媒體報道集中在其傳播多人的故事,對其的壓力可想而知。
致命廚娘:不要叫我傷寒瑪麗
Terrible Typhoid Mary: A True Story of the Deadliest Cook in America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4056
Instagram/Facebook:
https://instagram.com/tonylamfood
https://facebook.com/tontlamfoo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rnnTwlW5BI/hqdefault.jpg)
傷寒瑪麗的故事 在 589#~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傷寒瑪莉】 『台版傷寒瑪麗 的推薦與評價
【傷寒瑪莉】 『台版傷寒瑪麗4例病源都是她』 『墨西哥現代版的"傷寒瑪莉"』 『Modern day 'Typhoid Mary' infected 300 at ground zero in Mexico』 ... ... <看更多>
傷寒瑪麗的故事 在 [轉錄SARS版]傷寒瑪莉----公衛與人權的價值選擇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SARS 看板]
作者: abacada (台大鋼琴大賽報名中) 看板: SARS
標題: Re: 我想到傷寒瑪莉.......
時間: Sun Apr 27 15:25:42 2003
傷寒瑪莉的故事
【王道還】
傷寒的死亡率超過百分之十,每年開發中國家仍有一千兩百五十萬個病例。瑪莉.
馬隆的故事,見證了衛生當局在二十世紀初摸索傳染病防治政策的過程。一個世紀
了,她的故事似乎還能教我們些什麼……
一九○九年六月二十日禮拜天,報業鉅子赫斯特旗下的《紐約美國人報》刊出了一
則令人動容的新聞,揭露了「傷寒瑪莉」的身分。跨頁橫欄標題是:
瑪莉.馬隆的非凡故事:她給關在紐約市的隔離醫院中,不是因為她得了傳染病,
而是因為她身上有傷寒菌,到處散布。
1
「傷寒瑪莉」(Typhoid Mary)是愛爾蘭人,一八六九年九月出生於愛爾蘭,一八八
三年移民美國。在她第一次成為新聞人物的時候,是受雇於有錢人家的廚娘。一九
○六年夏,紐約市的銀行家華倫(Charles Henry Warren)帶家人到長島避暑,租了
一棟別墅,雇用了瑪莉。八月二十七日,華倫的一位女兒感染了傷寒,不久,華倫
夫人與兩位女佣也感染了,接著是園丁、另一位華倫的女兒。屋裡十一人,共有六
人感染傷寒。
由於傷寒病媒是一種沙門桿菌,通常透過飲水或食物傳染人間,別墅主人擔心這個
消息傳出後,房子就不容易再租出去了。於是他們就雇人調查。第一次受雇的調查
員並沒有查出任何頭緒,於是他們雇用了梭佩(George Soper),他是公共工程專家,
也有處理傷寒疫情的經驗。
梭佩查出,從一九○○年到一九○七年,七個雇用過瑪莉的家庭都出現了傷寒病患,
共有二十二人患病,其中一個女孩死亡。因此他懷疑瑪莉可能是傳染原。但是他得
採取瑪莉的糞便與血液樣本,才能證實他的推論。
一九○七年三月,梭佩找到了瑪莉,說明來意。他自認為態度極為客氣,因為他等
於在當面指控瑪莉散播病媒。瑪莉的反應很快,她抓起一根叉子,朝梭佩走去……。
梭佩只好腳底抹油,逃出瑪莉雇主的家門,還暗自慶幸。但是梭佩並沒有放棄,他
跟蹤瑪莉回家,再帶了一位醫生助手上門,做同樣的要求,還是給瑪莉轟走了。
梭佩只好將他的調查報告移交紐約市衛生局。傷寒在紐約市,的確是個公衛問題,
光是這一年,官方的病例數就超過四千人,直到一九一○年前後,每年病例數仍接
近三千五百人。梭佩的流行病學調查說服了衛生局官員,他們派出貝克醫師勸說瑪
莉,採取檢體。這時瑪莉已經對衛生官員極為懷疑,拒絕合作。於是貝克找了五名
警察一起再度拜訪瑪莉。瑪莉已有戒心,她一看清楚來人,就抓起一柄長叉子當劍
使,衝向領頭的貝克。貝克猛地朝後躲閃,身子撞倒了後面的警察,忽地瑪莉就不
見了。警察爬起,搜索屋子,從屋裡其他人也問不出名堂。好在瑪莉留下的腳印顯
示她翻牆逃走了。貝克等人花了五個小時才找到她的藏身之處。
結果瑪莉給帶到紐約市一家醫院採取檢體,實驗室在她的糞便裡找到了傷寒桿菌。
於是衛生局就將瑪莉移送到一家隔離醫院去位於東河裡的北哥島(North Brother
Island)上。衛生官員的動機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對於傷寒之類的傳染病,當時他
們已有足夠知識,知道應該採取斷然措施,可是還沒有明確的防疫政策。例如瑪莉
該隔離多久?她日後的生活問題該如何解決?瑪莉關到隔離醫院十六個月之後,
紐約市防疫實驗室主管派克醫師仍在掙扎:
市政府有權剝奪她的自由嗎?說不定要她在裡面待一輩子?不然,就得將她釋放,
而我們已經知道她至少感染了二十八人?
瑪莉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失去了自由,迫使二十世紀初的衛生面對防疫政策的基
本問題:單位有沒有資源與權力隔離每一個傳染病帶原者?何況瑪莉還是美國「健
康帶原者」的首例。
瑪莉不服衛生局的處置,是可以想見的。她自認為從未感染傷寒,身體一直很好,
卻得像痲瘋病患一樣給放逐到小島上,被迫過著獨居生活,只有一條狗為伴。
瑪莉在隔離期間,衛生局一星期檢驗她的糞便一次。根據官方紀錄,一百六十三份
檢體裡,一百二十份發現了傷寒桿菌。可是,沒有人向她解釋:感染了傷寒之後,
每個人的症狀都可能不同;有的人也許只覺得發燒,像得了感冒似的。
2
也許是心虛吧,在《紐約美國人報》披露瑪莉的真實身分之前,衛生官員一直小心
地不讓她的姓名曝光。梭佩與派克都在學術會議中報告過她的案例,但是從未透露
她的身分。
這篇報導刊出時,瑪莉已隔離了兩年三個月,她立即採取了法律行動,委任律師向
紐約州最高法院請求人身保護令。根據這條法律,任何人遭到公家機關扣留後,都
可以向法院提出請求保障自身權利的主張。法院受理後,會立即開庭,拘留單位必
需將告訴人提交法庭,由法庭判定告訴人是否遭到合法處置。
瑪莉這麼做,顯然蓄意已久。一九○八年夏,也就是她已隔離了一年三個月,就開
始將糞尿定期送給私人實驗室檢驗。一九○八年四月,瑪莉又連續送出七份檢體。
她得到的檢驗結果是青一色陰性。
有意思的是,《紐約美國人報》的報導並不煽情,似乎不符合我們對赫斯特的報人
印象。記者並沒有質疑市政府隔離瑪莉的權力,他還引述了派克的話:「很明顯,
她會囚在北哥島上很長一段時間,說不定得在那裡終老。」這篇報導使許多人同情
瑪莉,根據跑這條新聞的記者,瑪莉聘請律師的花費,是「一些有錢的紐約市民」
捐助的,有人猜測赫斯特必然有份。
但是紐約州最高法院卻讓瑪莉失望了。因為這時美國的主流法律見解,仍然停留在
強調「公眾利益」的層次。一九○一年,麻州出現天花疫情,劍橋市衛生單位根據
麻州議會的授權,通令居民施打天花疫苗,劍橋居民雅可布森認為這個命令侵犯了
人權,於是控告麻州政府,案子上訴到美國聯邦大法院。一九○五年,大法官認為,
美國憲法所保障的個人自由,並非毫無限制。若為公眾利益著想,得限制個人自由
人權,於是裁決雅可布森敗訴。但是,大法官並不認為政府有權強迫國民接受疫苗。
要是有人拒絕施打疫苗,政府最多只能強迫他與公眾隔離。
儘管如此,「雅可布森」一案注定了瑪莉的命運,她必需繼續過著與大眾隔離的日
子,以「傷寒瑪莉」留名青史。
3
一九一○年二月,紐約市的衛生主管換了人。新官上任,似乎特別寬大,與瑪莉約
法三章,就釋放了她要她換工作,保證遵守衛生守則,以免與她接觸過的人感
染傷寒。
瑪莉出了隔離醫院之後,卻改名換姓,失蹤了。一九一五年,一家醫院爆發了二十
五名傷寒病例,衛生人員發現瑪莉改名布朗太太,在醫院擔任廚娘。於是瑪莉又給
送到小島上隔離,在島上待了二十三年。好在她可以在醫院的實驗室工作,不算完
全與人世隔離。瑪莉在一九三二年中風,左半身癱瘓,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過
世。
一九九六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史系教授茱迪絲.李維(Judith Walzer Leavitt)
將瑪莉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她的結論特別值得我們注意:
瑪莉.馬隆是個公衛俘虜,她以及其他類似的案例,證明我們需要的政策是,一旦
維護公共健康的需求與個人權利發生衝突,能保證那些人的生活受到最小的限制。
任何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只要剝奪個人的權利,或讓他們蒙受污名,就是不公、不
民主的,因此,也不會成功。保障個人權利與保護公眾健康,在實踐上,一定會發
生衝突,不只過去,未來也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使公衛準則不僅認知
個別受害者的境遇與觀點,還予以尊重。要是公衛官員能使牽連到的個人相信,他
們不會受到經濟損失,他們會受到公平待遇,他們就更有可能合作。以平等為原則
的政策,以及歷史知識,應該會使公衛俘虜的數量,降到最低。
【2003/04/26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23.16.15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9.91.54.16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