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秋節快樂!😄 😄
在日本,對一個季節有不同的描述方式,例如:初夏、晚春等等,又細分為早、晚、中。
農曆的七月到九月是秋天,農曆七月叫做「初秋」,八月叫做「中秋」,九月叫做「晩秋」,因此農曆八月十五的滿月被稱為「中秋の名月」(中秋月)
還有一個「仲秋」是從中國傳入的,兩個漢字的意思相同,但是「中秋」會更常見。
這一天也是慶祝感謝秋收、供奉祖先的日子,許多家庭會供奉,月見団子 (つきみだんご)、すすき(芒草)、酒類和秋季水果等等。。
芒草與稻穗很相似,所以帶有農作物豐收祈願之意味,像滿月一樣圓圓的糰子則有祈求子孫健康之意。
十五夜還有個別稱叫做「芋名月」,寓意慶祝芋頭類農作物的豐收。
※日本也有中秋節唷!只是他們不吃月餅、不烤肉,
還有還有,月亮上的兔子搗的是麻糬喔!😆
❤日語學習平台Study Cube ⬇ ⬇
https://academy.shuwoon.com.tw/bookshelf
❤訂閱YouTube頻道持續學習 ⬇ ⬇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uWoon2013
#中秋節 #生活日語 #旭文日本語學院 #趣味
兔子 別稱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產業訊息>成大醫學系與材料系合作發明「人工骨水泥」獲10餘國專利申請
#研發 #生醫材料 #甦骨泥 #甦骨粒 #人工骨水泥 #專利
成大材料系教授及成大醫師團隊合作研發基礎應用研究,8年前技轉給南科一家生技新藥公司開發成生醫材料「甦骨泥」及「甦骨粒」,3年多前開始臨床使用,最近確定技術成熟,成大團隊11日正式發表這號稱「人工骨水泥」兩款醫材,可有效修補缺骨、促進再生,已獲得10多國的發明專利。
成功大學過去有許多學術應用研究,總是停留在論文發表階段,部分專利雖賣給廠商,多數未實際技轉成產品。
因應政府推動「研發成果、落實產業」,成大團隊8年前將發表已20年的基礎研究成果,真正技轉給南科一家廠商,並協助開發出生醫產品,號稱「人工骨水泥」,取代原本從患者身體內取骨的傳統補骨辦法。
兩種醫材分別稱為「甦骨泥」及「甦骨粒」,材料全由人工合成,不含任何動物骨與人骨,用在骨骼內後,沒有發炎的困擾,並可誘導骨細胞增生。不會有另外取骨造成的傷疤與骨泥造成的血管栓篩併發症等問題。
「甦骨泥」可塗抹在骨骼上,或以針筒施打進骨骼內,促進骨細胞增生,「甦骨粒」則是醫生挖掉壞死的骨頭後,直接灑在骨骼裡,再包紮縫合,因為屬於無機的微結構改進性質,有高度親骨特性,新生骨置換效果比較快,副作用少,手術實間也縮短。
這項技術經過多次的動物實驗,包括兔子、大老鼠、迷你豬與羊,3年多前已開始臨床使用,以牙科最普遍,最近發現應用在心臟手術時,可解決胸骨難癒合問題,病患胸骨14天就可癒合,目前已獲10餘國發明專利,讓產品進軍國際。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11005291-260405
兔子 別稱 在 部落客愛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隱藏廣島大久野島的兔兔療癒之島
一上島便有成群的毛茸茸兔子向你直奔而來!!!
但是兔子的糧食要在哪裡買?穿什麼衣服比較好?要住哪?
這篇有完全攻略教學啊!原來兔子晚上才會大出沒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