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會不會也常好奇小孩在學校裡都在做些什麼?
我倒是蠻常問炫妞
今天在學校好玩嗎?有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
時間久了~炫妞也挺習慣“分享在校生活”這件事
大至老師交代了什麼事情回家要做
小至今天跟隔壁班好朋友遇到後一起去廁所
或是誰誰誰請假了、玩具分享日大家帶了什麼?
媽媽甚至連同學的弟妹叫什麼名字在哪一班都略知一二了...😂
其實不管好的壞的,開心或不開心
我都會希望炫妞能多多分享
若孩子願意自己說出來,那就是他們最真實的聲音
但像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有時詞彙容量還不夠多
或是小朋友不知道如何表達,因此不願意多說
我覺得另外運用引導式的方法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容易開口
_
這次閱讀到台灣原創團隊 #妙蒜工作室 所出版的『#布朗克幼兒園』校園系列繪本,就完全符合像炫妞這樣學齡前的孩子。內容很貼近幼兒的在校生活情境,裡頭劇情搞笑又可愛,也非常適合提供給即將踏入校園的新生,是一套能夠好好陪伴孩子度過最初適應焦慮期的幼兒繪本。
翻開最新一期 『#布朗克上廁所』 這本書,炫妞就被群體失控的孩童們逗得哈哈大笑!書裡龍蝦老師在帶他們集體上廁所時,遇到各種狀況真的讓人超崩潰...好比那種抽衛生紙來跳彩帶舞的、忘記關門被看到的、洗手順便互相潑水的、屎在滾來不及的、到處奔跑嬉戲的...這簡直完全復刻幼兒園的搗蛋日常嘛~😂
炫妞說她最常遇到的就是尿在馬桶蓋上,或是沒沖水的💩馬桶,也有小朋友忘記關門,當她一推進去,裡面的同學趕忙用腳抵住最後一道防線🤣!老師在學校還要輪流掃廁所,有時候小朋友尿褲子了又必須幫忙洗褲子換衣服和拖地很辛苦...
藉由這樣輕鬆的繪本,少少的字量,詼諧的畫風,不忘從逗趣的故事中提點小朋友不要憋尿、勇敢舉手表達需求、懂得正確擦屁股的方式、建立衛生如廁的好習慣~其實當孩子在繪本中產生共鳴時,也更容易敞開心胸分享他們印象中的校園生活唷!
_
另外還有布朗克 #上學生活家家酒 系列
這是校園版的 #紙偶角色扮演遊戲,結合完整的學校場景,紙偶正反兩面都有不同情緒表情可以自由發揮,他們還有搭配自己的睡袋超可愛,配件也有必備的書包、水壺、三色碗等等卡牌一樣不少,炫妞玩的是《 #歡樂教室》和 《#活力操場》。
這只要一拿出來就可以演好幾輪上課小劇場😆光是模仿老師和同學的語氣就可以大略了解她在學校的情景,孩子自己也會發揮想像力,創造更天馬行空的故事,甚至多個場景結合和朋友一起玩,就會更有校園的感覺🏫~
推廣以「玩讀」來學習是妙蒜工作室製作繪本的初衷。布朗克幼兒園淺顯易懂的內容和趣味互動性高的遊戲,不僅獲得許多兒童發展專家及幼教老師的推薦,更有助於學齡前的孩子自然吸取知識和單純愉快的探索世界唷!
🧡有興趣也可以來看看布朗克幼兒園其他經典主題~
一起陪孩子勇敢開口表達吧!😃
.
.
📙新書79折+書展活動中
博客來 bit.ly/BrowncToiletBook
Momo bit.ly/BrowncToiletMomo
妙蒜 bit.ly/BrowncToilet
Garlic Crush Studios 妙蒜工作室
#布朗克開開學 #布朗克點點名 #布朗克放放假
#布朗克睡午覺 #布朗克賽賽跑
#布朗克好好吃 #布朗克交朋友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劉士嶢醫師 #長高迷思破解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29 孩子長不高吃轉骨方?爸媽必聽!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台大小兒科-劉士嶢醫師】 ➤ 醫學中心,小兒科有很多次...
兒童發展 量 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罐頭遊具改善符合共融公園及路牌告示更新】
公園遊戲場是兒童發展很重要的一個環境,孩子們可以在這裡互相玩樂與學習,但很多公園遊戲場目前仍是設置所謂的「罐頭式遊具」,缺乏無障礙環境設計,沒有考量到身心障礙或特殊需求兒童的需要,我們發現文山區的景華公園也有類似的狀況。
.
因此我與景華里里長黃培堯、北市公園處人員一起到景華公園會勘,針對公園裡的兒童遊戲場更新進行討論。未來這裡的罐頭遊具和塑膠地墊將會拆除,更新成「共融式遊戲場」,讓不論是 2~12 歲的兒童,或是身心障礙、有特殊需求的兒童都能在更寬敞、更安全的場域一同玩樂。此外,也一併更新公園破舊告示牌,並改善斜坡階梯。
.
感謝黃里長與公園處,期待景華公園未來化身為更有趣的遊戲場!
.
如果你在大安、文山有看到類似的狀況,歡迎透過陳情表單向我反映,我與服務團隊會盡快來處理喔!
▶️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問政報告 https://yingmeng.pros.is/report2020fw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兒童發展 量 表 在 媽媽好忙。媽媽好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3-5歲兒童的執行功能活動
(譯自哈佛兒童發展中心的分齡指南)
在這一時期,兒童的執行功能和自我調節能力增長很快,因此,調整活動以配合每個孩子的技能是很重要的。年齡較小的兒童在學習規則和結構方面需要很多支援,而年齡較大的兒童可以更加獨立。歸根結底,目標是讓孩子不再依賴成人的管控調節,所以當孩子看起來準備好了,儘量減少你提供的支援。
*扮演遊戲
在特意進行的扮演遊戲中,孩子會發展出規則來決定他們扮演的角色該如何行動。他們會把複雜的想法記在心裡,形塑自己的舉止來遵循這些規則,抑制不符合「角色」的衝動或行為。遊戲的想法常來自孩子的生活經驗,比如看醫生。他們可能會裝作「生病」,請醫生檢查,並接受注射。「醫生」的言行舉止像個醫生(平靜和令人放心),「病童」的言行舉止像個生病的孩子(悲傷和害怕),而扮演「父母」的孩子的言行舉止像個關切的父母(擔心和關愛)。年幼的孩子傾向單獨或平行遊戲,但到了這個年齡段,孩子開始學習合作遊戲,並經常調節彼此的行為 ── 這是發展自我調節的重要步驟。
支持高層次扮演遊戲的方法:
- 閱讀書籍、實地考察、觀賞影片:確保孩子對情境和角色有足夠的瞭解,從而支持扮演遊戲。
- 提供各種道具和玩具:年齡較小的學前幼兒可能需要更逼真的道具來進入遊戲(如:玩具醫藥包),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可將其他東西重新利用,變成遊戲道具(如:紙巾捲筒可用作「斷臂」的石膏)。以不同的方式重新使用熟悉的物品,也可以鍛煉認知的靈活性。
- 允許兒童自己製作遊戲道具:孩子們必須確定需要什麼,把這些資訊記在心裡,然後在不分心的情況下執行到底。他們還鍛煉了選擇性注意、工作記憶和計畫能力。如果原來的計畫不成功,孩子需要調整他們的想法並再次嘗試,挑戰他們認知的靈活性。
- 遊戲計畫是組織遊戲的好方法:“Tools of the Mind” (心智工具) 這個旨在建立自我調節能力的幼兒教學法就是這樣做的。孩子們在開始遊戲前決定他們要扮演誰,要做什麼,然後在紙上記錄他們的計畫。預先計畫意味著孩子們必須先思考,再行動,從而練習抑制性控制。以團體為單位計劃遊戲讓孩子們能夠一起計劃,把這些計畫牢記在心,再應用在遊戲當中。這給孩子們練習解決社交衝突的機會,並能鍛鍊口語能力。
*說故事
孩子喜歡說故事。他們早期的故事往往是一系列的事件,每個事件都與之前的有關,但缺乏整體的大架構。隨著練習,孩子會發展出更複雜和有組織的情節。隨著故事越加複雜,孩子們得以練習在工作記憶中記住並處理資訊。
支持孩子說故事的方法:
- 鼓勵孩子說故事給你聽:寫下故事,和孩子一起讀。孩子們也可以畫畫,創作自己的小書。重溫故事,不管是透過圖片還是文字,都能支持更有意識的組織和更多的闡述。
- 團體創作:由一個孩子開始說故事,然後團體中的每個人都對故事進行補充。孩子們需要注意到彼此的發言,思考可能的情節轉折,並調整他們的補充內容以符合情節,從而挑戰他們的注意力、工作記憶和自我控制能力。
- 讓孩子表演他們寫的故事:故事提供了一個結構,引導兒童的行動,並要求他們注意故事,跟著故事走,同時抑制他們創造新情節的衝動。
- 雙語家庭可以用他們的母語講故事:研究顯示使用雙語可增進所有年齡段的孩子的多項執行功能技巧,所以培養孩子流利地使用第二語言是有價值的。
*運動挑戰:歌曲和遊戲
歌曲和運動遊戲的挑戰可支持執行功能發展,因為孩子必須跟著特定的節奏做動作,並與動作和音樂同步唱出歌詞。這些任務都有助於抑制性控制和工作記憶。當孩子們的自我調節能力發展得越來越好,需要逐步提供越加複雜的歌曲和遊戲,提高挑戰性以吸引他們的興趣。
- 為孩子提供許多機會:讓他們可以使用攀爬結構、平衡木、蹺蹺板等設備來測試自己的體能。為孩子設置挑戰,如障礙賽和鼓勵複雜動作(跑跳步 skipping、平衡等)的遊戲,也很有趣。在嘗試較難的新活動時,他們需要集中注意力,監測和調整他們的行動,並堅持不懈地達成目標。
- 鼓勵通過較安靜的活動來控制注意力:這些活動要求孩子們減少刺激並集中注意力,例如使用平衡木或包含緩慢呼吸的瑜伽動作。
- 播放音樂:讓孩子們很快地跳舞,然後再很慢很慢地跳。Freeze Dance (木頭人/凍結舞蹈)也很有趣,若要增加難度,可要求孩子靜止時擺出特定的姿勢。(“Tools of the Mind” (心智工具) 使用火柴棒人形圖片作為視覺輔助)當音樂停止時,兒童必須抑制動作,將注意力轉移到圖片上,以模仿所描繪的姿勢。
- 重複並增加內容的歌曲:(通過語言或動作)可鍛鍊孩子的工作記憶,如歌曲 She’ll Be Coming ’Round the Mountain的動作、Bought Me a Cat的歌詞,倒數的歌曲,如Five Green and Speckled Frogs,以及重複一長串清單的歌曲(the Alphabet Song字母歌)。
- 傳統的歌曲遊戲:如Circle ’Round the Zero也很有趣。複雜的動作,包括尋找夥伴,必須在不分心的情況下才能完成。
*安靜的遊戲和其他活動
- 配對和分類活動仍然很有趣:但現在可以要求兒童按不同的規則分類,促進認知的靈活性。孩子們可以先按一個規則(如按顏色)分類或配對,然後馬上換成另一個規則(如按形狀)。如果想增加挑戰性,可以玩配對遊戲,但每次配對都要改變規則。市面上可買到的 Quirkle and S’Match 遊戲就是以這種方式挑戰認知靈活性。或者玩賓果或樂透遊戲,但孩子必須在卡片上標出與聽到的字詞相反的內容(例如,聽到「白天」,要在「夜晚」的圖片上做記號)。孩子們必須抑制住標記相同圖片的自然反應,同時還要記住遊戲規則。
- 更複雜的拼圖:可以吸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鍛煉他們的視覺工作記憶和計畫能力。
- 烹飪對幼兒來說也很有趣:他們在等待指示時可鍛煉抑制力,在記住複雜步驟時可鍛煉工作記憶力,在測量和計數時可鍛煉集中注意力。
兒童發展 量 表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劉士嶢醫師 #長高迷思破解
本集節目,由SBD贊助播出
🚀 傳送門: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29 孩子長不高吃轉骨方?爸媽必聽!如果我有一座新冰箱【台大小兒科-劉士嶢醫師】
➤ 醫學中心,小兒科有很多次專科的分類。
➤ 小兒內分泌科常見問題:小孩子長不高,小女生提早發育胸部/提早月經。
➤ 國健署有0~7歲的兒童發展曲線圖,可以參考:https://bit.ly/39nNrts
男生6~18歲:https://bit.ly/3cbkEKl
女生6~18歲:https://bit.ly/2Yg0UNx
➤ 如果身高體重落到3%以下(最後一條線),才需要擔心生長的問題。
➤ 內分泌科醫師最害怕看到的生長曲線停止(平掉)的線型。
➤ 大部分醫師遇到的家長
➤ 國健署建議:學齡前兒童牛奶,早晚250ml一杯,一天500ml。
➤ 兒童能不能吃巧克力?咖啡因?
➤ 長高迷思:拉筋就會長不高?小兒科醫師怎麼認為?
➤ 肌肉也是內分泌器官。
➤ 生長板?需要營養還是刺激?
➤ 阻力訓練/重量訓練,早在2014已經科學證明/迷思破除,是對於生長/健康有幫助的。
➤ 兒童:壓力的確會影響身高!很重要!(級任老師?霸凌?)
➤ 青少年精神科,身心科?
➤ Gaming Disorder,沈迷線上遊戲,你是二次元世界的人?
➤ 青春期,性早熟?影響身高?塑化劑,環境賀爾蒙絕對會影響身高?!
➤ 女生青春期8~13歲,在初經來之後的兩三年後,生長板停止生長。
➤ 男生青春期9~14歲,會比較晚生長板停止。
➤ 女孩初經大約12歲左右。女孩肥胖,可能會讓初經提早到來。
➤ 轉骨方:本草綱目裡面是沒有【轉骨】這兩個字的。
➤ 轉骨:杜仲,黃耆,有促進成熟的效果。
➤ 吃轉骨方半年,生長板骨齡成長五歲,是好或不好?!
➤ 轉骨方到底能不能喝?邱個說:不要喝!
➤ 應該關注小孩的『全身健康』,不能只關注『身高』,身高80%取決於遺傳。
➤ 為什麼我的小孩『比』別人矮?
➤ 瘦肉精 萊克多巴銨 是什麼?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 塑化劑,環境賀爾蒙。
➤ 會讓女生提早長小胸部:『初乳的羊乳』,特別『芳香』的精油乳液!『雞皮』
➤ 『山藥』『茶樹精油』『薰衣草精油』植物性女性賀爾蒙。
➤ 太香的化妝品/保養品,『太香的』,小朋友都建議不要。
➤ 建議在小孩身上用大品牌,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
➤ 蜂王乳,小朋友建議不要吃。
➤ 小女生,彩色橡皮筋,玩具,塑膠製品,皮膚不要直接接觸。
➤ 【肥胖】在小朋友的比例超級多,小學生有1/4過重。
➤ 小時候胖,就是胖!兒童第二型糖尿病,膽固醇過高,脂肪肝,病例超多。
➤ 【手搖飲,搖茶】攝取過多的糖分是主要原因之一。
➤ 肥胖是一個Family Thing,是一整個家庭的事情。
➤ 家長/長輩多只注意小孩身高,而非注意肥胖問題。
➤ 兒童8種健康問題,體重過重、肥胖、外傷、焦慮/抑鬱、時常頭痛、腹痛、自閉症、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隨年代而增加。
➤ 小朋友長不高,跟太晚睡/睡不好,有沒有關係?
➤ 腦垂體分泌身長激素,會在睡眠期間分泌比較多。
➤ 瑞士兒童醫院研究,發現身高成長,並沒有因為睡眠品質而受到影響。
➤ 每個小朋友所需要的睡眠時間有個體差異。
➤ 來路不明的鈣,不明添加物,是醫師所擔心的。
➤ 維他命D是不是需要補充?答案:是。但是要注意劑量單位數。
➤ 建議孩童接種 流感疫苗。
#邱個ChillChillderPodcast
#邱個 #CHIOUGRR #SBDTaiwan #SBDAPPAREL
兒童發展 量 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咬手、拔頭髮、猛眨眼……從辨識警訊開始,讓孩子學會紓解焦慮,安定成長」介紹
訪問作者:王意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老愛啃指甲、考試流手汗、上學肚子痛、上臺就口吃、分離焦慮、社群憂慮、別人被罵他卻哭、分組就想逃、不斷洗手的強迫行為……
{{焦慮,需要被懲罰嗎?}}
→焦慮無法完全消失,但學會辨識、彈性思考、適切表達,大人跟孩子都一定能與焦慮和平共處。
◆◆◆
●市面少見,專門解決兒童、青少年焦慮的臨床心理專書。
焦慮是警訊,提醒我們:
孩子內心在受苦,無法解決,需要我們更細膩去觀察、去瞭解、去協助。
孩子不說,不表示沒事。
●焦慮未好好處理,將成為跟著孩子一生的噩夢!
「我警告你,如果你偷書被我抓到,你就完蛋了!」
書店老闆隨口一聲警告,卻在男孩心裡烙印上巨大汙點,引發害怕犯錯的無盡壓力。從此,他寫字一定要用尺才覺得工整,而寫錯字、數字有錯……任何小瑕疪都會立刻喚出創痛,爆發焦慮。
但是無論再痛,他從未對大人說。
那個小男孩,就是王意中心理師。他決定成為兒少心理師,正是因為傷痕累累地走過,更能體會:
●孩子內心焦慮,往往說不出口,但表現於外在行為是求救:「幫幫我!我想要擺脫痛苦!」
焦慮是很常見的情緒,說來就來,無法控制,更不能說停就停。焦慮不只表現在一處,可能同時有不同狀況。
壓制、懲罰和責罵無法解決焦慮,只是硬逼孩子壓抑情緒,但是焦慮的「源頭」沒有好好處理,孩子將一輩子受影響,失去自信,人際、學習與生活受挫。
本書針對從幼兒到青少年的常見焦慮狀況,協助大人先冷靜自己,同時提出具體、周全的方法,陪伴孩子舒緩當下的緊繃,進而學會當焦慮來襲時,更有能力跳脫情緒困境,出聲呼救。
【深呼吸,以靜心傾聽取代怒氣責罵,讓我們成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安定力量。】
作者簡介: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
於宜蘭成立宜蘭縣第一所經衛生主管機關合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2000場,是許多家長與老師心中極為信賴的心理師。
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諮商師及國軍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擔任兼任講師。
合作經歷,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校園系統(輔導諮商及特教服務)、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幸夫愛兒園、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財團法人赤子心教育基金會及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等,提供心理專業服務。
於網路上,經營「王意中部落格」,分享早期療育及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等資訊,部落格的參觀人次已突破四百萬!
作者粉絲頁: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兒童發展 量 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懶得教,這麼辦:培養獨立自主的全自動孩子,百善惜為先的教育筆記」介紹
訪問作者: 盧駿逸
內容簡介:
不是教錯了,而是教太多
懶得教,但盡量勤勞惜(sioh)
別太用力「教小孩」,也許就有更多力氣愛小孩、惜(sioh)小孩
★擺脫「做太多」的惡性教養循環
★整理近十年來非典型教育現場的故事
★以「思考」代替教條式的教養原則,破解專家迷思
★同理父母及教育者們的困境,全年齡適用的「惜惜」想像
是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好?
是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多?
這些煩惱,在教育現場屢見不鮮。
但對教育者來說,這些焦慮是必要的嗎?
某些專家們總在誇談「怎麼教」,或傳達「你教錯了,照我的來」,甚至散佈「這樣教得不夠,像我這樣教才夠」的教養焦慮。教養對家長來說,既是一種不能輸的軍備競賽,也是一種時時被他人凝視的、不能犯錯的道德考驗。
難道只有通過考驗的人,才是夠好的父母?
這本書想要反對這樣的價值,也反對那些便宜行事、過度簡化的教育想像。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做錯了,而是做得太多。
懶得教,但盡量勤勞惜(sioh)。這樣的惜(sioh)不代表緊迫盯人、訓練有素的專家姿態,更不代表「為你好」就能無限上綱,成為管教的藉口。本書從教育工作者、父親的身分出發,記錄了駿逸與孩子相處的故事。包括身處教育現場的反思,談教養迷思、權力關係、自主學習等常見的教育議題。彷彿可以聽見他透過文字,溫柔並堅定的提出「學習不是訓練」「談教育也要談戀愛」「坦率的強迫,好過虛假的溝通」等主張。
為人父母者,究竟願意投入多少時間與代價,交換孩子的發展機會與空間?駿逸認為這些代價包括對孩子的愛、對人性的信任、對孩子發展的瞭解、對人我權利分際的思索與認識,以及身為人、教育者、身為父親的自我期許。全書穿插各種常見的教養難題、故事,以及駿逸與兒子阿果互動的日記。並以「惜惜」的概念出發,對孩子、教育者們傳遞人性中最寶貴的價值。
這不是一本傳統教養書,也不是扮演教育專家,指著父母的鼻子說你應該怎麼做的教育指南。它更像是一個以家庭為田野的人類學家,同時扮演爸爸、老師、朋友等角色,與孩子建立關係並持續進行的教育實驗。更重要的,不論對待大人或小孩,都應該從「惜惜」做起,以同理心相處、相惜,期望能激發同為父母、教育者的同理心,建立相互尊重及成長的良性循環,不光為了孩子,也讓我們自己成為足夠聰明、堅強並獨立的人。
作者簡介:盧駿逸
自2008年開始,持續待在光合人文/教育工作室的合作式教育場域裡,陪伴小孩一起從事社會議題、科學、歷史、創作、自助旅行等工作。除了陪小孩,也和父母一起面對教育上的各種難題,像是自主學習、親子關係、兒童發展困境。現於方格子VOCUS網站經營《教育現場的生存遊戲:好孩子權力故事》專欄,持續為兒童教育、親子關係經營等領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