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魯爾計畫第一步:高煉廠研發專區都市計畫變更】
2015年楠梓高雄煉油廠關廠之後,這塊200多公頃的用地何去何從,一直有很多討論。四年前,好過日就曾經以《重工業轉骨湯:德國魯爾的啟示》為題,介紹過魯爾區的轉型經驗,並提到智力共享、中央地方合作、工業文化遺產再利用、大眾運輸與人本城市建立的重要性。
今天,隨著高煉廠研發專區都市計畫變更案啟動,「台版魯爾再生」終於踏出第一步。大抵上高煉廠舊址大概分為兩塊:
■未污染區(煉油廠行政區)55.49公頃:建置「#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專區」,今日辦理都市計畫變更之公開展覽,中油預計投入近60億元,將自2025起陸續興建綠能所、材料國際學院及材料研發等中心,學術上將和中山、成大、台大合作,預估帶動1.6萬就業人口,成為台灣化學材料主要研發中心之一,也會是支援半導體產業技術的重要力量。
■污染區(煉油廠、五輕廠區)約161.63公頃,將加速土壤整治,提早在2023年完成。近日中央與地方均積極接洽,水電供應均充足,傳聞為了台積電新廠所供應。
整體計畫,是國家級「#大南方計畫半導體S廊帶核心」的一部分,高煉廠的產學研發中心,將向北串接橋頭、路竹至南科的新興半導體製造聚落,並往南接合起大社、仁武、大寮、林園、小港等石化、鋼鐵傳統產業,帶動互補共榮的聚落發展效應。和2015年五輕關廠時比起來,中央的支持明確許多。
另外,廠區內1處古蹟及40處歷史建築,木麻黃綠園道及水塔等舊廠景觀意象,將會被保留,融入開發環境之中。鄰近R17世運站及R18油廠國小站土地,未來朝TOD發展捷運設施聯合開發,並可適度提高容積率,容許公共設施與住商混合使用。
整體上,高煉廠開發已見雛形,幾個潛在開發單位也陸續到位。在過程之中,我們期望能做到工業建築群的保存再利用,並透過園區公園化,提供愜意的就業環境。讓這塊過去城市中的嫌惡設施,成為未來二十年北高雄最大的亮點!
圖片:林欽榮Charles Lin 副市長臉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藍可兒 #Elisa lam #cecil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我是Tommy。 萬聖節快樂!!今天就以鐘樓怪人的打扮和大家講一個恐怖又解釋不到的事件,藍可兒事件,是的!我們的恐怖系列回來了! 這是發生在美國Cecil酒店非常轟動的事件,因為裡面有很多難以解釋的疑點,令全世界...
「兩個水塔並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水系] 水塔安裝疑問(一樓或頂樓) - 看板FixMyHouse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2顆2T水塔串連? 並聯?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吉利水塔- 【水塔小常識-水塔併聯】...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兩個水塔並聯 在 頂樓增設臥式1500公升水塔(新舊並聯供水)~愛屋水電 的評價
兩個水塔並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念群聚,想念出國,想念人與人的連結,想念所有偶然裡的必然,愈是難捱的時刻,愈是能夠理解藝術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就像是已故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 Agnès Varda 與視覺藝術家 JR 的《#最酷的旅伴》,這一對追尋千萬種鄉村容顏的忘年之交,一老一少漫無目的背起行囊,輕快的駕駛著攝影車上山下海,穿梭在田野阡陌和礦坑港口,俯拾即是靈感,回憶即是故事,生活即是藝術,透過一張張寫真壁畫凝聚人群,牽起隨手可掬的陌生笑容,真正創作出彼此心中旅行的意義。
⠀⠀⠀⠀⠀
在人生這條路上,一個選擇了電影一個選擇了相機,雖然看似殊途,兩人卻始終對藝術抱持著相同的熱忱,打從相遇的第一天開始,便決定要拍攝一部電影,關於法國、關於鄉村、關於人群、關於旅行的電影,在 JR 充滿魔法的鏡頭和攝影車裡,他們懷抱彼此的理念,刻意尋找命運安排的巧合,深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時時側耳傾聽,按下快門,製作大型視覺,並張貼於顯眼的牆壁或建築物上。
⠀⠀⠀⠀⠀
一幅幅人像寫真,紀錄的是庶民百姓真實活過的痕跡,鏡頭所到之處有咖啡廳的女服務生、工地裡各個部門的成員、牧場畜養羊群的婦人、開著機械插秧的農夫、在野外有秘密星球的老人、於港口輪班的勞工妻子,每一條受歲月鏤刻的皺紋,每一個受時間雕塑的身軀,每一絲受季節吹拂的秀髮,都是無數腳踏實享受生命的聲音與故事,此起彼落的化成藝術最美的風景。
⠀⠀⠀⠀⠀
兩人風塵僕僕上山下海,足跡橫跨無數城鎮,走過荒廢小鎮、傾頹古蹟和殘破碉堡,造訪農場與牧場、礦坑與港口,羊群與魚市,深入高掛的水塔、幽靜的墓園和鐘塔的心臟,搜尋記憶裡曾相逢的人事物,再看這些緣分會帶著自己前往哪裡又抵達何處。
⠀⠀⠀⠀⠀
旅行最迷人之處,莫過於無法預期會遇見誰,會有什麼樣的對白。因此走入陌生人的尋常生活,從聊天開啟互動,從傾聽建立連結,對彼此的生活與工作有一定了解後,再試著為他們留下專屬影像。JR 與安妮華達用心蒐集故事,再用眼睛詮釋故事,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汲取靈感,再昇華為藝術以凝聚人心。
⠀⠀⠀⠀⠀
每張巨大影像作品中的主角看見自己的模樣時,反應各個不同,有孩子抬起小小的腦袋仰望牆面上赤腳撐著陽傘的笑靨,嘴裡唸道媽媽好美好美;緊守老宅不願搬遷的婦人,轉頭看見自己宛若守護者一般偌大姿態,淚眼婆娑的聲聲表達感激之情;還有那穀倉外頂天立地的身影、樂在工作的礦坑笑容、昂然矗立於貨櫃上無名女性的偉大,都令人一次又一次的讚嘆著藝術無與倫比的魔力。
⠀⠀⠀⠀⠀
特別的是,墨鏡不離身的 JR 彷彿天生就能讓人們卸下心防,捕捉一個又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這趟有目的又沒有目的的旅程不僅觸碰了生命終無數過客的內心世界,也慢慢將心之所向從人群中逐漸拉回到彼此身上。
⠀⠀⠀⠀⠀
《最酷的旅伴》有意又無意的探索人生,以行動體現藝術,同時以藝術擁抱人心,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幽默鬥嘴,處處惹的觀眾忍俊不禁,一位有耐心一位有童心,溫暖地捕捉形形色色的人生樣貌,這段忘年之交不只交心,更交換了不同的胸懷與視野,處處充斥著淡然成熟的人生智慧,不停喀嚓響起的快門聲,就是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
⠀⠀⠀⠀⠀
縱使沒有明顯的劇情主軸,卻有著相當清楚的層次安排,從沈重到釋懷,從陌生到熟悉,從認識到理解,閱人無數然後回歸自己。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取決於說故事的人,這是一張什麼樣的照片,取決於掌鏡者,這個世界是好是壞、是善是惡、是美是醜,皆取決於我們觀看的角度。因為相由心生,當我們發自內心喜歡一個人時,眼睛周圍的肌肉、滿布皺紋的雙手、歷盡風霜的腳掌,都會是歲月與人生最動人的痕跡,JR 或許讓墨鏡在世界與自己之間有所屏障,但他的作品卻毫無保留而赤裸裸地將心底最私密柔軟呈現在世人眼前。
⠀⠀⠀⠀⠀
作家很多時候是在書寫胸臆的情感,情感往往稍縱即逝,音樂家很多時候是在譜出指尖的感受,感受往往曇花一現;而這兩位用影像說故事的藝術家則是在捕捉消逝的一切,照片、歷史古蹟、傳統產業、文化、形體、笑容、回憶、遺憾和生命,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這就是為何作家不能獨善其身、藝術家不能遠離塵囂的原因,唯有入世的找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才能以作品凝聚人心,這也是藝術永恆不變的本質。
⠀⠀⠀⠀⠀
在時間的長河裡所有事物都會逝去,這個巍峨矗立在諾曼第海邊的碉堡,日夜不停受海風侵蝕受海水沖刷,他們做足萬全準備,在一日的潮汐之間與時間賽跑,藝術只存在於那一瞬間也形同無價。安妮華達隔天靜靜凝視著猶如從未發生過任何改變的斑駁牆面說道,藝術是短暫的,影像已經消失了,我們最終也會跟著消失。語氣流瀉出飽經世事的蒼涼無奈,剎那時間彷彿閉口不言,生命似乎拒絕喧嘩,如彩虹般迷離如流星般耀眼如煙火般璀璨,因為就是這些曾經存在的美麗片刻組成了我們人生中的永恆。
⠀⠀⠀⠀⠀
電影中處處充斥如此淡然悠遠的人生體悟,走過無數的大風大浪後,於海洋逕自柔和而堅決的陰鬱回音之下,再多的欲說還休都顯得無比渺小。
⠀⠀⠀⠀⠀
談藝術凝聚人心,談片刻組成永恆,坦然面對死亡議題,把每一位萍水相逢的笑容當作此生中最後一個遇見的人,更意圖讓我們隨著 JR 和安妮華達的腳步以樂觀和釋懷的態度回首過去。曾經他們在某個小鎮遇見一位遊民,他驕傲的帶著兩人參觀自己隱藏在野外的小小角落,以天地為家,和自然為伍,帶著笑意說自己在星辰的保護下出生,母親像是月亮,將她的冷靜給予了孩子,父親宛若太陽,將他的溫暖和整個宇宙都給予了孩子,自己這一生已擁有太多了。
⠀⠀⠀⠀⠀
舉手投足間如此開闊的胸懷,感染了兩位創作者和銀幕前的我們,JR 和安妮華達一步一步帶領著彼此再看一眼即將逝去的往事,海之潮起潮落,月之陰晴圓缺,人之悲歡離合,一如遺憾其實都不在我們的掌控範圍內,但是當華達奶奶拿著高達最愛吃的麵包因為閉門羹而感到傷心難過時,JR 溫柔地開啟了另一扇窗,這個世界上存在許多最美的安排,我們敞開心胸而受到傷害時,也因為這道傷痕陽光才能因此灑落。
⠀⠀⠀⠀⠀
兩人的人生際遇引導他們抵達彼此身邊,此段亦師亦友的情誼,是 JR 和安妮華達兩個溫暖善良又童心未泯的藝術家相遇才能碰撞出這麼燦爛的火花,性格南轅北徹,年齡相距甚遠,卻能包容差異一起踏上這段法式公路之旅,笑看彼此性格中不容退讓的堅持,有時洋溢喜悅有時蒙上憂愁,和他們創作的藝術同等驚人,呼應著劇中一位參與者的讚嘆,藝術本就應該驚豔整個世界。
⠀⠀⠀⠀⠀
人一輩子或許充滿遺憾,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然而生活的樂趣卻不會因此減少分毫,這段旅程讓多數觀眾得以明白,藝術不見得高不可攀,工作不見得只剩痛苦,舉凡靈魂、溫度、初衷、快樂與赤子之心,得仰賴自己主動尋找最美的角度。
⠀⠀⠀⠀⠀
「最重要的是想像的力量,我們相當享受其中,希望你們也是。」
兩個水塔並聯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早,個人臉書伍麗華跳出2015/2/28 貼文,再讀一次,仍舊有新的啟發。期待忙完今天的活動,傍晚可以再寫一篇。
六年前的貼文如下:
228,全台原住民狼煙行動串連。我回去萬山整理工寮的枯枝落葉,一堆堆燃燒的狼煙引起遊客報案2次,2分鐘外的消防隊騎著摩托車來跟我問候2趟。
除此之外,我還去整理了我的水源地。這是上一代留下來的,在臨近山溝一株老茄苳樹旁的岩壁內,水源穩定又純淨,幾十年不曾斷。
我之前沒做好過濾,流到工寮的水經常夾帶螞蟥,害苦了我的那些狗。這回請部落的人幫忙施工,濾源頭、貯水槽、拉水管、立水塔,當我看見清甜的山泉水從水龍頭流出來,心中的滿足彷彿得到了全世界。
這一刻,我終於理解老人家常說的「沒有水的土地是死的」,也能明白朱熹在《觀書有感》中道出「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喜悅,以及耶穌為何對人說「誰若喝我給的水,便永遠不會口渴,並且這水將會在他裡面成為泉源。」
呵呵,生命的三大要素,「陽光」「空氣」皆是白白得來,唯獨「活水」要我們自己去尋求啊!
看著眼前的保留地、山泉水,以及上達天聽的狼煙,我想起了我們泰武國小民族教育一年級教材,裡面有一個吾拉魯茲的遷移故事「......我們去那裡(小琉球)吧!但是800年前他們回到大武山西側叫inachia的地方,因為這裡有強勁的落山風,於是又搬到現址居住,隨後有一部分居民遷徙到台東縣的金峰鄉比魯溫泉一帶。」這是日據時期的記載。
我剛到泰武時,初次聽到這個傳說,簡直覺得不可思議。直到有一次我從山上開車下來,小琉球清楚在我眼前,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為此,害怕搭船的我安排了一趟小琉球行程。當我騎著摩托車在島上逛完一圈,立刻明白那些先民為何要回到大武山。
我查閱資料,發現與我的推測不謀而合: 小琉球是台灣14座屬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這裡土地貧瘠,水源不足,目前主要的水源是從台灣本島以海底水管送往。
山上長大的經驗告訴我,沒有山,怎麼會有水!即便是沙漠水源,也是從高山下來沒入地底的潛伏水流。水源呢?我找到了在美人洞、烏鬼洞等洞窟,有婦女來這裡提水的傳說。這就是了,這礁島僅靠岩洞中滲透的水源,量少所以珍貴,並且不足以生養眾多人口,農業也無從興盛。就這點來看,無怪乎先民會選擇返回大武山。
我想,人類最大的智慧在於不必「人定勝天」,順應環境條件創造生活,才不會招致大自然的毀滅性反撲。
那麼,曾經住在小琉球的族群是誰呢?
清《台海使槎錄》「新港、蕭壟、麻豆各番,昔住小琉球,後遷於此。」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小島由道調查: 「小琉球嶼,位於東港西方的島嶼。自靠近平地之本族部落,遙遙可以望之。本族稱此嶼為キポア(箕模)。力力社以南的番人說,這キポア,古昔曾有與我們同樣的番人居住。他們時常乘舟來到西方海岸,與我們作物品交換。」
根據中研院李亦園的研究,邏發尼耀家族就是箕模族。文史工作者張金生(陸力‧邏發尼耀)的說法是:一千年前,箕模族祖先不知何故,忽然離開小琉球,遷徙至恆春,後來又分成兩支,一部分在屏東縣的來義山區,一部分則翻越中央山脈到臺東。
偶然間, 我讀到了歷史學家曹永和先生2000年在聯經出版的《小琉球原住民的消失》, 文中荷蘭文獻指出:1624年,荷蘭船隻在此擱淺,水手被島上住民殺害。事後荷蘭人在1633年到1636年間,東印度公司的福爾摩沙區總督Hans Putman領軍征討、屠殺島上住民,後稱拉美島事件。(歐洲地圖上稱小琉球為拉美Lambay )
荷蘭史料記載,荷蘭人讓新港社人和放索社人去搜索,找到居民躲避在一個大洞窟,於是用四十名兵士看管,用煙想把人燻出來。《熱蘭遮城日記》從老幼婦孺屍體及生還者估計躲避到洞窟的人數約540名。日記中並這樣寫下:他們頑固不肯投降,致使成為這樣的慘事。
讀到這裡,我的眼淚不住的流,我從小深刻理解戰役之於先民是一種面對面的勇氣對決,他們絕對想像不到帶領族人躲避在保有水源的洞穴,卻會面對趕盡殺絕的惡毒招式。
無論如何,根據史料,所謂「烏鬼」既不是黑奴也不是甚麼怪物,而是小琉球的原住民。
歷史學家曹永和說小琉球烏鬼洞是一處考古遺趾(石棺、石桌椅、陶器...),顯然現在的漢人族群移入以前,更早更早以前是曾經有原住民住過的。
荷蘭史料所記,對照小琉球《烏鬼洞風景區記事碑》,實在是有很大的歷史錯誤與抹黑:
「明永曆十五年,延平郡王鄭成功,克復台澎,驅走荷人。少數黑奴未及歸隊,逃來本嶼,潛居此洞。數年後,有英軍小艇在此洞西北之蛤板登陸,觀賞風光,黑奴乘虛搶物燒艇,並盡殺英軍。旋被搜尋之英艦發現艇燬人亡,乃上岸搜索,但黑奴潛伏洞中,百般誘脅,誓死不出,乃灌油引火,黑奴盡死洞中。」
台灣的歷史絕不只是漢人的歷史,228紀念日,原住民以狼煙行動要大家嚴正看待原住民在台灣的歷史、主權、土地、尊嚴。
我不是文史專家,我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228,我用我的方式紀念我們的先民。
兩個水塔並聯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藍可兒 #Elisa lam #cecil
各位大家好,歡迎收看HenHenTV,我是Tommy。
萬聖節快樂!!今天就以鐘樓怪人的打扮和大家講一個恐怖又解釋不到的事件,藍可兒事件,是的!我們的恐怖系列回來了!
這是發生在美國Cecil酒店非常轟動的事件,因為裡面有很多難以解釋的疑點,令全世界的人看過這段視頻後紛紛猜測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我的頻道主要就是做一些稀奇古怪,靈異,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奇異世界的影片,歡迎你訂閱HenHenTV的同時,打開旁邊的小鈴鐺,還有按我頻道右下角的FB logo,like HenHenTV的粉絲網頁,在Following那裡按See First,你就可以追踪我影片的更新動向了!
那我們來開始我們的恐怖系列了!
藍可兒,加拿大籍香港人,英文叫Elisa Lam,於2013年在塞西爾Cecil酒店屋頂的水塔裡面溺死,因她死亡地點很離奇,加上其失踪前被電梯的CCTV拍攝到非常詭異的動作和行為,更讓人看了毛骨悚然,洛杉磯市的法醫證實其死亡原因為溺死,沒有服用毒品,沒有掙扎,沒有其他的傷痕。唯一解釋的就是她生前患有躁(zao)鬱症,是可能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這是真的嗎?我們來了解這個案件的前因後果。
藍可兒她本身是在2013年一月份獨自一人來到洛杉磯旅行,於2013年一月31日入住塞西爾酒店Cecil,塞西爾酒店,位於南緬街640號洛杉磯,在這間酒店發生過的多起自殺和兇殺命案,幾乎都是女性,例如被媒體命名為黑色大麗花的兇殺案,為何這個案件那麼的驚悚?原因是她的屍體被腰斬,所以內臟被掏出,血流乾了~更恐怖的是死者的嘴唇被割裂至耳朵邊,在臉上呈現一種詭異的小丑笑容。。。到現在兇手依然還沒繩之以法。
靈異事件並不只是藍可兒事件而已,在之前也有傳過一個靈異事件,2010年消防員麥克,杜佳住進酒店後報警聲稱他在房間裡面接到一通電話,電話裡面傳來慘叫聲,而他同時也被人刺傷胸部,但警方在搜查閉路電視的時候,只看到麥克自己一人在那裡跑來跑去,但是未見其他人的身影。更為詭異的就是他說被人刺傷胸部,但是醫生卻說傷口在腿上。
這一切都在發生藍可兒事件後更添上一層謎團,這是否有關聯呢?
藍可兒每天都會向家人報平安,但是在31號就訊息全無,而電梯的閉路電視拍攝到藍可兒的奇怪舉動,她一進入電梯後就按完所有的樓層,而站在電梯的旁邊,好像是要躲避某些人的追踪,但是神情並不是緊張的,過後她就站在電梯的旁邊,好像讓路給人進入電梯一樣,接著又出去電梯外面的好像和某個人在講話,同時用手做很古怪的動作。這個視頻全程4分鐘多,但是有人質疑這個閉路電視是被人剪輯過的,原因是下方的時間被蒙蔽了。雖然可能被剪輯過,但是她在視頻裡面的動作的確讓人看了毛骨悚然。
過了兩個星期後,在2月19號,有住客投訴水壓很低,還有呈黑色並且有一股異味,在酒店的員工打開檢查天台的水庫時,發現藍可兒死在裡面。屍體全裸,頭朝下並異常的扭曲,由於屍體沉在水塔的底部,消防員需要鋸開水箱才可以把屍體搬出。
但是塞西尔酒店的屋顶通道是上锁的,且与警报系统相连,非酒店职员很难登上屋顶,他们不知道蓝可儿是如何到楼顶的水箱上而不被人发现。因此警方和媒体就此推断蓝可儿有可能是遭人谋杀,且凶手应当是对酒店环境熟悉的人,甚至有可能就是酒店的职员或长期居住的房客。更有另外一個疑點就是藍可兒是如何爬上去高兩公尺的水塔呢?酒店的技術人員需要用特殊的鐵梯才可以上到去水塔上面,而還有一點更奇怪的就是酒店方面曾經有在2月14曾經有檢查過水質檢查,結果一切正常,如果真的是謀殺案的話,那兇手究竟匿藏她的屍體在哪裡呢?而且兩週後才丟進水塔裡面?
警方當然第一時間去查最大嫌疑的酒店擁有天台鑰匙的工作人員,他理應很容易就進入藍可兒房間殺害她,並且在酒店某處匿藏,然後在酒店做了水質管理過後才把屍體丟進水塔裡面。是否當中有誰隱瞞了事件的真相?
1. 例如藍可兒是被人下藥並且殺害,然後買通法醫做個假的驗屍報告?
2. 是酒店裡面匿藏很久的連環殺人犯所做的案件。
3. 酒店的閉路電視是否有被人剪輯過?
但是種種的一切都無法解釋她在電梯裡的詭異動作,這是否真的有一些邪惡的力量迷惑了她,把她帶到天台去丟進水塔裡面呢?這仍然是未解之謎。
世界上的確是存在着我們人類無法解釋的邪惡力量,奇異科學卻無法解釋的事件,那大家覺得究竟這個事件是怎樣發生呢?留言告訴我你的答案吧!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兩個水塔並聯 在 2顆2T水塔串連? 並聯?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 各位祝"聖誕節快樂"最近小弟在自家頂樓新增一顆2T水塔(目前總共2顆2T水塔+加壓機)由於兩個水塔的高度期時誤差不大(10公分左右)我自行進行了並聯, ... ... <看更多>
兩個水塔並聯 在 吉利水塔- 【水塔小常識-水塔併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水塔小常識-水塔併聯】 最近因各區域開始限水,每週供五停二,很多住戶開始增設水塔,若水塔要做連結的話,其水塔的款式一定要相同(若原本為立式+增 ... ... <看更多>
兩個水塔並聯 在 [水系] 水塔安裝疑問(一樓或頂樓) - 看板FixMyHouse 的推薦與評價
爬文沒看到想要的答案,才發文詢問。
想請問一下水塔安裝的問題
我們家是3樓透天,現行水塔安裝方式是一樓及頂樓各1顆(1F:1ton;RF:0.85ton)
自來水自然進水至1F水塔,再由液面控制器抽水至RF水塔,藉由加壓馬達送到1-3F
因為這幾年人口數增加及晚上6-9點會固定減壓供水(自來水在這段期間無法送至1F水塔)
,導致有時晚上會不夠水用。
詢問兩個水電師傅各有不同意見,才想請問你的看法
1號師傅:
1F水塔取消,全部改由RF水塔(增加為2顆)供應並安裝加壓馬達抽水。
2號師傅:
現行使用之水塔變大即可,送水方式不變。
爬文知識:
1號師傅
優點:可以不用擔心減壓供水問題、1F使用空間變大(但我家很大)。
缺點:停電即無水可用、自來水法規、停水時若無發覺就變馬達空抽、改管工程應該比2號
師傅繁雜?
2號師傅
優點:較安全?(不用擔心空抽)
缺點:佔1F使用空間(但我家很大)
以上,想請大家幫解惑QQ 謝謝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231.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xMyHouse/M.1629018016.A.06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