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獵槍捕殺九成埃及聖䴉是難得成功的防治外來種案例,但防除成功的單位卻沒有受到稱讚,還被民眾罵殘忍。
查詢資料:
「埃及聖環在臺灣並不是冬侯鳥也不是留鳥,而是1984年從人類飼養環境逃至野外,不但對臺灣野外環境適應良好,並已繁衍子代及擴散,北起淡水紅樹林生態區,南至臺南溼地,都可以看見牠的蹤跡。」
當初引入者也是看他的外型美觀,就從國外引進飼養,結果逃出去就大量繁殖。
埃及聖䴉為什麼要撲殺?因為牠會捕食本土小白鷺、黃頭鷺的幼鳥,繁殖力強,適應力強,長此以往,或許本土種的水鳥都會被他競爭掉,整個生態也會被改變。
當我們在講動保議題時,該區分一下,誰是本土種,誰是外來種,誰該被保護?又該做什麼來保護?你不會認為福壽螺應該在台灣繁殖,埃及聖䴉也一樣。如果會侵蝕本土種,為什麼該保護外來種?
引述內文:
「109年起全台展開,林務局統計,投入人力包含林務局人員至少40人,即8個林管處各5人。以及委託原住民獵人組成10隊,約50人;族群狀況為太魯閣6人、泰雅8人、排灣1人、賽夏4人、布農14人、賽德克6人、鄒族10人、卑南1人;除了屏東、新竹林管處各2隊,其它林管處各1隊。
林務局說,109年起在全台啟動8個林區管理處,對8個區塊展開清除埃及聖䴉任務,且執勤時秉持兩項原則,西部由北到南以減少族群數量為目標,花東僅有零星隻數,以清除為目的;109年迄今已清除1萬5405隻,其中以南投林管處獵殺5970隻最多。
」
感謝原住民朋友守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不該在台灣的外來種:
福壽螺
銀膠菊
小花蔓澤蘭
粉黛亂子草
埃及聖䴉(讀音玄)
泰國八哥
沙氏變色蜥
族繁不及列載
資料來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8180345.aspx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的網紅bulbul愛回家之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幼鳥尋親教學 現場準備了一個1CM支距的籠子,(不要用鮮色的籠鳥對鮮色會好敏感,不敢上前。比如:紅色、紫色) (如沒有籠子可找個紙盒+洗衣袋),前一天把幼鳥叫聲錄下,用充好電的手機一直播放,有時要等1-3個小時。 當親鳥一到,他便發出警告聲,這是保護幼鳥的証明之一,也遲遲不肯離開,有時候會飛走可能是...
「八色鳥幼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MillyQ / 米粒Q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bulbul愛回家之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不自然鳥類誘拍中心| 宜蘭三星的小八有人守護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八色鳥雲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八色鳥幼鳥 在 八色鳥雲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八色鳥幼鳥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生種和外來八哥很難認?看是白嘴巴還是白尾巴!
【都市叢林裡的小恐龍 白尾八哥】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走出家門以後,附近的建築物或號誌傳來一陣複雜多變的哨音,那聲音時而婉轉、時而吵雜。你抬起頭,看見幾隻黑色的鳥正鼓動翅膀,雙翼的白點一閃一閃著。那些正是八哥鳥啊!
說起八哥,我想起第一次遇見牠們的經驗。我十歲時曾跟著家人到新加坡遊玩,那時就可以在馬路上看到許多黑色的鳥,牠們挺立著身體,細小的瞳孔使得牠們看起來很機警。我那時心想,我似乎沒在台灣看過這種鳥,牠們好像都市裡的迅猛龍哦!如今想起這段往事,記憶中那個黑色的鳥應該就是八哥沒錯。
只是,當初心想著臺灣不曾看到八哥,這樣的狀況也改變了。現在我們只要稍微留意都市建築、公園草生地,就可能發現外來種八哥。外來的八哥包含了白尾八哥、家八哥、林八哥,以及同屬八哥科的其他椋鳥。
在這些外來八哥之中,白尾八哥便是最為普遍的種類,牠們起初分布在爪哇,後來被進口做為寵物或放生鳥,在野外快速繁衍,壯大族群。我們已經可以輕易地在生活周遭觀察到白尾八哥取食小動物或植物果實。
但是請不要誤以為八哥都是外來種喔!其實,臺灣還有一種原生的八哥,我們平常就叫牠「八哥」或「臺灣八哥」。臺灣八哥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目前是第二級保育類動物。牠們的食性與生態棲位都與白尾八哥十分相似,因此隨著外來種八哥進入臺灣,也壓迫到了臺灣八哥的生存。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接觸到這些生物的機會,諸如春夏季正是許多鳥類的育雛期,時常會有人撿到落巢和學飛的幼鳥。這時候若撿到八哥,牠們的身分將會直接影響後續處置!撿到外來種八哥,可以設法找人收編,避免族群擴散;撿到原生的臺灣八哥,就要視情況放回原地或是請求專業支援。
那麼,我們要如何辨識本土八哥和外來種八哥呢?
辨識成鳥時,只要記得兩個關鍵就夠了:嘴巴和尾下覆羽。嘴巴黃色的是外來種,白色的是本土種;尾下腹羽純白的是外來種,黑白條紋相間的則是本土種。
成鳥的辨識是相對容易,但是若撿到羽毛未豐的幼鳥,就會困難許多。根據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的經驗,外來種八哥幼鳥的腳部皮膚比較黃。
https://www.facebook.com/wbstwbr/posts/1101408913249260/
認識了外來種八哥之餘,同時了解本土八哥的困境,這樣一來,我們才能避免下錯判斷呢!
八色鳥幼鳥 在 MillyQ / 米粒Q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米粒Q的100杯香港 :第25杯,一大壺熱香片配一桌衝鋒陷陣手刀搶回的茶樓點心,讓我有各種難忘的香港茶樓文化。
- 25. #蓮香樓 , #中環。
/
記得十年前,那是我第一次來到香港旅遊,什麼都覺得新鮮,想看看大家說的香港什麼都好吃好玩。熟門熟路的學長帶著我說:「來到這裡,妳一定要早起體驗一下香港的茶樓文化。」
.
於是,那個很早的早上,我們坐在遠近馳名的蓮香樓裡,人聲鼎沸熱鬧滾滾,同桌跟隔壁其他幾張桌坐滿把白色吊嘎拉到上胸,腳翹在凳子上拿著報紙專注看賽馬的大叔大伯們,有人喝茶、有人吃包、有人剔牙、有人吆喝。
/
我拿起茶壺想倒茶,立刻被喝止!原來滾燙的熱茶不是先拿來喝,是要先拿來洗面前桌上的碗筷杯盤。
我看著大家熟練地把面前的餐具丟入一個缽裡,再高高地將冒著熱煙的深色熱茶注入,直到茶汁蓋滿餐具為止,轉一轉泡一泡(就像OREO一樣)清潔完餐具才算完成第一步驟。
.
接著,學長告訴我:「等一下推車會從四面八方出來,不管出來哪一種,直接衝到最前面去搶就對了!要不然一下就會被搶光,我們什麼都吃不到!」
.
我抱著激增的腎上腺素,緊張地死盯著載滿港點的推車究竟會從哪個方向出來。
「嘩!」「涮!」「轟!」
我靠近推車排好隊等待時機,但還沒開口,就被擠到最角落去。推車出來,推車離開,想當然耳,我一盤點心都沒拿到,鎩羽而歸,戰績是零。
我退回到座位上,室內的日光燈管顯得茶樓內四處是青綠色,大概就跟我不知如何反應的臉色一樣。
/
不虧是熟門熟路學長,搶回了一桌擺滿滿的點心,有雞絲粉卷、有豬潤燒賣、有叉燒包、有淮山雞扎、有最有名的蓮蓉包、有吃一個就飽到不行的雞球大包,他根本是領著豐碩戰果歸巢的鳥爸爸,餵食我這嗷嗷待哺的幼鳥。
.
總是搶不到、吃得很緊張、杯盤就像飛盤,早起的大開眼界,這是我十年前對蓮鄉樓的印象,這段記憶是如此強烈,強烈到根本可以說是我第一次到香港的震撼教育了。
.
這麼巧地,剛剛好十年後,想到這段香港留給我的記憶,於是一來到香港再次前往蓮香樓吃早茶,這一次,許先生是鳥爸爸,我被嘲笑有夠沒用,戰績依舊是零...
杯盤在我們的桌前,依舊像飛盤一樣從服務生的手中跟我們面前咻咻咻飛來飛去,許先生每一回都是nice catch💯!
/
跟我的香港咖啡buddy講到這段,她說像這類很古早、很地道、很港、很多觀光客、總是大排長龍的茶樓酒樓或者餐廳,如果要去,就一定要先有心理準備。每當她有朋友來香港玩指名說要去這些旅遊書上的推薦地方,她總回道:「你們可以自己去,去完我們在別的地方碰面都OK,但我是絕對不會跟你們一起去的。」
她伸出手指,快速地在我面前數完那些遊客必去但她來到香港多年打死不去的名單。
/
以前,以觀光遊客的角色來到香港,感受到的是衝擊與震撼;現在,試圖在這找到一處安身立命的角落,要自己出發思考的切角是更多的同理感受。
.
在香港開業近乎92年的蓮香樓,去年原本預計熄燈歇業,最後被接手保留下來同時更名為 #蓮香茶室,百年的歷史延續,點心推車、爭搶茶點、擠擁場面也如常依舊。
八色鳥幼鳥 在 bulbul愛回家之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幼鳥尋親教學
現場準備了一個1CM支距的籠子,(不要用鮮色的籠鳥對鮮色會好敏感,不敢上前。比如:紅色、紫色)
(如沒有籠子可找個紙盒+洗衣袋),前一天把幼鳥叫聲錄下,用充好電的手機一直播放,有時要等1-3個小時。
當親鳥一到,他便發出警告聲,這是保護幼鳥的証明之一,也遲遲不肯離開,有時候會飛走可能是通知其他同伴。
也有可能是找食物給幼鳥,你可在籠邊放食物看看鳥會不會餵食孩子,如果有餵食動作你就可把幼鳥放出來回到媽媽身邊了。
****重要事****籠子的重要性
過程中會有很多不關事的花生鳥路過和八卦,所以籠子是十分重要,也有機會有肉食鳥攻擊幼鳥,也有可能飛到你抓不到的地方,萬一找不到親鳥籠子就可防止幼鳥飛失。
WEB:https://sites.google.com/view/redbulbul/
感謝Tiffany AND Josephine 幫手
八色鳥幼鳥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跟柳丁哥哥探索大自然!看更多【好好玩自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M5nuSRzV5AX6HOdrb6fxN
主持:柳丁哥哥、崇瑋老師
這次來到的是位於新北市安坑的安坑 二叭子植物園。「二叭子」地名的由來,據說因為俯看安坑的地形,山谷的丘陵走勢呈現兩個「八」字,所以得名。二叭子植物園園內有著天然林帶和次生林帶交雜共存的林相,植物以喬木、灌木、草花為主,是研究與觀察植物的好去處。
1.台灣斧螳:台灣斧螳母蟲成體約75-90mm,分布於全台中低海拔山區。牠們的特徵是前胸腹板為紅褐色或橘紅色;前足基節與轉節處有一黑斑。成蟲多出沒於5-8月, 7月為繁殖期。雄成蟲常因為其趨光性而出沒在路燈旁;母蟲多出沒於灌木叢、樹幹及樹梢。若蟲約在8-10月孵化,常平貼於葉子腹側以利避敵、獵食。常被鐵線蟲寄生而出沒於溪邊。
2.五色鳥:又名台灣擬啄木。因其羽毛有紅、黃、藍、綠、黑色五種顏色而得名。身長約20-23公分,喙基上黑色嘴鬚發達,身體主要為翠綠色,頭部大部份為藍色。叫聲單調響亮,類似敲木魚「叩叩叩……」。五月起為其繁殖季,雄鳥在此期間會開始發出鳴叫來宣示領域,並引母鳥前來。交配時會啄樹洞築巢,交配後便會下蛋在巢裡面,孵蛋、育雛。等到幼鳥能夠離巢時,大約為七月。
3.斯文豪氏攀蜥:是臺灣特有種蜥蜴,分佈於臺灣本島平地至1500公尺以下低海拔山區。生活區域以樹林邊緣為主。體長約8公分。身體以黃褐色為主,但體色也會隨著環境的不同,而做小幅度的變化,來增加隱蔽的效果。雄性的喉部有白斑,體色較雌性鮮明。斯文豪氏攀蜥的領域行為十分明顯,當雄性個體發現有動物接近時,便會將喉部擴張,同時喉部的白斑也因喉部顏色變暗而更加顯著,並藉由持續做出伏地挺身的威嚇動作來宣示領域。
4.皺胸深山天牛:皺胸深山天牛最大的特徵辨識特徵為其胸部有明顯的皺褶。雖然名字裡有個「深山」,但是牠並不是只有在深山林裡才能遇得到。每年夏天,皺胸深山天牛都會出現在低海拔的山區裡。但皺胸深山天牛的幼蟲對樹木是有害的,因為牠的幼蟲會在樹幹裡鑽行,咬裡面的樹心的部分,嚴重時會造成樹木死亡。
5.綠背斜紋天蛾:綠背斜紋天蛾分布於低海拔山區,為普遍常見的種類,成蟲夜晚有趨光性。幼蟲則棲身在山芋、白芋、薯蕷屬類植物上。體型為中型,展翅約80~110 mm,頭、胸部背面是橄欖綠色,腹部為橙色或黃色,中間是白色。上翅為深褐色,翅緣橄欖綠色,腹背側邊有兩條黃色的縱帶。
6.過山刀:過山刀常見於平地河床、溪旁、農地、草原、灌叢,以及海拔1,000公尺以下闊葉林或混生林等地活動。性溫和,但警覺性高,容易緊張。過山刀動作靈敏迅速,一轉眼即消失無蹤。屬於無毒的中大型蛇類,身體細長,體長可達220公分。為日行性,依靠視覺,眼睛很大,所以又稱為「大眼蛇」。主要以魚類、蛙類、蜥蝪、鼠類及鳥類為食物來源。
7.綠水龍:綠水龍全長約60~100公分,尾部長度為體長的2~3倍,體色由暗綠色至亮綠色,頭部呈明顯的三角形。從後腦勺至尾巴中段長有齒梳狀的列鱗。四肢粗壯,有細長且尖銳的五趾爪子可讓牠們牢固地攀附在樹林枝幹上。強壯的後肢有利於牠們在樹幹或地面上快速移動,甚至進行跳躍或以後肢站立跑步的動作。牠們會出現在台灣是因為有業者引進做為寵物販售,但後來有棄養的狀況,因此造成台灣本地生態環境受到很大的波壞和影響。
★★寶貝學習推薦★★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0cB0juF4WI5P00JvTKmKCC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fdrM6k3Rrhl7nKwtFiao
YOYO點點名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1_y1faazG7_6paODoAHwxZ
碰碰狐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2L-H5_Qw7QoIoYm8YfKuEn
超級總動員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bvjX60EZ0y3aTkcYpbIe3m3kDCKlsuh
YOYO卡通綜合包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_HY74ov2N3JHRxCf93QGb3svALfuirk
【訂閱YOYOTV】►►https://www.youtube.com/user/yoyotvebc?sub_confirmation=1
八色鳥幼鳥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are-Eyed Cockatoo 裸眼巴丹
顧名思義,裸眼巴丹的眼眶周圍沒有羽毛,尤其是下眼瞼還有個光秃秃的大眼袋,前額有著粉紅色或淡橙色的羽毛,外觀十分顯眼可愛.分類上,牠屬於鸚型目,巴丹科(Cacatuidae)的Cacatuinae亞科.這個亞科裡頭,包含了大多數較為人熟悉的巴丹種類,例如杜柯波氏,粉巴,戈芬氏(小白),雨傘巴丹(大白),葵花巴丹,朱露冠等.有趣的地方是,長相酷似巴丹的玄鳳,在分類上的確也屬於巴丹科的Nymphicinae亞科,而不是大家以為的其他澳洲長尾鸚鵡.
大家習慣稱為裸眼巴丹的Long-Billed Corella,英文翻譯為長嘴Corella,另外還有一種同樣有著下眼帶類似長相的巴丹叫尖嘴巴丹(Slender Billed Corella),二者為同屬(Cacatua)不同種的巴丹鸚鵡.裸眼巴丹總共又可分為五個亞種.台灣較為常見者多為 C.p.sanguinea ,
雖然裸眼巴丹在市面上,不如粉巴或葵花巴丹那麼常見,但牠們友善甜美,活潑愛玩,聰明靈巧的個性,仍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加上裸眼巴丹比較獨立,不像其他巴丹鸚鵡那麼粘人,略為害羞,相對得也顯得安靜.叫聲較不尖銳,(曾有飼主表示,裸眼巴丹的音量,大約只有雨傘巴丹或朱露冠的八分之一吵而已.)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想找一隻會講話的巴丹鸚鵡,裸眼巴丹就不是最佳的選擇對象.
裸眼巴丹的體型比戈芬氏巴丹略大,依照亞種的差異,體重約在250-330公克之間.體長約在34-40公分間.公母在外觀上,無法藉由虹彩的顏色辨認出.性成熟時間約為四到五歲,但合適的繁殖年齡多半得等到六,七歲以上.依亞種的不同,於澳洲分佈的範圍也有異.照片中的裸眼巴丹為Little Corella, (C.p.sanguinea) ,體型較Bare eyed corella小些,自然棲地為澳洲北部,體長約38公分.平均壽命約為50年.
野外的裸眼巴丹,以樹洞為巢.牠們選用的巢穴,度內直徑約為35公分,深度達一公尺,其中木屑墊料的厚度也有20-30公分厚.每次平均產2-3顆卵,但不見得所有卵都可順利的孵化.孵化期約需26天,幼鳥56日齡大時羽毛長齊.人工飼養環境下,繁殖成功率不會比其他巴丹困難,除了均衡多樣化的食物外,最好能提供較寬大的飼養空間(半日曬的飛行籠較佳).
和其他巴丹鸚鵡一樣,裸眼巴丹在晨昏間較容易呼朋引伴發出叫聲.鳥喙的破壞力強,飼養時最好能提供足夠且安全的啃咬玩具.粉塵般的羽屑是另一項較為擾人的問題.這種智商高的鳥兒,也容易因為受人冷落或生活緊迫而出現啄羽的症狀.較易受病毒性疾病PBFD的威脅,所以選擇有信用,口碑良好的寵物鳥進口商或店家購買鳥隻,才能保障愛鳥的健康.
但相對的,這種較安靜,舉止逗趣,聰明友善,不易攻擊家人及家裡其他寵物的鸚鵡,的確是居家伴侶鳥的優質選擇.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八色鳥幼鳥 在 八色鳥雲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鳥友接力守護78天成功孵育4隻幼鳥的討論與評價. 台灣野鳥生態調查協會理事長曾松清表示,八色鳥是台灣夏候鳥,每年四、五月飛到台灣配對繁殖,八月再返回原棲地。 ... <看更多>
八色鳥幼鳥 在 八色鳥雲林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鳥友接力守護78天成功孵育4隻幼鳥的討論與評價. 台灣野鳥生態調查協會理事長曾松清表示,八色鳥是台灣夏候鳥,每年四、五月飛到台灣配對繁殖,八月再返回原棲地。 ... <看更多>
八色鳥幼鳥 在 不自然鳥類誘拍中心| 宜蘭三星的小八有人守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看了一下社團,真的有夠多幼鳥. May be an image of indoor. 1d. 張米祺replied. ·. 2 Replies. Kuen-Dar Chiang. 今年沒有八色鳥出現啦? 往年不都是一堆拍鳥人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