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咪❗️❗️❗️大人也會得腸病毒😱😱😱😱
別以為只有孩童才會感染腸病毒喔!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適合腸病毒生存,4到9月為流行高峰,特別是最近剛開學,小朋友到學校便是開始病毒"互相交流" 的時候
腸病毒疫情經常在此時進入高峰期!
腸病毒傳染力強, 大多是與病人分泌物的接觸,例如唾液、痰、糞便或其他黏液。根據衛服部疾管署資料,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
👉👉潛伏期: 約3~10天
👉👉症狀:
腸胃不適、噁心想吐
反覆發燒3~5天
頭痛、頭暈
嘴巴潰瘍、疼痛、喉嚨痛
肌肉痠痛
手腳長紅色疹子
⭕️手足口病:
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
⭕️疱疹性咽峽炎:
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例多數症狀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腸病毒重症:
極少數的小朋友可能會演變成腸病毒重症喔
記得!!!
三大前兆:持續昏睡、持續嘔吐、類似驚嚇的全身性肢體抽動(肌躍型抽搐)。
如果持續的意識不佳, 食慾不振, 持續發燒等等症狀請即刻送醫喔
👉👉預防腸病毒的方法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1. 時常清潔雙手,每次至少要用肥皂沖洗20秒。特別是幫嬰幼兒更換尿布後,一定要記得清潔雙手。
2. 避免用未清洗的雙手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3. 不要與生病的人親吻、擁抱,或是共用水杯及餐具。
4. 時常將容易碰觸到的地方消毒,例如玩具、門把。
5. 小朋友請家長注意活動力與食慾狀態
6.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7. 注意居家及校園等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兒童口腔疱疹 在 賴俊維醫師 - 赤子之心臨床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什麼是腸病毒重症?(上)】
文/賴俊維 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上週我們轉院了一位疑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小弟弟到長庚醫院進行後續治療,所幸他已經順利出院。
我們都知道:腸病毒很會傳染、腸病毒學校要停課、腸病毒有可能併發重症,如果重症很嚴重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但是很多家長可能不知道當小孩感染腸病毒之後,出現了什麼症狀就是重症,或是出現了什麼症狀可能會變成重症。變成重症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今天就來講深一點點,幫大家掃盲一下。
兒童腸病毒感染,一般我們所認知的就是疱疹性咽峽炎、或是手足口症。疱疹性咽峽炎是除了高燒,喉嚨痛之外,口腔內會有潰瘍。而手足口症則是除了口腔潰瘍,手、腳甚至屁股還會有紅疹。但其實約有一半的腸病毒感染口腔內部不見得有潰瘍,有時候就只是很紅的紅點。但無論如何,出現以上症狀我們稱作這是腸病毒感染的『第一期:手足口症』。
絕大多數的腸病毒感染都只進展到這個『第一期』,二三天之後就會慢慢恢復。但少數的病童病程會繼續進展下去,進入『第二期:腦脊髓炎』。從進入第二期開始,就是腸病毒重症了。什麼樣的小朋友比較會進入腸病毒『第二期』呢?
一般我們認為的危險因子很多,包括:年齡小於三歲、高燒超過 39℃、發燒超過三天、出現肌抽躍(myoclonic jerk)與其他抽搐、頭痛、嘔吐、嗜睡、肢體無力(無法走路)、高血糖(>150mg/dl)、白血球過高(>17,500/mm3)。
講白話好了,如果你是父母親,謹記出現三大『重症前驅症狀』時一定要提高警覺並且趕緊就醫,那就是「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與肌躍型抽搐」。肌躍型抽搐是一種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文末我們會附上影片連結做為參考。
所以當你的孩子除了高燒、口腔潰瘍之外,持續嗜睡、嘔吐、頭痛,睡著的時候還時不時的有像是受到驚嚇的肌肉收縮動作;更進一步的會有全身抽搐痙攣(類似癲癇的動作),甚至講一些奇怪的話或是話說不清楚,最後意識不清。這些都是『第二期:腦脊髓炎』的症狀。
此時已經需要立即轉入醫學中心的兒童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但可怕的是,腸病毒進展還沒結束。當進入第二期的重症之後,許多孩子往往會快速地進入腸病毒感染的『第三期:自主神經失調以及心肺衰竭』。
肌躍型抽搐(影片2分06秒以及4分16秒處動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6J2H-FVf0#t=2m0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6J2H-FVf0#t=4m10s
(待續)
【什麼是腸病毒重症?(下)】
https://www.facebook.com/…/a.9267952373314…/1304309656246694
兒童口腔疱疹 在 黃偉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洗好洗滿 #抗流感 #抗腸病毒
疾管署今天表示,近日新增1例腸病毒71型確定病例,為今年第4例,目前雖還沒有重症個案,但考量腸病毒71型已多年沒有大規模疫情,很多3歲以下幼兒未曾感染,可能爆發大流行。
#病徵
EV71型感染在幼童較為常見。其主要病徵>病發時通常首先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疲倦或喉嚨痛等病徵;發燒後一至兩天,口腔會出現疼痛的水疱,另外,手掌及腳掌,甚至臀部及/或生殖器亦會出現小水疱的紅疹;EV71型可能引致較嚴重的情況,包括病毒性腦膜炎、腦炎、類似小兒麻痺症的病症及心肌炎。
偉哲和大家一起做預防:
【大人不只會攜帶病毒,也是有可能被傳染的喔】
(一)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二)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兒童口腔疱疹 在 容易與腸病毒混淆的「疱疹性口齦炎」!孩子發燒 - Heho健康 的相關結果
侵犯兒童口腔、牙齦. 疱疹性齒齦口腔炎是因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所引起,但過往對於這病毒僅都是造成「唇皰疹」的元兇,怎麼 ... ... <看更多>
兒童口腔疱疹 在 黃瑽寧:這不是腸病毒!親寶寶造成的「疱疹性齒齦炎」 的相關結果
疱疹 病毒一旦感染到小孩,小孩身上因為沒有任何抗體,其中10%的孩子就會大發作,嘴破,牙齦紅腫,流血,口臭,發高燒,這就是典型的疱疹性齒齦炎。疱疹性 ... ... <看更多>
兒童口腔疱疹 在 疱疹性齒齦口腔炎 - 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衛教資訊 的相關結果
親吻小孩或用餐時使用自己的筷子或湯匙邊吃邊餵食孩童,很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小孩。此外,無症狀感染者的唾液也有傳染力。 ◎感染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受感染後的症狀,包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