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聯合報的報導 (全文在底下留言連結)
為了拯救環境,各國政府和國際大企業掀起零碳排趨勢,這股趨勢有多強烈?台灣綠能業者形容「這是現在進行式」,無數中小企業非常擔心,若未採用綠電將遭國際客戶「轉單」,紛紛開始布局能源轉型,顯示氣候變遷的連鎖效應,已襲向台灣業界。
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擁有逾三百家企業成員,共同承諾二○二○至二○五○年間達成百分百使用綠電;台灣有十一家業者加入,包括台積電和台達電等知名企業,更有許多生技美妝品牌共襄盛舉,其中一家就是總部位於高雄的知名保養品集團「佐見啦生技」。
佐見啦生技去年興建研發生產中心,該公司執行長李昆霖說,曾希望代工某國際美妝產品,但對方說「就算你技術再好,沒做到永續,單子不可能給你」,他受到很大震撼。李昆霖說,該公司將分階段購買綠電,預計二○三○年達成「全綠電」目標,最終可減七成排碳量。
台灣綠能業者「日益能源」總經理畢婉蘋也說,今年接到好幾家中小企業的電話,表達綠電需求,「不只生技業在問,產業都緊張了」。她說,不少台灣企業被RE100企業要求,「沒做到綠電就是轉單,已經是現在進行式。」
若企業願意轉型綠電,將成為一大優勢。李昆霖舉例,佐見啦憑藉自身加入RE100做為賣點,幫助一間代工客戶,今年成功將美妝品牌打入美國超市巨頭Walmart和Target,在全美超過二萬家店上架。他說,中小企業也可發揮力量,「你想要給後代什麼樣的典範,或是一個示範,如果能影響更多人去做,那就太好了。」
#最小的種子
#最強大的心臟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雲林台西產業園區計畫,縣府爭取補助來提升公共基礎建設,也配合農委會推漁電共生方案,在不影響農漁業發展、不妨礙環境景觀和觀光前提下,開放當地養殖業者與能源公司,來投入雲林縣綠能產業。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549 - ...
全球綠能公司 在 胡言亂語股票討論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澳貿易戰揭發的中國長期地方發展不均問題...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抽絲剝繭之後的真相,總是又近又難察覺,誰又能想到一開始的紅酒關稅問題,會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 而其中的節能減碳,發展綠能,2060碳中和的目標,卻又推了一把,然而,都沒電取暖了,還能幫新能源車充電嗎?
#小編的每日思考 #蘇州昆山台商表示
----
但另一個原因「煤礦價格大漲」的說法,官方卻只推說是國際經濟的同時復甦,導致全球原物料價格大增,但卻故意忽略中國對澳洲發動的貿易戰,其實也在2020年底對澳州煤礦下達「無限期進口禁令」。
然而中國官媒的說法,雖然解釋了中國電力告急的「長期結構」,但卻不能有效說明:為什麼全國性的缺電,會在此時、此地突然快速發生?特別是對東三省「民生斷電」的災難性政策,更是讓東北人民無法接受,甚至感到不可置信。
中國國家能源局表示,東三省的「嚴重缺電」主要是結構性的供給問題,因為資源、氣候與地理條件的限制,東三省的發電主要倚賴燃煤火力發電,但今年東北夏季河川水量減少,本來的水力發電出現缺口,再加上燃煤原物料的增加出現供煤問題,因此官方才會選擇降載供電、以維持整體電網的穩定。
但能源局的說法卻被基層輿論批評是「似是而非...沒講到痛點」,因為除了西藏、青海與內蒙古以外,東三省——遼寧、吉林、黑龍江——的年均總用電量,已經是中國排行最後段的吊車尾。地方總發電量只有15%是地方民生用電,再加上東北地區秋冬季節嚴苛的取暖需求。因此再怎麼省電節能,也都不應該動到最攸關人命、但佔電量最小的東三省民生用電?
事實上,由於本地工業與經濟發展程度較低,明明富藏礦產、林木、與石油資源的東三省地區,長期以來就被中國中央政府定調為「淨輸電區」,負責供應華北地區的電力需求。就算2021年度的缺電荒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根據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的數據,今年1~8月東北三省就向華北電網供電超過357億瓩。
換言之,除了供給端出現問題外,華北外地需求端更可能是導致東三省「突襲式大限電」的災難主因。但對此,中國官方不僅沒有說明,在後續的追加解釋與新聞報導中,官媒的定調反而回頭主打「東北政府的溝通不力與規畫失當」,像是本來唱著「大步走向減碳方向」的《人民日報》,27日就回頭譴責地方政府的電力政策規畫不當。
全球綠能公司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全球綠能公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雲林台西產業園區計畫,縣府爭取補助來提升公共基礎建設,也配合農委會推漁電共生方案,在不影響農漁業發展、不妨礙環境景觀和觀光前提下,開放當地養殖業者與能源公司,來投入雲林縣綠能產業。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549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全球綠能公司 在 追劇時間Emm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商品庫存持續降低,全球運力卻不見起色!
上一集我們分析過,造船廠十年大劫倒掉七成,新增船隻緩慢;然而既有船隻也面臨多項環保大限,明年中的EEDI第三期、2023年一月的EEXI、2024年的壓艙水系統大限,竟然現在連進船塢修船都還要塞廠。
眼看Delta病毒又肆虐,中國越南情況惡化,全球確診病例上升,塞港!缺船!缺櫃!環保設備!啊啊啊啊水手們忙翻天,航運業火熱朝天!
✔ 台灣蚵仔居然搬家到葡萄牙?
✔ 什麼是壓艙水?限硫令又是什麼?
很多人看衰明年航運業營收,覺得大家都訂新船,又會回到2008年船太多貨太少的大空頭,但其實這次航運業可能要來一次結構性改變,不再是以往的景氣循環產業了。
幫大家複習一下長榮影片👇👇
大排長榮?大牌長榮!曾卡住長江口的航運界金童深度解密蘇伊士運河事件|大排長榮一
https://lihi1.com/lvFwi
大排長榮塞子拔了,航海王竟開始飆高,航運股還可再買?|大排長榮二
https://lihi1.com/App5R
長榮、陽明、萬海的終點在哪裡?|大排長榮三
https://lihi1.com/rOloc
長榮將會超越陽明、萬海?航運三雄攜手一飛沖天!|大排長榮四
https://lihi1.com/iJ4xc
長榮再漲,張國煒開公司沒賺錢,竟將成首富家族?大排長榮五
https://lihi1.com/DgjLI
長榮、陽明、萬海股價破百還會再漲嗎?塞塞塞港,持續噴出的大排長榮六!
https://lihi1.com/gLaBW
長榮、陽明、萬海超漲了嗎?全球航運財報深度解析的大排長榮七
https://lihi1.com/5qgMv
長榮、陽明、萬海前進主升段!原物料+高通膨不會結束,穩定支持高運價!大排長榮系列八
https://lihi1.com/xSv5V
航運股價還會再噴?萬海長榮陽明營運解析|大排長榮系列九
https://lihi1.com/FYlDU
長榮陽明萬海航運股誰將勝出?市值爭霸戰陽明篇|大排長榮十
https://lihi1.com/hOyLQ
浴火重生後陽明能夠超越長榮和萬海?航運股爭霸之大排長榮十一
https://lihi1.com/jS0pV
長榮陽明萬海被拜登殺航運股運價?滯港費問題深度研究之大排長榮十二
https://lihi1.com/38BU3
破解航酸:董娘解質是要賣股?長榮陽明萬海航運股完了?大排長榮十三
https://lihi1.com/WyP2g
航運股大海嘯,長榮陽明萬海要賣掉還是加碼?大排長榮十四
https://lihi1.com/9qC5W
🔔 Youtube【追劇時間Emmy】:https://reurl.cc/WE23E7
👍 Facebook【Emmy 追劇時間粉絲團】:https://reurl.cc/4y0aaV
❤️ IG【Emmy追劇時間】:https://reurl.cc/Q7v960
#航運業 #環保 #綠能 #產業分析 #壓艙水 #限硫令 #蚵仔 #長榮 #陽明 #萬海 #航運股 #股票 #IMO #葡萄牙 #台灣
全球綠能公司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講來賓: 歐萊德董事長 葛望平
歐萊德把零碳永續變成公司的策略和競爭力,找到企業成長的第二曲線,「在永續這條路賭上、就贏了」!將永續帶入商品價值,從選料、製成、到回收都相當講究,也是全球RE100的會員之一。從歐萊德經驗看見企業如何將再生能源應用至企業管理、商品的開發等,以及如何引領全球綠能趨勢,導入消費者認同習慣。
#RE10x10
#淨零
#永續
#綠色能源
#企業轉型
#綠色商機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全球綠能公司 在 氫能大崛起!全球綠能需求高漲海洋成能源新疆域|鏡轉全球 的推薦與評價
氣候變遷愈演愈烈,格拉斯哥公約確立減碳目標後,再生能源成為今年投資熱點,尤其汽車產業,面臨革命性挑戰,10年內許多國家都要禁售燃油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