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診所私下替特權民眾插隊打疫苗?到底問題出在哪?】請勿把這件事全部怪罪到柯市長。
也請不要怪罪私下發送疫苗給診所的衛生局小小股長。
這兩天台北市知名診所被爆料6月7日先私下打疫苗給不相干人士約150名,隔天6月8日再度向衛生局申請疫苗,打了1000人次。共約1113人次。(見文末新聞節錄)
衛生局股長哪有那麼大權力隻手遮天?【找他頂罪只是獵巫】。把那麼大的弊案歸咎到一個低階公務員,不盡合理。
找市長負責嗎?
現在柯文哲市長忙於市政跟防疫焦頭爛額,【哪有時間私下送疫苗過去做人情?】把這件事單一歸咎柯市長,鄉民們不可一廂情願。
那麼,是那間知名診所的院長問題嗎?
該院院長許金川醫師為國內肝病權威,台大出身,仁心仁術,多年經營下來,名利雙收實為合理。若說要【為了金錢利益而私下偷打疫苗,未免過度推論。】
所以,即使將來許金川院長出面承擔所有責任,大家也要知道:他從頭至尾都不知情,也是有可能的!!
----
那麼,問題出在哪?
在於【系統】。
今天你一間大診所私下給親友或權貴偷打個【10支疫苗】,算了啦!人之常情,鄉民也不是沒在社會走跳過,睜隻眼閉隻眼就算了。
今天若你大診所鋌而走險,偷打個【100支公發疫苗】,那我們說這間診所處心積慮,恐怕另有所圖。
ㄟ不是,今天是你在一天之內偷打了【1000支別人哭天跪地不可得的珍貴疫苗】,傳訊集合之迅速,動員消息之精準,沒有系統性多人之間的長年合作默契,如何達到這種規模?
好比學生考試,偷看別人答案一兩題,全班一兩位同學作弊,那我們說一笑置之,口頭規勸便算。
再有一班,學生五六個作弊,那我們說這幾個同學壞壞,還是老師給分太苛,題目太難。
結果這一班級,全班作弊,分工合作,有人偷考卷有人把風,有人填答案有人串聯別班一起作弊,搞得那麼大,而且動作迅速確實。這就不是單一個案的問題,是系統性的問題。
好比大敵當前,群起抗疫。疫苗不足,好比槍械彈藥不足。
一個大軍營,總有些小鼠小偷,盜賣軍火【10支】,究責罪犯便罷,抗敵為先。
如果前方打仗,彈葯不足,結果後方盜賣槍枝【100支】,那我們說也許這指揮官想要創建一支私人游擊隊,另有所圖。雖然劍走偏鋒,難以服人,但也許他有另外一個戰略目標存在,仔細明察便是,我們相信他還是願意盡心抗敵。
今天ㄟ不是,你老大爺前方戰況吃緊,後方隨隨便便一天之內就盜賣槍枝【1000支】,這種規模這種效率這個節骨眼,一個小伍長捅得出那麼大的事嗎?
小隊長有分,中隊長有分,副指揮官可能也有分。
層級不夠高,規模無法擴大。
要說台北市指揮官柯文哲默許這種舞弊,也許過度推論。
但【整個指揮系統已經癱瘓】,指揮官後方著火卻無法指揮調度。或【被副指揮官以下各級幹部架空】,無力阻止其徇私舞弊,這是系統性問題。
----
好啦,盜賣軍火之後被柯文哲指揮官知道了,面對這系統性問題,要不要處理?怎麼處理?
學生集體作弊,班導師說:我重罰你每個人交錢1000元!然後沒下文。
軍隊集體盜賣軍火,指揮官說:我重罰你們每個人交錢10000元!然後沒下文。
目前台北市政府的作法是:重罰診所200萬元!然後呢?
這樣對嗎?
這【好知名】的診所,罰款200萬元也不是小數目,即使後面有基金會撐腰。
該診所是知名台大資深教授醫師團隊組成,地點就在台大醫院旁,多年來經營有成,造福百姓。若有肝膽內科問題需要住院檢查或治療,也是一個暢通的管道。老教授向以前的學生拜託,轉介住院照顧,無可厚非。
一間診所【一天轉介10個病人】住院,插隊也好,特權也好,走後門也好。病人有福,基層跟醫學中心合作順暢,這沒甚麼錯。反正台灣目前就這麼回事,不要大驚小怪。
若這間診所【一天轉介100個自己的客人】住院,就會擠掉100張病床,原本要預留給台大門診住院部安排的資源,坦白講,健保制度下,這也沒甚麼。醫療資源是有限的,難道特權民眾沒有繳健保費?他們通常繳的健保費還比較多呢!系統性問題,長期改革一步一步來吧!
ㄟ不是,今天你是【一口氣塞1000個自己人】,也沒問別人同不同意,先說是健康檢查,再來說是肺炎疫苗,之後改口說是志工。
你一間大型診所私相授受的誇張程度,不止帶塞給國家資源的台大醫院,還跟台北市衛生局串通,裡應外合,細查起來,簡直匪夷所思啊!
----
而檢調出動,是【查不出什麼東西】的。
診所甘冒風險,給這群民眾打針,這是造福,不是損害。
衛生局依法辦事,股長發送疫苗給診所做善事,惡意不大。
至於其他醫護基層疫苗打完了沒,公平正義等,在法條的天秤前,那是道德。最多法律天秤歪斜,不至於傾倒。
這種徇私舞弊的規模,層級一定高,但證據一定沒有。
長官默許的暗示,【一個眼神就夠,何必留下證據?】
而這種默許的暗示,需要長期培養默契,不然容易搞錯事情。
股長懂上級課長的眼神。
課長懂上級科長的眼神。
科長懂更上級主任處長的眼神。
由此推論,從上到下都懂台北市衛生局局長的眼神。
【眼神,是比語言文字更能準確表達指揮官意志的溝通工具。】
而台北市衛生局局長,就是柯文哲市長的好麻吉。
----
今天柯市長智商157,臺大醫院教授出身,一輩子就在醫療行業服務。
大巨蛋啦,建築土木等,政商盤根錯節,不懂是合理。
農會啦市場啦,未曾市場買菜的市長,一知半解就算。
綠能啦人權平權啦,新時代的東西阿達瑪恐固力就罷。
ㄟ不是,今天發生問題的是醫療衛生問題耶!是百年瘟疫的火熱戰場,是柯市長一輩子矢志奉獻服務的領域。
你找的衛生局長,是你相識多年的好友,專業領域中你最信賴最有默契的人。
你討的疫苗,是這場戰爭中的重要武器,你不斷強調彈葯不足,後方卻大量盜賣。
你麾下的指揮系統,靠眼神揣摩上意,從上到下的風氣文化,是你入主市府兩屆市長快八年的縮影。
【這件單一疫苗事情】,怪你一人,有失公允。
而這【整個風氣敗壞,知錯不改,放任團隊】。不找你找誰?
【不找你找誰! 】!!!!!!!!!!!!!
————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好心肝診所當時約有一百多為醫事人員,6月7日經衛生局配發15瓶疫苗,但8日該診所表明再要100瓶,雙方基於互信,為查證疫苗配發對象即共給115瓶疫苗。但因多數醫事人員已在院外施打過,便將剩餘數量開放給基金會及診所志工施打,共施打1113人。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90/5521870)
————
文末加註:
若有人說「會這樣還不是政府疫苗不夠的錯」,聽到這樣,請你離他遠一點。
會這麼說的人已經邏輯錯亂,是非不分。
這種人的價值觀跟道德感,就好比:
「我會作弊,是因為老師出題太難。」
「我會偷盜鄰居,是因為老闆給的薪水太低。」
跟這種人認識,是你的不幸。
跟這種人爭辯,是你的不智。
#疫苗 #新冠肺炎疫苗 #AZ疫苗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元 培 班級 幹部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國立嘉義大學 農場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公費生招生中🧑🏽🎓
想學習現代化農業經營及農場管理嗎?#國立嘉義大學 為各位同學準備好囉!專業的培訓,孕育傑出的青年農業人才👏🏽
☑️報名期間|2021.01.04(一)~02.02(二)
☑️報名連結|https://admissions.ncyu.edu.tw
☑️報名費用|1,200元
☑️報考資格|具高中畢業(或符合入學大學之同等學力)之學生。
☑️規定繳交表件
◆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學歷證明影本
◆歷年成績單/畢業成績單
◆學習計畫
◆從事農業工作經驗年資證明
◆各項檢定、專業證照、獲獎紀錄
◆本人和直系血親自有土地證明或租賃證明影本
◆其他有利審查之資料,請提相關證明(如農業機關或農業學校辦理農業相關教育訓練、班級與社團幹部、社會服務等等)
◆參與農委會主辦職涯探索、農場見習相關活動或具原住民或離島考生身分者(請提相關證明或戶籍謄本,無則免附)
☑️表件繳交
2021.02.04(四)前,將相關表件掛號郵寄、親送或以民間快遞送至「國立嘉義大學招生委員會」(親送及民間快遞請於上班時間08:00-17:00送達)。
💡#公費生 大學四年免學雜費,第一至第三年免實習(驗)費及住宿費。
更多資訊🌐
招生網頁 https://admissions.ncyu.edu.tw
招生簡章 https://tinyurl.com/y47fewws
聯絡資訊📞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處招生與出版組
電話|05-2717040
地址|60004 嘉義市學府路300號
#農場管理學士學位學程 #招生
#Ingay資訊分享 #資訊 篇
更多招生資訊🧑🏽🎓https://intalk.tw/category/info/2021招生相關/
ℹ️臉書搜尋「資訊」,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元 培 班級 幹部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北一女校慶聊天十分鐘45元的新聞,還可以怎麼討論?】
﹏﹏﹏﹏﹏﹏﹏﹏
▍輿論怎麼開始的?
﹋﹋﹋﹋﹋﹋﹋﹋
.
北一女中12月12日舉行117周年校慶和園遊會,其中一個攤位提供「聊天」項目,消費者可以從街舞社社長、民謠吉他教學、流行音樂社社長、合唱團團長等學姐中,選擇拍照、點歌、聊天、打球等活動。
.
引發網路熱議,有人認為有商業頭腦、有人則認為不妥,更多的是在網絡平台的批評和羞辱。
.﹏﹏﹏﹏﹏﹏﹏﹏﹏﹏﹏
▍可以用什麼方式更深討論?
﹋﹋﹋﹋﹋﹋﹋﹋﹋﹋﹋
.
1、標籤拆解:
.
將主角多重身份背後標籤拆解,通常輿論都是從標籤的衝突之中產生
比如「你是xxx就應該要ooo」,而當沒有做到ooo時,就會引起輿論
所以將標籤拆解,以便理解「預設概念衝突」是怎麼發生的
.
2、三種觀點:
.
這件事的社群輿論主要從三種觀點切入,分別為 #社會 #商業 #教育
我會以第一人稱口吻,描述各持這三種不同觀點的人會怎麼表達
.
3、先後因果:
.
先發生「園遊會」,才有「網路熱議」,然後才有「新聞報導」
所以不能直接看到「新聞」來反推「辦這種活動」的起心
「是為了賺錢才辦活動」
.
🚩標籤拆解
.
北一女學生同時背負 #女性 #名校 #高中生 的標籤
.
🚩三種觀點
.
▍社會觀點
.
著重在 #女性 #名校 的討論
.
►為什麼這麼多活動,「拍照」「點歌」「打球」可以,唯獨「陪聊」被特別放大?
.
►「女性」與「盈利」掛鉤,潛意識便會跳出「性交易」「八大行業」?
這是這社會還不願正視的問題所致,#污名化 和 #歧視 普遍散落。
.
一來不明白八大行業真正內容為何,而直接認為這是下賤、骯髒的,事實上,並不是所有酒店從業人員都是在賣身、賣感情,會上酒店的人也不是每個都想亂搞。
.
酒店客群主要分成商業客和兄弟客,商業客就是一般西裝領帶的商務人士而已。
.
酒店又依照服裝樣式開放程度分成 制服店、禮服店、便服店。
以最單純的禮服店而言,就只是倒酒、整理桌面、唱歌聊天,僅此。
.
再有更多的接觸,如果自己不能接受,是可以拒絕並換桌/換台的,看每個人程度到哪(當然有些人就是想找人包養,用自己去交換未來,用話術和身體去勾引客人,但大部分不是。)
(btw我前男友幹上的那個就是這種典型,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感謝前男友讓我對酒店行業了解透徹。)
.
當感受到被侵犯時,每個小姐會有求救暗號,打暗號讓少爺/行政/幹部知道,就可以被保護離開。
.
二來是對於女性的「貞潔」要求凌駕於「身體自主權」,女性應是屬於另一個主體的,不是自己的,這種「自己」除了身體,還上崗到了包括「時間」「談心裡話」
當這樣的行為被作為獲利工具,就如同出賣自己的靈魂約契
.
►名校背後的品德枷鎖
.
大家對於這種社會新聞「xx高材生竟然犯了oo罪」不陌生,這種就是標籤的概念衝突。
背後假定了「會讀書就應該品行優良」
.
或者穿著小綠綠制服,走在路上就應該要舉止端莊賢淑、在公車上要坐有坐相等等。
(短褲夾腳拖是我高中的基本配備,想來也是對於這種標籤的微小反抗。)
.
今天當「應該品行優良的高材生」與「八大從事人員的陪聊工作」碰上了,標籤的衝突因而產生。
.
►物化自己、販賣父權紅利?
.
如果說酒店公關是物化女性和販賣父權紅利的終極體現,那在灰色地帶的直播主、「線上聊天平台」算不算是?
她們都知道「我是漂亮的/性感的/甜美可愛的」「女人」正是收益來源,因此從事此行業。
.
但北一女學妹一開始辦這攤販的起心,是「因為我知道男人會付我錢」而去辦的嗎?
.
什麼是物化自己?
用身體作為契約的客體,主動的成為從屬者/商品化,又因性別權力不對等而失衡。
.
就我與學妹們聊天的過程中,她們的起心本意與「仗著自己是女生來賺取男生的錢」而且「我就是要成為商品本身附加在男生身上」恐怕相去甚遠。
.
▍商業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與 #高中生 的討論
.
►如果說市場機制裡,有需求就有供應,有客群願意掏錢買單,交易便成立
但這個需求是被創造出來的、還是本來就存在?
.
這個需求內涵是什麼?
是社會上無處可去的焦慮。
.
對高中生而言,就是升學壓力、同時處理課業、人際、社團、家庭的滿腹辛酸,師長的不理解或高壓要求
因此他們有了「只有年紀相近的學長姊能體會、並針對當前環境給予建議」的需求。
.
對校外而言,是對光環的想像與追逐。
人們對於自己未到過的地方,會有加成的想像附著,例如,能出國讀書/旅行,一定很有國際觀/一定家裡很有錢,那他們是怎麼做到/從中習得什麼,無論他們到底是靠自己的努力達成還是靠爸(能考上名校,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文化資本落差)
.
不一定是升學主義學歷至上,根本而言,出於人性的基本好奇使然。
.
►園遊會本質:娛樂性的進行學生商業行為賺取班費
.
這邊有兩種輿論聲音:分享心得經驗怎麼可以拿來賺錢/怎麼可以用無成本的方式賺錢
.
但首先,沒有人會在園遊會時候做公益,什麼家裡的破布娃娃都可以拿來賣個三五十塊
.
與其說為了賺大錢來辦活動,不如說為了符合園遊會性質加減產生一些金錢流動
.
大家都有辦園遊會的經驗,通常都先問班上有沒有人家裡是賣什麼吃的喝的,再來設計一些遊戲或服務
這就是練習如何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盤點現有資本設計商業模式
.
對高中生而言,他們的資本並不多
「知識」和「經驗」正是他們最大的資產
.
呈上,當他們發現有市場需求,而他們正好能以現有資本作出供給,且現實面呈現供不應求情形,證明這樣的價格符合市場機制並未超過
.
但為什麼知識可以賣錢?
.
►知識經濟、知識變現
.
有位知名網紅表示「女學生要想啊,你憑什麼賺取這個錢,律師和心理諮詢靠講話可以收那個錢,是因為他們的專業」
.
憑什麼賺這個錢,就是對於這個「知識」和「經驗」的質疑。
.
坊間職能培訓、升學求職經驗分享、家教、線上課程、一堆冬夏令營培訓、之前紅極一時的醫學生面試工作坊爭議,之間的差別是什麼?
.
知識經濟是近幾年才蔚為風潮的商業模式,最初因著互聯網從中國大陸崛起,2017年被稱作知識經濟元年
.
除了打破原本實體物換取收益的模式,也包括縮短知識變現歷程(產品-營銷-交付),轉變為擁有知識的主體獨立完成這個流程,實質經濟性價值判斷就來自「知識的不可取代性」
.
衝突點在於他們認為,高中的知識,大家攝取的大部分相同,不可取代性低、「專業性」低,有課綱、有老師,就能觸及這塊知識
.
但「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已經脫離全民教育的階段,高中課程更深更廣,無法妥善吸收而載浮載沉於知識苦海的學生才是多數
.
北一女學生的專業,不止在於課業本身,更是「學習如何學習」這件事,「如何有效率的、有系統性的」張羅和梳理浩瀚陌生知識,這才是她們的不可取代性。
.
►「零成本、高收益」
.
這則新聞被放上網時,那個筆者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個攤販,這個「零成本」恐怕未估計得到這些知識和經驗時間的隱形成本
.
在跌跌撞撞中所獨自承受的心理壓力,在沒有人提攜和引領時的惶恐和迷茫,這些對高中生而言,都是很沈重的成本
.
在這過程中,學習如何去找前輩解決種種心理與精神困境,如何與同儕相處互動待人處事、在社團上當幹部,學習如何做一個領導者
.
要同時兼顧家庭、課業、社團、人際,這些是成本,也是經驗的獨特性
.
►業界前輩怎麼說
.
我從前輩板上截取的,但資料太多混淆來源了,如果有人知道麻煩告訴我!
.
原文如下:「
【怎樣是門好生意】
有一年的期末報告主題是老師給每一組學生一百美元的基金,要他們去創造最高的收入,並在期末報告時上台分享。
.
大部分同學都是去買東西來賣,靠各種加工或銷售方式賺取差價。但最後獲勝的那一組根本沒有買任何東西來賣,卻獲得了最高收入跟超高利潤率。你猜他們怎麼做的?
.
這組同學仔細分析了所有手上擁有的元素,發現這次報告最有增值空間的不是那一百元能買來的東西,而是他們自己花在這件事上的工作時間、全班同學在期末報告時專注聆聽的十分鐘,以及這些準畢業生的未來。
.
於是他們把期末報告的上台時段賣給了徵才企業跟獵才公司,最後選了出價最高的一家,不僅沒有花到那一百元,還賺了好幾千元的收入,甚至可以獲得未來獵才成功的抽成機會。
.
這就是商業頭腦,懂得從資源稀有角度出發。我要是天使投資人,還會想從當中談一輪找出是誰發想跟執行這個計畫的(當然要付錢給他們),長期輔導跟追蹤這一群孩子。
#時間才是最值錢的資產 #年輕人的未來更是」
.
▍教育觀點
.
著重在 #名校 #高中生 的討論
.
►誠如前面所述,能夠上名校的,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背景和文化資本,這些是幸運,而不單靠「自己多努力」
.
有些人認為,這是販賣光環,是忽視了作為社會族群中佔優勢的位置,將功勞佔為己有的自大行徑
.
但不只北一女有標籤,其他學校各自有各自的原罪要背負,這邊的問題,我想,是會持續在有人有文明的社會持續存在的
.
►身分,資格論,17歲怎麼談108課綱?
.
高二,才經歷新課綱一年,可能連自己學習歷程都還搞不定、甚至連老師、學校都還摸不清楚課綱到底在做什麼,有什麼資格談、甚至收錢?
.
理念者與實踐者,很多時候是不同人。
.
在坊間教育組織裡,是因為認同了同一個理念而湊在一起,但在國民教育的教學場域,一個政策的實施,不是每個人都認同,迫使大家開始群起討論這個方向,需要更多的激盪和問題反饋,才是推動下一個進程、或是將遇見所阻呈報回政府機關並再修正的重要過程。
.
更多的討論,應是被鼓勵、而非以資格審查而禁止的。
.
另外,新課綱大家都還在摸索,教學者與當事者,會有不同的摸索經驗,是只有那個位置能看見的視角和困境、新想法和新的焦慮
.
各自有各自獨特經驗,就值得被提出來探討,跨越了身份審查的問題
.
►教育資訊落差,是可以販賣的嗎?
.
現實是,北一女的資源肯定比其他學校優渥。(我在TFT徵才那篇有詳細談)
.
她們有的資訊、管道、組織、計畫,其他學校可能不見得有、或老師不見得重視,阻斷許多機會流入學生手中的可能。
有些人認為,名校學生經歷這些活動營隊後的心得,販賣給其他學校沒有參加過的學生
.
衝突點在於,這樣的資源落差,是大多數教育(含NGO)工作者致力想解決的問題,當這種落差被用作盈利時,是一種「傾銷」之既視感
.
在國際衛生場域上,曾發生過一件事:
某A大國獲得B小國的共用病毒株後,回去研發出疫苗,再高價賣給B國
.
這個共用病毒株可視為總體教育資源,名校(A國)從總體資源中拿取站比較多的資源後,有能力產製出知識結晶(視做疫苗),再賣給原本被剝奪資源的那些學校學生(B國人民)
.
雖然行為無本意,但在結構上問題油然而生,高中生或許不明白這件事還藏有這一層問題在,但每個角色在社會上,都同時擁有壓迫與被壓迫者的位置。
.
.﹏﹏﹏﹏﹏﹏﹏﹏﹏﹏﹏
▍為什麼先後因果關係重要?
.﹋﹋﹋﹋﹋﹋﹋﹋﹋﹋﹋
.
有段話如下:
.
「顧客清一色是男性,恐怕賣的都還是“女高中生”甚至“北一女”相關的概念,所以“成本”並不是零,而賺取的就是“父權紅利”,所以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是“父權經濟”。
.
“父權經濟”在任何男性掌握資本而且有貧富差距的社會都存在,程度多少的問題而已,因為“愛慾”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而且女性天生可以在生理和心理上供給,所以市場必定存在。父權經濟的光譜很廣,從單純的陪伴經濟到性產業都是。」
.
►這是很典型「用新聞來看事情」
.
看似振振有詞,實質為 #倒果為因 的謬論例子。
.
再次強調,是先有園遊會,才有新聞。
不能看到新聞註解「顧客清一色都是男性」,就認為學生是為了招攬男性而做。
.
🚩那新聞媒體怎麼報的呢?
.
▍標題:「真香」「暴動」「懂賺」「清一色男性」
.
▍內文:
.
「有沒有照片?正的話馬上驅車前往」
「便宜還保證女高中生」
「不早講,我在火車上了」
「直播主出道預備」
「良心事業,人美心美」
.
►著重顏值、外貌,而非舉辦活動初心,強化「只有漂亮的我才要去」
.
是她們在物化自己、還是新聞出來後,社會在物化她們?
.
▍這是對事實的描寫、還是變相鼓勵風潮?
.
是對社會反應的記載,還是以明知可能的眾矢之的作為標題博眼球?
.
記者知不知道可能會產生的輿論和社會問題、對當事者、北一女的傷害?
.
記者有沒有這個責任要知道後續可能影響?
.
有沒有攔截問題的責任?
.
▍刻板印象的強化與新的標籤
在議題被鼓動到大家一窩蜂去搜尋時,「陪聊」「台女」在搜尋度暴增,新的標籤就產生了,成為「熱門關鍵字」,永遠留在網路平台上。
.
▍媒體少了什麼?
.
所有新聞文章都是互抄,片面之詞呈現,但網絡的反撲、指責、甚至對女學生的羞辱卻視而不見。
.
所謂的不客觀,不是因為主觀意識表示支持與否,而是少了不同聲音。
.
在後續造成的輿論有哪些、校長回那封信的前提是什麼、大家在意的關鍵點是哪些、為社麼會有這個現象、當事者受網路攻擊後的反應如何?
甚至用數據分析網路聲量、正負面比例、搜尋關鍵字圍繞哪些問題
.
這些也都是客觀事實,並不是主觀認定,是可以同時呈現在報導裡的。
.
但媒體都少寫了。
是不知道、不在意、不想花時間研究,還是就是打定了想要賺流量?
.
但這是記者本身、媒體自己本身的錯嗎?
.
要在媒體生態下生存,高工時、低薪資,內部編制導致落在記者個人身上負擔過高,生態惡性競爭即時性和煽動性,廣告與流量定勝負
.
導致產能和品質降低,又得成為千夫所指之人,這是記者自願的嗎?
.
.﹏﹏﹏﹏﹏﹏﹏
▍報導後的低級輿論
.﹋﹋﹋﹋﹋﹋﹋
黃士修在留言處寫道「有加S嗎?」(掏皮夾)
.
我先來解釋台灣的性交易生態,雖然是非法,但其實到處都有檯面下的交易,而且相當頻繁。
不一定要從酒店,只要有經濟帶、有群組門路、有學長姐或朋友,只要有「媒合人」,一場交易就能達成。
(感謝拿我爸的錢去嫖妓的前男友again)
.
如果是自己狩獵型的,遇見有解時的通關密語,就是「S?」
「掏皮夾」的意思是:「性交易的錢直接給現金」就不會有金流、留證據。
.
.﹏﹏﹏﹏﹏﹏
▍校長怎麼回?
.﹋﹋﹋﹋﹋﹋
1. 校慶當天,本校所有園遊會的擺攤學生沒有回報任何負面訊息,也沒有任何外賓反映攤位問題。
2.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該班級當初設定的客群是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的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想法單純且正向,導師及學務處都支持。
3. 園遊會現場為公開場合,人潮眾多、教官巡場,未發現任何不妥現象,當天的活動除了學妹外,也有本校家長、大學教授、外校學生等外賓參加,外賓詢問的內容多以本校學業、社團活動、時間管理、校園生活為主。
4.針對那些沒在校慶現場,只憑臆測去描述自己觀點,並連結負面意象的網友留言,本校表示遺憾。
.
親愛的同學們,校長相信你們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事情的真相與是非,也相信你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莫須有的不實流言。這個世界雖不美好,但我們仍要正面以對。
.
校長 陳智源敬上
.
.﹏﹏﹏﹏﹏﹏﹏﹏
⚠️⚠️我們可以怎麼做?
.﹋﹋﹋﹋﹋﹋﹋﹋
當媒體無法進到守門人角色時,這個責任就落在閱聽眾身上。
除了上網跟大家辯論之外,還有哪些是我們能做的?
.
1、不要搜尋「被固化的標籤」增加流量和搜尋引擎排行
.
🈲️尤其「北x女 陪聊」這種直接綁死的關鍵字,最直接的讓大家在搜尋時會跳到最前面
.
2、條列式舉例、分段思辨
先區分議題,如我前面所提,要討論社會觀點、商業觀點、還是教育觀點?
要論證舉例,是在哪個區塊、要舉反例,又是不是在相同的社會背景下?
如果想到什麼講什麼、爆氣式論述,容易讓雙方語言沒有交集
.
3、不要讓學生在這場風波中受的傷白費
這一起輿論能夠鬆動、或喚起社會怎樣的關注和討論,後續如何延續動能?
既然大家已經發現前述污名化與歧視問題,那可以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中,做出哪些改變與影響?
.
4、面對學生,理解取代羞辱、批判取代批評。
如果可以,讓孩子們知道這個社會會這樣評判一件事情,何妨不是一次機會教育。
.
5、傾聽與尊重。
不是說支持這種行為(你當然可以不認同、可以批判)
但可以試著告訴孩子們,這場風暴是一堂課,理解了可能的優缺點與風險之後,在下一次她思考後並做出選擇時,我們會尊重他們、但他們也必須自行承擔後續的社會輿論成本
.
.﹏﹏﹏﹏﹏﹏
▍我自己的註解
.﹋﹋﹋﹋﹋﹋
不是她們自己要販賣父權紅利,看似既得利益,其實是被社會的需求,被迫推向了供給的一方,讓原本立意良善的初心被扭曲、認為他們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去主動供給,而且被固化為標籤,而且這標籤會跟著所有北一女學生、甚至包括其他女高中生,至少數年。
元 培 班級 幹部 在 110 元培醫管系學會 的推薦與評價
... 幹部們功不可沒呀!讓你們無時無刻深受被我要資料的壓力 (小編就是深受其害的 ... ☞放限時動態或po文滿24hr. ☞並截圖(含姓名/班級/學號/聯絡方式)傳給系學會粉 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