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 的原因
美國有個瘋狂的長途山賽,Vol State Road Race 500K,中途沒check point,沒大會支援,每年七月在最熱最濕的田納西州天氣舉行。大會並不是不完全顧及跑者安全,它提供一個電話號碼,跑者想退出的話,隨時打電話通知大會,大會派車接走跑者。參賽跑者分兩類:自己安排支援隊伍和沒支援靠自己。跑者完成時間是四至十日,靠自己的跑者在沿途商店和油站自我補給。完成者之中,有支援抑或沒支援的比例較高?
這樣發問,你們估到這條問題有古惑,常理告訴我們,這比賽的難度接近危險,沒支援等於送死,完成率應該較低。2017年賽果如下,12名跑者有支援,6人DNF;76名跑者靠自己,9人DNF。跟往年賽果比較,2017年賽果正路,都是有支援的跑者DNF比例較高。愈困難,愈危險,跑者愈肯撐下去,有違常理,點解?
這瘋狂比賽Race Director處理DNF經驗豐富,他解釋,長途山賽跑者DNF的真正原因,不是怕辛苦,而是貪方便。以這比賽為例,大會資源有限,收到DNF電話,須分類處理,如果跑者想退出,但身體基本沒事,非處危險環境,只是不想再行下去,大會未必在短時間內處理,DNF跑者須等候一段時間。不止一次,跑者等得不耐煩,再打電話:「大佬呀,等死人咩,你哋再不來,我唯有行下去」。原來跑者最怕坐著呆等。
這位Race Director開始觸摸到跑者心理,跟跑者展開心理戰。2017年比賽,一位跑者在距離終點50K打電話DNF,Race Director勸他行下去,只差一點點,跑者死不肯,真的不想行下去。跑者說在公園找到一張長凳,瞓低休息,請儘快派人接他走;一小時後,跑者不耐煩,打電話追,大會回覆是,嚟緊;兩小時後,跑者再打電話,語氣開始不客氣,大會回覆是,嚟緊;再過一小時,跑者再打電話,好X悶呀,他會繼續行,請在沿賽道接他走。結果是Race Director沒派車接他,跑者行到終點,開心到死,絕口不提DNF這件事。
退出,是因為方便,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我想起鋭礦坳,麥理浩徑行到這裏,筋疲力盡,想退出的話,有兩條路,短的向下行往大埔,但路面崎嶇,兩腳已經很軟,我還試過在墳場被狗兇,不想向下走;另一條路較平坦,走回城門水塘,但需差不多一小時。這刻不退出的話,捱上山,捱過四方山,捱埋上波波頂,便一條平路落去揾蓮姐,時間不錯是長一點,但重點是方便,兼且有成功感。操練時候,跑者甚少在銳礦坳退出,毅行者比賽日,銳礦坳有車走,考慮完全不一樣。
去年舉辦的Garmin 100,我做support兼陪行,CP5是停車場,有的士走,前行的話,是黑夜走上冰冷的八仙嶺,下個CP是荒山野嶺,沒車走,我親眼目睹一批又一批跑者DNF。毅行者先生KK陳國強說過,毅行者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援位置,是大埔道,這裏不是CP,但非常危險,因為方便,毅行隊伍必須嚴陣以待,派出最精銳的支援人員,一路支援,一路以最凌厲的語氣催趕:「唔好望,快D起步,好快到終點。」
https://m.facebook.com/HK.Trailwalker/
八仙嶺退出點 在 蔡東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消息:我「完成」100公里賽事。
壞消息:我的完成時間是28小時,大會規定跑手在27小時內完成。
好消息:我得到大會頒發的完成奬牌。
賽後報告
大圍
冷天氣有利跑手,很多前列高手創出好成績,普羅跑數少樣野賴。
據聞大帽山頂最低只有2度,加上wind chill factor,仲攞命,但出奇地,因為事先張揚着定衫(我總共著了五件),只要不停走着,情況不算壞。香港人覺得涷死人的天氣,對歐洲跑手,perfect!
至於我......
今日想介紹一個群組,沒有人為這群組發聲,是在TNF100追趕cut-off時間的跑手。歸根究底,點解要追趕cut-off時間?答案是跑手實力不足,或比賽中出現事故,但跑手不肯退出。這群人生活在另一個空間,心裏面不停計數,以這速度,計算如下路程,有機會趕及cut-off時間嗎?我成為這群組的成員,原因非常簡單,疏於練習,唯一一課長課是6至8段,對,就是這麼多。
比賽下半段開始,我正式加入了這群組。一同走了幾段路,熟口熟面,有些人趕不及某CP,有些人最終退出,也有些人咬實不放。退出太容易,也很正路,你趕得及完成殺人不眨眼的龍門郊遊徑,九龍坑山和八仙嶺呢?TNF100戲肉是最後幾段。
這群組活在壓力中,大家試想,即使趕得及這個CP,大部份跑手的狀態本身已經不佳,需要停下來吃點東西或收拾背囊,或坐一下回氣。但這樣做的代價,是下一個的cut-off時間一開始便減少了。
比賽前感覺良好,係威係勢,最高峰儲下兩小時的cut-off儲備,然後兵敗如山倒。到了施樂園,CP的氣氛不太好,大部份人已決定退出,天氣很冷,下一段的龍門郊遊徑令人生畏。然而,凌晨時分,在這裏回家,難道非常高,我帶着已爆的身軀,勇闖龍門郊遊徑。
手頭上沒有儲備時間,零margin of error,在路上我不停問人,我們趕得及嗎?大部份人悲觀,少部份人相信希望在人間,我邊走邊執生,只能盡力而為。終於在鉛礦坳之前,我第一次感到有希望,鉛礦坳至元敦下的一段路,多石不好跑,但我熟路,終於在cut-off之前8分鐘到達。各位,得返半條人命,剛剛以高速跑下山, 8分鐘,不夠食碗麵和休息少許,但下一段的cut-off時間已起錶。
下一個CP,是九龍坑山山腳,我已經正式宣布冇晒貨, 但這個CP含有特別意義,因為我知道一個TNF100鮮為人知的特殊處理。
幾年前我訪問過TNF100 Race Director Keith Noyes,他認為每一個在cut-off時間之前到達CP9的跑手,而決定上八仙嶺,這些人都是完成者,第一,他會在終點等每一位跑手,第二,每一位到達終點的人都可以獲得一個完成奬牌,不管完成時間。我知道這個處理方法已有好幾年,但對於我之前的兩次DNF經驗,全無關係,但今次不同。突然之間,我發現我仍有完成機會,只要我能捱過CP9。
CP9之前的九龍坑山是我熟悉的山,我知道落山可以跑,而CP設在山腳不遠,只要我以合理時間上到頂,我便有機會。好不容易才上到頂,快不到,每行十步便要停下來喘氣,到頂後,望下錶,我跑。
CP9的cut-off時間是7:30am,根據大會記錄,我到達的時間是7:29:45。感覺上我有一兩分鐘走盞,或者我的錶有問題,這只可能是運氣。
最後一段的法定時間是三個半小時, 但我用了四個半小時,因此出現28小時完成的紀錄。當筋疲力盡的時候,八仙嶺這段路簡直殺人,特別是最後3K。真的,我每步都盡晒力。
長跑不靠天份,也不靠經驗,這是清楚不過的教訓。沒操練的話, 不要參加TNF100,即使參加的話,出事的時候,中途一定要轉50。這個奬牌對我很有意義,我會珍惜,更會警剔自己。
其他
TC第四次參加TNF100,一次受傷,兩次我累他,昨天第一次完成,並且時間優異,22:18,大恭喜。過去一年,他拼命操練,在一個其他人羨慕的身裁,減去超過十磅,結果是顛倒生命時鐘,PB不再屬於歴史。我認識他十年,身和心最fit是今日。
Caption
下左:我的衝線相,身上著住五件衫,懶除。我是跑落樓梯的。工作人員正在執嘢收工。
下中:起步前遇到今年UTMB完成者Gordon兄,退休後,他成為全職跑者,越跑越勇,昨日是easy job,25:52。
下右:在黃嶺,只剩下Sandy,Joe和我最後三人,當然要拍照留念。
八仙嶺退出點 在 蔡東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NF 的鬥爭
最近一個100K山賽我做支援,約好入夜後在路程過了一半的check point出現。這比賽第一年舉辦,雖然參賽者大都是經驗豐富的高手,但不少人低估了賽道的難度,加上天氣偏熱,很多人選擇在這check point退出。這個check point的交通非常不方便,的士加錢也不願進來,大批參賽者滯留。這批人的共通點是DNF(編按:DID NOT FINISH),背後卻各有各的故事。DNF的參賽者很想找人訴苦,道出DNF的原因,通常沒有人想聽,難得這晚我有的是時間,成為了大會的義務冤情大使,整晚細心聆聽。
長途山賽跑者不會兒戲,賽前花大量心血準備,DNF必定是迫不得已的決定。決定退出牽涉一個過程,剪帶一刻是過程的結局。這過程的特點是反覆,一時一樣,曾經以為不可能走下去,但忽然間回魂,龍精虎猛,但未幾再墮入黑暗。以這晚我聽的故事為例,所有人的DNF過程都不是一支箭向下直插,途中曾經出現曙光,以為捱過去便大踏步,故事不乏峰迴路轉。DNF的過程起伏,正是長途山賽引入入勝之處。
DNF過程是一場鬥爭,腦海中彷彿出現兩個人,扮演兩個不同的自己。第一個自己的角色是守護者,處處以安全行先,所有決定都是環繞保護自己的身體,當危險出現的時候,千方百計叫停。守護者不停告訴跑者,不要跑下去,這樣做隨時導致長期傷害,留得青山在,還有下次,下次再來吧!這個自己像媽媽,想像媽媽在賽道上出現,見到自己的狀態,必定大聲喝止。
另一個自己的角色是鬥士,鬥士不易言敗,想盡辦法說服自己,沒事的,過一陣便沒事。鬥士最具說服力的論點是,長途山賽不是「玩」舒服,從來沒有人宣傳這種比賽的過程是順風順水,因此辛苦是比賽一部分。怕辛苦便不要參加,參加就要捱辛苦,這論點的確有力。
DNF過程是兩個自己在鬥爭,雙方實力相約,一時守護者領先,叠埋心水下過check point剪帶,但放鬆心情後發現情況不是太壞,輪到鬥士上身,不服氣,看多一個check point再作打算。這鬥爭過程有理性和感性,兩方拳來腳往,那一晚我聽到的,包括一位女士解釋,她其實沒事,但同行的丈夫近期事忙,操練不夠,她應該可以行下去,但不想掉下丈夫。另一位參賽者跟我分析,以他的狀態,捱埋八仙嶺有可能,但之後也不可能在cut off前捱過九龍坑山,因此剪帶是明智的。整晚我不停點頭,示意理解。
我不是假作同情,因為我是過來人,這些故事我說過不知多少次。我太喜歡山賽,比賽的氣氛跟操練完全不同,操練時中途退出,我們不放在心裏,比賽的DNF卻是不容易磨滅的傷痛。每次比賽日,不論我們之前操了多少課,這一日我們都懷着謙卑之心,因為沒法知道這場心理鬥爭誰勝誰負。
DNF (四之二)
https://m.facebook.com/HK.Trail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