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鍊」
幫助自己理解處於虛相的法器。
-
拜淺眠所賜,我具有易夢的體質,
基本上每睡必夢,只差在記不記得。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夢中意識到自己正在作夢,
那麼他就擁有夢中的全世界。
電影《全面啟動》當中,
李奧納多會透過陀螺來確認自己是否身處在夢中,
若陀螺能持續旋轉不倒下,那麼就不是現實。
百般思考下,我終於找到屬於我的法器「鏡子」,
並且必須是隨身可以使用,以便養成習慣。
當習慣養成後,將被帶入到夢中,
於是便能夠提高「意識自己是否在夢中」的思考。
為什麼我會想要做清醒夢的訓練?
由於淺眠的關係,
我需要的睡眠時間比一般人長,
通常不睡個9小時以上,基本上整天都會很累,
很累的話做起事來就會不順,效率極差。
然而,有些人竟然可以每天睡6小時就自然醒,
因此我跟這種人的時間差距每天就差了3小時,
一個星期下來差了幾乎一天之久!
意識到這件事之後,
才開啟我對於清醒夢的訓練之路,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互相討教。
Creator: @joviallll
#夢 #calligraphy #書道 #瑰玄
#art #artwork #calligraphyvideo #drawing #writing #handwriting #spirituality #tattoo #typedesign #logo #logodesign #ink #アート #手寫 #書家 #習字 #墨 #刺青 #入れ墨 #靈性 #招牌 #商標設計
全面啟動陀螺倒下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宥:
【天能】的概念真的非常厲害,光是用「時光倒轉」+「諜報動作」去玩「鉗形攻勢」,這張電影票錢就值了。
即便人物角色都扁平又樣板、電影劇情的節奏跟趕投胎一樣地趕場,故意壓縮得觀眾一頭霧水,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笑)
簡評【天能】:85分-我們都是,只能活在當下的無知凡人……
(Tenet,2020)
瘋了!
這是我看完電影後的第一個想法:能想出這故事的人一定是瘋了!
原本以為,改編自海萊因(Robert A. Heinlein)小說的【超時空攔截】(Predestination,2014)已經把「祖父悖論」玩得出神入化;【倒帶人生】(Mr. Nobody,2009)已經將「平行時空」這概念的腦洞開到最大了。
正當我以為,「時間」、「時空旅行」這種科幻片老梗再也玩不出新花樣時,【天能】出現了……
想像一下。假設一個人可以讓身邊的事物「時間倒流」,那麼他在這樣一個「往回走」的世界中看見的,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那麼假設不只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甚至一個部隊呢?他們要怎麼發動攻擊?
換個角度想,假設今天我們遇到的敵人正是「逆行時間」裡的人,又要怎麼跟對方戰鬥?
這些我們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情境,諾蘭在【天能】裡面通通都塞給你,讓你看一場目不暇給的「時空軍團大作戰」!
「逆轉時空」這個概念固然非常有創意,證明了諾蘭有著驚人的想像力,其大腦構造大概異於常人。
但我認為更厲害的是,他並不像【倒帶人生】或【超時空攔截】那樣天馬行空地完著某種高概念,諾蘭可是在拍一部諜報片啊!
光是那麼酷的「時空夾擊」,我想這張電影票錢就值得了。
而且,把「正向時間」v.s.「逆行時間」的複雜過程,融入諜報動作片中,讓角色們去實際去執行它,還用它來搏鬥、飛車、打仗。你要將這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狀況去講故事,情節還可以自圓其說?
我想這是我真正佩服【天能】這部片的點:有辦法從「想像」回到「現實」,用很玄虛的概念說一個「寫實」且複雜的故事。
而這麼厲害的概念,還被這麼完美地執行、拍了出來,光是這部電影的存在就已經很「狂」了!這是一個「絕世鬼才」拍的「驚世狂片」啊~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這部電影中讓我有種成果發表、「集大成」的感覺。
【記憶拼圖】(Memento,2000)的逆向敘事;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2006)的「另一個自己」;
【全面啟動】(Inception,2010)以來玩的「多個時間線並行」;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的「穿越時間」;
甚至是【黑暗騎士】三部曲(The Dark Knight Trilogy)的「菁英主義」思想……等,【天能】幾乎是諾蘭過去所有成果的濃縮精華。
極端一點地說,你可以把他以前的作品,都看成是在為了今天拍出這部電影,而做一些實驗與準備。【天能】一片的點子,也許也醞釀得有些時日了,諾蘭是迫不及待地要把這厲害的想法分享給觀眾了。
不過,【天能】並非十全十美。「精華」似乎也只是「精華」而已,就像我說的,他稍微「急」了。
一部好的「科幻」類型作品,它「好」的原因通常不外乎兩種:好的故事,或很新鮮、前無古人的創意點子。
諾蘭以往的電影我覺得在這兩端之間,是有拿捏到一個很好的平衡的,除了有還不錯的概念之外,故事本身也很引人入勝,且有一定的厚度。
而本片呢,其光譜位置很明顯偏向了後者:創意與概念十分強大,但這次的「故事性」稍微薄弱了一些。
最主要是,【天能】由於要在150分鐘之內,將如此複雜的概念全部交代清楚,還要穿插一些緊湊的打鬥、諜報情節,所以整部電影都是馬不停蹄的在趕時間。
之前大家批評諾蘭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裡面,戲與戲之間剪接得有些倉促的毛病,在本片(尤其是前半段)又變本加厲了!觀眾基本上是在「追著劇情資訊」,而非在「看電影」,說實我前面是看得有點痛苦的。
可想而之,如此一來電影中的每個人物幾乎都「樣版」到了極點,
想拯救世界的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 飾)、
負責出錢跟解釋的夥伴Neil(羅伯·派汀森 飾)、
想復仇的可憐女子Kat(伊莉莎白·戴比基 飾),
一起對抗想毀滅世界的壞蛋Sator(肯尼斯·布萊納 飾),每個人物基本上是挺「平面」的,沒什麼深度與故事。
雖然看慣動作爽片的我並非無法接受,不過我還是十分驚訝諾蘭這次放棄了故事的「深度」,去拍一部「超級複雜的動作爽片」。
畢竟以往就算不是什麼文學性很高的藝術電影,但至少某種程度,他都很細心地去刻劃了人物內心某種曲折、病態的情感與特質。
(像【頂尖對決】的「瘋魔成活」、【全面啟動】的「偏執的迷戀」、【星際效應】的「穿越時間的愛」)
這次呢?電影裡的物理現象都解釋不完啦!有些角色指出來前面,有些角色後面突然變得好像很重要。(連主角的名字乾脆省了下來XDDD)
再來,因為要在150分鐘內塞入那麼多的情節還有資訊,電影幾乎所有文戲對話的部分都被剪得又快又急,且臺詞還精鍊得言簡意賅,訊息的密度太高,好多重要的線索都藏在某場短短的戲裡面的某句話中,一閃即逝。
所以好多觀眾才會看不懂:誰有辦法在第一次看電影時,就把兩個多小時的所有對話細節都記清楚?
我到後來基本上是放棄去理解劇情細節了,反正槍戰很刺激,「逆轉時空」的視覺效果很炫,我就是在看諾蘭炫技而已。(這不就是看無腦爽片的觀影心態嗎?)
正如電影最後的宗旨,「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活在當下最重要」,劇情過去的就過去了,什麼故事邏輯、燒腦劇情的,都是過眼雲煙,我就好好觀賞此刻銀幕上的槍戰吧……看【天能】時大概就是這種心境。
我想,【天能】並不是很難懂。那只是非常龐大的故事被「壓縮」之後的結果。
如果同樣的內容,但能把時間拉長至3、4個小時,步調放緩、話講清楚,我相信劇情是可以更清楚地被觀眾接收到的。
(但那樣也許就失去了電影的緊湊感?)
總之呢,【天能】這部電影真的是厲害,劇情緊湊,資訊量龐大。其創意與高概念是諾蘭作品裡頭前所未有的玄幻;但相對的,人物與故事的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淺。
這次雖然精神與靈魂沒有被滿足(其實上次【敦克爾克】就沒有了),但感官與認知上都受到了強大的震撼!
這樣,也不失為是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吧?
#宥影評 #Tenet #ChristopherNolan #EmmaThomas #JohnDavidWashington #RobertPattinson #ElizabethDebicki #KennethBranagh #LudwigGöransson #HoyteVanHoytema #JenniferLame
延伸閱讀:
為什麼諾蘭那麼執著地要玩「時間」?電影名人堂-【克里斯多福·諾蘭】
https://www.facebook.com/…/a.23331224867…/2457825967584568/…
正好趕上十週年的經典【全面啟動-結局那顆陀螺,為什麼不倒下?】
https://www.facebook.com/…/a.13747545358…/3504620426238445/…
諾蘭是怎麼把故事講得那麼動人的呢?【諾蘭電影的「結尾學」】
https://www.facebook.com/…/a.16526010114…/3304397029594120/…
難得放慢腳步的諾蘭【敦克爾克大行動-技術狂的極簡戰場與寫實美感】
https://www.facebook.com/…/a.17294567670…/3290665890967234/…
諾蘭「蝙蝠俠」的菁英主義?【班恩是個成功的反派角色嗎?】
https://www.facebook.com/…/a.16918754608…/3316027838431039/…
無知是最大的優勢?我說不見得【異星入境-重要的是,這一秒,有你陪在我身旁】
https://www.facebook.com/…/a.13747545358…/3535609359806218/…
全面啟動陀螺倒下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宥:
【全面啟動】結局那顆要到不倒的陀螺,不僅是一個為懸疑而懸疑、故弄玄虛的。
這次看10週年紀念版諾蘭的映前導讀影片,才意識到,正因有了那個開放式結局,整個故事的可以討論的層次又更加豐富了,使整部電影沒有淪為普通的好萊塢科幻動作片!
【全面啟動】-結局那顆陀螺,為什麼不倒下?
(Inception,2010)
【全面啟動】這部片有多神、多厲害,我想這都不用我再去錦上添花了。時間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在此片問世的十年後,這個故事依然讓舊影迷津津樂道、讓新觀眾瞠目結舌,我們知道它早就無可置疑地成為「經典」了。
這次重回大銀幕欣賞【全面啟動】,裡頭有個情節讓我格外地在意:就是結局的那顆「不知道會不會倒的陀螺」。
「男主角真的回到現實了嗎?還是那是也是一場夢呢?」這並非我在意那開放式結局的原因,而且太過執著這個問題也是蠻蠢的;有時,一個厲害的創作者安排開放式結局,其目的(除了製造懸念、為續集鋪梗之外)就是「提出疑問」,「問題」就是他要給觀眾的「答案」。
所以,這結局重新引起我興趣的點,不是「他的答案是什麼?」;十年後再重看,這次我思考的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透過這顆未倒的陀螺,他想問的問題是什麼?
我們不妨來重新審視一下之前的劇情留下的種種線索。
男主角Cobe(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飾)是個最厲害的盜夢者,經驗豐富,在夢中(幾乎)無往不利;然而他的現實,卻充滿了限制與無奈,他對於自己家庭的破碎完全無能為力。
Cobe與妻子Mal(瑪莉詠·柯蒂亞 飾)曾一起在夢中長相廝守、白頭偕老,完全活在兩人的世界當中;可是Cobe逐漸意識到「再美好的夢,終究是虛幻」,於是他決定「喚醒」那已經選擇遺忘虛實的Mal,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出於悔恨與思念,Cobe在自己的夢中造了一個記憶牢籠,將妻子的記憶囚禁其中,因為他無法承受自己的罪惡感;他曾因「懷疑夢境的真實性」而害死妻子,於是在記憶牢籠中,他寧願相信眼前投射的妻子是真的;老丈人(米高·肯恩 飾)則提醒Cobe不要再活在「夢想」之中、好高騖遠了,應該要「回到現實」。
而作為反面參照,藥劑師Yusuf地下室那群分享夢境的人,早就已經把「夢」當成他們的真實人生了。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在雇主身上,Cobe最後深入混沌意識,對垂垂老矣的齋藤(渡邊謙 飾)說「跟我回去吧,讓我們重回年輕」。
整部電影,表面上是一個緊張刺激的(反)竊盜任務,實際上也是Cobe不再醉生夢死、要奪回真實人生的過程。
「回到現實」,才是藏在炫目特效與複雜劇情之下,電影透過Cobe這人物要去闡述的主要內涵
嗎?
如果是這樣,那麼諾蘭大可給你一個大團圓的美好結局,告訴你Cobe真的成功回到現實了,豈不乾脆?就算少了最後那幾秒陀螺旋轉的鏡頭,也不損前面147分鐘的精彩刺激啊!諾蘭何必多此一舉、故弄玄虛呢?
很顯然,【全面啟動】不只是在講一個人「從夢境回到現實」而已,諾蘭放入了更深一層的傳達在電影當中。
我們來看看盜夢行動的受害者,超級跨國企業的小開Fischer(席尼·墨菲 飾)。原本與父親的關係到了冰點,在Cobe一行人潛入潛意識後,對他循循善誘,雖然成功地被對手植入了其他的思想,但在一層一層深入心靈的過程當中,Fischer同時自己也在挖掘那深深被埋藏在心中的、對父親的愛。在那冰天雪地、銅牆鐵壁般武裝的意識後頭,藏的是想與父親重修舊好的渴望。
你說,盜夢者們幫他達成的「親子和解」,對Fischer而言,不夠真實嗎?就算是假的、人家植入的,但那樣的「療傷」,會因其虛假而一點意義也沒有嗎?Cobe的夥伴Eames(湯姆·哈迪 飾)甚至開玩笑說,他們應該收取一下心理諮商費了。
同樣的,最後Cobe得以擺脫Mal的陰影,不僅在於他接受了真正的Mal早已死亡的事實;更重要的是,當假Mal問他「你說你夢到我們白頭偕老」Cobe回答「但我們已經做到了」其實,他原本心有質疑的,夢裡的兩人世界,也是另一種「真實」,他們曾擁有幸福快樂、渡過的年復一年,一點都不假。這麼理解之後,Cobe也才真正地把Mal的鬼魂從他的記憶牢籠給解放、從自己的罪惡感與愧疚走出來。
對,現實世界確實真實,但難道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情感,我們的「夢」,就一點都不真實、一點價值也沒有?
這才是諾蘭在電影最後,故意給個開放式結局時,想問觀眾的:就算就算,Cobe與孩子團聚這件事情是一場夢,但那個當下,他消解了悔恨、內心找到了歸宿,獲得了平靜,那一刻對Cobe來說也極其真實。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反思。誠如諾蘭在這次十週年紀念版的開頭導讀所言,【全面啟動】這部電影問世的時機剛剛好,因為人們早就已經非常習慣沉浸在科技創造的虛擬世界當中了,是時候可以來重新看待真實與虛假的那條界線了。
講到這裡,大家大概也懂了:對,就一部娛樂電影而言,最後有沒有那顆陀螺、有沒有那個開放式結局,其實沒差,但這部片就會僅止於一部概念不錯的商業大片;有了最後的一個小提問,畫龍點睛地讓故事擁有了多層次的意義,諾蘭實是給觀眾一些超出平常大眾的思維、不太一樣的觀點與對話空間。
這次在【全面啟動】當中,我明顯地感受到,諾蘭非常有可能試圖去成為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那樣的電影導演,用技術、視覺來挑戰觀眾的想像力;同時,他也想成為類似菲利普·狄克(Philip K. Dick)那樣的創作者,用故事去探索「存在」的邊界。
很不幸地,不管是上述哪兩者,諾蘭都不已經不算先驅,不算是前衛得夠幫人類打開新視野;但也幸運地,他足夠厲害到故事可以說得雅俗共賞、深淺咸宜,讓大家都為之傾倒。
我相信,即使再下一個十年,【全面啟動】的地位依然可以屹立不搖。
#宥影評 #Inception #ChristopherNolan #LeonardoDiCaprio #JosephGordonLevitt #MarionCotillard #EllenPage #TomHardy #KenWatanabe #DileepRao #CillianMurphy #MichaelCaine #HansZimmer
延伸閱讀:
【諾蘭電影的「結尾學」】
https://www.facebook.com/…/a.16526010114…/3304397029594120/…
【電影名人堂-克里斯多福·諾蘭】
https://www.facebook.com/…/a.23331224867…/2457825967584568/…
【極光追殺令—孤城異鄉陌客夢,樓起屋落夜夜新】
https://www.facebook.com/…/a.17294567670…/3326547747379048/…
【神經喚術士-破碎的世界,何為真實?】
https://www.facebook.com/…/a.21619921871…/3475313855835769/…
【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不斷崩毀的世界,人也可以有夢想嗎?】
https://www.facebook.com/…/a.21619921871…/3492141264153028/…
【敦克爾克大行動-不講故事講過程】
https://www.facebook.com/…/a.13747545358…/1604758096224697/…
重評【敦克爾克大行動-技術狂的極簡戰場與寫實美感】
https://www.facebook.com/…/a.17294567670…/3290665890967234/…
宥事典【山姆·曼德斯真的在學諾蘭嗎?】
https://www.facebook.com/…/a.14320876868…/297861555217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