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孩子去了科教館, 體驗了一番互動的裝置後, 回家的路上哥哥忽然想到一部曾經看過的動畫, 是關於戴著眼鏡的天才狗狗, 其實我完全不記得...
.
回家後他在Netflix上找到了, 原來是 #天才眼鏡狗 or #皮巴曼先生與薛曼的時光冒險 (Mr. Peabody & Sherman) 這是2014年夢工廠的卡通電影, 講的是Mr.Peabody 不但是得過諾貝爾獎的天才狗, 還領養了人類小孩, 並且細心教導、栽培。但是薛曼的學校同學潘泥因為嫉妒他, 最後搞出了一段三人坐著時光機穿越的故事。
.
如果是以前看的話就會覺得是一個卡通, 笑著笑著就過去了~但是這次跟孩子們一起看的時候, 每一幕都覺得很有細節、很精彩, 尤其是呼應這幾個月上課的內容。
.
#古埃及
例如回到古埃及的時代, 因為我們上過古埃及的課程, 所以孩子們一聽人名就知道是 #阿蒙之子就是圖坦卡門, 甚至在人面獅身像內薛曼不小心握到木乃伊的手, 木乃伊躺在🐆 豹紋的四角床上, 也跟我們在埃及展裡面看到的文物, 一模一樣~
.
#文藝復興時期
這一段的劇情可以看到達文西的創作以及他正在畫蒙娜麗莎的場景。而在薛曼和潘泥兩人駕著達文西的第一架飛機模型在佛蘿倫斯的天空遨遊時, 孩子還能指著畫面說~媽媽~那就是他們蓋了600多年的教堂屋頂!(#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
.
#特洛伊
再次穿越來到了特洛伊, 看到大大的木馬就想到特洛伊戰爭中, 關鍵的人物阿基里斯, 荷馬史詩伊利亞德描述的故事裡, 那場因為一顆金蘋果所引發的戰爭....
.
有許多的歷史人物, 在影片的後半段也陸續出現, 除了特徵鮮明的 #喬治華盛頓 、#愛因斯坦、#牛頓 等人外, 還有愛吃甜點、頭戴假髮的 #瑪麗安東尼 與及 #路易十七, 這些人物出現時的特點都是具有強烈的象徵色彩, 但是如果不知道他們的故事跟背景的話, 其實就只是一個穿著歷史的服裝的人物罷了.....但是就是因為認識這些歷史, 所以每個人物都變得如此鮮活~ 在看卡通放鬆的同時, 腦海也再一次快速複習了曾經學過的知識。
.
現階段我們學神話故事、認識歷史, 不一定真的能鑑古知今,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是碰得到也看得到, 有這樣的結合, 孩子們學起來也更有興趣~
***********************
#國際觀外包 #LARA幫妳教 ✍️✍️
💡5~8歲 |每週五 ⏰16:30~17:30 (線上zoom)
💡8~12歲|隔週六 ⏰10:30~12:00 (線上zoom)新班9/4開課
***********************
報名表格 👇👇
https://yeslara.com/2021報名表
********************************
✍️週六線上課介紹
https://yeslara.com/online2
🎯線上課精華影片
https://yeslara.com/國際新聞_課程精華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佛陀紀念館永久保存高雄市大崗山龍湖庵3座木造「穹窿頂」藻井彩繪大悲出相圖,由於是台灣首例不解體移地保存的佛教古物,相當具有歷史價值,館方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於2019年5月11日上架。 高雄大崗山百年古剎龍湖庵大悲樓,拆除進行重建,住持印悟法師將約有60年歷史的三座彩繪藻井捐贈給佛陀紀念館...
光之穹頂歷史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市議會如何再開發?】
*#更正啟事:原文第二圖舊市議會落成時圖片(見留言),經查為陳坤毅先生調整後發表,本文誤植出處為客委會,在此撤除原貼文中照片,並敬對陳坤毅先生表達歉意。
縣市合併後,市議會合併到鳳山舊縣議會已經十年,原本O4站的市議會短暫由行政單位進駐後閒置至今。市府已將1.19公頃土地變更為商三用地,先前曾打算規劃為文創數位園區,2020年文資大會登錄為歷史建築,並推出「出租及委託經營管招商案」,要求至少引入10%文創產業,其餘可作為辦公、餐飲、零售等機能活化使用,但最後仍流標。
高雄市議會的活化利用,這兩年在議會中常常被提出,本次大會中,也有不少議員發表意見。大致上分為兩派:
■保留利用:
市府文化局:保留歷史建築議事廳,員工餐廳大樓可以考慮拆除,連同40間議員工作室,可以一併規畫,有旅宿業曾表達意願,但40多間議員工作室的規模又稍微不足。議事廳、議員工作室等將擬定不同開發內容及招商方式。
吳益政議員(親民、民眾),過去曾提出以市議會作為金融創新園區等活化用途,本次則表示:「我們只有一個舊市議會,只要找對廠商,他們會把這裡當寶貝,才能帶動更多契機。」許多廠商到舊議會現勘都會說議事廳不拆沒辦法活化空間,「這就是傳統開發商的思維,市府應該辦對外招商說明會,聽聽外界多元的創意,可以請廠商提計畫,找到對的人比可以租多少錢更重要。」
■拆除開發:
陳若翠議員(中國黨):舊議事廳被畫為歷史建物阻礙地方發展,主張市府應變更土地使用,可從事金融用途,打造類似像雙子星大廈新金融地標。
黃文益議員(民進黨):議事廳水電等基礎年久失修,廠商評估修繕成本恐破億,加上權利金、租金等負擔,讓廠商卻步,建議市府可規畫興建國民運動中心,未來仍可委外經營,該處有地下停車場、捷運站,交通條件強,若市府仍打算招商,須降低權利金、租金等條件,才能增加誘因。
■為何市議會有歷史價值?
高雄市議會議事廳落成於1966年,是王昭藩出道代表作,他也是文化中心(1977)、中正技擊館(1986),以及市議會後方的高風大樓(1984-88)之建築師。舊議事廳為一考量當地氣候條件下的現代主義作品,包含洞洞水泥牆(和1963年張肇康的台大洞洞館有異曲同工之妙)、兼有遮陽功能的立面垂直線條,內凹的迴廊和庭園設計,均是為了適應高雄炎熱氣候的設計。而鋼構圓形穹頂在60年代營造出相當宏偉的議會氣象。
雖然市議會歷史僅50多年,但在台灣戰後的議會建築中,屬於設計洗鍊完整的議會建築。對比1964年台北舊市議會也相當有特色的扇形議場,高雄市議會在規模上更為宏大。柯文哲上任後,為了都更將台北舊市議會拆得精光,當時也引發不少爭議,包含清代捐地蓋考棚的望族後人也出面痛批市府。相對的,高雄保留市議會議場本身,對於高雄城市歷史記憶,仍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市議會土地有何商業價值?
剛好這兩天,議會對面的O4聯合開發案,由麗寶集團旗下名軒開發公司得標,提出A級智慧商辦的規劃設計方案,預估投資金額新台幣32.81億元,預計2025年完工啟用。市議會由於佔地更大更完整,開發效益自然更大。
基地中有歷史建築,對於有些人來說是不便,但對營造一個有意義的再開發案,反而是契機。我們認為,在保留歷史建築本體(可考慮恢復外觀),拆除周遭加蓋(包含高風大樓)建物,並充分利用容積下,反而可以營造出新舊融合的城市意象。「#舊建物活化」加「#新建築開發」兩者並行,或許可創造更好的開發契機!
光之穹頂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佛羅倫斯 - 聖母百花大教堂|
還記得六月時跟大家分享我女兒歷史課的簡報?她當時報告的主題是文藝復興波提切利的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看著孩子長大,我們二老也有二十多年沒有重遊佛羅倫斯,就決定帶孩子來此造訪這幅畫的真跡,還有親身感受她課程中學習到的文藝復興。
話說我第一次到佛羅倫斯旅遊,是大三那年的暑假,因為想看義大利的建築而獨自來此當背包客。年輕時的背包客之旅是青年旅館和無限暢遊的火車票,一票在手、沒有任何計畫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而我們那個年代的背包客就是靠一本Lonely planet,各國景點都有簡單介紹,那時候我就是這樣尋到聖母百花大教堂的。那時旅遊的當下只知道著名的「天堂之門」、穹頂和美麗的大理石立面,後來回台讀了一本專門講這個穹頂建造的書籍,才完全體會這個人類建築史上的偉大工程,也才懂得某些古蹟的美,不只是我們肉眼看到的美,還有它所代表的跨時代的人類進步與革新。
這次我們從北義一路輕鬆南下,抵達佛羅倫斯時已經是傍晚,陽光下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金黃耀眼,讓我們不禁再次為古人的工程技術與工藝讚嘆!
光之穹頂歷史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佛陀紀念館永久保存高雄市大崗山龍湖庵3座木造「穹窿頂」藻井彩繪大悲出相圖,由於是台灣首例不解體移地保存的佛教古物,相當具有歷史價值,館方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於2019年5月11日上架。
高雄大崗山百年古剎龍湖庵大悲樓,拆除進行重建,住持印悟法師將約有60年歷史的三座彩繪藻井捐贈給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商請臺灣文化部文資局施國隆局長支持,由所屬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展開文保工作,進行全程3D影像紀錄,科學調查研究與專業保存修復以及包裝落架技術等協助,終於讓罕見的三座穹窿頂木構藻井及其上的彩繪大悲出相圖等珍貴文化藝術,得以完整被保存下來,安全地運到佛陀紀念館。
文化部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李麗芳主任表示,大崗山龍湖庵創健於1908年,是台灣首座專供女眾修行的寺廟,寺方在1960年曾禮聘台南地區彩繪師傅為大悲樓3座穹窿式藻井彩繪上「大悲出相圖」,堪稱全台第一,非常珍貴。由於大悲樓要拆除重建,決定捐給佛館永久保存。
龍湖庵因為「千家寺院聯誼」而和佛光山結緣,該寺創建於1908年(日治時期),大悲樓於1961年落成。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麗芳表示:大悲樓彩繪藻井的作品不同於現存寺廟常見的壁畫或是樑枋彩繪形式的大悲出相圖,其名相註腳完整,具有歷史性與稀有性。從源流上來說,與千手千眼觀世音有密切關聯,以《大悲心陀羅尼經》為圖文藍本,加上菩薩像共有88幅,藻井上還繪有16幅佛典故事與詩偈警世語等,共組成104幅圖像,另再加上8幅象徵永離八難之苦的幡蓋共計112幅圖文。
李主任說,木構建築最怕火災,傳統建築均用「井」做為造形並於其上彩繪藻類等水生植物,取其水火相剋意思,因此稱為藻井;龍湖庵的3座藻井,繪製了一百多大悲出相圖,以「大悲心陀羅尼經」84句咒語,加上4幅大天王的圖像,依據方位,從中座面對大雄寶殿依據逆時針方向繪製第1至16幅大悲出相圖,再由龍邊到虎邊,依據東,北,西,南四個方位繪製,共88幅,加上藻井上的鸚鵡請佛等16幅佛典故事、詩偈與警世語。
尤其中座藻井的最上方,有兩輪連續環繞其上的「心」與「佛」兩字,意涵「欲見佛土,先淨其心」,字、畫觸動人心,許多旅客看了深受感動,歡喜在下方拍照留影。
文資中心還邀請了學者專家一起到龍湖庵見證相關修復工作。成大的林宜君博士指出,龍湖庵大悲樓的三座藻井不同於臺灣多數以斗拱形成槓桿原理的藻井,其「穹窿頂」趨近宋式《營造法式》的鬬八藻井,在臺灣相當罕見。對於宗教建築知名的李乾朗教授現勘時也表示大悲樓中座藻井,在宋《營造法式》稱為陽馬板型式,陽馬板作法在臺灣罕見,原本林口的竹林寺藻井及現存大直劍潭寺正殿藻井雖有,但都不比龍湖庵大悲樓藻井有三座之多,也沒有珍貴的大悲出相圖。
深入臺灣宗教彩繪研究的蕭瓊瑞教授現勘時指出大悲樓藻井彩繪為臺灣罕見實木結構,大悲出相圖應為臺南知名畫師蔡草如或其流派匠師所繪。
負責藻井外部加固與落架的大木師傅蕭勝壬說,他從業40餘年尚未見過如此建築構造,以檜木層層堆疊後的彩繪相當罕見,尤其不拆解藻井,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和人力下要完成完整加固落架與包裝運送,還是首度的大挑戰。負責這次任務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陳俊宇也表示,這是他負責過的保存修復工作中,難度與規模最大的一次。
如常法師指出:佛館樂於承擔「移地保存、延續文物生命的重任」。後續的工作,包括繼續請文資中心專業人員協助修復外,向高雄市政府申請登錄指定為文化資產。佛館計畫出版專書、舉辦研討會,研究最佳的展藏方式等,希望讓彩繪藻井風華再現,讓來到佛館的國內外觀眾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與欣賞真正屬於台灣這片土地與歷史的宗教藝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JwsJsXy98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dzHgV9uNC_MNqKq7895lEm-XZ1g)
光之穹頂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梵蒂岡。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伯多祿教堂(義大利語 Basilica di San Pietro, 又譯聖彼得大教堂)與容納教會歷代收藏的梵蒂岡博物館 (Musei Vaticani)位於其中。市中心東南側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英文:Archbasilica of Saint John Lateran)是教宗主教座堂。西斯廷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英文:Sistine Chapel)緊鄰聖伯多祿大殿,以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此外,現在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羅馬的其他教堂,修道院也大都建築雄偉,藏有歷代重要聖物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萬神殿(Pantheon)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競技場(Colosseo,英語:Colosseum)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淒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羅馬廣場(Foro Romano, 英語: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羅馬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位於廣場北側,由皇帝馬克森提烏斯始建於308年,312年由君士坦丁一世完成於米里維橋戰役擊敗馬克森提烏斯之後。
帕拉蒂尼山 (Palatino, 英語:Palatine Hill) 是羅馬七座山丘中位處中央的一座,其為現代義大利羅馬市裡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其高約40多米,在山頂上往下望,一側為古羅馬廣場,另一側為馬克西穆斯競技場。
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意為「大競技場」)是羅馬共和時期第一座競技場,也是最大的一座。馬克西穆斯競技場長621公尺(2,037英尺),寬118公尺(387英尺),可容納300000觀眾。競技場大部分建築已被拆毀,僅有東端一小段看台地基殘留。
卡拉卡拉浴場 (Terme di Caracalla )(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曾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塞維安城牆(Mura serviane, 拉丁語:Murus Servii Tullii)是羅馬的一道城牆,塞維安城牆用大塊凝灰岩砌築,城牆高達10米,底寬3.6米,據信有16個大門,其中許多只在著作中提到。現存的城牆建於公元前4世紀。
奧勒良城牆 (Mura aureliane)。修建於公元271年到275年,羅馬皇帝奧勒良和普羅布斯在位時期。高16米,城牆擁有383個塔樓、7,020個垛口、18個主要城門,5個邊門、116個廁所,以及2,066個對外窗口。
亞壁古道 (Via Appia) 修建於公元前4世紀,是古羅馬城通向卡拉布里亞的主要公路。路兩旁有眾多古代遺蹟,其中有埋葬有50萬早期基督徒的San Callisto墓穴。
國立羅馬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有四間分館。分館之一是古羅馬時可容納6000多人入浴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跡。另外三個展館分別是Palazzo Massimo,Crypta Balbi以及Palazzo Altemps三個地方。四間博物館陳列著希臘、羅馬時代的大量雕塑,馬賽克。古羅馬雕塑的館藏世界最豐。
特拉斯提弗列街區(Trastevere)該地區是羅馬的第13區, 位於台伯河西岸,以精釀啤酒酒吧,工匠商店,小餐館,經濟型酒店和住宿加早餐旅館聞名。 狹窄,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充滿魅力,在主要廣場外,夜晚該區域可能非常安靜。 隨著傍晚的臨近,街頭藝人,詩人,大鬍子的滑板手和興高采烈的喜樂演員,以不顧一切的熱情,紛紛湧入街區的無數俱樂部,酒吧和廣場。 該地區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社區之一。
其他受遊客歡迎的地點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
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威尼斯廣場 ( Piazza Venezia), 鮮花廣場 ( Campo de' Fiori)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 (Scalinata di Trinità dei Monti,英語Spanish Steps) 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
現代羅馬的大部分著名建築都位於城市的外圍,如法西斯墨索里尼時期興建的EUR區。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等,城市西部的10層居住樓Corviale(建於1972年至1982年)是全歐洲最長的高層建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sIETrvmf0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ddcQ658bPOJpsde2dyfl6VOGVpw)
光之穹頂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新版)高迪公園(加泰羅尼亞語:Park Güell)位於加泰隆尼亞巴塞隆拿格拉西亞區(Gràcia)的厄爾卡梅爾(El Carmel)山上,由加泰隆尼亞建築師安東尼•高第設計,建於1900年到1914年。此公園原是一個商業上不成功的住宅區,開發者奎爾伯爵受到英國的花園城市運動的影響,選擇這個只有少許植被的荒山(Muntanya Pelada),其用意是利用新鮮空氣(遠離排放黑煙的工廠)和視線所及的美麗景色,有60個三角形地塊可供建造住宅。但是最終只建成了兩座房子,其中一座原定作為樣板房,但在1904年完成後出售,由於沒有買家,高迪用自己的儲蓄買下,1906年全家入住。自1963年以來是高迪住宅博物館(Casa Museu Gaudí),1969年被宣布為國家財產的歷史藝術紀念碑。作為安東尼•高第作品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公園高處的大十字,能完整的看到巴塞隆拿城市全景和海灣。
莫祖錫奧林匹克體育場(西班牙語:Estadi Olímpic Lluís Companys),前稱蒙特尤克奧林匹克體育場(西班牙語:Estadi Olímpic de Montjuïc),是位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巴塞隆那蒙特尤克奧林匹克環的一座大型體育場館,建於1927年,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作為舉行開幕、閉幕儀式及田徑項目的主場館。由意大利著名建築師Vittorio Gregotti參與的團隊負責場館的現代化工程。修葺工程於1989年至1992年間進行,完成後場館原有古雅的外觀大致得到保留,觀眾席亦增至55000個。內部設施煥然一新,其主席台為一個40米寬、130米長的大穹頂。正門入口兩側樹立着希臘雕塑-騎馬者的複製品,至於火炬台則安裝在奧林匹克體育場北側入口處,高約 18米,重約11噸,採用鈦和不銹鋼製作[1]。在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場館容納70000名觀眾,舉辦開幕、閉幕儀式及田徑項目,見証了安東尼奧•雷波洛利用弓箭點燃奧運聖火;埃塞俄比亞的黑人女運動員圖魯和來自南非的白人女運動員邁耶在女子10,000米項目最後一圈,手牽手共同跑向終點,象徵非洲種族大團結等經典時刻。
奧林匹克港位於巴塞隆拿東南邊,是地中海區域的第三大貿易港口和最受歡迎的遊輪停泊岸。因為港口曾是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的奧運村中心地帶,所以得名。為了當年奧運會的帆船項目比賽,巴塞隆拿政府特意在這裡鋪設了寬50米,長4公里的沙灘。現時,奧林匹克港已經成為著名的陽光渡假聖地。湛藍的海水,白嵦嵦的遊艇,曬太陽的人潮,四處都洋溢著濃濃的地中海風情。而且每天都有數之不盡的海灘派對,擁擠熱鬧。走到奧林匹克港口區的碼頭大道,兩旁種滿棕櫚樹,襯托出慵懶的渡假感覺。兩座摩天大樓「雙子樓」矗立於海邊,配上城市內現代雕塑,摩登現代與街頭藝術融為一體。港口附近還開滿了多間特色酒吧,可以一邊看海享受陽光,一邊品味美酒佳餚與藝術風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Uu34nHv08g/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2xygNOFlwhEXJJ5VCb7E9kmkg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