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塔利班槍下活過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馬拉拉·尤沙夫賽(Malala Yousafzai;1997-)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7歲時就成為所有諾貝爾獎項中的最年輕獲獎人。以爭取女權和女性受教育權而聞名的巴基斯坦運動倡議人士。此句節錄自馬拉拉2013年在聯合國上的演講,演講中她為受壓迫女性發聲,並多次強調和平、平等教育權的重要性。
11歲時,馬拉拉匿名在部落格紀錄在巴基斯坦塔利班(Pakistani Taliban)統治下的艱難生活,例如當時禁止電視與音樂、禁止女孩上學及女性逛街,炸毀女子學校等。她也因此成為塔利班的眼中釘。2012年,她在校車上遭武裝塔利班槍擊,所幸死裡逃生。
近日,神學士(Taliban,亦稱塔利班)重奪阿富汗政權,首先受到壓迫的一群人亦為女性,其教育權、自由權利、工作權等無一不受限制。馬拉拉近日也出面呼籲全球必須採取緊急行動。
#獲獎原因
「表彰他們奮勇反對兒童及青少年受到壓迫,以及為了所有孩童受教權的努力」
for their struggle against the suppress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nd for the right of all children to education
#NobelPrize #諾貝爾獎
兒童自由權 在 基金V怪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稍早加碼直播中提到的印度近期最大條新聞
可憐的小妹妹....😭😭😭
不痛了,到天上當小天使,遠離這些壞人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5651875
📌 維基百科:印度有一部在1950年1月26日起草,並且經過多次修訂完善的規定議會民主政體的憲法,這是印度民主政治的標誌。這部憲法多達395條,1000多項具體條款,號稱世界上最長的憲法。印度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從政治上確定公民的『平等權』、『自由權』、『文化教育權』和『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權』。
#印度 #種姓制度 #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凸
兒童自由權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後續追蹤【「小明」案爭議,監察院公布調查結果:相關單位對差別對待合理性說明不足,應依兩公約及兒童人權公約等規範檢討】
台灣去(2020)年2月6日以來因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封關,各約2,000名新婚陸配與陸配子女「小明」至去年7月始得分批入境團聚,引發人權等爭議。監察院主動調查,今(9)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固然防疫優先,人權也需權衡,此境管措施決策過程未諮詢人權專家,致相關人權規範的審酌未盡周全,新婚陸配與「小明」們確實受差別對待,而且對此差別對待的合理性說明不足。要求行政院督導相關單位依聯合國指引、兩公約及兒童人權公約等規範檢討改進。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媒體聯訪中回應,武漢肺炎疫情嚴重且變化快速,基於保護2,300萬國人安全,一定要有相關作為。不過隨著疫情變化,都能夠隨時檢討調整、盡量做到圓滿。
此案癥結點在於,我國去年2月對中國封關,3月19日全面禁止非本國籍人士入境,但尚未取得居留證的外籍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仍可向我駐外館處申請特別入境許可來台;6月開放外籍人士(含移工子女)除觀光、一般社會訪問以外,均得提出入境申請,卻到同年7月16日才分階段開放「小明」與新婚陸配入境,引起差別待遇之議。另外,部分在台排隊申請台灣身分證的「小明」,農曆年陪家人到中國探親後就無從返台,去年居留未滿法定的183天,造成居留期間中斷,影響取得身分證期程。
民間團體及民眾先後到監院陳情,監委葉大華、蕭自佑申請自動調查。期間約詢陸委會、衛福部、移民署等相關單位,並邀請專家學者諮詢人權與專業議題。監委認為,雖然境管措施已鬆綁,但為促使日後防疫決策在人權考量上更周妥,羅列6點調查意見促請改善。
監委葉大華表示,根據人權宣言、各項公約及聯合國頒布的COVID-19疫情期間人權指引,各國應該以對人權最小侵害為原則採取限制措施,且應告知受影響者緊急措施的內容、適用範圍和持續時間,並讓民眾有參與決策的權利。但在調查過程發現,相關主管機關並未完整論述境管限制、開放的理由,引來外界質疑。建議決策過程應蒐集受影響者的想法,並設置單一窗口與其溝通。
調查報告指出,在長達近半年或半年以上的境管措施中,相關權責機關皆未主動積極蒐集兒少意見,兒童表意權保障不足。缺乏開放入境時間表及優先順序,則導致被管制對象長期恐慌焦慮。原在台求學的「小明」因入境管制致身分被凸顯,恐已被同儕貼上標籤。而媒體頻繁報導、輿論滋長或因政治因素或意見領袖於媒體相關發言的擴散、發酵,不無助長國人因「小明」身分疑慮所引發的歧視等偏見效應。
監委認為,疫情瞬變導致決策急迫,難免影響被管制對象的自由、權益甚或損及人權。但現在國內疫情已獲控制,有賴相關主管機關重新省思,並於未來防疫決策之前,依據聯合國指引及國際人權公約相關規範加以審視,行政院尤應督促所屬機關重視兒少表意權,研議相關改進措施,避免助長外界對「小明」等人的歧視。
此外,以「中國COVID-19疫情嚴峻不明」等為由暫緩中國人士入境固然有其正當目的,但其他國家疫情也很嚴峻,為何外籍人士及移工子女可先於中國人士入境?相關單位對此差別對待合理性的說明不足,決策時也應更公開透明。
「小明」包含「台灣人與陸配的孩子」以及「陸配前婚生子女(未成年)」兩類型,葉大華指出,此境管措施影響最大的是後者,許多人原就在台灣生活並排隊申請身分證,農曆年到中國探親後就滯留當地約半年,在台的法定居留期間中斷,影響身分證申請。這類型「小明」約有1,000人,相關單位應擬定彈性措施。移民署回應,正與相關部會研擬中。
女兒去年一度成為「小明」,現已順利回台就讀小學的家長王克安表示,肯定監察院的調查結果,也盼這份報告對能做出行政命令、制定法規的官員造成實際影響。要是這份報告能在去年中旬境管尚未解禁時出爐,相信無論是對這個群體的返台進程,或大眾對「小明」、新婚陸配的理解,都會有更顯著的結果。
就王克安了解,99%急需回台生活、就學的小明已順利來台,但仍有極少數來不及取得台灣學籍的陸配前婚生子女無從入境,希望能有放寬機會,讓這些家庭得償所願在台共同生活。對於去年受到境管措施不可抗力因素,影響身分證申請的「小明」,也能盡早公布彈性措施。(文/曹馥年)
●監察院新聞稿:http://bit.ly/3tHj3C7
#COVID19 #境管措施 #中國 #監察院 #報導者
兒童自由權 在 兒童權利公約系列#兒童的遊戲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764 views, 49 likes, 1 loves, 4 comments, 15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兒童 權利公約系列# 兒童 的遊戲權... ... <看更多>
兒童自由權 在 『欺負我年紀小嗎?兒童人權』 - 木擊者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常常說 兒童 是未來的希望,但你知道 兒童 享有什麼特別的權利嗎?上一集『只是開玩笑有這麼嚴重嗎?歧視性言論』http://bit.ly/2eEGYiV「123募投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