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2018 Toyota Vios 豪華版 歡樂蛻變
【4K UHD | https://youtu.be/Dsy1vCOWA3g】
對於愛車成癡的人們而言,選車,並不是件難事! 畢竟不論買得起、買不起,心底中意的車款早就再清楚不過!
然而對於購車時較無特別需求,僅注重經濟、實用、好上手的買家,Toyota Vios大概會是許多朋友的選擇,那麼,這輛暢銷車款經過新年式蛻變之後,有什麼地方變得更迷人了,你可不能不知!
【大膽進化】
有別於舊款讓人感覺較溫順的外型設計,新年式Vios導入了泰規車款的造型後,強調動感的車頭既有碩大的頭燈組,還有結合LED日行燈的倒梯形氣壩,給了人相當濃郁的侵略感;至於我們為何不斷強調[新年式]三字,那則因為本次改款雖然看來有著極為大幅的變革,但骨子裡,它依舊不算是輛全新車款,眼尖的大家,也應該能從車頂線條,和前檔看出這個與改款前最相似的地方!
而在車尾,新Vios的設計則採用了較摩登、時尚的造型,並搭配同樣龐大的燈組,若您可以接受本車設計大膽的車頭,我想車尾就不難符合大家的胃口了!在其他細節部分,看到新Vios的車頂,大家還能看到它有著些微突出的空力巧思,在優化車輛空力之餘,從後頭看去,還可讓人回想起舊式跑車的雙泡式車頂,也算是頗富趣味之處。
【質感倍增】
雖然新Vios的外觀不一定所有買家都會喜歡,但說到這次新車大家肯定會喜歡的,我想會是它的內裝設計!
在改款前,Vios和Yaris給人的車內印象,便是佈滿毫無修飾的塑膠料件,雖然眾人皆知這是成本之下的考量,但也讓人不免盼望,是否能再替車款增加些質感…
反觀,改款後的Vios,光是剛坐上車,便能看到中控台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了!透過霧銀處理、鋼琴亮面飾板、鍍鉻邊條,以及Drive+觸控介面的導入,沒錯,它還是有不少塑料,但至少質感大幅地提升了,讓人賞心悅目了不少! 此外,本車不只還多了藍色自發光儀錶,也因為新車換上了新座椅,不僅加上了更具質感的白色縫線,就連乘坐感也不若以往平價,雖然它不是包覆、支撐性高超的跑車椅,但至少不論腰靠、腿靠,乃至臀部都讓人感覺座椅泡棉Q到好處,駕車的舒適,也在這其中找到。
然而,這輛車也不是十全十美,雖然後廂空間提升至473L,且相當平整,後座腿部空間也稱得上充裕,但頭部空間則就稍顯不足了,此外,我們除了希望原廠得以再替車內增加些電源孔,並增設中控USB手機連結功能,要是補齊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操作鈕,這輛車也應該會更加完美才對!
【破除偏見】
在網路論壇中,相信大家對於批評Vios/Yaris車款安全性的網友都不陌生,不過,在改款後的Vios上,Toyota可說是祭出了相當令人讚賞的回應!
現在,Vios不論車型等級,皆標配了包含煞車優先系統、煞車力道輔助系統、可自動調配左右輪制動比例的煞車力道分配系統,和能夠防止車輛於起步後溜的上坡起步輔助系統,同時,就連循跡防滑、動態穩定系統,現在也都是車款標配了!此外,在正式發表之前,就連我們也很難相信Toyota竟會為頂級Vios車型配備了多達七具安全氣囊,由此便可見到Toyota力挽車壇輿論的積極!
至於我們的評價呢? 我們都懂氣囊多不代表車就可以隨便撞的道理,但可多些氣囊和輔助系統的防護,這著實對於消費者而言是件美事! 當然對Vios的競爭力也是同樣道理! 然而,在日漸重視安全的車壇、社會中,Vios固然越來越棒,但要是再能將盲點警示、倒車顯影技術配於頂規的豪華車型上,我想這輛車肯定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與肯定!
【自在選擇】
對會選購Vios的消費者來說,車輛所重要的,並非排氣聲浪、也非狂傲的動力,而是平順、實用、經濟,和好駕馭!
因此,在成本考量之下,Toyota在本次中幅度改款之際,仍舊替Vios搭載了原先那具1.5L直列四缸引擎,最大動力也依舊為107匹馬力,以及14.3kgm的最大扭力。
在這樣的設定下,雖然代表國人想等到入門的小排量渦輪車仍需段時間,但換個角度,這具引擎也替本車帶來16.8km/l的節能油耗,替小資族們省下荷包裡多一分錢,再搭配換檔滑順的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這不就達成了上述說的經濟、輕鬆駕馭兩門必備課題嗎?
另外,經歷本次改款後,Toyota也替這輛車新增了Eco節能,以及Sport運動這兩種行車模式;在我們高速公路時速100km/h的實測中,這兩種模式約可讓引擎拉出800rpm的轉速差異,雖然這並不代表開啟模式後會有著極為巨幅的差異,然而,真想節約些油耗時,確實不妨將Eco開啟,而遇上爬坡、欲超車,或是想讓車輛動力反應更佳時,Sport模式下的Vios也能有別許多配備CVT變速箱的車款,不僅能讓動力反應更即時些,全油門驅策下甚至拉至6000rpm也不顯害臊,不只讓人可感受出模式下的車輛反應差異,也替用車多了幾分靈活性。
【恣意輕快】
至於在車輛操控部分,畢竟Vios仍是輛定位入門的車款,它的表現固然較難與其它帶有性能基因的車款相較,況且,也有些人總對這類入門車款的操控感到無信心,但在近年Toyota的努力下,這輛車又有何改變呢?
雖然為了讓人能夠輕鬆駕馭,Vios的轉向手感便設定地較為輕盈,但並不會讓人感覺方向盤過輕,讓人感覺飄飄的不安感,設定可說相當適中;而在更重要的底盤部分,雖然改款後Vios同樣維持前麥花臣、後扭力樑的懸吊結構,但舒適的懸吊設定,也讓Vios在通過市區斑駁的路面時能夠維持較高的舒適性,不至於讓過多跳動、起伏傳至車內。
而當略將車速提升後,我刻意選了一處道路起伏較大的路段,駕著Vios以普遍駕駛鮮少採用的車速衝上,在懸吊突然大幅伸張又收縮,且帶彎的路段,確實令車輪不免地哀鳴了聲,然而下一秒卻又回復平穩,並未出現腦中預期的搖晃與大幅側傾、飄忽感,讓人對這輛車的信心又更多了些!
沒錯! Vios大概不會是輛讓人可以充分享受駕馭激情的車款,但駕駛它的體驗可不差,它能提供的是自在、輕鬆感,而這,不也正是許多大眾所追求的嗎?
【TCar短評】
經過了這次幅度不小的改款,Toyota Vios的外觀更為大膽且充滿活力,內裝質感的進化更讓人對於本車多了許多肯定,至於動力與底盤,相信對於喜愛輕鬆駕馭,同時兼具舒適、節能的買家而言已相當適合;至於安全,Vios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只是若以消費者來說,要是它能夠再多幾分體貼,配上如盲點警示系統、倒車顯影這類標配,肯定更能讓人對它愛不釋手!
【2018 Toyota Vios 豪華版】
引擎形式: 1496c.c. L4 DOHC 16V
最大馬力: 107ps/6000rpm
最大扭力: 14.3kgm/4200rpm
變速系統: CVT無段變速系統
長x寬x高: 4425x1730x1475mm
軸距: 2550mm
車重: 1100kg
懸吊規格: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後185/60 R15
台灣售價: 63.9萬元
【主要配備】
LED日行燈、光條式尾燈
投射式鹵素頭燈
倒梯形大型進氣壩
艇型空力車頂設計
15吋鋁合金輪圈
Smart Entry車門啟閉系統
Push Start引擎啟閉系統
湛藍三環式自發光儀錶板(附亮度可調功能)
豪華透氣皮質座椅
Drive+隨行駕駛系統(含藍牙無線通訊/音樂系統)
副駕駛座緩降式手套箱
智慧型恆溫空調
前座12V電源輸出孔
中控台鋼琴烤漆飾板
中控台鈦銀飾條
鍍鉻空調出風口調整鈕
鋼琴烤漆附鍍鉻飾板排檔座
SPORT MODE運動駕駛模式、ECO節能駕駛輔助系統
警示音+圖像化顯示倒車雷達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HAC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ISO-FIX兒童座椅固定裝置
WIL頸椎傷害緩和前座椅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車側簾式氣囊、駕駛座膝部氣囊
TOYOTA Taiwan
#toyota #vios #豪華版 #tcar #新車試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羅里昂 x LE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手Irin不僅在山路爬坡表現優異,平路巡航也是嚇嚇叫呢!這次的路線是走淡金公路到石門洞,進入三芝市區前為上下起伏的丘陵地形,之後便是平易近人的平路了,算是一條親民的路線! 番外篇|高年級實習生強哥首次物理治療檢定,他是否能通過克萊兒老師嚴苛的標準呢? —————————————————— 70...
「入門爬坡輪組」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日本人的歐吉桑 ・台湾在住の日本人のおじさ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羅里昂 x LE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問題] 爬坡:入門高框板輪VS 低階低框配車輪- 看板bicycle 的評價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請教入門爬坡輪有哪些可以參考的呢?以及些輪組上的名詞求解惑 的評價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Re: [問題] 爬坡:入門高框板輪VS 低階低框配車輪- 看板bicycle 的評價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Re: [問題] 爬坡:入門高框板輪VS 低階低框配車輪|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問題] 爬坡:入門高框板輪VS 低階低框配車輪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心得] 入門公路車和進階公路車比較 的評價
- 關於入門爬坡輪組 在 [問題] 新手挑選輪組二選一| bicycle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入門爬坡輪組 在 日本人的歐吉桑 ・台湾在住の日本人のおじさ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次我寫的文章主題是關於冬天的日本車友的事情.
在日本下雪的時候, 日本車友怎麼騎呢??
Bicycle Club 單車俱樂部 在便利商店, 書店, 有販售
請您參考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a.1203105048412…/717015471837407/
BiCYCLE CLUB Vol.58 2⃣月1⃣0⃣日準時出刊❗
本期大特輯內容依然精彩,騎士們千萬不要錯過喔😉
快來看看本期內容介紹,預備好2/10手刀前往搶購💨💨💨
🚴♂ 大特輯:依類型來解決 臀部再也不痛了!🚴♂
公路車騎士很常遇到的問題──#臀部疼痛。本單元請專業的FITTER和職業車手從騎姿開始解說。先了解自己的踩踏類型,配合正確的騎姿挑選適合的座墊。另外,示範了在家就可以輕易做到的肌力訓練菜單。最後請教專業的醫師騎士解說,騎車可能會引起的臀部相關疼痛。快來發掘解決臀部疼痛的方法吧!
🚴♂ 休息型抽車 🚴♂
爬坡時常常感覺腿部肌肉痠痛嗎?也許換個騎乘方式可以減輕腿部的負擔,這時候需要的就是「利用自重」的休息型抽車!就 #連職業選手都會在比賽中使用的騎乘方式,本單元為你詳細示範精通抽車的技巧!
🚴♂ 日本BICYCLE OF THE YEAR 2018 🚴♂
2017年底本誌決選了 #2018車款 10 BEST,綜合5位評審委員,從各個面向進行試乘,最後選出能代表2018年的車款究竟是?
🚴♂ 碳纖維輪組大集合!🚴♂
輪組會為騎乘效能帶來劇烈的改變!本單元集結了9款現今 #極具話題性的高框輪組(框高50㎜以上),由管洋介選手及熱愛各種長距離騎乘的三船雅彥先生,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試乘。來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輪組吧!
🚴♂ Alberto Contador 獨家專訪!🚴♂
2017年,#AlbertoContador 於故鄉西班牙舉辦的環西賽結束後,從職業賽事引退。當Alberto Contador至日本參加日本盃後,本誌也取得獨家專訪。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偉大冠軍的心路歷程及他的內心話吧!
🚴♂ 本期還有:功率計入門指南、2017 JAPAN CUP、微笑「琦」單車˙遊記……等,眾多精采內容,錯過可惜!
#各大書店7Eleven全家OK均有販售
#網路書店會晚幾天請耐心等候
#電子書預計於2月25日上架
入門爬坡輪組 在 羅里昂 x LE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新手Irin不僅在山路爬坡表現優異,平路巡航也是嚇嚇叫呢!這次的路線是走淡金公路到石門洞,進入三芝市區前為上下起伏的丘陵地形,之後便是平易近人的平路了,算是一條親民的路線!
番外篇|高年級實習生強哥首次物理治療檢定,他是否能通過克萊兒老師嚴苛的標準呢?
——————————————————
70分鐘免費YouTube培訓
——————————————————
▶︎如果您對經營YouTube有興趣,卻又不曉得如何開始的話,這裡推薦您一個入門的課程,報名地址:🔥 https://reurl.cc/j58lKn🔥
(頁面最下方可以參加免費網路研討會,讓您開創頻道能夠事半功倍!)
騎行裝備:
單 車|TCR ADVANCED 1-KOM 2020
輪 組|FULCRUM RACING ZERO COMPETIZIONE
外 胎|Goodyear Eagle F1 Super Sport
安全帽|KPLUS NOVA
車 衣|客製車衣
車 褲|WARSAW CYCLING
卡 鞋|LAKE CX176
風 鏡|POC Aspire
器 材|GoPro Hero 7
耳 機|AfterShokz AEROPEX AS800
#新手路線 #石門 #平路巡航
入門爬坡輪組 在 請教入門爬坡輪有哪些可以參考的呢?以及些輪組上的名詞求解惑 的推薦與評價
越了解越發現輪組是有功能性的差別, 全能輪組和專用輪組比弱項而顯得全能, 例如瞎貓和NU比平路的空力當然勝出, 和高框碳板比爬坡又勝出, 反過來看瞎貓 ... ... <看更多>
入門爬坡輪組 在 Re: [問題] 爬坡:入門高框板輪VS 低階低框配車輪- 看板bicycle 的推薦與評價
輪組 的基本觀念,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老板友Mjolnyr之前發表的文章。 標題選擇公路車輪組的基礎思維時間Thu May 14 16:40:03 2009 ... ... <看更多>
入門爬坡輪組 在 [問題] 爬坡:入門高框板輪VS 低階低框配車輪- 看板bicycle 的推薦與評價
FFWD 6R 原廠花鼓(板高58mm) 重量1355g
車子是標配GIANT P-A2 重量19xxg
自己以為:在其他特性差異不大下,爬坡輪組輕量化應該是關鍵
在目前爬坡輪還沒預算時,想請問"爬坡時FFWD 6R會比 P-A2 不吃力或者差不多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50.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60382817.A.7D6.html
當然最好XD
※ 編輯: hsy1107s (61.224.50.26), 04/11/2016 23:21: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