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日本兵的故事,華國史上學不到的東西
國民黨不想讓你知道的故事!
台灣飛行兵接獲密令營救溥儀
曾營救滿州國皇帝溥儀,台灣飛行官邱錦春,參加1945年4月至6月間冲繩戰役超低空空投物資仼務,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告終戰詔書,28日部隊解除武裝、解散,幸運他的轟炸機沒有裝滿炸藥去執行特攻任務。
林虹妤老師傳給我一些台灣飛行官邱錦春史料影像給我,虹妤老師2012年坐公車認識邱錦春老兵,知道她是歷史老師也是歷史教科書審核委員,兩人談話非常投契,所以邱錦春老兵樂於分享他的事蹟,希望虹妤老師能將台灣兵歷史廣布於民間,虹妤老師並被受𨘋至家宅作客,本想規劃専訪邱錦春老兵,經去電連絡結果,得知邱錦春老兵已於2015年凋零,邱錦春本籍高雄美濃人,遷居台北東門區,1925年生,16歲自費赴日本熊本工業學校,航空機械科就讀,畢業報名第八航空隊,經體檢考試合格,進入飛行養成教育班九個月訓練,成積合格,擔任「四式重爆67型」轟炸機副駕駛兼導航員,所以邱錦春特長於測量定位運算,受訓期間認識很多台灣去的造飛機少年工,也互有來往,這一段有機會再分享,邱錦春實戰戰史,1945年邱錦春二十歲,當年4月1日~6月22日美軍發動冲繩登陸戰役,這個戰役史記打82天犧牲軍民二十餘萬,戰況相當慘烈,日本軍民口糧戰備物資日漸缺乏,緊急成立第11、12轟炸大隊,參加冲繩戰役,此次仼務不是執行轟炸,而是載物資於300至500呎超低空進行空投,行動任務總共18架出勤有14架被美軍地面強烈砲火摧毀擊落,只有4架生還返回內地各務原基地,二十歲就已肩負重任,執行飛行死亡作戰任務,他自述日本軍方於執行任務前,會叫你剪下自己部份頭髪、指甲,萬一找不到遺體,可以代替骨灰,戰後從博多港回台,他還帶回沒有用到的頭髮和指甲,並不是穿飛行裝都是神風特攻隊。
1945年8月14日深夜被軍械士官叫醒,叫他繳回配制手槍,問原因,士官只向他說,這是上級命令,所以日本凖備投降,高級部隊軍官應該都收到軍方密電,先自行解除武裝,防止部隊不服終戰詔書,持續武裝抵抗,隔天中午果然透過收音機放送「天皇終戰詔書」,終戰詔書815玉音放送,內容總共有815字,是巧合是天意不得而知!所有飛機保養及航空攻擊任務全部終止,邱錦春與同僚就在機埸軍舍等待發落,很多日本飛行兵、勤務官、兵,都無法接受日本戰敗結果,有人哭,有人情緒激動不已,整個軍舍士氣諂入戰爭最低潮,這是日本大東亞戰爭年代非常少見的現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終戰第三天,邱錦春和同僚,隊長左藤中尉,操縱官田中准尉、村田准尉,無線士川崎軍曹長,接獲密令「救援滿州皇帝溥儀」返日,因戰爭末期,日本軍用無限電台基地被毀於砲火,通訊非常困難,他們依然從岐阜縣各務原飛行基地起飛,出發前飛機編號,標緻,已被漆改無法識別,他們飛越日本海,抵漢城住一晚,隔天再飛抵平壤待命三天,凖備由訓練機䕶送溥儀至平壤,第二天中午接到無線電通知,奉天已被蘇聯攻陷,溥儀逃亡未及被蘇聯擄獲,接獲消息後,他們旋及取消任務起飛返回基地,蘇聯透過情報得知他們曾停機平壤待命出任務,蘇聯派攻擊機出擊炸射,不久朝鮮被蘇聯攻陷,戰後成立蘇聯民政廳,這是建立柏林圍牆的轉折契始,邱錦春救援機如再遲一天繼續待機,恐怕就被犧牲了,救援滿州皇帝失敗,這個消息曾登載日本媒體。
原配於1951年往生,曾生一子一女,戰後他回原基地宮崎縣小林市遊歷,認識一女子大手美代子小姐,其岳母感念戰爭時期,部隊派兵員到家服務清潔,整理家園,台灣兵表現勤快,態度很好又禮貌,答應將女兒許配給邱錦春讓他帶來台灣,1958年再婚婚後生一女,大手美代子和邱錦春共同撫養三個孩子,孩子及長,大手美代子把三個孩子都送到日本求學,孩子都說大手美代子是我們共同的日本媽媽,在台數十年沒有加台灣籍依然是日本籍,大手美代子和社區的互動都保持的很和善和樂,全家大小,包括孫子都講日本話、也會講北京話、台灣話、部分客家話,而孩子在日求學時,因學費很貴面臨財力吃緊,這位日本媽媽四處奔走籌湊,背後大手美代子,於大時代中極力扮演異國母親的角色,昔日日本戰友,和日本政府也代念邱錦春曾為日本付出,幫助出學費,曾傳佳話。
戰後邱錦春當過老師,險遭228清郷整肅,後來辭去師職,於公賣局技正退休,一位出色台灣老戰士的精彩生旅,也因凋零,失去對口,歷史只教我們要認知溥儀,國家沒有教育我們要去了解邱錦春,因此我們對邱錦春陌生,他曾出任務營救漙儀,曾出戰冲繩戰爭,凋零帶走我們想知道更多的邱錦春史詩,令人扼手惋惜。(附漙儀未及逃亡1945年8月19日凊晨在奉天機場被蘇聯軍俘虜,用飛機送往莫斯科歷史照片,並被送往西伯利亞俘擄營關五年,出席東京大䆺,經劉少奇特赦,曾任中共政協,1967年腎癌61歲過逝。)
內 藤 熊 八 作 高雄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電影節今天開幕
#從藤岡靛和高雄的緣分看影視產業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鳳山李雨蓁 Lí Ú-chin、洪正 Âng Chèng
第十八屆高雄電影節今天開幕,傍晚在總圖一樓挑空廣場舉辦開幕典禮。根據近年傳統,高雄電影節都採台灣國內和國外雙開幕片制,國際開幕片《來自大海的男人》日本男星藤岡靛和導演深田晃司;本國開幕片《狂徒》吳慷仁、林哲熹、李千娜以及高雄電影節大使鍾瑶等人輪番登台,吸引不少追星民眾,我們也混入裡頭一探究竟。
#藤岡靛再回高雄
近年在台日兩國人氣都大幅上升的藤岡靛,上台致詞提到:「很榮幸能把主演的電影帶來高雄,也感恩台灣曾經給了我所有一切,這個作品算是我帶一點小禮物回來的感覺。」
其實藤岡靛對高雄並不陌生,2011年他在《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中飾演李探員一角,全片鏡頭幾乎全在高雄拍攝。時隔七年回來,包含這次開幕的場地總圖在內,高雄已有不少改變。但也讓我們省思,這幾年高雄影視發展的步伐,究竟前進了多少?
#從零開始的電影產業
高雄近年電影產業的發展,可回溯至二十年前,當時契機是在謝長廷競選市長時,離建國橋不遠的大華僑戲院歇業,引發了團隊以公部門力量振興電影產業的想法,可說從零重新開始。姚文智擔任新聞處長時,便先推出藝術電影的公共放映並籌劃影展,在管碧玲 (kuanbiling)接任新聞處長後,於2001年籌辦了第一屆高雄電影節;隔年在愛河邊成立高雄電影圖書館。
2003年,高雄市政府進一步頒佈的「高雄市獎勵電影製作者至高雄市取景實施要點」,明訂影片只要在高雄市取景佔總片長四分之一,奪得六大國際影展(坎城、柏林、威尼斯、奧斯卡、東京、釜山)正式獎項者。這樣「苛刻」的條件,不料還真的有人做到了!
蔡明亮導演的《天邊一朵雲》2005年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也領走1000萬獎金。對於其他導演來說,可說是「看得見的獎勵」。在2004年高雄成立電影事務委員會,以及陳菊市長任內,於2007-09年陸續推出劇組獎助,和全國首個整合型拍片支援中心後,在高雄取景的電視電影大增,如2008-09就有64部影劇在高雄拍攝,最知名的例子就屬《痞子英雄》電視劇的成功和開拍電影,也使得「海港城」壯闊的景色出現在全國的螢光幕前,連帶帶動高雄能見度與觀光發展。
#瓶頸和求變
然而,就如同藤岡靛浪跡亞洲,演藝生涯在台灣起步,卻是回到日本才算是真正「走紅」。高雄先天市場和資源的受限,也讓影視產業的競爭無法「起跑後繼續領先」。
2010年台北市政府倣效高雄政策,大力協助「艋舺」等電影拍攝,台中市、台北縣(後新北市)、台南市等地也紛紛推出類似辦法,也爭取到不同的國內外大導拍攝新片。這使得高雄的短暫拍片浪潮馬上被資源更多的北部所搶回,更因缺乏電視台等資源,使得影片製作難以維持高檔。而在高雄獲得補助或得獎而起步的導演,有很多為了拍攝更多影片而外流,地方在沒有電視等產業下,無法留住人才,也讓人倍感遺憾!
為了做出特色,高雄仍做出相當多努力,例如高雄電影節在2010年代後,逐漸朝向「奇幻」和「短片」轉型,經營出獨特特色,也鼓勵年輕一代導演透過短片踏入影壇。而市府也設立「高雄人」投資電影產業,如《男朋友,女朋友》、《血觀音》這些得獎片,市府均參與投資,也能獲得部分收益。
#電影產業鍊的建立
除了「電影拍攝」外,高雄更大的夢想是電影產業鍊的建立,在管碧玲擔任新聞處長時,就把影展設立「國際版權交易中心」,和爭取「國家電影文化中心」南下,作為爭取重點(前者做到一半)。陳其邁 Chen Chi-Mai代理市長期間雖短,則確立了建立「數位影音媒體園區」為重要產業政策,也就是近十年高雄極力發展軟體、後製、影音甚至體感產業的一貫延續。
隨著2008年後,高雄拍攝電影增加,市府一開始想引入電影後製產業,包括在中央不友善態度和他縣市強力競爭下,爭取到R&H進駐,連帶帶動筆者之一曾經任職的兔將等台灣特效公司進駐。雖然R&H母公司發展失利而結束營業,但至少在高雄直接間接培養了過去沒有的部分後製人才。
但相對上,高雄團隊做得還大多是「勞力密集」、「技術下游」的工作,在國際競爭上,未必具有充分特色。而在2008年政黨輪替,公廣南部台被取消後,高雄在地仍缺乏領頭影視核心產業,能讓穩定培訓從業者穩定並有一定產出。整體影視產業鍊建立仍難稱完整。
#未來怎麼做?
高雄電影節連續兩年堆出VR單元,今年不僅打造全台唯一VR體感劇院,「高雄 VR FILM LAB」單元更自製開發台灣原創VR電影。我們去年就提到,這樣的新科技、新媒介,可能可以帶來新的藝術表演形式革新!
如果不信,各位可以回想一下:電影一直以來都深受著科技的影響,比方說,從「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從「黑白影片」到「彩色電影」、從「平面電影」到「3D立體電影」; VR 電影是不同於現行的 3D 電影,讓體驗更加進入「模擬真實」所見時,帶來的潛能更是無限的。
這幾年,體感經濟也一直是高雄軟體園區重點發展的產業,會展經濟也是高雄積極投入發展的項目。高雄電影節若能結合新技術的創新,甚至附帶舉辦體感產業的技術會展,比照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模式,可能可創造高雄電影節的獨一無二的定位,更加深高雄電影節的可看性,活化在地經濟!
而在完整的影視產業鍊方面,我們還是希望能實踐「公廣南部台」的承諾,讓公視台語台、公視南部台均設立於高雄,透過電視台完整的製作體系,成為人才基本的培育庫並串接上下游資源,更能帶動電影、流行音樂產業的綜合發展!
花20年創立一個產業,並不算久,一路走來有喜有憂,有成就有挫折。要怎麼讓資源缺乏的高雄殺出活力,政策要有延續,更要創新!
內 藤 熊 八 作 高雄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藤枝林下,重啟之路~雲霧繚繞中黑熊散步
自從八八風災後便封閉休園的「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
一直被視為帶動當地觀光產業的重要關鍵。園區的聯外道路,
有沒有可能從原先的「林道」改成「手作步道」呢?
文/陳朝政>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資訊組組長
圖/江敬芳、林芸姿、楊庭宜、陳朝政
緣起:四億林道
2009年8月7日,莫拉克(Morakot)颱風於花蓮市登陸,
連綿數日的強降雨,改寫氣象局的歷史紀錄,
也摧毀了許多人回家的路。
超過2500毫米的雨量在三日內落入高雄市山區,
無數道路坍方、中斷,
甲仙的小林部落與六龜的新開部落甚至滅村,
而位於高雄市桃源區的藤枝林道上,
花果山、寶山、二集團、藤枝等部落,
也有大量族人因此被迫移居杉林大愛永久屋或散居高屏各地。
災後,林務局為了回應當地布農族人返回舊居與耕地的需求,
斥資四億修復林道,包括4公里處的大面積崩塌,
改道成連續彎繞的高架橋,
還有新建寶山一號橋、二號橋與大量的路基、護坡工程,
終於在2012年完工。
滾落邦腹北溪的薛西佛斯巨石
2012年4月,寶山國小復校,部落族人陸續回到二集團,
推動假日市集嘗試重振部落榮景;
而位於林道20公里處,
八八災後便封閉休園的「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
也隨著林道修復完工看似有機會重新開園,
然而這個希望卻在同年再度被豪雨撲滅。
6月9日起的連日降雨,讓林道18公里處,
長達150公尺的路基,坍落邦腹北溪溪谷。
此後,斷斷續續的修復工程,每逢颱風、大雨便回到原點,
嚴重破碎的頁岩地質,加上邦腹北溪的向源侵蝕,
讓林道修復工程彷彿希臘神話中薛西佛斯的巨石,
始終徒勞無功。
藤枝流離史
藤枝在日治時期是日本京都大學的實驗林場,
除了為伐木而闢建的林道,
還有當時日人保護六龜、美濃樟腦產業的六龜警備道。
警備道沿線的駐在所與分遣所,
以日本江戶(東京舊稱)到京都的「東海道」53座驛站(宿場)
為名,其中「藤枝宿」便是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之所在。
而「二集團部落」這個地名,
則是因為日本人將員工宿舍分為一集團、二集團;
之後為了嚴密管控當地布農族人,
硬是將散居於週邊流域與山區的部落強遷至此集中管理。
「藤枝部落」的命運更加坎坷,
日治時期,部份布農族人被迫集中於馬里山溪流域,
接著又遷到那瑪夏,卻發生瘟疫,
僅存少數族人逃回馬里山。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又將馬里山流域部落族人遷至
「舊藤枝」(今日遊樂區大門前的狹長土地)。
無奈同樣因為颱風,
加上林業發展造成部落週邊原始林砍伐殆盡、影響水土保持,
舊藤枝地層滑動,部落因而再度遷徙。
被稱作「新藤枝」的部落新址,正是2012年豪雨發生嚴重走山的林道18公里處。
20公里長的林道怕是難以恢復舊貌了。
對絕大部分的藤枝部落族人來說,
這意味他們再也無法回到兒時居所;
對仍堅守在山上家園的二集團部落十多戶人家而言,
這條唯一的聯外道路就是維繫生計的命脈。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被譽為「南台灣小溪頭」,
自1983年設立後便對在地產業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因此,族人不僅關心林道通行往返的安全,
園區聯外道路(林道18K~20K)能否修復,
更連動著園區重啟的命運。
《摘自 台灣山岳1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