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時間】
一國一制跑贏香港一國兩制?中國毋須再依賴香港?請看以下最客觀的數據和具國際公信力的評估。
香港並非沒有問題、毫無挑戰,但也絶對不是停滯不前、優勢盡失。香港人必須莊敬自強,把握優勢「革新保港」;而對那些旨在製造依賴的新殖民論述,我們必須迎頭痛擊以正視聽。
*************************************
· 香港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境外直接投資(FDI)來源地,在 2009 至 2014 年,佔 FDI 總數都超過六成;2014 年數額高達 857.4 億美 元,佔總額的 71.7%。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goo.gl/0GTxQy]
· 根據2015年 3 月發表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香港是排名僅次於紐約及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而 上海排名第十六,深圳則排名第二十二。 [資料來源:The Z/Yen Group,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7. Retrieved from http://goo.gl/ohepXh. (2015)]
· 國際顧問公司 A.T. Kearney 去年發表「2014 年全球城市指數」(Global City Index 2014),香港排名第五,領先北京(第八)、新加坡(第九)和上海(第十八)。[資料來源: A.T. Kearney, 2014 Global Cities Index and Emerging Cities Outlook. Retrieved from http://goo.gl/S3nJNv. (2015)]
· 「 經濟學人智庫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 2013 年發表一份名 為「 聚焦 2025:全球城市未來競爭力評比 」(Hot Spots 2025: Benchmarking the Future Competitiveness of Cities),分析到 2025 年,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城巿中,紐約排名全球第一、倫敦第二、新加 坡第三、香港第四;沒有一個大陸城巿排名進入前三十,上海排名第 三十八、北京排名第四十九、深圳排名第六十九。[資料來源: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3).Hot Spots 2025 Benchmarking the future competitiveness of c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goo.gl/uF6y8C]
延伸閱讀:
〈捍衛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是捍衛香港 — 剖析港陸之間的利害關係〉,易汶健(2015);收方志恒(編)《香港革新論》,頁181-191。 https://goo.gl/Y3ju9q
*************************************
報導來源: 東方日報《內地一國一制跑贏香港一國兩制》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50806/00174_001.html
//回歸十八年來,香港發展停滯不前,一國兩制優勢漸失,甚至有被國家「一國一制」追過的危險。//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疫情緩解、許多城市已經宣布重啟經濟活動,解封後的消費力,卻也帶動「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由於目前國際市場依舊缺原料,加上海運和其他成本提高,導致這些新增的成本已經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甚至進一步使得美國通膨壓力持續增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
全球城市指數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金融優勢@香港革新論
//香港之所以抓住了中國的金融命脈,是因為我城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北京的不二之選。
首先,香港是全中國唯一現成(Well-established)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城巿。過往,中國經濟尚未全面開放,香港擁有的主要是地理優勢,當上大陸與國際貿易的門戶。隨著大陸經濟越趨開放,資本、人及貨物流動多了渠道,香港在某些行業(例如貨運業),的確不再是首選。然而,不少國際研究報告都指出,香港在金融業、人才、資訊傳播、資本流動等方面具備全球優勢,北京、上海等大陸城巿固然望塵莫及,甚至領先新加坡、東京等亞洲國際城巿(表三)。明顯地,這些優勢都建基於香港的「在地核心價值」(例如法治、自由、透明),而由此而建成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非任何一個大陸城巿可以輕易追上。
此外,香港擁有特殊的「離岸金融中心」優勢。百多年來,香港對北京的戰略作用,在於我城「既連接中國大陸、卻與中國大陸區隔」的離岸城邦地位,因此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為中共政權發揮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包括在中共建政初年輸入外匯、物資及技術、在改革開放初期引入外資等等。在金融業方面,由於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擁有獨立的金融體系和貨幣制度,北京一方面可以利用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中國大陸的金融和貨幣改革;另一方面港陸區隔又可發揮防火牆作用,令北京毋需擔心一旦改革失控會衝擊中國內部。北京之所以選擇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背後正是由於香港擁有這個「其他國際城巿(包括內地城巿)所不具備的比較優勢」。這種建基於一國兩制的特殊「離岸金融中心」地位,是上海、深圳等大陸城巿所無法取得的優勢。//
【#香港革新論文章】
捍衛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是捍衛香港
── 剖析港陸之間的利害關係
/ 易汶健(《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按:政治學者方志恒與二十多位年輕人合著新書《香港革新論》,探討後政改時代的香港前途。本文為該書其中一篇主題文章。】
近年,建制中人常常重覆一種論調:中國大國崛起,國內生產總值(GDP)位居全球第二,超越美國成為首強指日可待,香港經濟則風光不再,沒有CEPA、自遊行等宗主國的「經濟大禮」,連生存都成問題。
中央政策組的全職顧問王卓祺去年就撰文,指香港的GDP佔大陸的比例不斷縮小,由1997年的18.62%,大跌至2013年的2.97%1。他寄語港人,香港GDP微不足道,沒有跟北京討價還價的實力;要加強實力,就要拚經濟,拚經濟就要尊重一國,加強兩地合作。今年4月,前特首董建華也持相同論調,指香港GDP僅佔中國大陸約3%,港人應思考對北京來說,香港到底還有何存在意義2。
這些論調,如果不是刻意製造「經濟依賴」(Economic dependence)的新殖民論述,也是禁不起嚴格分析論證的意見。正如《經濟學人》所評論3,只憑GDP就衡量一地之實力,是簡化了現實;因為香港對大陸的重要性,並不完全在GDP數字中反映出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是明證。
【港陸經濟互相依存,港人無須妄自菲薄】
一直以來,香港都是大陸進行金融活動的首選。不少國企民企的融資、借貸、上市、併購事務也在香港進行:
• 香港是中國大陸最重要的境外直接投資(FDI)來源地,在2009至2014年,佔FDI總數都超過六成;2014年數額高達857.4億美元,佔總額的71.7%(表一)4。香港是中國大陸國企民企的離岸集資中心。截至2014年底,有876家中國大陸企業(包括H股、紅籌和民企)在香港上市,當中有84家是新上市。大陸企業市值佔150,776.2億港元,佔股本市場60%,較2013年底增加10.1%5。
• 香港是中國大陸企業的貸款及融資中心。香港銀行業的中國大陸相關貸款總額顯著,2014年第3季末有30,580億港元6,佔總資產的14.7%,約佔2013年十大銀行62,240億元總貸款的一半7,當中約14,240億港元流入國企,有5,670億港元流入民企。
• 大陸是香港的主要投資來源地,僅次於英屬處女島。截至2013年底,大陸在香港的直接投資存量,達33,416億港元,佔所有來源地約31.9%。大陸也佔該年流入的境外直接投資的第二名,達466億港元8。
• 在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漫長路途中,香港擔當無可代替的角色,例如推動「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及「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QFII),躍居世界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前者舒緩內地資金過剩及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後者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刺激境內的證券市場。去年和預計今年推出的滬港通和深港通,原意是加速陸港兩地資金流通,並促使國內改善監管制度及公司治理。
大陸與香港的經濟金融活動已密不可分,兩地互相依存。說香港一面倒依賴北京的人,是故意貶低香港地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三月人大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會說得中肯,指北京繼續發揮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用,使香港、內地在交流合作當中都更多受益,進一步深化經貿和文化交流9。香港抓住了中國的金融命脈,香港人實在毋須妄自菲薄。
表一:中國大陸的境外直接投資(FDI) 首十個來源地(2009 – 2014)
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情況(億美元)
年份 香港 其餘地區 首十位總額 總額 香港比重
2014 857.4 268.5 1125.9 1195.6 71.7%
2013 783.02 312.26 1095.28 1175.86 66.6%
2012 712.89 308.22 1021.11 1117.16 63.8%
2011 770.11 292.64 1062.75 1160.11 66.4%
2010 674.74 281.11 955.85 1057.35 63.8%
2009 539.93 255 794.93 900.33 60.0%
註:對華投資資料包括這些國家/地區通過英屬維爾京、開曼群島、薩摩亞、模里西斯和巴貝多等自由港對華投資。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10
表二:中國大陸企業在香港股巿的集資額(2009 – 2014)
大陸企業(H股公司、紅籌公司、大陸民營企業)
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及佔股本市場的比率
年份 數額(億港元) 比率(%)
2014 1951 86
2013 1543 91
2012 814 90
2011 953 37
2010 2244 50
2009 2056 83
註:2014年的集資金額為暫計數字。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11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北京的不二之選】
香港之所以抓住了中國的金融命脈,是因為我城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北京的不二之選。
首先,香港是全中國唯一現成(Well-established)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城巿。過往,中國經濟尚未全面開放,香港擁有的主要是地理優勢,當上大陸與國際貿易的門戶12。隨著大陸經濟越趨開放,資本、人及貨物流動多了渠道,香港在某些行業(例如貨運業),的確不再是首選。13然而,不少國際研究報告都指出,香港在金融業、人才、資訊傳播、資本流動等方面具備全球優勢,北京、上海等大陸城巿固然望塵莫及,甚至領先新加坡、東京等亞洲國際城巿(表三)。明顯地,這些優勢都建基於香港的「在地核心價值」(例如法治、自由、透明),而由此而建成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絕非任何一個大陸城巿可以輕易追上。
表三:國際研究報告對香港優勢的評價14
智庫暨市場研究機構Z/Yen今年3月發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分析82個金融中心的特質(例如營商環境、稅制、金融巿場發展、基建、人力資本)及3,500多份專家問卷內容14。香港排名僅次於紐約及倫敦,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而上海排名第十六,深圳則排名第二十二。
國際顧問公司A.T. Kearney去年發表「2014年全球城市指數」(Global City Index 2014),香港排名第五,領先北京(第八)、新加坡(第九)和上海(第十八),尤其在人力資本和資訊傳播方面遠遠領先中國其他城市。15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2013年發表一份名為「聚焦2025:全球城市未來競爭力評比」(Hot Spots 2025: Benchmarking the Future Competitiveness of Cities),分析到2025年,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城巿中,紐約排名全球第一、倫敦第二、新加坡第三、香港第四;沒有一個大陸城巿排名進入前三十,上海排名第三十八、北京排名第四十九、深圳排名第六十九16。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去年發表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2014-2015」(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中,香港全球排名第7,中國大陸排名28,香港競爭力遙遙領先全國,在制度、基建、勞工巿場效率及金融巿場等方面更加站於全球領先地位。17
The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去年四月公布2012年「聯繫指數」(Connectedness Index),統計並排列各經濟體跨境資源流動的程度18。研究顯示德國排名全球第一,香港排名第二,美國和新加坡分別排第三及第四,中國排名第二十五。報告指在香港進出的貨物額佔全球份額最多,服務業金額排第四,金融資本排第三。報告特別提到掌握資訊科技,大大促進各類資源流動及全球化。
此外,香港擁有特殊的「離岸金融中心」優勢。百多年來,香港對北京的戰略作用,在於我城「既連接中國大陸、卻與中國大陸區隔」的離岸城邦地位,因此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為中共政權發揮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包括在中共建政初年輸入外匯、物資及技術、在改革開放初期引入外資等等19。在金融業方面,由於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擁有獨立的金融體系和貨幣制度,北京一方面可以利用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中國大陸的金融和貨幣改革;另一方面港陸區隔又可發揮防火牆作用,令北京毋需擔心一旦改革失控會衝擊中國內部。北京之所以選擇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背後正是由於香港擁有這個「其他國際城巿(包括內地城巿)所不具備的比較優勢」20。這種建基於一國兩制的特殊「離岸金融中心」地位,是上海、深圳等大陸城巿所無法取得的優勢21。
【鞏固金融業,鞏固一國兩制】
一直以來,金融業是高增值行業。2013年,人均本地生產總值更是支柱產業中最高的,達140萬元22。金融服務業有助帶動香港整體經濟發展,不僅惠及業內直接僱用的23.17萬人23,更間接為法律、會計、資訊科技等相關行業創造就業機會。
維持金融業,除了能貢獻香港經濟,更有助促使北京恪守一國兩制和保留香港社會開放。香港金融發展局2013年的報告指出,香港因為一系列優勢,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包括實行普通法,司法獨立,監管制度健全,資金自由流動,匯聚金融業人才,交通運輸便捷等。因此,投資者有信心在香港投資及經營業務24。
縱使上海、北京等大陸城市想要成為金融中心,但在中國大陸的體制局限下,它們在可見將來都難以取代香港—外資對大陸法制欠缺信心,以及資訊不流通就是主要障礙;不少大陸資金也因為相信香港社會穩定,才會安心把資金放在香港。如果北京干預司法制度,收編媒體,限制資訊流通,結果就如《經濟學人》所評估,反過來破壞香港,摧毀國際金融中心,最終只會損害大陸企業和資本利益,北京也要付出沉重代價25。
只要香港應乘著優勢,進一步鞏固及擴大金融產業,將是增加香港博弈籌碼的重要手段。其中一個的可行方向,是發展資產管理業,成為亞洲區內中心。
【擴展金融業,以資產管理業為例】
資產管理業從業員薪酬及平均增加價值高。在2011年,人均年薪170萬元,位處其他行業的前列。每名從業員平均增加價值約為215萬元,遠高於整個金融服務業,以及貿易及物流、專業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和旅遊服務26。這行業又可促進法律、經紀、託管及銀行等服務行業。
截至2013年底,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總值達20,520億美元,按年增長27.2%(表四)。2012年,以管理的資產總額計算,香港該年在亞洲排名第一。有些香港的資產不是來自香港,而是來自其他地方,有些則不是在香港投資,但同樣由香港的從業員和銀行提供服務。
表四: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總值(2005 – 2013)
香港的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億美元)
資產管理業務 其他業務 基金管理業務合計資產
2013 14640 5880 20520
2012 10640 5600 16240
2011 7420 4220 11640
2010 8800 4180 12980
2009 7510 3460 10970
2008 4780 2770 7550
2007 8350 4000 12350
2006 5320 2600 7920
2005 4180 1660 5840
資料來源: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27及金融發展局28
2013年,在香港管理並來自QDII的內地資產總值達1,120億港元,按年增長40%。這些資產有61%投資於亞太地區29。此外,內地富裕人士的數目持續增長,部分希望借助香港這個跳板,前往外地投資或移民,資產就轉移至香港或海外這些較安全穩定的地方,不用擔心資產隨時被凍結沒收,期間需要交託專業人士管理。這些是香港近年資產管理行業需求上升的一些原因。
新加坡也在建立資產管理中心。儘管新加坡和開曼群島的資產管理公司的利得稅較香港的低,新加坡容許基金擁有私人公司而香港不容許,但香港的基金仍有相當金額。文首提及的健全經濟及法律體制,資金可以安全留在國外,是部份原因。香港證券市場活躍,投資產品容易買賣,而且有其他地方取代不了的人脈關係,是另外一些原因。
香港政府近來致力吸引和留住基金,現時沒有股息稅和資產增值稅。就資產管理來說,離岸基金所得的利潤,均可獲豁免繳付利得稅。今年起香港全面寬免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轉讓的印花稅。立法會將會審議把稅務豁免的範圍擴大至離岸私募基金。證監會正草擬法例,制訂香港公司型開放式基金的法律及監管框架。
當然,擔當國際金融中心並非有利無弊。金融中心的代價,例如貧富不均,精英主義心態,或者吸走科學及工程人才,窒礙其他行業成長30。同時間,一些會傷害國際金融中心的政策,例如大幅調高稅收,資本管制,或者匯率自由浮動,則未能實施。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介入以社會經濟政策補償,例如一、把金融業人士和公司的巨額利潤,適當地透過稅收轉為社會保障;二、推廣社會公益的投資產品,例如替代能源互惠基金,或者「社會影響投資」(Social impact investment);三、提供地方和資助給民眾,容許他們創業和小本經營。
【守護我城,金融從業員有種責任】
《基本法》保持香港自由港、經濟金融市場開放和維持資金流動自由的地位。第109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供適當的經濟和法律環境,以保持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即是說,要金融業發展,必須有其他制度保障,包括成熟健全的法制、司法獨立、廉潔、公平競爭、誠信透明等等。一直以來,大陸和外地的資金信賴香港,投放資金於香港。中國由改革開放至外匯改革,香港有重要的招商引資角色。今天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香港是資金進出的理想門戶,從中生產更多相關金融產品,以及有能力發展成為資產管理中心。
一切都需要金融界出手捍衛,發揮金融及法制優勢,打好香港保衛戰。革新保港,除了以「在地抗爭」抵抗「政治操控」之外,還要抓住金融優勢、抓住港陸之間的利害關係,才能倍增港陸博弈的籌碼。
守護我城,金融從業員有種責任;這種責任,實非金錢數字能完全衡量。
1 王卓祺:〈香港大勢已去嗎?—香港內地的不對稱融合〉,《明報》,2014年8月20日。
2 〈董建華指泛民「賭一舖」憂損中港互信〉,《蘋果日報》,2015年4月29日。
3 R. S., Why Hong Kong remains vital to China’s economy. The Economi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economist.com/…/ec…/2014/09/economist-explains-22. (2014, September 30)
4 全國利用外資情況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v/
5 〈2014年市場統計數據〉,香港交易所,2015年1月8日。https://www.hkex.com.hk/…/h…/2015/Documents/150108news_c.pdf
6 〈香港金融管理局季報〉,香港金融管理局,2014年12月。http://www.hkma.gov.hk/…/quarterly-bulletin/qb201412/ra1.pdf
7 KPMG, Hong Kong Banking Survey 2014. Hong Kong: Author. Retrieved from http://www.kpmg.com/…/Hong-Kong-Banking-Survey-2014-201407.… (2014).
8 〈國際收支平衡〉,政府統計處,2014年。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260_tc.jsp…
9 〈李克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中國人大網》,2015年3月15日。http://www.npc.gov.cn/…/xinw…/2015-03/15/content_1930000.htm
10 全國利用外資情況統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tongjiziliao/v/
11 〈市場統計數據〉(2009至2014年),香港交易所,2015年1月8日。https://www.hkex.com.hk/…/h…/2015/Documents/150108news_c.pdf
12 曾澍基,〈香港經濟第一元的發展策略〉,2003年3月。http://www.1970splus50.com/HKFSD/Ch4.pdf
13 本港港口運量近年被上海、新加坡和深圳趕上,在2013年只排第四。見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orts and Harbors. (2014). World Container Traffic Data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iaphworldports.org/LinkClick.aspx…
14 The Z/Yen Group, 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longfinance.net/images/GFCI17_23March2015.pdf. (2015)
15 A.T. Kearney, 2014 Global Cities Index and Emerging Cities Outlook. Retrieved from http://www.atkearney.com/…/3628fd7d-70be-41bf-99d6-4c8eaf98…. (2015)
16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3).Hot Spots 2025 Benchmarking the futurecompetitiveness of c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citigroup.com/…/citiforcit…/pdfs/hotspots2025.pdf
17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4).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4-20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3.weforum.org/…/WEF_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_2…
18 Manyika, J., Bughin, J., Lund, S., Nottebohm, O., Poulter, D., Jauch, S., & Ramaswamy, S. (2014). Global flows in a digital age: How trade, finance, people, and data connect the world economy.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Retrieved from http://www.mckinsey.com/…/Global_flows_in_a_digital_age_Ful…
19 孔誥烽:〈龍獅旗下的臨界點〉,收錄在孔誥烽:《少年香港》(香港:圓桌精英,2014)。
20 張宏任:《人民幣國際化與香港未來》(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12),頁21。
21 香港的「離岸金融中心」優勢,除了可成為北京推動金融改革的最佳場地,也必然是大陸權貴最理想的資產集散地。全球金融誠信機構(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的研究就指出,2003至2012年間中國大陸非法外流的資金估計合共高達12,524億美元,而香港相信是大陸權貴洗黑錢、漂白資金及轉移資產的主要場地。《文匯報》2013年2月刊登專題報導,引述復旦大學中國反洗錢研究中心秘書長嚴立新指,中國大陸經香港洗錢的資金規模,相信至少達到每年2000億港元,方式主要有六種,即現金挾帶走私、地下錢莊、國際貿易、投資、使用空殼公司和銀行賬戶、賭博乃至巨額信用卡消費。見:Kar, Dev & Spanjers, Joseph. (2014). Illicit Financial Flow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3-2012. 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 Washington, DC. Retrieved from http://www.gfintegrity.org/…/Illicit-Financial-Flows-from-D…。〈內地每年借道香港洗錢2000億〉,《文匯報》,2013年2月28日。
22 〈財政預算案演辭〉,2014年。http://www.info.gov.hk/…/general/201402/26/P201402260281.htm。
23 〈香港經濟的四個主要行業及其他選定行業〉,政府統計處。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71504FA2015XXXXB0100.pdf
24 香港金融發展局,〈鞏固香港作為全球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2013年)。http://www.fsdc.org.hk/sites/default/files/(REV) Strengthening Hong Kong As Leading(Chinese).pdf
25 R. S., Why Hong Kong remains vital to China's economy. The Economist. Retrieved from http://www.economist.com/…/ec…/2014/09/economist-explains-22. (2014, September 30)
26 政府統計處:〈香港統計月刊:香港的資產管理業〉,2013年10月。
27 27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基金管理業務在2013年持續增長〉,2014年7月8日。http://www.sfc.hk/…/gat…/TC/news-and-announcements/news/doc…
28 香港金融發展局:〈香港:中國的全球金融中心〉,2013年11月。http://www.fsdc.org.hk/…/Pitchbook%20Brochure%28TC%29%28Fin…
29 貿易發展局,〈香港基金管理業概況〉,2014年。
30 Davies, Howard, Does London's financial centre boost or harm the UK economy? The Guardian (2014, February 25).
《香港革新論》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
想睇更多香港政治新聞和評論,即LIKE《香港革新論》
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訂購《香港革新論》
內容簡介:https://goo.gl/qWqRmj
訂購表格:https://goo.gl/GRTWD0
電郵:reformhongkong@gmail.com
#香港革新論 #香港政治 #新書 #書展 #政改 #本土派 #本土 #香港人 #身份認同 #方志恒 #王慧麟 #田方澤 #何俊霆 #何偉倫 #吳凱宇 #李耀基 #周日東 #房吉祥 #易汶健 #林立志 #施家潤 #柯衍健 #袁彌昌 #區諾軒 #陳智傑 #黃冠能 #楊庭輝 #雷浩昌 #鄺健銘 #鄺英豪
全球城市指數 在 廖小貓流浪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球城市指數】排行出爐,台北連3年下滑
馬蛆長、郝聾斌一定又會說:
都是阿扁害的!
國民黨戰敗也是阿扁害的
鐵達尼號撞冰山也是阿扁害的
什麼都阿扁什麼不奇怪!
全球城市指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美國疫情緩解、許多城市已經宣布重啟經濟活動,解封後的消費力,卻也帶動「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由於目前國際市場依舊缺原料,加上海運和其他成本提高,導致這些新增的成本已經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甚至進一步使得美國通膨壓力持續增加。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197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全球城市指數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0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VCNA7_rmGgw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達成歷史協議,提倡訂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暫定至少15%,港府表示將應對全球稅制變化,保持香港競爭力。新經濟時代,跨國巨企利用各地稅率差異,避稅成風,實際繳納稅款低得離譜,全球應當攜手制約。早前華府主張的21%最低企業稅率,水平偏高、私心明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現在G7提議將最低稅率定在15%,徵稅門檻針對跨國巨企而非一般企業,全球多數國家接納的機會相對較高。香港作為著名低稅港,所受影響初步看來未算太嚴重,惟亦非全無影響,當局必須留意魔鬼會否藏於細節中。
蘋果頭條
郊野公園邊陲起樓建議引發全城熱議,力倡建屋大計的前特首梁振英早於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近日重提舊事逼迫林鄭,追擊林鄭壓抑樓價無能。民意對侵入郊野公園建屋甚為敏感,《蘋果》發現元朗大棠有機生態園後山一幅大欖郊野公園土地,大片樹林被非法砍伐,更挖出巨型深坑非法傾倒人畜排泄物,形成一個相等於標準泳池的「超級屎坑」,惡臭瀰漫生態園,嚴重破壞環境,更引發播毒危機。傳染病醫生警告:「如果近距離接觸或間接接觸受感染糞便,有機會感染致病性微生物,會好危險!」
東方正論
香港有樓至上,無論順境或像現時疫境,樓價易升難降,4月份樓價指數較2019年5月的歷史高位僅低2%,但正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說,市民供樓負擔比率達約73%,對比往年平均數據顯著提高。有果必有因,香港工時全球最長,在國際調查中更被選為「最過度勞累城市」首位,家屬哭訴工友過勞猝死,這個城市盡是打工仔悲歌!本報頭版報道,每年超過百名打工仔過勞死,「辛苦搵錢冇命享」。
星島社論
歐洲國家盃將於本周六揭幕,為期一個月的球壇盛事將吸引大量賭注,非法賭博集團早已瞄準香港大舉「吸金」,亞洲賽馬聯盟日前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港人去年疫情期間經非法賭博網站投注賽馬及運動項目大增一至兩成,估算非法集團利潤可能超過一百五十億港元,很多海外莊家不但銳意吸引香港賭客,有統計更指逾百個賭博網站伺服器設於本港,但因普遍使用匿名伺服器和加密交收賭注等資料,令執法人員追查困難。
經濟社評
金管局將研究發行數碼港元可行性,除了要趕上數碼貨幣大潮流,亦是進一步加強金融科技(FinTech)的優勢。推出數碼港元只是第一步,金管局還提供長遠規劃,讓金融界盡快檢視提升業務數碼化,方能提升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力,鞏固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優勢。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天公布「金融科技2025」策略,表明內部已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研究數碼港元在零售層面的可行性,還會全面推展銀行數碼化、發揮數據基建潛能、擴展金融科技人才庫及善用資源政策支持發展。
全球城市指數 在 新加坡在全球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报告中全球最佳 ... 的推薦與評價
主讲人FELINKA ZHOU FAN 周璠❤️ Follow FOZL 多多关注福智霖,祝福大家生意兴隆!福智霖陪您看世界,创造社会价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