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G2mbqsqfD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近月來,隨着中美角力白熱化加劇,中日關係也出現了逆轉之勢,日方指摘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海域的頻率增加,在南海、香港等問題上抗中漸趨高調,又欲加入英美等主導的「五眼聯盟」情報網絡,更傳出可能允許美國部署中程導彈。同時,內閣閣員4年來首度參拜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盛讚剛去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等事,都在衝擊中方的底線。與以往的中日關係逆流因突發事件而起不同,近期中日關係的消極發展,受國際大局和日本政壇後安倍時代的影響,有長期化、結構化的趨勢,對於整個東北亞局勢都會有深遠影響。上周二(18日),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主動約見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會後中方公布,孔希望推動兩國防務部門溝通,因為河野去年12月訪華時,與中國防長魏鳳和確認促進兩國的防衛交流。日方則稱河野就中方在釣魚島及南海的活動表達擔憂,日方指摘,自4月至8月2日,中國公務船已連續抵近或駛入釣魚島海域長達111天。
蘋果頭條
屯門青山公路與仁愛堂街發生傷人案,昨晚約11時,兩名男子站在路邊等候期間,突然兩輛私家車駛至,跳下約10名持刀大漢施襲,兩人分頭逃跑,其中一人飛奔沿青山公路逃跑脫身,而另一人則跳上一輛新界的士 ,但的士行駛數個車位後,被多名男子截停及打碎車窗把事主拖出車外,繼而揮刀狂斬,大漢傷人後返回接應私家車絕塵而去,姓周22歲事主頭及手中刀受傷仍清醒,由救護員送往屯門醫院救治 。兇徒的斬人過程被附近的車CAM拍下。據54歲姓趙的士司機憶述,事發時事主跳上的士叫開車開車,但的士隨即被多名男子截停,由於十分驚慌,於是低下頭不敢張望 ,隨即聽到玻璃碎裂聲,及至定神回頭一看,發現傷者已被拖出的士外中刀倒地受傷。
東方正論
三個和尚無水食,可說是政府部門互相推莊的最傳神形容。位於大欖郊野公園一帶的香港槍會,遺下的射擊垃圾堆積如山,更恐隨引水道流入水塘,引發食水污染危機。惟水務署、漁護署及地政總署三大部門皆敷衍塞責,互相推卸,令問題積重難返。香港槍會佔地逾六公頃,部分範圍與大欖郊野公園重疊,屬於緩衝區,政府以《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批出土地。禁聚令生效後,槍會上月停止運作,惟長久以來射擊製造的垃圾如鉛彈、靶碎、塑膠彈塞等沒有處理,加上日前颱風襲港,令污染問題惡化。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九月新學年全港學校「開學不返校」,約四萬七千名日校中六生,備戰來屆文憑試勢受影響,學校亦無法兼顧實驗等校本評核。本報獲悉,考試及評核局初擬來屆文憑試的精簡方案,建議取消大部分科目校評,意味公開試佔分相應調高,來屆考生須「一試定生死」,同時歷史、地理等科目的必答題,將改為選答題,讓考生選取較有信心的題目作答,中英文科口試連續兩年取消,以減輕考生的操練壓力。考評局正審視明年文憑試與校評安排,最終方案將呈交公開考試委員會審議。據了解,各科精簡方案大致完成,中學界已有非正式討論,最為爭議是建議取消大部分科目校本評核,意味考生缺乏校評作為「底分」,純粹以公開試表現較量,「一試定生死」。除了生物、化學、物理等傳統理科外,中文、中國文學、英語文學、資訊及通訊科技等不涉實驗科目的校評,以及通識教育科的獨立專題探究,將會一併取消。
經濟社評
全民新冠病毒檢測9月1日(下周二)展開,港府應把握僅餘時間,竭力回應公眾重重疑慮,大力推廣,以免計劃反應欠理想,平白浪費人力物力之餘,更失去找出隱形病人及帶病毒者的重要時機。眼下不只前綫人員要為己為人把握免費驗毒安排,服務業亦應動員參加檢測,履行社會責任確保客人安全,也許還能成為疫下招徠生意的良方。高官近月屢屢顯得脫離民情,如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不約而同承認,早前全面早晚禁堂食令生效後,才知那麼多人仍要上班或戶外工作。陳肇始一度估計,全民檢測將有500萬人參加,特首林鄭月娥近日更正,數字只代表總檢測能力,更坦承知道目前疫情緩減,坊間對計劃有欠積極。港府定要把握餘下時間,多舉辦記者會或建立網站、專頁收集意見,回應公眾心中至少4大疑慮。這樣才有望令本已缺乏禁足令配合的化驗計劃,仍能協助截斷隱形傳播鏈,善用中央承擔的檢測資源。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G2mbqsqfD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光污染通識 在 蕭家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再一樣的中大】
讀著段崇智校長的公開信,看著社交平台上一張張中大的照片,無不都在向世界宣告:中文大學在歷經戰役後,再次開學了。但對我來說,就算學校能回復日常運作、學生和教職員能完全依照校曆上所載的日程行事,中大,都不會再一樣。
這種不一樣,不是因為校園內多出的文宣、標語和污染物,也不是因為大學站的改裝,而是因為這一代的中大人,用血淚和前途,在中大歷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
記得那些年上書院通識課時,台上的講者總會提起崇基的「人鏈」,那是七十年代時,崇基人為著圖書館搬遷,築起一道人鏈,將書本一一從舊館遷至新館,歷時幾日,所運的書本無數,令這道人鏈成為一代崇基人的共同回憶、歷史記認。而在「中大保衛戰」一役,校內也同樣出現了人鏈,俗稱「四條柱」的大學正門、大學道、何草、UGym、火車站,眾多中大人熟悉的地標,一概成了人鏈的站點,只是這一次,來自中大的學生和校外熱心人士所組成的人鏈中,傳的不再是書,而是生理鹽水、玻璃樽、雨傘、毛巾、衣物;大家臉上的都不是笑容,而是憂心、傷感和恐懼。
記得那些年上體育課時,大家總會用著各種各樣的方法,希望用最少的努力來得到額外的PE分,而在這場戰役中,他們舉起的卻是「快跑,否則無PE分」的旗幟,只是這一次,他們跑,不為分數,而為了守住校園。
記得那些年在宿舍生活時,宿生會掛起的,是不同活動的標語和宣傳品,而今天,他們大家掛起的,是「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記得那些年,學生們可以在校園內恣意玩耍,揮霍青春,想的是走堂;而這一代的學子,學的是如何駕駛校巴和變魔法; 更令人難受的是,前人離開中大,伴隨的是一紙證書,今日的學生步出校園,伴隨的可能是長達數年的牢獄,因為在這場「中大保衛戰」之後,有學生卻因此而被捕和提告——在自己上課、生活的處所,被控暴動。
我相信,這一切一切,都會被記錄下來,成為這一代中大人,甚至香港人的歷史,但傷感的是,不管我們多久後再次重看,它依然會滲著血、滴著淚,是一段永不磨滅的血色歷史。
========================
本文的Medium 連結:http://bit.ly/2FAMiz3,歡迎入內支持
========================
其他文章
快跑,否則無PE分:http://bit.ly/34QLfFC
光污染通識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youtube分享】
《宜蘭寒溪部落一日遊》
廖小花 2019.06.10
#台灣學生全員放部落飛機#
這是「原住民文化」通識課老師組織的活動,費用全免,相當於免費去部落旅遊!
原本報名的有9位同學,結果都在「出發前一天」通通跑掉,病了、打工、默默退群組⋯各種理由。
最後只剩下一個日本人,和我,
這個對岸來的中國廣東人。
#缺少套路天線#
我跟yy打招呼,因遲到內疚,根據社交習慣劈裡啪啦跟她說了一堆恭維話:「妳好漂亮、你好耐心、宜蘭好美、空氣好清新⋯」
她只是笑笑沒有回應。她和司機大哥,一位原住民長輩,說人齊了出發吧。
大哥皮膚黝黑,聲音深沈。他們輕聲交談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凡事有自己的速度,我在他們面前簡直像被拉了二倍速進行條!好聒噪好躁動。
原來這些奉承和客套,他們難以接收,他們缺乏這根訊號天線,他們根本不需要。
#行車上山#
好安靜,逐漸駛離都市。綠油油而規劃整齊像作業簿格子一樣整齊的田壤在窗外幀幀略過,刮起風浪,稻浪翻湧,哪怕隔著窗子,青草香氣都吹了進來。「在車裡都能聽到窗外鳥叫。」
我問田裡會有動物嗎?牛啊什麼的。大哥說「牛進去喔,踩了一粒米,農民都會跟它拼命餒。」
他說因為每一粒米都是他們辛苦勞作,開墾,播種,薦拔⋯絕不容許這群眼睛長在頭頂亂踩亂踏的蠢蠢牛去搞破壞。但是小米生長的過程中喔,蠢蠢牛們可是沒少出力。
「晚上會看到星星,一大片。」我眼前已經出現天空中被撒了一把鑽石閃閃發光的樣子。shiee說好久沒看到星星了,台北光污染還是蠻嚴重的。
#到達#
我們先去接長照協會接部落老人們,她們臉上是溫柔的笑意,看來協會的年輕人和她們關係很好。阿嬤的指甲上塗了花花綠綠的顏色,是部落年輕人用植物染料幫她們做的,打扮得美美的,心情也自然好了!
#吃一頓部落風味的大餐吧#
yy帶著我們去部落的餐廳裡吃一頓大餐,飯前大家先禱告,用族語感謝上帝賜予的食物和愛。我們嘗試了山豬、山羊、山雞,小溪魚,蝦⋯還吃到了醃豬肉!是生的!我只覺得好鹹好鹹,很下飯。
吃飯的時候,我們吐槽「台灣學生」放飛機,說好了要來結果一個都沒有來!部落的大家心領神會般「喔,台灣人就這樣啦。」不知為什麼,看到原住民族數落都市台灣人,有種莫名的喜感。
#宜蘭縣崗給原住民永續發展協會#
吃飽喝足,回到協會。我們看了部落爭取利益的過程影片,07年寒溪水源地事件中,有部落族人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努力奮鬥的感人故事。黑白照片裡的小兒童,現在已經長成大人,站在我面前。
這個小小的協會空間裡,部落的老人們就在這裡上課、做活動、吃飯,我看到了一整桌的阿嬤們平常閒暇時間製作的手工藝品、帽子、筆筒。創意十足,可謂心靈手巧。
#尋找小米#
我們走進綠油油的農田,小米雖然未成熟,但已逐漸成形。薦拔的時節已經過去,目前只待春雨催化下,萬物蓬勃生長。部落年輕人說:「我們也是希望土地留給我們的,不要在我們手上斷掉。」
蝴蝶翻飛,蝸牛爬過的地方留下亮晶晶的痕跡。葉子、花上佈滿露珠,雨越下越大,我們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要用走的,才能看見部落#
車子停在不遠處,但長輩說「要用走的,才能看見部落。」我和shiee穿的是不防水的運動鞋,在經過部落一條積水的小路時,司機大哥把我們兩個一個一個背過「小河」。
大哥指給我們看,這一條路是平時打獵的時候大家徒步上去的,我一看,這哪裡有路啊!分明就是一片被樹、草覆蓋的斜坡⋯「我們平時就在上面挖陷阱,打獵。」好厲害,腦子裡出現了猿人泰山那般帥氣登高遠眺、滿載而歸的身影!
#日本神社#
通往日本神社的道路很遠很緩很長,路途芳草叢生。不知道為什麼,滿眼的綠色和青澀,清新的雨後泥土氣息,讓我想到了伊甸園。心情平靜。
「你們有沒有覺得,剛剛爬上來的時候,身子是低俯的?」「那是當年日本人設計的時候,為了讓我們卑躬屈膝地走上神社。神社的方向,也面朝東北日本國。」shiee站在幾百年的石燈旁,希望我幫她拍下一張與這片大地的留影。
下山的時候,倒下的樹幹上佈滿了蘑菇,看起來顏色純樸,安全無毒。
#150年的小學#
今天是週末,孩子們都不在。整座校園乾淨豁達,視野良好,就在神社腳下。有一個很大的操場和足球場。學校氛圍活潑,有籃球隊和原住民族樂隊。
學校最矚目的中心是一棵大樹,參天大樹。大哥說這棵樹一百五十年了,樹根已經和地基緊密連結,她和這所學校互相扶持走到現在。他們小時候喜歡爬到樹上去,再咚一下跳下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看來這樣「無意義」的事,小的時候不亦樂乎。
#跨文化和本土化#
剛才發生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一位部落長輩,他聽說shiee是日本人,便跟她講日語,她們簡單而愉快地交流了一段。後來shiee跟我說,她覺得心情很複雜。一方面很高興日本的語言得以在台灣有所保留,另一方面又感到很「不好意思」,因為當初是日本強制奪走了原住民族自己的文化。
現在的部落,十分重視自己的文化,學校裡四處可見部落元素的壁畫、木雕。牆壁上更有「每週一句泰雅族語教學」。希望每一個文化都可以得以最大限度發揚和保留,畢竟這都是世界文化叢林裡最繽紛的花。
#都市和部落#
以前學校人數更多,現在一個班只有十一個人。家長們認為,孩子們要去外面才能有競爭力,要適應都市,才有未來。我不知道,我只是覺得原住民族身上,真的有一種無法捉摸的精神特質,那是彌足珍貴的,真不希望在所謂現代化洪流裡,這些靈氣和純淨被洗滌殆盡。所幸我看到更多的是,這些部落年輕人,在學成以後,回歸自己的族群,投身於自己族群的生命延續和文化傳承的事業當中。
部落年輕人說:「我們要注重做連結的重要性。」要把學校知識,和社會所需、未來所需、部落所需做連結。
#友誼啊友誼#
最後一站是一座長長的吊橋,雨停了。我們走在上面,腳步輕盈,語速減慢。「看到那邊的水泥橋了嗎?新建的。」部落也在不斷發展。
今天真的很開心,雖然只是淺嘗輒止。我們說好了,下一次有三天兩夜的營隊的時候,要和shiee再來!下次,我們要住進族人的家裡,我要聽部落老人講自己和這片生育自己的土地的生命故事。
我在橋上唱起了粵語歌,beyond的海闊天空。我發現大家居然都會,只是唱不准。shiee和我一起唱了一首日文歌。我們起鬨讓大家給我們兩個唱泰雅族語歌⋯
等我吧,我一定會再來的。
我要帶更多人來。
光污染通識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4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oG2mbqsqfDk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近月來,隨着中美角力白熱化加劇,中日關係也出現了逆轉之勢,日方指摘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海域的頻率增加,在南海、香港等問題上抗中漸趨高調,又欲加入英美等主導的「五眼聯盟」情報網絡,更傳出可能允許美國部署中程導彈。同時,內閣閣員4年來首度參拜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盛讚剛去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等事,都在衝擊中方的底線。與以往的中日關係逆流因突發事件而起不同,近期中日關係的消極發展,受國際大局和日本政壇後安倍時代的影響,有長期化、結構化的趨勢,對於整個東北亞局勢都會有深遠影響。上周二(18日),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主動約見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會後中方公布,孔希望推動兩國防務部門溝通,因為河野去年12月訪華時,與中國防長魏鳳和確認促進兩國的防衛交流。日方則稱河野就中方在釣魚島及南海的活動表達擔憂,日方指摘,自4月至8月2日,中國公務船已連續抵近或駛入釣魚島海域長達111天。
蘋果頭條
屯門青山公路與仁愛堂街發生傷人案,昨晚約11時,兩名男子站在路邊等候期間,突然兩輛私家車駛至,跳下約10名持刀大漢施襲,兩人分頭逃跑,其中一人飛奔沿青山公路逃跑脫身,而另一人則跳上一輛新界的士 ,但的士行駛數個車位後,被多名男子截停及打碎車窗把事主拖出車外,繼而揮刀狂斬,大漢傷人後返回接應私家車絕塵而去,姓周22歲事主頭及手中刀受傷仍清醒,由救護員送往屯門醫院救治 。兇徒的斬人過程被附近的車CAM拍下。據54歲姓趙的士司機憶述,事發時事主跳上的士叫開車開車,但的士隨即被多名男子截停,由於十分驚慌,於是低下頭不敢張望 ,隨即聽到玻璃碎裂聲,及至定神回頭一看,發現傷者已被拖出的士外中刀倒地受傷。
東方正論
三個和尚無水食,可說是政府部門互相推莊的最傳神形容。位於大欖郊野公園一帶的香港槍會,遺下的射擊垃圾堆積如山,更恐隨引水道流入水塘,引發食水污染危機。惟水務署、漁護署及地政總署三大部門皆敷衍塞責,互相推卸,令問題積重難返。香港槍會佔地逾六公頃,部分範圍與大欖郊野公園重疊,屬於緩衝區,政府以《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批出土地。禁聚令生效後,槍會上月停止運作,惟長久以來射擊製造的垃圾如鉛彈、靶碎、塑膠彈塞等沒有處理,加上日前颱風襲港,令污染問題惡化。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覆,九月新學年全港學校「開學不返校」,約四萬七千名日校中六生,備戰來屆文憑試勢受影響,學校亦無法兼顧實驗等校本評核。本報獲悉,考試及評核局初擬來屆文憑試的精簡方案,建議取消大部分科目校評,意味公開試佔分相應調高,來屆考生須「一試定生死」,同時歷史、地理等科目的必答題,將改為選答題,讓考生選取較有信心的題目作答,中英文科口試連續兩年取消,以減輕考生的操練壓力。考評局正審視明年文憑試與校評安排,最終方案將呈交公開考試委員會審議。據了解,各科精簡方案大致完成,中學界已有非正式討論,最為爭議是建議取消大部分科目校本評核,意味考生缺乏校評作為「底分」,純粹以公開試表現較量,「一試定生死」。除了生物、化學、物理等傳統理科外,中文、中國文學、英語文學、資訊及通訊科技等不涉實驗科目的校評,以及通識教育科的獨立專題探究,將會一併取消。
經濟社評
全民新冠病毒檢測9月1日(下周二)展開,港府應把握僅餘時間,竭力回應公眾重重疑慮,大力推廣,以免計劃反應欠理想,平白浪費人力物力之餘,更失去找出隱形病人及帶病毒者的重要時機。眼下不只前綫人員要為己為人把握免費驗毒安排,服務業亦應動員參加檢測,履行社會責任確保客人安全,也許還能成為疫下招徠生意的良方。高官近月屢屢顯得脫離民情,如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和勞福局局長羅致光不約而同承認,早前全面早晚禁堂食令生效後,才知那麼多人仍要上班或戶外工作。陳肇始一度估計,全民檢測將有500萬人參加,特首林鄭月娥近日更正,數字只代表總檢測能力,更坦承知道目前疫情緩減,坊間對計劃有欠積極。港府定要把握餘下時間,多舉辦記者會或建立網站、專頁收集意見,回應公眾心中至少4大疑慮。這樣才有望令本已缺乏禁足令配合的化驗計劃,仍能協助截斷隱形傳播鏈,善用中央承擔的檢測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