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在 1990 年代推動臺灣政治體制的民主化後,準備於 1996 年 3 月舉辦中華民國首次總統直選。
而為了因應臺灣民意的要求,以及企圖突破中國長期以來對臺灣的外交封鎖,李登輝決定要對美國進行的「非官方」訪問。
李登輝認為,美國之行可以提升他在國內的民望,又可增強他與中共領導人江澤民直接談判的籌碼,因為李登輝在爭取訪美同時,總統府辦公室主任蘇志誠與中共中央辦公處主任曾慶紅就已經開始討論「李江會」的可能性和方法。
另一方面,李登輝對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對臺政策很不滿意。為此,他成功游說美國國會,基於對臺灣民主成就的肯定,迫使柯林頓改變政策,給他訪美簽證。
但是,這種「壓迫」行政當局的做法,讓柯林頓政府的許多官員認為李登輝是個「麻煩製造者」。
不管怎麼樣,1995 年 6 月 10 日,李登輝成功訪美,並於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題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演講。
這場演講強調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與臺灣民主化經驗,突顯臺灣的價值觀,並透過國際媒體的傳播,將臺灣的主張推向全世界。
然而,這些話在中國耳裡聽來刺耳,他們痛批李登輝的演講是在宣傳「兩個中國」、「一中一臺」。
中國又認為,美國允許李登輝訪美,是破壞中美關係政治基礎、違反「一個中國」原則、鼓勵臺獨勢力,中國的反應非常強烈,還召回駐美大使。
事實上,李登輝在爭取訪美時,並沒有預期中國領導人們會作出情緒性的過度反應,也沒有體會到中國領導人習慣寧左勿右的思維因而無法理解臺灣追求國際參與的民意。
但是,中國領導人把李登輝訪美視為嚴重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行為,中國認為李登輝不能一面推動兩岸談判,一面擴張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而兩岸談判只能有一個結果,就是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
本來江澤民預期柯林頓會順從中國的要求,不給李簽證,但事情竟不如他所預期時,加上臺美兩方的行為以及軍方的壓力下,他決定採取嚴厲行動,也就是開啟「臺海危機」,以防堵未來發生類似的脫軌事件。
從 1995 年的 7 月開始一直到 1996 年 3 月,共軍不時向臺灣外海發射飛彈,舉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習,使得美國也緊急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臺灣海峽,海峽一時戰雲密布。
但是,這種過度反應對臺灣民心造成了適得其反的效果,使臺灣人民對中國的反感大增。
而不只是臺灣,就連美國與國際都對中國能否信守「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畫了大問號……
📺《 國際橋牌社 Island Nation 2》,明日播出!
1994-1996年間,是一段關於臺灣人在面臨戰爭威脅下,第一次完成民選總統的重要歷史,也是臺灣民主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當時的臺灣,在外有中國在國際間外交勢力上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在內有各政黨明爭暗鬥、波濤洶湧的政治角力拉扯。
究竟,當時的總統如何在各種內憂外患的重重壓力下突破外交困境、順利訪美,並消弭政治惡鬥、開創臺灣總統直選的民主新頁?又該如何化解因外交發展,激怒中國後一觸即發的臺海戰爭危機?
誠摯邀請大家和一同觀賞《國際橋牌社 Island Nation2》,現在就到官網【 https://vip.islandnation.tw/ 】收看吧!
#國際橋牌社 #政治劇 #李登輝 #郝柏村 #黎清波 #楚長青 #美國 #中國 #臺海危機 #民選總統 #臺灣
📖閱讀【1996 年的臺海危機是怎麼發生的?】完整文章:https://bit.ly/3D0IPp3
圖片來源:馬克吐溫國際影像公司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F5E戰鬥機墜海事件,搜尋飛官潘穎諄的時間已經超過黃金72小時,但軍方沒有放棄,上午因為海象太差無法出海的兩棲蛙人,下午潛入鼻頭礁水下,但因為水下混濁,能見度不到一米,因此只能上岸。除此之外,海巡也進行搜山,目前還沒有找到人。軍方也指出,關於失事原因為何,不排除請運安會協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
兩棲 戰鬥 群 在 臺灣意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重大里程碑!美陸戰隊首支F35C中隊已能全面迎戰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92658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軍陸戰隊的第一支F-35C中隊已形成全面作戰能力,預定2022年加入「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航空母艦打擊群,成為裝備齊全,能在航艦上執行全球與戰時作戰任務的機隊。
據軍情網站《Military.com》3日報導,陸戰隊第314戰鬥機攻擊中隊(VMFA 314)說,旗下的F-35C「閃電II」( Lightning II)聯合攻擊匿蹤戰鬥機已發揮全面作戰能力(FOC),而這意味它們已能迎戰。這個代號「黑騎士」(Black Knights)的中隊,2020年1月21日獲得首架F-35C,花了1年半時間進行改裝。
314攻擊中隊隸屬於第3陸戰隊航空聯隊(MAW-3)、第11陸戰隊航空大隊(MAG-11),基地就在加州著名的米拉瑪陸戰隊航空站。在戰時,這個中隊將隨著美國海軍航母第9聯隊(CVW-9)部署,而這個聯隊目前配套的核子航艦就是「林肯號」。
美國海軍航空兵司令懷特塞爾中將(Kenneth Whitesell)6月30日在一場研討會上透露, 陸戰隊首個F-35C中隊將在2022年部署到「林肯號」航艦上,「林肯號」將成為繼「卡爾文森號」(CVN-70)之後,第二艘部署F-35C的尼米茲級航艦。
314攻擊中隊已展開「因艦制宜訓練能力」(TSTA)階段,包括通訊、醫療救護、飛行操作及艦上實作等一系列訓練課目,確保屆時能順利上艦,並展開巡弋任務。
F-35C是專為海軍航艦起降設計的版本,具有加大的機翼面積與可折疊的翼尖部分,強化起落架強度以及加裝降落航艦時所需的捕捉鉤,並擁有更佳的低速操控性能。美軍陸戰隊使用的F-35,主要以可垂直/短場起降的F-35B為主,但有部分中隊採用F-35C。
美軍陸戰隊計劃購買約70架F-35C,並將4個中隊改造為這種機型,以支援海軍的艦載機聯隊。陸戰隊還將購買數百架F-35B垂直起降噴氣式戰機,這些戰機可以從陸上基地以及海軍的9艘大甲板攻擊艦上起飛。
F-35B與F-35C採用同樣的技術,但是機身卻完全不同。與F-35B相比,大翼F-35C動作遲緩,但能攜帶更多燃料。F-35C的武器艙比F-35B的容量更大,因此前者可以攜帶聯合防區外武器滑翔炸彈而又不犧牲它的匿蹤性能。簡而言之,F-35C在敵人的強大防禦下更適合執行遠程打擊任務,F-35B更適合近距離作戰。
陸戰隊在美軍內部屬於獨立軍種,美國總統甚至可以繞過國會直接指揮。因此,美軍陸戰隊和其他國家海軍陸戰隊相比,更是獨一無二擁有固定翼超音速戰機,除了AV-8B、F-35B這種可以在兩棲攻擊艦上起降的垂直起降戰機,美陸戰隊更是擁有一支可以和海軍航空兵一同部署在航艦上的常規起降艦載機部隊。
兩棲 戰鬥 群 在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亞太軍力空窗?傳美軍擬調動雷根號航母支援阿富汗撤軍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5-27/580228
美媒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將批准目前唯一基地在亞太地區的美國航艦雷根號 (CVN-76) 調往中東支援阿富汗撤軍行動。外界擔憂最糟的情況自夏季起最長四個月之內、美國海軍在第一島鏈區域內恐將沒有任何航艦戰鬥群可資應變!美軍原先派遣艾森豪號 (CVN-69) 執行任務但傳出機械狀況不佳,才會要求雷根號航艦離開西太平洋區域,罕見前往中東部署。不過專家也指出目前英國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艦打擊群正迅速進入太平洋區、美國海軍大批兩棲突擊艦也可暫時發揮輕型航艦功用。
▫️
------
新《番薯藤》國防軍事網
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idv.tw/
#專業軍事評析 #關心台灣國防
------
兩棲 戰鬥 群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F5E戰鬥機墜海事件,搜尋飛官潘穎諄的時間已經超過黃金72小時,但軍方沒有放棄,上午因為海象太差無法出海的兩棲蛙人,下午潛入鼻頭礁水下,但因為水下混濁,能見度不到一米,因此只能上岸。除此之外,海巡也進行搜山,目前還沒有找到人。軍方也指出,關於失事原因為何,不排除請運安會協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8812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兩棲 戰鬥 群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現在貿易戰似乎真的打到中國痛腳了!現在不斷對美國遞出橄欖枝,想要跟美國進一步溝通談和。但從美國APEC會議上的態度,似乎不領情喔!到底習近平開始「示弱」的背後,隱藏什麼經濟問題呢?甚至現在還有一說,中國為了打貿易戰,連說好減少污染的「藍天」,都犧牲下去了?而軍事層面,美軍雙航母在菲律賓海的軍演,到底是不是衝著中國來?中美在南海的話語權爭奪戰,又會為世界局勢帶來多大的震動呢?《風云軍事》獨家解析!
風云瘋軍事 重點看這裡
1.0:14 貿易戰中國遞橄欖枝?準備求和?卻驚見APEC上又開打..全為一帶一路?
2.4:23 中國首度示弱?習大不再強硬背後..經濟衰弱.科技受阻.失業潮看端倪!
3.6:58 習大手握四王牌!強壓美囂張氣勢!原物料掌控見..中國鐵支壓大老二?
4.10:59 雙面刃?王牌傷敵七分卻損己三分!老共貿易戰獲勝代價竟是..北京藍天?
5.13:33 貿易戰無損強國消費?雙11再創新高?當購物節一夜狂歡後..退貨湧現!
6.16:48 雙11年度銷售調降!民眾熱情不再?當經濟增幅放緩時..中國夢醒時分?
7.19:38 捍航權!美帝"雙航母"西太秀肌肉!從最強編隊"打擊群"見...誰在哀號?
8.23:07 關係再緊張?美中防長會議未獲進展..從點出"撤南沙飛彈"見中美軍事博弈
9.27:47 模組化戰鬥!裝"NSM"近海絕殺!美派"瀕海戰艦"駐星...被擊敗的是?
10.33:30 防空"踹門者"!陸五代機現致命罩門?"沒裝機砲"的殲20怎纏鬥...?
11.36:50 兩岸開戰?共軍對台登陸戰機率大增?從美專家預言分析..兩棲作戰現蹤?
12.41:40 建嚇阻戰力!"美台國防會議"談軍售!三軍猛買"地獄殺器"!藏滅共盤算?
13.46:19 滑跳起飛or買"加油機"!哪個實際?提升台灣"空防"戰力!專家這樣說...
#中美貿易戰 #川普 #習近平
【精彩回顧】
風云軍事 #28|九合一選舉牽動兩岸神經?貿易戰卻斬殺中國製造2025?從殲20航展秀彈艙看見..
https://youtu.be/b1jMIFXV83A
風云軍事 #27|光棍節中國人不敢買了?貿易戰打到心坎裡?當大媽連買房買到剁手都不敢時..大陸房市By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1y1pAKWmbg&t=25s
風云軍事 #26|貿易戰苦果吃不消..中國這次打算跪了?習近平無解vs.美艦屢巡台背後..導火線一觸即發?
https://youtu.be/Guju6QQiEv0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兩棲 戰鬥 群 在 老頭 OldM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來源1:http://bit.ly/2mYjSbh
來源2:http://bit.ly/2nW5Oy5
3月31日當週次更新項目
- 新系統:水陸兩棲生物繁殖
- 新生物:古野馬
- 新生物:利茲魚
- 新生物:魚鳥
- 新生物:禽龍
- 新建築:Tek水下基地
- 新機械:Tek傳送器
- 新機械:Tek滄龍鞍
- 新機械:Tek發電機
物種:古野馬
時間:更新世
飲食:草食性
性情:忠誠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能放牧其他生物的生物;首隻能裝備特殊化學、食物馬鞍的生物
野生:
古野馬看上去是現代馬科動物的祖先。基於身上的條紋,牠有可能是巨馬的非洲變種,一種出現在北美洲冰川期的大型馬科動物,當然這純粹只是猜測。古野馬在野外的行為類似於其他的野生馬科成員—牠們會自行放牧的同時,亦可以在掠食動物的威脅下保證種群的安全;並運用超快的速度和卓越的耐力逃離捕食者。
馴服:
長期以來馬一直是人類生存上的夥伴,在島上也不例外。以古野馬來說,生存者們將會夫到一匹能攜帶物品迅速穿越島嶼的戰馬與馱畜。事實上,古野馬的可靠使得一些生存者會為牠們做一個特殊的馬鞍。我甚至還親眼見過一個人為馬鞍添加了額外的馬鞍袋,這個袋兼備移動化學平台、食物儲存箱或存放其他物品的功能。儘管不像你在村子裡那樣,但是這個工具確實能幫助渡過孤獨的遊牧生活。
一些生存者以超長的鞭子或一個套索,利用古野馬放牧其牠生物!這些工具有時會成為很好自衛武器,因為古野馬自身的戰鬥能力有限…至少比起一些好戰的史前食肉動物來說。
外觀:
古野馬看起來像斑馬和大型現代品種的家養馬的混合種。牠擁有長的野生鬃毛,斑馬樣條紋。 像馬一樣的尾巴和像山羊的毛茸茸鬍子。從檔案看來,牠的大小似乎可以比對較大的馬品種,如夏爾馬。
物種:利茲魚
時間:侏儸紀中期
飲食:魚食性
性情:防禦型
捕捉:不可
騎乘:不可
特性:首隻不用殺死也會產出優質魚肉的生物;首隻存在巨大白化變種生物(未知用途)
野生:
利茲魚可能是島嶼周邊水域中體型最大的魚類。其肉質極為鮮美多汁,就體型來說可真是一個驚喜。牠的肉類通常與優質肉的價值相當,也因此經常被稱為"優質魚"。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利茲魚肉都擁有如此的高品質,不過至少大多數都是!
馴服:
儘管利茲魚擁有巨大的體型,實際上也強壯到足以搬運重型貨物,但利茲魚貌似智商並沒有高到可以馴服的程度。雖然如此,仍有一些大型部族以養殖的目的,將一些利茲魚圈養在大規模的圍欄當中,這樣可以重複收穫優質魚肉而不用殺死牠們。
已知訊息:
雖然對利茲魚肉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利茲魚卻以難以追蹤並獵獲而著名。不單是因為其巨大的體型、強力的攻擊和難以置信的速度(尤其在轉身逃亡的時候),人類對於開放水域的不適應,讓獵殺利茲魚成為島上極具難度的任務之一。捕獵傳說中極其難以捉摸的"巨大白化變種"利茲魚已經能讓有理智的男男女女們痴迷,這種魚類彷彿可顯示出人性的邪惡。
外觀:
利茲魚對於任何深潛的生存者而言都是一個壯觀的景象。沒有什麼比得上這條巨大的魚,這種野獸的巨大喉部能夠吞下整個人(幸運的是,此生物只進食細小的魚和浮游生物)。牠的頭部戴著輕型裝甲,以保護自己抵禦滄龍;牠的尾巴能夠將木筏轉成碎片,以利牠們穿越開闊的海洋。這種野獸如此巨大,可供生存者與水中小型食肉動物從牠的身體上刮掉一小部份的肉而不會嚴重傷害牠。
物種:魚鳥
時間:白堊紀晚期
飲食:魚食性
性情:膽小型
捕捉:可
騎乘:不可
特性:首隻能生產可補血魚肉的生物
野生:
作為島上叫聲最為響亮的一種生物,魚鳥實質上與一般海鷗更為相似。牠居住在海灘附近,主要以食用魚類為生,魚鳥獨特的叫聲往往迴響在島嶼的每處海灘上。當你誤以為是海鷗的叫聲時,最細微的風吹草動已能令魚鳥立即逃離。
馴服:
魚鳥讓我驚訝的地方是,一旦被馴服後所擁有的忠誠度和社會性。牠喜歡騎在飼主的肩膀上,並帶給人們一些恩惠(當然是以魚的形式),為人們帶來額外治療性的維他命。魚鳥的這種特性讓我想起了將死蜥蜴叼回家中的家貓,不過魚鳥帶來的是更有營養的魚。
已知訊息:
魚鳥是相當出色的捕魚者,通常僅憑一次攻擊就能捕殺中小型的魚。主要的狩獵方式是衝入水面中刺穿或是撕咬其獵物。在覓食的過程中,魚鳥通常會在水面上不斷盤旋,以等待下一頓飽餐的機會。
外觀:
魚鳥在方舟的海岸的是很常見,玩家們能經常聽到牠們的叫聲衝擊著浪濤。牠們在各個方面都能比照標準的現代海鷗,但有一樣不同。牠們的喙內帶有鋸齒狀的牙齒-這是抓住表面滑溜的魚的完美工具。
物種:禽龍
時間:侏儸紀晚期
飲食:草食性
性情:反應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可將果子分解成種子的生物
野生:
我在島上所遇到的許多生物中,還沒有哪一種像禽龍那樣擁有多樣能力,並可以在瞬間改變其主要的行動方式。兩足步行狀態下,牠能使用其特有的拇指尖爪進行快速的穿刺攻擊;相反地,在四足著地的形態下,牠彷彿有了無盡體力一般,即使是在衝刺下!
馴服:
有趣的是,禽龍的拇指尖爪能夠採集果實當中的種子,能幫農民從一堆水果中取出用來種植的種子。高效率地收穫果實再加上大體型的負載量,結合出色的雙足姿態時優秀的移動性,讓禽龍成為非常理想的農業幫手。在需要時,禽龍還能快速逃離或是敏捷地進行防禦。
已知訊息:
在島上諸多草原和森林中通常能夠發現禽龍懶洋洋的狀態,而在需要提升速度或是機動性的時候,牠能快速地切換成雙足站立姿態,並表現得像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物!
外觀:
禽龍是一種大型草食性恐龍,與副櫛龍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沒有明顯的頭冠。相反,禽龍有兩個長釘狀的拇指,用於撬開水果以得到美味的種子,以及刺傷可能的掠食者。牠們能夠用上四肢行走,但實際上牠們只使用後腳腿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