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科色鉛筆繪畫日常」
梨狀肌症候群 (假性坐骨神經痛)
一位38歲男性工程師,因為長期屁股痛至門診求診,沒有明顯腰痛症狀,但近一個月開始腳麻,
這位病人表示,四個月前騎摩托車環島回來後,就開始痠痛,常常覺得緊緊的,以為過幾天就好,而且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到快要下班時反而更嚴重,之前在其他地方看診,拉腰兩個月都沒改善,所以想換個醫師看看。
病人體態偏瘦,不太像是髖關節發炎的樣子,痛的地方在屁股後側肌肉,一壓下去就明顯疼痛哀哀叫,沒有僵直性脊椎炎家族史,理學檢查合併病史高度懷疑是『梨狀肌症候群』。超音波檢視右側梨狀肌有輕微增厚。
我教一些復健的拉筋運動,並衛教一些注意事項:
1. 不要久坐,至少每個小時都要起、 坐著時不要翹腳、
2. 坐著時口袋不塞東西,會更壓迫梨狀肌、
3. 未來運動前先暖身,減少短時間臀部過勞之運動。
兩週後只改善一半,再安排打針加上震波治療,四週之後幾乎痊癒。
我們屁股後側有六條肌肉控制大腿外轉動作,其中一條肌肉蓋在從腰椎神經匯集出來的坐骨神經上,這就是 梨狀肌,而坐骨神經又粗又長,幾乎提供了整隻腳的皮膚感覺、大腿後側肌肉、小腿及腳部肌肉的運動,而有約20%的人其坐骨神經會穿過梨狀肌本身,而長時間坐在摩托車上導致梨狀肌肉變得過度緊繃、腫脹,壓迫到其下的坐骨神經,以致腿麻無力。
梨狀肌症候群又稱又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當梨狀肌症候群發作時,大多在適當的休息、拉筋、與調整習慣後,就能痊癒,一般不太需要走到藥物注射。
而哪些復健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治療或預防梨狀肌症候群呢
可以做:坐姿抱腳拉筋、躺姿跨腳伸展、鴿式單腿收起拉筋等動作。
「僵直性脊椎炎症狀看哪科」的推薦目錄:
僵直性脊椎炎症狀看哪科 在 我是P'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今天開始,我的病歷上要多一個斜槓:僵直性脊椎炎。
-
記得第一次決定要去醫院檢查,是在高一運動會前,因為腳莫名感到疼痛,害怕之後的大隊接力會影響到班上的成績,所以決定去醫院的骨科照X光檢查,當時醫生看不出有什麼原因,只是簡單帶過有可能是運動傷害或者僵直性脊椎炎的可能,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麼病名,可沒有太放在心上,只是開始吃起止痛藥。
-
但後來不見好轉,於是轉往神經科,醫生說可能是腿的筋脈太過緊繃,要我常常拉筋,一直以來坐姿體前彎都不超過15公分,彎腰光是要超過膝蓋就很難的我,拉一拉的確開始有了好轉。
-
雖然有稍減緩,但偶爾還是會某天又開始疼痛,有時候是脖子,有時候是腳,更別提腰和背幾乎沒有一天是沒有感覺的,只是或許我耐痛程度比較高,而且也痛習慣了,就這樣一直和疼痛共存。從以前同學都說我很像老人,東痛西痛,三不五時還要一直伸展,或者槌槌自己的腰,可是還是因為習慣這種感覺了,所以總不以為意。
-
直到十幾年過去,中途還是偶爾會去看看神經科,但前一陣子我常常要站起來時,痛到活像老人一樣無法瞬間伸直,可是在公司又不想要被發現,總是忍痛逞強沒事。更嚴重的是,我幾乎每天早上都是被腰部或者背部痛醒,有追蹤我的人應該記得,之前我換了一個床,總是以為是床的問題讓我的背痛加劇。對,我除了被貓吵醒以外,我大部分都是痛醒的。所以大概幾個禮拜前的假日,我照往常痛醒,突然靈光一閃,躺在床上查「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和我的確有很多雷同。
-
但真正讓我決定去大醫院檢查的轉捩點,還是因為養了貓。自從養了貓,只要是貓哪裡有問題,我幾乎是二話不說帶去獸醫院,突然覺得我對待她們可以這樣,怎麼對自己就這麼潦草。於是掛了號,去抽血和X光的檢查,今天補班請了半天去看報告,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陽性。醫生說,看X光就知道我拖了很久,骨盆的地方已經有些狀況,還好脊椎還沒有太大的影響,但這個病算是天生遺傳性免疫系統的問題,醫學上還沒有可以根治的辦法,只能暫時用藥物,以及長期性的運動來維持。
-
寫了這麼多,其實還是想透過我自己的經歷,告訴你們當身體有出現狀況的時候,真的不要自己做醫生。我總覺得是自己坐姿不良、運動傷害等等的問題,一部分也是沒時間甚至是懶得去大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就這樣拖了十幾年,還好沒有因此有更不可逆的結果,真的算是萬幸。希望從今天開始服藥後,我可以慢慢一覺好眠,當然也是要多多鞭策自己運動,然後讓自己的身體回復到不再影響太多生活品質的狀況。
-
大概比較可惜的是…這個病是可以免服兵役的!花了一年的時間服兵役,少賺了一年的錢呀!不過還好服兵役的日子也算是滿充實開心的,也才在退伍後找到現在的工作,有現在的生活,否則一切應該都完全不同了吧,這樣想想,也都算是一種過程和緣分的排列組合,不知道會不會更好,至少這些年來也不算太差。
-
最後的最後,如果有類似我這樣症狀的人或者身邊的朋友,抽個時間去醫院的「免疫風濕科」檢查吧,早點確認自己身體的狀況,可以提早治療,也能放心不少。
-
我沒事,希望有天可以像貓一樣,有這樣的柔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