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出版思潮線 新書分享:徐禎苓散文集《#流浪巢間帶》※
徐禎苓《流浪巢間帶.第一話 房屋獵奇記》(節錄)
※List 4 走錯房看錯屋
〈房東伯伯D的話術〉
那是真的。
有個單身女孩住在男女合租的公寓裡,室友們相處融洽,遇事也會互相照應,那是多麼令人羨慕的租處。有天,其中一名男室友趁著其他人不在,強暴了那個單身女孩。
聽完故事後幾天,我收到另個消息。朋友ㄏ加班完返回租處,在樓梯間遇到鄰居男子,朋友不疑有他差肩而過準備上樓,男子忽然伸出一手摀住朋友的嘴巴,空出的另一隻手竟開始強行脫下朋友的褲子。她奮力掙脫,尖聲狂叫。忽然樓下傳來開門聲,驚動了那位男子,男子機警收手,往樓上奔逃,不知道開了哪戶大門,喀啦一響,門關,人消失。朋友ㄏ嚇得一週不敢出門。
也許是時間太近,兩個故事很快在腦海雙生、互滲,滋長成巨大黑影。等到開始租屋,那個黑影出其不備襲來,我怕極了,不敢租男女混住的房子。因此,當房東伯伯D在電話那頭告訴我:這裡的房客有男有女,我割棄得毫無留念,不管那間屋的地理位置有多好、租金有多廉價。
偶然與同事們談起此事,同事一號說:「只要確保不跟男生共用一間衛浴,應該還好吧?我住的地方出入也有男有女。」同事二號也附議:「對啊,還好啦。錯開樓層就好啊。我之前也跟男生共住一層,都沒事。」腦中頓時跑馬燈那間房的優點,好吧,姑且去看看吧。
我們約在永康街末段,房東伯伯D踩著一臺老舊腳踏車出現,我跟著他的車子,走不到一分鐘,他家就到了。
「這棟樓是我父親蓋的,兄弟一人一層,老了有個照應。想不到父親過世後,大家陸續遷出,剩我還在。」房東伯伯D邊領我上樓,邊感嘆。
這幢樓面積極大,前三分之一是旋轉樓梯,上頭還有天井,採光極佳;後三分之二是家庭式公寓。「你看那裡,」房東伯伯D指著樓梯旁邊一小塊方形空間,「原本我父親想我們如果老了,不方便走樓梯,就蓋個電梯,空間都已經留好。」只是沒料到電梯還沒蓋,兄弟已離散,空屋給了租客。不是自己人,便不費心蓋電梯,租客如螻蟻,會任勞爬樓梯的。
房東伯伯D出身眷村,退休前是軍人。知道我來自新竹,分享了幾則新竹空軍基地的故事。聊著聊著,還沒感覺腳痠,人已抵達五樓。
這間屋子雖被圈在公寓群裡,通風採光絲毫未受影響,只是屋齡高,牆壁白漆已斑駁發霉。客廳裡長條藤椅鋪蓋霧面塑膠布,布上積聚灰塵。「我太太一直勸我裝潢屋子,說人家不會想租,但我不肯,還堪用嘛!」堪不堪用不是問題,問題是房東們經常忘記租客的心理,大部分的人可以接受素樸,體諒簡樸,絕少能與老態龍鍾的屋舍妥協。
跨入那間待租的套房,床板、木桌、衣櫃也全罩上霧面塑膠布,房東伯伯D拉開塑膠布,透出底下老舊磨損的家具。「你不要看這舊舊的,很耐用喔。」我越來越不懂耐用是真的?還是屋主對老東西過分依戀,捨不得丟棄?抑或是貪圖省錢,罔顧租客的權益?
我默默轉往浴室。這間浴室沒有窗戶,卻有兩扇門,一扇接房間,一扇往餐廳。「所以洗澡上廁所要鎖兩個門?」房東伯伯D幾乎以膝反射的速度回答:「你不覺得可以通兩處,很方便嗎?」洗澡上廁所需要這種方便嗎?
廚房瓦斯臺壓了一臺鍋蓋焦黑的大同電鍋,流理臺骯髒油膩,牆邊堆放久未使用的鍋碗瓢盆。廚房是房間最通風的地方,我們站在這裡談話。我按例詢問另外兩間房客的來歷。「你放心,我很會看人,」房東伯伯D笑了笑,「這間是學生,那間是上班族。」「他們都是女生嗎?」他頓了一下:「唉呀,現在喔,不管是租給男生還女生,他們都會把男女朋友帶回來,沒差啦!」什麼意思?我繼續追問:「撇除那些,真正住在這裡的房客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是男生。呵呵呵呵呵呵……」他總算願意說真話。
呵呵呵呵呵呵,房東伯伯D,你已經在我的腦海劇場裡被飛踢成豬頭了。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徐禎苓 創作
#李蕪 製圖
※徐禎苓《流浪巢間帶》(#時報出版,2021年3月)。另按:背景照為襯圖者真實租賃過一年的、含浴室不到3坪的房間。
※《流浪巢間帶》(引自書訊)
租房子有時候是租一種家的記憶、想像,讓異鄉人有點依存感,
在不屬於家鄉的城市,也有家鄉的感覺。
但有時……一切都是幻覺!
笑中帶淚的租屋奇譚,找房就當練功與修行,
看似滿紙荒唐,卻是無殼青年的平凡日常。
臺北租屋大不易,作者以幽默而抒情的文筆,笑中帶淚寫下北漂青年在大臺北地區搬家、看房、找房,以及與各式房東、室友的奇遇記,人生百態令人莞爾。
租屋和愛情一樣可遇不可求,下手要快,眼神要準,時機要對,要找到正常的房子有時根本是奢求,牆面多邊形,衣櫥做隔間,總經理室當客房出租,雙開浴室門,窗戶做衣櫃,房間熱到要練十八銅人,抽水馬達每日哮喘到快爆炸……稍有不慎租到靈異通道,只能夜夜無眠。
還要俐落閃過各式話術,坪數是假的,包水包電其實不包洗衣和冷氣,採光佳只能在浴室享受,頂加當頂樓,可開伙只限用電鍋。不只選屋,還要慎選房東,有人話匣子關不住,還有自詡男傭住在屏風後的房東先生,為了安全在屋裡裝監視器的怪房東……也有難得的緣分,遇上父親從前的舊房東。
在城市中遷徙,周邊美食走一輪,眷村特色大陳年糕、充滿懷舊情懷的永和世界豆漿……當記憶湧上心頭,取出食材,蔥薑蒜辣,乾炒川燙,溫火燉煮,家常美味上桌,以煮食療癒疲憊的租屋歲月,烹往事,也嘗出新的人間至味。
兩腳書櫥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陳黎《動物搖籃曲》的意象經營 ◎拉夫喇斯.璟榕
摘要
陳黎詩集《動物搖籃曲》中頻繁使用「女性」、「黑暗」、「冷」、「花園」等意象,營造他詩的世界觀。由此發先陳黎詩因為關懷著受苦難的人類,他不僅通過意象經營,反映他主觀的現實世界,他也藉由浪漫的想像與記錄,在詩中建築樂園提供讀者追尋。
關鍵詞:女性、黑暗、冷、花園、意象經營
一、前言
《動物搖籃曲》是陳黎(陳膺文,1954-)大學畢業後出版的第一本詩集,有別於前一部《廟前》是寫實的嘲諷,《動》的陳黎像是一個浪漫主義者,轉向對時間、生命抒懷,和想像世界的營建,他主觀的現實世界的形象、感受,紛紛投入隱喻的世界觀之中。本論文將從陳黎的意象經營著手,探究詩中反覆出現的意象:「黑暗」、「女性」、「冷」、「花園」的現實指涉;嘗試導出此意象群組建構的世界觀與詩人的思想有何連結。
二、《動物搖籃曲》的意象經營
(一)黑暗
在詩人的意象經營中「黑暗」作為一種「現實世界的形象」,不同的作品裡「黑暗」的指涉略有不同,例如〈囚犯入門〉陳黎將母親體外的世界比喻成監獄:「以後走道似乎愈來愈窄,並且黑暗,老實說它/是那麼的黑暗以至於我們的眼睛就像光天化日下兩隻亮著的燈泡一樣的無濟/於事,我們只是摸索,聽到似乎是水的滴落並且感到口渴……」,詩人控訴著世界是如此的黑暗,一旦踏入這個世界,人類在黑暗中便無法回頭,將被社會體制、肉體、時間給監禁。這裡的「黑暗」除了指涉世界,其實也是使人類於世界被動的生存之原因。
〈花園〉中的「黑暗」除了同樣表現人類的被動、無法掌握主體生命外,更強調一種人類的盲目特徵:「讓每一格方塊熟記各自的迷信跟歌仔戲內容/我們不知道,也不必知道愚昧會在哪一面鏡子顯現/棋盤的四周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黑暗/而光,光不曾許諾我們半座的棕櫚花園」,詩人批判人類盲從制度、規範的心態,將世界比喻格格分明的棋盤,因為「黑暗」遮蔽了棋盤之外的空間,人類如同被控制的棋子愚昧地跟從,自甘受限於充滿稜角的世界之內。
較為特別的是〈更漏子〉裡的「黑暗」,它是一首焦慮時間流逝的題材,這裡的「黑暗」除了像是〈囚犯入門〉中人類無法掌握自我生命的意象,或是〈花園〉的受世界框架侷限的意象之外。〈更漏子〉的「黑暗」也象徵著肉眼無法見著,卻永遠虎視眈眈人類生命的「時間」。或許,「時間流逝」本身,在詩人的觀念裡就包含在令人無能為力、無法跳脫的「黑暗」的世界框架之中。
雖說《動物搖籃曲》陳黎將世界形容的如此黑暗,但他其實是期盼自己的作品盡可能地繼承「光」的形象,如〈戀歌二三〉:「這夜的黑暗,我或許可以辨認三顆星的去向/隔著冰冷的時間走廊/看整城淪陷在鐵器的寂靜裡不敢抵禦/你不見衣飾的形象在夜的中央,那般/自由地約束自己,好像一隻滿裝音樂的/水瓶,不洩漏一滴心事地呼喊/金屬的威脅由驚入硬/我紛擾的想像退卻為一堆碎片,離開光/掉落地毯……但我終將守住一道光回歸你的軌道/如果你的存在必須是我不能湮滅的理由」,儘管在詩人的想像中外在世界有著黑暗、像金屬般冰冷銳利、有時間的制約、無法自由吶喊的形象。但詩人仍想成為生命中美好光輝的守護者,除了藉著書寫闡釋他對生命的熱愛,也希望讀者能夠在詩世界裡短暫跳脫世間束縛。
(二)女性
若說「黑暗」是詩人眼中的世界形象,那麼「女性」則是詩人對人類群體生命狀態的投射。《動物搖籃曲》裡的女性大多帶著悲劇色彩,背負哀愁生存於這個世界,陳黎通過悲劇女性的形象呈現出人類的生存困境。如〈你不要以為月光沒有腳〉詩人化身為長腳的月光闖進「瑪奴」的空間,發現她的時鐘停滯的,且她正被慾望給纏繞:「絲質的胸衣剛剛墜落/瑪奴的男人不在家/它開始走下牆壁,跨過一張/年輕軍官的照片/停了的時鐘在一旁。枕頭。繡花巾。用剩的冷霜/不小心它碰倒一面銀盾。模範母親/一些灰塵跟著卸下/月光,月光它居然跌倒/鏡子一般清潔的胴體在床上/憂鬱的瑪奴手舞足蹈/一些不好的慾望在夜裏/需要洗掉」,事實上月光的移動正代表著時間的流逝,瑪奴停下的時鐘、冷霜未曾為抵抗青春的消逝,瑪奴就象徵著人類為時間逝去、與孤寂相伴的焦慮狀態。
〈斷崖上的母親〉陳黎以背對著公路與山谷望向大海的「山地婦人」,象徵著被世界遺棄卻無處申訴的人類。此處可見詩人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卻也無奈他們淒涼的生命經歷無人理解,甚至嘗試理解。詩末更是寫到:「對於尚在學習生育的/她的女兒/跟著她們的母親坐在斷崖上/看海,讀書/為偶然迷路的旅行人提供郵票地圖」,似乎也暗示這樣的生命狀態在不同時代、空間、身分中不斷地輪迴或繼承。
「山地婦人」相較於「瑪奴」某種程度上可說是看清了世界限制的角色,因為看清,但無力抵抗,她轉向大海向自然訴諸生命之苦,可算是對待生命憂鬱的一種方式。而〈房子〉裡的「情婦」則發現了一種不切實際的解脫方式:「說單純是一間複雜的房子的/他們的情婦也許就住在郵局隔壁/那意思是她們將很習慣在大清早收到風景明信片/在模糊不清的郵戳與問候間找到一片草地,一隊海鷗/或者一隻船/因為船是窗戶,窗戶比房子大」,情婦透過風景明信片與窗子,以複雜、忙碌的生活布置謊言欺騙自己,精神上脫離了房子的禁錮,然而從「因為島嶼的定義是四面被海水包圍/抽屜的定義是——丟了鑰匙就開不開」幾句便能看出,儘管她們佯裝生活精采,事實上生命卻依然脫離不了被禁錮。
(三)冷
在陳黎的意象經營中「黑暗」是對這世界形象的呈現,「女性」是世上悲苦人類的投射,「冷」的則是陳黎對於世界的主觀感受。同樣身為在黑暗世界受苦難的人類,他也試著奮力抵抗,嘗試熱愛生命,堅守那些生命裡即逝的美好,並捕捉進他的詩作之中。但同時他也體會到孤軍奮戰的寂寞,和無力扭轉世道的失落,因此「冷」雖說是一種觸覺的感受,但在陳黎的詩句裡卻又多一分孤寂與疲憊的意象。像是〈月下〉裡詩人運用鐘聲、黑白光影和「冷」,分別為聽覺、視覺與觸覺的營造一個孤寂的畫面:『「四更過了,冷啊。」/初落髮的和尚在井湄打水/拉起一截濕了的衣袖/他的廟宇,單寂地站在一邊』即使這只是一首擁有淒美畫面的抒情詩,依然能發現在詩人的意象群中「冷」被歸類為孤獨的意象。〈雪上的足印〉同樣是通過畫面的營造,孤單行走在荒雪之中,帶出「冷」孤獨的意象。同時,「因冷,需要睡眠/深深的/睡眠,需要/天鵝一般柔軟的感覺」,白雪的寒冷就像是人世的寫照,世界的「冷」也使詩人感到疲憊。
而〈火雞〉就明顯表現出詩人為何對於世界有「冷」的感受,「它火紅的肉垂凝有多少/寂寞的熱情/無語地站在世界一角/目睹愈滾愈大的黑色的喧囂/熟知它的荒謬,又無法釋然於它的苦難」,陳黎彷彿以火雞自喻,目睹世界的黑暗一再擴散,即使對於改正世界的荒謬與苦難懷抱熱情,然而,人類的冷漠卻令他感到落寞與孤寂:
它火紅的肉垂多像失火的淚珠
彷彿要融化整個世界的寒冷
背對一片冰雪的人類屋頂
向我吐露它的負擔
從「背對一片冰雪的人類屋頂」,也能發現「冷」除了是詩人對世界的感受,也是象徵著人類封閉的荒謬人性,甘願獨自面對人間苦難的雙重意象。
(四)花園
陳黎詩以「黑暗」、「冷」為他主觀世界的基調,但同時他也嘗試在作品中虛構一個光明世界讓人們去追尋或想像,也就是「花園」。《動物搖籃曲》中經常以「花園」比喻為無憂慮和無所限制的世界,如先前提到的〈花園〉中「棋盤的四周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黑暗/而光,光不曾許諾我們半座的棕櫚花園」,此處的「棕梠花園」雖是不被允諾的存在,但卻暗示了讀者有這麼一個跳脫限制的想像世界。而在〈戀歌〉也同樣揭示了在幻夢中、浪漫的想像中存在一個不被時間約制的巨大的花園:「要等到全城的花店把時間從鐘面摘走/我們的夢曾經是僅有的巨大的花園」
然而,憂傷的是從《動物搖籃曲》的作品中會發現,陳黎所說的花園似乎只可能存在兩個地方,一是「童年」,如〈秋天的曬穀場〉、〈在學童當中〉、〈在學童對面〉以及〈海岸教室〉能感受詩人以童真的雙眼看見了花園,因此在〈在學童對面〉這首詩中詩人以過來者的身分想對著孩童喊叫,要他們停留在那花園裡:
啊,我真想大叫
叫你們停在那裡:不追,不說
停在那裡
像任何一棵新樹
時間不必知道
饒舌的外國話不必聽懂
另一個進入花園的途徑,從與詩集同名的〈動物搖籃曲〉中,隱約能得知它只存在死後的安眠世界。
讓時間固定如花豹的斑點
疲倦的水鳥滑過水面輕輕滴下它的
眼淚像一隻離弦的箭需要落實
這是花園沒有音樂的花園灰濛濛的
大象沈重沈重地走過你的身邊並且請你
為蜂巢為沒有蜜蜂的蜂巢守望
三、《動物搖籃曲》的世界觀
(見貼文附圖)
經由上述黑暗、女性和冷三個意象,陳黎建立起《動物搖籃曲》的世界觀,通過世界觀的建構,使讀者認清人在黑暗的世界裡是多麼的軟弱,不僅無力對抗世界,甚至不知道要起身對抗。即使是詩人能夠看清黑暗不再盲目生活,並且如〈火雞〉「火紅的肉垂」想要融化整個世界的冷,但孤軍奮戰的寂寞與人類冷漠的雙重攻擊下,也會感到疲憊與失落。盡管如此,陳黎卻未曾放棄捕捉生命中短暫的美好,為人類找到生存的理由,在〈戀歌第四〉陳黎的自白:「我要用僅有的版權豐富每一夜的盲婦/讓們她粗硬不識字的雙手第一次感覺驕傲/大聲讀出每一字的珠璣:/就在你的心上/我的碑帖無須更多的拓印」,表明了他創作的目的,是要讓艱苦生存的人們體會生命的驕傲。
陳黎企圖在詩中建築一個想像的樂園,用「花園」的意象給予人們精神上的寄託。此外,他也藉由一些具體的角色意象,為悲哀的人類群體提供一個超脫生命苦難的形象。也就是「仙女和舞姬」。在「女性」意象的小節中已經提到,「女性」是悲苦人類群體的投射,詩人雖然也會利用其他角色象徵苦難的人類,如〈花園〉中的「庶民奴隸」或是〈動物搖籃曲〉裡的「動物」,但在《動物搖籃曲》的作品脈絡中女性除「悲苦形象」之外,陳黎又引薦了舞姬與仙女做為能飛行、舞蹈於世界之上的女性角色,一種超脫束縛的形象。在〈特爾菲的舞姬〉可以看出這樣的形象正式其創作的謬思女神:「他怎麼會懷疑那/婆娑的桃金孃常青藤不是身體/他怎麼會?那般細膩逼真的描寫/微笑,浮雕,種種神秘的事端/在那裡特耳菲的舞姬們把酒灑了一地/在那裡,一個少年他的魯特琴跟詩」舞姬婀娜、謎樣的形象不僅是陳黎詩中浪漫想像的具體化,這種形象更與其他作品中的悲苦女性形成強烈對比。
〈仙女是出色的舞者〉則更明顯地帶出超脫生命束縛的意象:「仙女是最美麗的婢奴:擺首,扭肩,急急為眾神紡織/斑斕的星雲都滑進你的織機,並且轉旋/何等奇幻的萬花筒啊!不斷不斷地變換圖樣/直到恨等於愛愛等於金塊,而整座宇宙/都只是她們壁氈的一部份……」,仙女的舞姿多樣、無所限制,好似整座宇宙都無法將她們禁錮。
然而,仙女、舞姬對於長期受世界箝制的凡人而言,卻是很難達到的境界,但陳黎仍以自己母親呈現人類跳脫生命框架的最大極限。「母親」作為女性框架中一個沉重的身分,在〈廚房裡的舞者〉母親卻透過小錄音機和華爾滋,化身〈仙女是出色的舞者〉的舞,者在侷限女性身分的廚房空間,以一種悠哉地形式精神上脫離了世界的束縛:「我忽然聽到一隻熟悉的華爾滋/自半暗的廚房傳來/看到仍然年輕的你抓著一台小錄音機/渾然忘我地舞著/冰箱在左/電鍋在右/我彷彿聽到櫥子裡的碗筷都齊聲拍手/為你伴唱/跟著番茄、檸檬/苦瓜、包心菜…」。透過母親與舞者意象的結合,陳黎提醒了讀者,儘管生命是沉重的包袱,仍然存在精神上的超然釋放。
四、結語
在陳黎的世界觀中,人類群體化身一個個悲苦的女性,受困於黑暗陰冷的世界之中。他的詩如一束光線,不諱言地照出黑暗中人類被壓迫於憂傷、慾望,恐懼時間流逝的生命狀態。但同時這束光也搜索著生命中的美好並捕捉,讀者沿著這道光看過去,那裏是陳黎建築的想像花園,有永恆的音樂、有舞者、沒有時間的束縛。雖說這座花園只存在童年的記憶,短暫的滿足,或深深的睡眠。但詩人卻透過文字記錄了下來,提醒著我們花園確實存在。詩人也透過各美好的意象,使我們在苦難的夾縫中看見能夠超脫生命的機會。
五、參考資料
(一)學刊論文
張芬齡,〈地上的戀歌──陳黎詩集《動物搖籃曲》試論,《中外文學》9卷2期(1980年7月)。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0.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黎 #動物搖籃曲 #意象
兩腳書櫥意思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片空白的情緒教育,該從哪裡開始?】
在我們家,最早起床的一向都是蕃茄(炫耀?)
早上,我終於下床走出房間,聽到蕃茄在客廳很有朝氣地自言自語。我走過去一看,蕃茄在小白板架上寫滿了數字跟英文字母,「來,這是一,二,三,四⋯⋯」很積極地在介紹。我往反方向一看,最近的最愛「小兔子毛毛」被安置在遠方的椅子上,安安靜靜地端坐著。
「呃,蕃茄,你在⋯⋯」我一時想不出該怎麼問才好。
「因為小兔子毛毛三歲了,可以上學了。」蕃茄亮著臉說。
「所以你是幼稚園老師?」
「不是。我帶小兔子毛毛上學的時候,發現他的老師年紀太小了,只有三歲,所以就想說乾脆我來教好了。」
「乾脆我來教」是什麼東西啦XD也好,反正趁蕃茄正投入,我可以去準備早餐。於是我走進廚房,打開冰箱翻找火腿、起司、生菜之類的東西,蕃茄繼續當他的老師。不一會兒,聽到蕃茄的聲音往這邊的方向接近:
「小兔子毛毛,下課了唷。剛剛那個三歲的老師說你今天穿得很漂亮呢!」
所以那個三歲的老師到底是誰啊!!剛好蕃茄一腳踏進廚房,我問他老師是誰,被無視。蕃茄的眼光完全被我正在準備的東西吸引。
「媽媽,你在做什麼早餐給我??」
「喔喔,就想說做你喜歡的三明治啊。」
蕃茄抓著小兔子立刻轉身狂奔,八成是想去做早餐給小兔子吧。果然,從客廳的小廚房陸續傳來開關櫥櫃的聲音,還有尋找食材和拿料理工具的聲音。接著,聽到蕃茄從遠方喊我:
「媽媽,我需要起司跟麵包。」
「怎麼了,沒有嗎?」
「沒有!只有一片麵包而已。」
「你之前有拿去別地方玩嗎?」
「有,可是我忘記拿去哪裡了。」
「那就沒辦法了,就先吃一片麵包就好了,小兔子也才三歲吃不多的。」
「不行!!!」
蕃茄整個大聲起來,我知道這關不好過了。他應該是想要給小兔子吃跟他一樣的三明治早餐。只要他心裡已經有一個藍圖,這種時候要說服他放棄,就很耗腦力了。
「你還是問問小兔子毛毛要吃什麼吧?也許他吃紅蘿蔔就可以了。」
「不行!!!他一定要吃三明治才可以!!!」
「不然剩下的材料你用畫的,然後自己剪下來用?」
「我不要!!那樣太麻煩了!!!」
這樣隔空喊來喊去好累,我離開廚房走到蕃茄旁邊。蕃茄很不滿地狂碎念:
「沒有麵包,起司,也沒有火腿跟生菜啊!!」
「火腿跟生菜本來就沒有不是嗎?」
「對啊!這樣根本就做不出來嘛!!!」
我蹲下來,看著紙箱裡面的蔬菜水果,確實都不太適合夾在三明治裡,只能想辦法要蕃茄放棄了。
「我們當初買的時候就沒有看到有火腿跟生菜了,改做別的吧?」
「為什麼這些公司這麼不好!!」
「沒辦法嘛,每個人喜歡做的食物不一樣,玩具公司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出來啊。」
「我不要,我不要做別的東西!!我要三明治!」
「沒關係的嘛,有時候我也會這樣,本來想做三明治,打開冰箱才發現沒有火腿跟起司了,那也只好做別的。」
「你不要再這樣說了!!!我不喜歡!!!!」
蕃茄大吼起來,於是我也沒再說話了。安靜了一兩分鐘,蕃茄走過來,塞進我懷裡,小聲地說:
「媽媽,我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你覺得難過嗎?」
「不是。」
「還是失望?」
「對,失望,」蕃茄頓了頓,「還有別的,你說是什麼?」
「你是知道了要我猜,還是你要我幫你找?」
「你要幫我。」
嗯,這感覺得花一陣子。我換了一口氣,改成盤腿坐的姿勢,讓蕃茄坐在我身上。我把剛剛的情境前前後後重新回憶過一次,重新開口:
「我想想看。你覺得挫折嗎?」
「什麼是挫折?」
「挫折就是,很想要做到某一件事情,可是試了很多方法都沒有用的討厭感覺。」
「有,」蕃茄點點頭,「我覺得挫折。還有嗎?」
我的腦筋又轉了轉。
「沮喪嗎?」
「沮喪聽起來跟難過很像。」
「對,比較淺的難過,會很想說『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但是不會哭。」
「有,那有沮喪。」
「還有嗎?」
「應該沒有了。」
這時黑貓噹噹突然從眼前溜過去,蕃茄忍不住起腳去追。我站起身,回廚房繼續準備早餐。
***
我的原生家庭不喜歡孩子表現出強烈的情緒,覺得這樣不端莊。我只要大笑就會被說三八,要求我要小聲,還要摀住嘴巴。負面情緒就更不用說,沒有存在的空間。像是被大人罵不能臭臉,會被說「你那是什麼態度」。所謂的正確態度,是微笑地領受家長的「指導」之後,輕盈從容地轉身回房間,安靜優雅地把門帶上。
我到現在還清楚記得,走進房間時,臉上擠出的微笑垮下來的瞬間。
成長過程中,我的內心始終很紛亂。每隔一陣子就會莫名低落或是暴躁,經常會持續數天,腦海裡也經常出現一些很殘暴的想法。我隱約覺得這跟我的情緒沒有適當出口有關,既然我已經「壞掉了」,也深受其害,我希望我的孩子至少可以有所不同。所以在蕃茄出生之後,我就積極地搜集跟情緒教育有關的繪本跟書籍。
有了解過相關主題的人應該多少都有聽過,情緒教育的原則說真的並不難。第一個是「#平時多陪孩子閱讀有關情緒的繪本」;第二個是在孩子有強烈情緒的時候,「#幫孩子把情緒說出來」,等於是幫孩子辨認情緒,同時也同理孩子。通常在這樣的同理之後,孩子會冷靜下來,就可以開始講道理或是引導他,對「不要不要期」的幼兒尤其有效。
我從蕃茄快滿兩歲的時候開始照著以上方法去做。讀繪本很輕鬆,蕃茄本來就喜歡聽故事。我也嘗試了幾次在蕃茄大哭的時候對著他的耳朵喊:「沒事!沒事!只是生氣,蕃茄你在生氣!」時常崩潰中的蕃茄居然真的就冷靜下來了,非常神奇!
但是,兩三個月後,發生一件讓我非常震驚的事。
記得那時是晚餐時間,傑克的手機放在餐桌上,被蕃茄看見了,就伸出剛捏過雞肉條的油手去拿。傑克見狀立刻把手機拿開,計劃受阻的蕃茄立刻抓狂大哭。
我露出一副「交給我交給我」的得意臉色,對著蕃茄大喊「沒事!沒事!只是生氣而已!」蕃茄很激動地跟我揮手,大喊「不是不是」,我也很積極地繼續大喊「沒事!沒事!只是生氣!」
但是,蕃茄講了令我意想不到的話。他哭著說:「是什麼?媽媽?」
是什麼?什麼意思是什麼?剛剛他要拿手機,但是他知道那叫手機。是在問為什麼不可以拿嗎?可是我剛剛有說手很油,是因為很激動沒聽清楚嗎⋯⋯我不停的回想不停的揣測,蕃茄也沒有停下來:
「是什麼,媽媽?是什麼?不是生氣,是什麼?」
啊,是說現在的情緒不是生氣嗎?不是生氣的話⋯⋯
「失望!」我大喊,像在搶答一樣,「蕃茄,是失望!」
蕃茄像是被按下某種啟動開關,立刻轉身對傑克大哭:「爸爸,蕃茄很失望,要抱抱!」然後順利被安撫下來。
那天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兩件很重要,同時也讓我很震驚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原來幼童雖然不理解情緒,但是他並不是「一片空白」,他有能力核對情緒的「#名字」跟「#感受」是不是正確的組合。這樣說的話,如果「幫孩子說出情緒」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安撫到孩子,不見得是這個方法無效,反而有可能是因為「#說出來的情緒沒有對焦」的關係。
第二件事情是,加上之後幾次的經驗我發現,雖然我陪著蕃茄讀了很多有關「嫉妒」、「害怕」、「失望」、「難過」等等各種情緒的繪本,但是我對負面情緒卻只感受得到「生氣」。就算腦海中儲存了各種有關情緒的詞彙,#面對蕃茄的時候我卻是一片空白,只覺得「就是生氣啊還能是什麼」。
綜合以上兩點,我很沮喪地發現:#我辨認不出我自己的負面情緒,只覺得「我很生氣」,也因為如此,我解讀不出蕃茄的情緒,很多時候完全幫不了他。
那之後我做了很多的努力,練習允許自己表達情緒,也重新學習感受自己的情緒,礙於篇幅關係,細節下次再聊。總之今天這一段有關情緒的對話,讓我確實感受到我自己的進步,也發現我的進步讓我更能順利引導蕃茄。
所謂孩子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也許就是這麼一回事吧。(突然胸前感到一陣激動)
***
追逐貓咪的腳步聲停下來了。蕃茄在客廳那邊突然開始嚷嚷。
「小兔子毛毛!小兔子毛毛!」
是在幹嘛?
「小兔子毛毛!小兔子毛毛!!」
呃,是我要代替他回答的意思嗎?我清清喉嚨,問了一聲「什麼事」。
「你想要吃什麼早餐?」
「我,我喜歡吃水果!」
「我這裡有很棒的小黃瓜唷!」
「好啊!那,我還可以吃一點紅蘿蔔嗎?」
「當然可以啊,你想要紅色的還是橘色的?」
「橘色的!謝謝你!」
情緒的風暴順利過去,新的一天又要開始了。
兩腳書櫥意思 在 兩腳書櫥反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兩腳書櫥反義- 台灣旅遊攻略-202106082021年6月8日· 反義? 【两脚书橱】意思_出处- 成语词典词目. ... tw兩腳書櫥- 中文百科知識兩腳書櫥(liǎng jiǎo shū ... ... <看更多>
兩腳書櫥意思 在 文化大傳104級畢展【#媒關係合作社No Problem & Co.】 的推薦與評價
... 的意思他以兩腳書櫥比喻自己而逃亡則是逃離別人的期待找到自己的路從台大外文畢業的韋禮安放棄繼續進修選擇做一名歌手正是兩腳書櫥的逃亡的代表. ... <看更多>
兩腳書櫥意思 在 兩腳書櫥反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兩腳書櫥反義- 台灣旅遊攻略-202106082021年6月8日· 反義? 【两脚书橱】意思_出处- 成语词典词目. ... tw兩腳書櫥- 中文百科知識兩腳書櫥(liǎng jiǎo sh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