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9
泰泰一早看到FB的歷史回顧紀錄,
不由得整個早上都在想著以前和A老闆工作時的點點滴滴!
那些往事還歷歷在目、讓人無法忘懷呀!
那麼今天泰泰就和大家來分享A老闆的經典事蹟吧!
那時約莫八年多前,
老杯和泰泰帶著哥哥從中國返台,
泰泰重回補教業的懷抱進了間美語連鎖補習班,
泰泰當時還有其他的兼職和進修課程所以在那裏也是兼職,
原本一星期去上個幾堂課倒也覺得A老闆對職員還算客氣,
在A老闆提了幾次要泰泰轉全職比較有保障BLAH BLAH之類的,
兩三個月後泰泰便轉成全職的美語教師!
基本上A老闆對美語教師們的教學不太干涉蠻給予自由的,
他對安親部和數學部的教學反倒是干預連連!
不過節慶佈置、各類器材設備的保養維修都落在全職美語教師的身上,
舉凡是萬聖節、聖誕節、春節過年...等,
除了情境教學和舉辦活動以外,
環境佈置更是必備呀!
所以每每快到年底時,
都是各家美語教師要接連燒腦的時刻啊!
好~
本日重點來了!
A老闆某次聽見泰泰和L老師說到樂透中獎的事,
很興奮的邀約說咱們三人一起來合資如何!
泰泰當下心裡想著不好吧!
和老闆一起合資買樂透實非明智之舉呀!
便笑說自己平時沒有固定在買彩券啦!
都是偶爾經過彩券行又有FU時才會買個意思意思一下啦!
A老闆仍不死心的不斷勸說,
泰泰只好一再的問他問題然後突破他!
A老闆:「我們來集資,每月一個人$1000!這樣三千應該會更容易中獎!」
泰泰:「我偶爾才會買樂透,而且一次都買兩百而已!」
A老闆:「那沒關係,不然妳和L老師改成每個月出$500,我再從妳們的薪水裡扣就行!」
泰泰:「集資這種事哪有從薪水裡扣的!都是要拿現金才有FU的呀!而且這樣是誰要去買彩券?」
A老闆:「那妳們錢給我,我去買就可以了!」
泰泰:「買回來以後呢?我們一起對獎嗎?」
A老闆:「對獎這種事不能太公開,要靜靜的來!」
泰泰:「可是我們也有出錢,對獎本來就應該要一起的吧!」
A老闆:「放心啦!如果有中獎我一定會和妳們兩個人說的,然後我們再按照比例分獎金!」
泰泰:「但是如果你忘記和我們講了,那我們根本連有中獎都不知道呀!」
A老闆:「這種事我不會忘記的啦!」
泰泰:「不然你買了彩券會讓我們看還有知道號碼嗎?」
A老闆:「我們都那麼忙,而且我不一定哪天買,這個有時候要靠感覺的!」
泰泰:「不然你和我說號碼,我可以去買啊!」
A老闆:「妳們都要上班,不像我如果有想到數字的話可以隨時去買!就說了我來買、我來對獎,妳們是不相信我嗎?」
泰泰:「不然你買了放我們這邊,我們再一起對獎,我們都是女生沒有膽子會跑掉的啦!」
A老闆:「妳們兩個人是不是真的不相信我?!」
泰泰:「那你相信我們嗎?」
A老闆:「妳們如果中獎了,兩個人說好不讓我知道不來上班我也不能拿妳們怎樣!可是我是這間補習班的老闆,我不可能會跑掉的!」
泰泰:「你只要中獎不和我們講就可以啦!你不用跑掉啊!反正你也不讓我們參與對獎不是嗎?」
A老闆:「所以妳們到現在還真的不相信我?!」
泰泰:「那你相信我們嗎?」
A老闆:「我只有問妳們是不是不相信我?!」
泰泰和L老師異口同聲地點頭說:「對!」
A老闆:「好吧!那看來再怎麼說都是白講了!」
然後A老闆就7pupu的離開辦公室了,
以上的內容實在是太讓人嘖嘖稱奇了,
泰泰當天回家和家裡人說的時候,
家人紛紛說他講這種鬼話誰會相信呀!
老杯還說這A老闆真的沒有當老闆的格!
所以泰泰要忘記也難呀!
其實A老闆還有超多經典事蹟,
全部寫出來應該能出書搞不好還能上新聞,
說他是網民們口中的慣老闆一點也不為過,
現在泰泰想想當時因為身處在那環境之中,
所以三天兩頭心情就容易為一些鳥事而情緒波動著,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往事竟然還覺得有些有趣!
因為泰泰當時在補習班裡算是比較活潑&敢發言的,
有時候還會和A老闆一來一回的問答,
其他同事們大多都是敢怒不敢言或默默的承受,
這也就是泰泰後來整個黑掉然後奔向另一個天地的原因啦!
想繼續聽A老闆的奇聞嗎?
咱們下次見~
#好事不出門壞事都傳千里是真的
#真心佩服在A老闆底下還能活著的同事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職業問答 #英文老師 #補習班老師 #兒美語老師 안녕하세요 엘제이입니다 先跟大家道歉 本集沒有內崁字幕 因為我最近身體狀態不太好 無法長時間剪片 導致無法負荷字幕 所以這集請大家當成Podcast來聽(鞠躬) 補教人生的下集來了 這集根本大抱怨外師 其實還有很多精彩的補教人生 但都被我...
全職 美語老師 薪水 在 雪兒 Ch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都是移工】雪兒
移工,大部分人或許對於這個辭彙感到陌生,若是換作「外勞」兩個字,又充滿了刻板印象,充滿了歧視與偏見。
念大學時,每次回家都必須先從台北搭火車到中壢火車站,一出到舊火車站前的圓環,彷彿來到了另外一個東南亞國度,許多人坐在角落用家鄉話聊天,插身而過時有能聞到過分的香味,女孩私地竊笑「外勞香水」好臭,往返龍潭的公車常擠滿了準備要回工業園區上班的移工,那時候不懂這些人為什麼總在周末聚集在火車站前,也不懂為什麼身上要噴這麼重的香水味,更不懂她們看我們的眼神充滿了有趣,那時候只覺得可怕。
出了社會,台灣社會進入了老齡化階層,許多家家戶戶都需要移工幫忙照顧長者,外公出車禍之後也請了一位移工幫忙照料,若去鄰近的公園都會發現老奶奶、老爺爺身邊都有一個年輕的移工,她們推著輪椅,坐在旁邊陪伴老人家,她們是24小時的看護,實際上走過失智老人的家庭都懂,上年紀的老人家多半難以相處,這群年輕移工卻要陪伴她們走過晚年。
移工,對我來說,偏見的定義就是「做台灣人不想做的工作。」定義等同下階層的勞苦工,做那些又累又髒的活。
小時候媽媽最喜歡恐嚇,再不念書就送你去紡織廠做女工,新的年代變成再不好好念書就送你去當外勞,只是沒想到還是當真。
三十歲那一年,我把專案經理的工作辭退,還花了一大筆錢申請去紐西蘭、澳洲去打工度假,出發前身邊的朋友嘲弄說「你在台灣好不容易做到白領階級,為什麼還要去國外當打雜小妹?」
自尊心高的我實在吞不下這口氣,也懷疑為什麼要自甘墮落,一年間我採了兩次草莓,也在蘋果包裝廠當計時工過後,最終我翻轉了對於移工的偏見。
我是移工,但是紐西蘭農場的老闆或當地的居民不會歧視我只來採草莓,做著沒有用大腦的工作,反而謝謝我在這一陣子幫他完成了採收,甚至很抱歉今年歉收沒有讓大家賺滿荷包,工作的確又髒又累,但也很有趣。
我是移工,很認份八小時在蘋果廠站著包裝蘋果,一個月過去,等到我不想繼續工作時,我告訴老闆想回家,老闆抱著我祝我一路順風,還多給了我幾天的薪水。
當然,我也待過很糟糕的農場,被黑心仲介賣到一家黑心的草莓園區,在工寮宿舍裡面工作一個月都沒出來,重點每天辛苦的工作還賺不到住宿錢,那時候真覺得澳洲草莓移工超黑暗,而且我老闆還是柬埔寨人。
許多人在在台灣歧視東南亞,我在澳洲被柬埔寨歧視,實際上歧視無所不在,但是這一年的移工角色轉換帶給自己許多思想衝擊,更尊重每個職業背後的辛酸,不再用薪水的價格去定義執業的價值,也不再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跟自己不同階層的工作,甚至也激發了自己做更多嘗試的可能性。
只是移工在台灣仍有太多的偏見,你不會叫那些美語班的外籍老師是移工,你不會叫那些在外商公司上班的人是移工,移工的偏見來自「東南亞=窮人=來賺錢=勞累」。
同時也不會把那些到國外大企業工作,去賭場發牌,去中國當台幹的人叫做移工,也不會把去國外打工度假扛香蕉跟包雞肉的叫移工,但事實上 #我們都是移工,移到了另外一個國家去生活工作。
今天下午參加 #換日線 的移工論壇,印尼移工Yusni隻身來台灣工作九年,照顧過三個爺爺奶奶,身為穆斯林要適應台灣總總不同的習慣,現在最大的願望是可以上下班,擁有自己的時間,九年了,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給了照顧者,她也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跟時間。
許多人對於外籍移工照護者的認知,像是買全職傭人的概念,實際上,卻剝奪了對於人性時間空間的基本尊重。
另外一位講者,是由台灣前往印度,擔任駐地記者的印度尤,在她的身上卻看到另外一種移工的狀態,外來者加分,記者加分,皮膚白更加分,她希望可以成為台灣跟印度之間的橋樑,讓台灣更了解印度這塊土地。
許多人對於印度的認知就是強姦之都,為什麼要去危險的地方工作,難道都沒有選擇了嗎?她分享反向思考的觀念,在印度所有東西都是有可能,生命不是只存在一種答案,更多是選擇。
是的,全球移工時代慢慢來臨,不見得台灣人只能賺新台幣,更應該是去尋找機會,而不是只專注眼前的選項,第一考公職,第二買房子,第三生孩子,就像許多人很愛問我「你四處旅行的錢從哪裡來?」我也很想反問「你覺得要從哪裡來?」
太多人都直線思考,沒錢,所以不能去旅行,或著這個人能去旅行家裡一定很有錢,移工就是做勞力工作,移民最好到福利好的國家,殊不知這個世界存在更多可能。
我認識許多環球背包客,她們口袋的錢可能連一台筆電都買不了,能活下來也是不停在機會的夾縫求生存,重點是她們選擇了沒有很多錢也可以生存的方式,以工換宿等等。
這些旅人,同時也是移工,不管是來台灣的,或是走出去的,我們都需要一點時間去改變現有的偏見,在這之前請先讓自己大膽的走出世界。
看見,體驗,才會真正改變。
#移工 #換日線 #明天去當美國移工
全職 美語老師 薪水 在 雪兒 Ch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都是移工】雪兒
移工,大部分人或許對於這個辭彙感到陌生,若是換作「外勞」兩個字,又充滿了刻板印象,充滿了歧視與偏見。
念大學時,每次回家都必須先從台北搭火車到中壢火車站,一出到舊火車站前的圓環,彷彿來到了另外一個東南亞國度,許多人坐在角落用家鄉話聊天,插身而過時有能聞到過分的香味,女孩私地竊笑「外勞香水」好臭,往返龍潭的公車常擠滿了準備要回工業園區上班的移工,那時候不懂這些人為什麼總在周末聚集在火車站前,也不懂為什麼身上要噴這麼重的香水味,更不懂她們看我們的眼神充滿了有趣,那時候只覺得可怕。
出了社會,台灣社會進入了老齡化階層,許多家家戶戶都需要移工幫忙照顧長者,外公出車禍之後也請了一位移工幫忙照料,若去鄰近的公園都會發現老奶奶、老爺爺身邊都有一個年輕的移工,她們推著輪椅,坐在旁邊陪伴老人家,她們是24小時的看護,實際上走過失智老人的家庭都懂,上年紀的老人家多半難以相處,這群年輕移工卻要陪伴她們走過晚年。
移工,對我來說,偏見的定義就是「做台灣人不想做的工作。」定義等同下階層的勞苦工,做那些又累又髒的活。
小時候媽媽最喜歡恐嚇,再不念書就送你去紡織廠做女工,新的年代變成再不好好念書就送你去當外勞,只是沒想到還是當真。
三十歲那一年,我把專案經理的工作辭退,還花了一大筆錢申請去紐西蘭、澳洲去打工度假,出發前身邊的朋友嘲弄說「你在台灣好不容易做到白領階級,為什麼還要去國外當打雜小妹?」
自尊心高的我實在吞不下這口氣,也懷疑為什麼要自甘墮落,一年間我採了兩次草莓,也在蘋果包裝廠當計時工過後,最終我翻轉了對於移工的偏見。
我是移工,但是紐西蘭農場的老闆或當地的居民不會歧視我只來採草莓,做著沒有用大腦的工作,反而謝謝我在這一陣子幫他完成了採收,甚至很抱歉今年歉收沒有讓大家賺滿荷包,工作的確又髒又累,但也很有趣。
我是移工,很認份八小時在蘋果廠站著包裝蘋果,一個月過去,等到我不想繼續工作時,我告訴老闆想回家,老闆抱著我祝我一路順風,還多給了我幾天的薪水。
當然,我也待過很糟糕的農場,被黑心仲介賣到一家黑心的草莓園區,在工寮宿舍裡面工作一個月都沒出來,重點每天辛苦的工作還賺不到住宿錢,那時候真覺得澳洲草莓移工超黑暗,而且我老闆還是柬埔寨人。
許多人在在台灣歧視東南亞,我在澳洲被柬埔寨歧視,實際上歧視無所不在,但是這一年的移工角色轉換帶給自己許多思想衝擊,更尊重每個職業背後的辛酸,不再用薪水的價格去定義執業的價值,也不再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待跟自己不同階層的工作,甚至也激發了自己做更多嘗試的可能性。
只是移工在台灣仍有太多的偏見,你不會叫那些美語班的外籍老師是移工,你不會叫那些在外商公司上班的人是移工,移工的偏見來自「東南亞=窮人=來賺錢=勞累」。
同時也不會把那些到國外大企業工作,去賭場發牌,去中國當台幹的人叫做移工,也不會把去國外打工度假扛香蕉跟包雞肉的叫移工,但事實上 #我們都是移工,移到了另外一個國家去生活工作。
今天下午參加 #換日線 的移工論壇,印尼移工Yusni隻身來台灣工作九年,照顧過三個爺爺奶奶,身為穆斯林要適應台灣總總不同的習慣,現在最大的願望是可以上下班,擁有自己的時間,九年了,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給了照顧者,她也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跟時間。
許多人對於外籍移工照護者的認知,像是買全職傭人的概念,實際上,卻剝奪了對於人性時間空間的基本尊重。
另外一位講者,是由台灣前往印度,擔任駐地記者的印度尤,在她的身上卻看到另外一種移工的狀態,外來者加分,記者加分,皮膚白更加分,她希望可以成為台灣跟印度之間的橋樑,讓台灣更了解印度這塊土地。
許多人對於印度的認知就是強姦之都,為什麼要去危險的地方工作,難道都沒有選擇了嗎?她分享反向思考的觀念,在印度所有東西都是有可能,生命不是只存在一種答案,更多是選擇。
是的,全球移工時代慢慢來臨,不見得台灣人只能賺新台幣,更應該是去尋找機會,而不是只專注眼前的選項,第一考公職,第二買房子,第三生孩子,就像許多人很愛問我「你四處旅行的錢從哪裡來?」我也很想反問「你覺得要從哪裡來?」
太多人都直線思考,沒錢,所以不能去旅行,或著這個人能去旅行家裡一定很有錢,移工就是做勞力工作,移民最好到福利好的國家,殊不知這個世界存在更多可能。
我認識許多環球背包客,她們口袋的錢可能連一台筆電都買不了,能活下來也是不停在機會的夾縫求生存,重點是她們選擇了沒有很多錢也可以生存的方式,以工換宿等等。
這些旅人,同時也是移工,不管是來台灣的,或是走出去的,我們都需要一點時間去改變現有的偏見,在這之前請先讓自己大膽的走出世界。
看見,體驗,才會真正改變。
#移工 #換日線 #明天去當美國移工
全職 美語老師 薪水 在 AnnyeongLJ 안녕 엘제이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職業問答 #英文老師 #補習班老師 #兒美語老師
안녕하세요 엘제이입니다
先跟大家道歉 本集沒有內崁字幕 因為我最近身體狀態不太好
無法長時間剪片 導致無法負荷字幕
所以這集請大家當成Podcast來聽(鞠躬)
補教人生的下集來了 這集根本大抱怨外師
其實還有很多精彩的補教人生 但都被我剪掉的
舉凡劈腿 婚外情 吸毒 我通通都看過
這段會放在會員制裡面XDDD
時間軸
0:30會被坑薪水嗎?
2:09 有年終獎金嗎?
2:48 全職老師準時下班很難?
4:16 全職老師技能滿點?
4:45 所有事都是中師做?
5:23 中師是次等公民?
6:56 外師抱怨大會
9:19 在補教界可以賺大錢嗎?
9:35 兒美老師的升遷管道?
10:27 離職後對其他產業是否有幫助?
12:24 職業倦怠怎麼辦?
14:57 最後的建議?
15:58 再選擇一次 還會進補教業嗎?
-----------------------------------------------------------------------------------------------------------
More About M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nnyeongLJ
Instagram:https://reurl.cc/ldm3Gv
合作請來信:lovejens0618@gmail.com
-----------------------------------------------------------------------------------------------------------
影片中使用的音樂: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E3Th_NOyQ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