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何韻詩演唱會原訂九月初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舉行,但開騷前突然被藝術中心以「或違公共秩序」為由拒絕租場。有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成員承認曾參與諮詢,並認為拒租的決定「理由充分」,引起公眾關注「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的角色。曾任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的何慶基表示,「監督團」是管理核心,監察機構的整體方向發展,「但不會染指藝術」;今次拒租事件反映「環境有變」,反映「以往那寬鬆包容的自由開放心胸不再存在」。
捐款入會 可享「監督團」投票權
何韻詩「《你尚未成為的》Hocc Shouson Live 2021」演唱會,原定於 9 月 8 至 12 日於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舉行,但開騷前 8 日主辦單位突然收到香港藝術中心通知取消租借場地。
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成員雷鼎鳴回覆《明報》查詢指,取消場地預訂一事曾諮詢監督團成員,包括他本人,並透露藝術中心管理層上周已諮詢律師意見,認為取消預訂「理由充分」。
成立於 1977 年的香港藝術中心是非牟利的非政府組織,自負盈虧,並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擔任名譽贊助人。根據《香港藝術中心條例》,民政事務局局長設立「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的諮詢及法定組織,作為「藝術中心的主管及行政機構」。現屆監督團共有 15 名成員,其中 4 名由行政長官委任,包括主席楊余夏卿;其餘成員分別由藝術中心個人會員及團體會員提名及選出 4 至 7 人。全部成員任期均不得超過 3 年。
根據藝術中心官方網頁,公眾可透過捐款成為「個人會員」。一次過捐出港幣 5,000 元,申請 5 年會籍,即時獲授予參與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個人會員代表選舉的投票權;或以每年港幣 500 元續會,連續支持 5 年後,亦可獲授予參與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個人會員代表選舉的投票權。惟未有交代團體會員的組成方法。
何慶基:過往「監督團」不會染指藝術
由 1988 年至 1999 年間,出任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超過十年的何慶基向《立場》表示,藝術中心會員「俾錢加入就可以」。個人會員「基於有心支持」,而團體會員則是「用嚟回報或吸引贊助」。
何慶基續指,「香港藝術中心監督團」是「管理核心」。他在任期間,「監督團」如同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的「董事局」一樣,主要負責監察整體發展的大路向、良好運作和財務。招聘總幹事及部門總監等重要人事變動亦會經其諮詢,「但不會染指藝術方面」。「監督團」聚焦關注財務,或特殊非節目項目(如擴建、大裝修等),舉行籌款活動,「我的年代,他們沒有直接干預節目內容,只是在開幕禮代表藝術中心出席」。
香港藝術中心是法定藝術機構,而法律亦賦予「監督團」監察、督導的權力。何慶基認為,今次拒租事件除非當事人願意和盤托出,否則難以查找真相,「公平點說,這是否監督團的決定也未知道,可能是在員工層,可能是外在壓力不得不取消,或是自我恐懼」。與其怪責「監督團」,他認為倒不如說現今環境有變,「以往那寬鬆包容的自由開放心胸不再存在」。
政府否認干預「監督團」
「監督團」作為民政事務局法定組織,其主席及成員又可由行政長官委任,引起外界關注特首及政府會否出手干預。民政事務局回覆《立場》指,香港藝術中心是一所非政府營運、自負盈虧的機構,「特首及民政事務局均沒有參與、亦不會干預香港藝術中心的日常運作,包括場地租用事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陶瓷創作個展 專訪: 林文萱 林文萱以陶土創作 紀錄每個當下的感觸 創作者林文萱生長於新竹的鄉村,在土地上玩耍的童年帶給她相當大的影響,尤其鄉村的生活沒有太多物質誘惑,於是她自童年就喜歡觀察自然,特別是觀察不同天氣時的土或是天空光線的變化,將這些觀察當作每天的消遣。到台北生...
內惟藝術中心展覽 在 蔣根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友,午安愉快。好消息!好消息!因應疫情趨緩,「新北市立圖書館」預計自8月1日起開放總館、各分館及圖書閱覽室,惟自修室及兒童使用空間仍未開放,且仍同步提供線上預約定點取書及各項線上電子書閱讀服務。
正所謂「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走進圖書館借書、讀書,一定能夠充實一個人的心靈世界,因此本市圖書館宣布開放,根煌確實樂見其成。
不僅如此,新北市政府亦於解封後,增加開放藝文中心展覽廳供民眾參觀,但需先行於線上預約。目前新北市藝文中心主題展為「那人那景─美好年代的生活關注」,展出郭道正、楊啟東、李雅玲、林照鈞、黃飛等名家作品,畫作內容皆為早年生活與珍貴的時代人、物、景,使人一睹城市過往的生活與風光。
此外,新莊文藝中心亦有「平安美好——新北市現代藝術協會2021會員聯展」及「蘇俊穎木偶劇團十週年特展」等精彩的展演活動,根煌歡迎好友們踴躍預約,出席時全程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在安全防疫的前提下,享受一場豐富的藝術饗宴喔!
內惟藝術中心展覽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七月不實施夏季電價
#全台疫苗覆蓋率達到24.35%
#高雄IKEA馬籍員工接觸者全數陰性
#明天開始疫苗平台第三波施打
#加購莫德納疫苗3600萬劑購買合約完成
今天公布全國案例30例(20例為匡列隔離檢疫者),高雄0例,境外移入3例,死亡4例。
✦個案分佈台北市11例(8例為匡列隔離檢疫者),新北市11例(7例為匡列隔離檢疫者),桃園市7例,新竹市1例。
✦今日新增4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27日,確診日介於6月4日至6月29日,死亡日介於7月19日至7月21日。
✦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0日累計公布14,255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45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4%。
✦高雄Ikea馬籍離職員工,匡列接觸者225人PCR採檢全數為陰性,後續狀況持續監控中。
✦經濟部今日於行政院會中報告「7月暫緩實施住宅夏月電價」相關做法,將 #暫緩實施夏月電價,不過 #超過1000度用電大戶仍採夏月電價。若用戶當期電費帳單已依夏月電價計收,台電公司將自動重新計算,差額併於次期電費退還。
✦昨天全台疫苗接種202449劑,#疫苗覆蓋率24.35%,劑次人口比25.1%。
✦#指揮中心與莫德納公司簽署2年3600萬劑疫苗加購合約,將於2022年(2000萬劑)、2023年(1500萬劑)分批供應基礎劑型與次世代劑型,以及500萬劑開口合約。今年第四季會先供應100萬劑來台。
✦#失智據點恢復服務 之防疫管理指引:
提供服務條件(含服務人員、服務對象及陪同者):
1.完成接種疫苗第一劑且滿14日者。
2.未接種疫苗、接種第一劑疫苗未滿14日者,首次提供/接受服務前應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
3. 服務對象接受服務,應採事先預約登記,依失智據點服務人員可提供服務的人數調整,並配合實名制等相關措施。
4.失智據點服務人員於提供服務前,應建立服務人員名冊。
5.疫情警戒為第二級以上(含)期間,不提供照顧者課程;所辦理之認知促進、緩和失智等服務項目,原則應由失智據點服務人員自行辦理。惟外聘講師如符合已完成接種疫苗第一劑且滿14日,或疫苗第一劑接種未滿14日,且於首次提供服務前自費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者,不在此限。
✦已於6/7-6/9接種莫德納疫苗的第一到三類民眾、孕婦,即日起開放接種第二劑,可直接與醫療院所預約門診施打。#欲預約第二劑AZ疫苗,可回原第一劑接種單位掛號第二劑門診。
✦高雄的 #居家服務型保母 已造冊完畢,陳市長記者會表示下周就會進行疫苗施打。
✦高雄的補習班、安親班教職員已造冊中,造冊完成送至教育部核定配發疫苗後就可施打,相關開放指引也會陸續公布。
✦高雄防疫旅館群聚案,經查有伊斯坦堡返國的四個房客於7/21凌晨進出同一房間,已對入住者開罰10-100萬。也會針對業者進行意見陳述,根據狀況裁罰。
✦#診所疫苗接種費用調整:處置費維持100元,行政費由40元調整為100元。獎勵費新增:每月施打500人以上(含)1.5萬。施行時間另行公告,不溯及既往。
✦7/23-29第三波疫苗施打,高雄共152986人預約,醫療接種站共950站,社區接種站共117站。7/23接種站:鳳山體育館、巨蛋體育館、高雄展覽館、高雄科工館。請大家依照預約時間、地點前往施打。
✦高雄後疫情時代文化振興:高雄市府配合文化部指引提供拍攝劇組、劇團酬神、表演藝術、流行音樂者 #免費快篩、#防疫顧問。
✦疫苗系統預約第二輪施打開始,高雄海音中心與文化中心至德堂都有安排表演,也建議先把AZ疫苗接種意願書先行列印準備加速流程,有需要的民眾 #可至我服務處門口旁櫃子索取。(意願書連結: https://reurl.cc/gWlVMR )
✦#打工族 紓困一萬元補貼開始申請:
網路申領時間:6/28-8/31
ATM領取時間:7/01-8/31
申請流程:https://reurl.cc/1Yb85G
申請網站:https://pt.10000.gov.tw/
✦五、六月 #薪資減少之全時受雇勞工 一萬元補貼開始申請:
申請期間:
5月份受影響者: 110/7/12上午10時開放申請~110/8/31
6月份受影響者: 110/7/23上午10時開放申請~110/8/31
線上申請看這邊:
申請網站:https://mol-10000.wda.gov.tw
(申請網站7/12上午10時正式上線)
線上申請有困難的民眾,可郵寄至居住地勞動力發展署分署進行申請。諮詢專線:0800-885-123。
若有症狀請撥打電話給以下單位:
高雄市衛生局:(07)7230250、(07)713-4000
疾管署:1922
資料來源: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高雄市疫情指揮中心 2021/7/22新聞稿
內惟藝術中心展覽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陶瓷創作個展
專訪: 林文萱
林文萱以陶土創作 紀錄每個當下的感觸
創作者林文萱生長於新竹的鄉村,在土地上玩耍的童年帶給她相當大的影響,尤其鄉村的生活沒有太多物質誘惑,於是她自童年就喜歡觀察自然,特別是觀察不同天氣時的土或是天空光線的變化,將這些觀察當作每天的消遣。到台北生活之後,發現城市的生活真的不一樣,很方便卻也有些不真實。
與陶土的相遇
林文萱使用的創作媒材與她的童年經驗有些關聯,「土」讓她可以有很多對時間的想像,加上對於潛意識的興趣,因此創作主軸一直圍繞著記憶的主題打轉著,透過創作觸及更多的潛意識層面。一個物件可以很容易去影響一個空間給人的感受,甚至在描述一個空間的時候,我們通常以各種物件來形容,對林文萱而言,空間就像是可以利用物件所構築的一個抽象名詞。
關注記憶和心靈
在林文萱的創作中,記憶和心理空間是她特別關注的。實際上開始創作的主因是在於自我治療,像是透過送給自己的禮物這個系列,白話一點說就是把過去較負面的記憶感受,轉化成一個禮物送給過去的自己,像是一個對昨日之死的道別儀式。林文萱認為或許是自己在鄉下成長,對於快速的世界並不是很習慣,於是她給自己在創作裡多一點時間和手續,像是對著自己叮嚀著好好照顧自己的一個儀式。實際上這個創作的過程是漫長的,在各種時間的消磨之下,她對於過去的糾結也減少許多。而到了近期的新作,則是漸漸轉移到觀察物件進入心理空間的變化,更多的是考慮觀者的感受和與空間關係的創作。
從求學時期至今,對林文萱心境上的改變實在太大了。一開始她很痛苦,尤其半工半讀時間永遠不夠,時常讓她覺得很不安,但是在她因為創作的需求,而接觸各種領域的知識以後,她發現自己在心態上調適得更好,整個人也都轉變得很多,她想這是好好創作最好的回報,在這之後也比較有心力完成創作以外的事情。其實她本身的個性比較衝突,有點內向卻在想法上又很開放,她喜歡躲在工作室裡創作,也喜歡認識新朋友,只是創作真的很費時,比較少有時間在社交或其他的娛樂上面,希望未來能多花一點時間在旅行上。
對林文萱而言,創作能帶給她很多好的能量,她像是用創作來說話的人,平時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甚至也不太照相,但是面對形狀和質感她卻可以比較準確地去說她要說的感受。加上她是那種喜歡躲起來的個性,可能讓作品成為被觀看的對象,會讓她比較自在一些。
圖像思惟推動創作
創作時的靈感來自於生活,林文萱是隨時用圖像思考的人,通常是她得到一些感受時,記憶和潛意識裡儲存的各種觀察資料會自己組合出一個影像,她就把這些影像用立體造型的方式做出來。未來她也期許自己能繼續創作和學習,好好活著,如果有機會,帶著作品到世界各地走走,她喜歡體驗不同生活,從中學習。
調整自己清理心靈空間
這次展覽會同時展出兩種類型的創作,從相當寫實的創作轉變到形象逐漸模糊的形式,她希望能呈現一個轉折點,是透過創作照顧自己之後,心理上產生了一些改變。有很多事情的癥結點其實都不在於事見本身,而是自己的心態,所以如果自己能夠做到照顧自己,好好整理心理空間,那有很多小事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像是體制裡的認同等等。
林文萱的故事平淡,卻很真實,希望能帶給觀者一些重新面對自己的勇氣,她覺得做到好好照顧自己,是所有夢想的第一步,所以她沒辦法等老一點,或是生活變得優渥一些再來做創作,畢竟她的創作時常來自於一種匱乏,如果過了這些時期,就真的過去了,時間一直都是人生最大的成本,畢竟人生無法比較,也無法重來,沒有任何人能夠為你做決定,如果能堅持自己的選擇,即使有後悔也將會是自己心甘情願去承擔的。
林文萱簡歷:
學歷: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研究所
展覽記錄:
2017 アジア現代陶芸展,愛知縣陶磁美術館,日本。
2017 黑陶接線生計畫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藝術駐村聯展,台中,台灣。
2017 第三屆故宮青年陶藝雙年展 台北,台灣。
2017 台灣陶藝創作獎,鶯歌陶瓷博物館,台灣。
2017 類似種子類似彈藥,林文萱創作個展,台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