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早的電影院魔人】
說到看電影最討厭的,莫過於遇到各種干擾魔人了,像是遲到進入的、大聲喧譁的、討論劇情的、亂踢椅背的。完全破壞觀影體驗,讓人當下只想打爆他們狗頭。
而上述這些行為,在老舍筆下的這篇〈有聲電影〉,幾乎都占全了,甚至更奇葩。
一起來看看這部短篇作品吧。
-
有聲電影 / 老舍
二姐還沒有看過有聲電影。可是她已經有了一種理論。在沒看見以前,先來一套說法,不獨二姐如此,有許多偉人也是這樣;此之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知之」也。她以為有聲電影便是電機答答之聲特別響亮而已。要不然便是當電人——二姐管銀幕上的英雄美人叫電人——互相巨吻的時候,台下鼓掌特別發狂,以成其「有聲」。她確信這個,所以根本不想去看。本來她對電影就不大熱心,每當電人巨吻,她總是用手遮上眼的。
但據說有聲電影是有說有笑而且有歌。她起初還不相信,可是各方面的報告都是這樣,她才想開開眼。
二姥姥等也沒開過此眼,而二姐又恰巧打牌贏了錢,於是大請客。二姥姥三舅媽、四姨、小禿、小順、四狗子,都在被請之列。
二姥姥是天一黑就睡,所以絕不能去看夜場;大家決定午時出發,看午後兩點半那一場。看電影本是為開心解悶,所以十二點動身也就行了。要是上車站接個人什麼的,二姐總是早去七八小時的。那年二姐夫上天津,二姐在三天前就催他到車站去,恐怕臨時找不到座位。
早動身可不見得必定早到,要不怎麼越早越好呢?說是十二點走哇,到了十二點三刻誰也沒動身。二姥姥找眼鏡找了一刻來鐘;確是不容易找,因為眼鏡在她自己腰裡帶著呢。跟著就是三舅媽找鈕子,翻了四隻箱子也沒找到,結果是換了件衣裳。四狗子洗臉又洗了一刻多鐘,這還總算順當;往常一個臉得至少洗四十多分鐘,還得有門外的巡警給幫忙。
出發了。走到巷口,一點名,小禿沒影了。大家折回家裡,找了半點多鐘,沒找著。大家決定不看電影了,找小禿是更重要的。把新衣裳全脫了,分頭去找小禿。正在這個當兒,小禿回來了;原來他是跑在前面,而折回來找他們。好吧,再穿好衣裳走吧,巷外有的是洋車,反正耽誤不了。
二姥姥給車價,還按著現洋換一百二十個銅子時的規矩,多一個不要。這幾年了,她不大出門,所以老覺得燒餅賣三個大鍋子一個不是件事實,而是大家欺騙她。現在拉車的三毛兩毛向她要,也不是車價高了,是欺侮她年老走不動。她偏要走一個給他們瞧瞧。這一掛勁可有些「憧憬」:她確是有志向前邁步,不過腳是向前向後,連她自己也不准知道。四姨倒是能走,可惜為看電影特意換上高底鞋,似乎非扶著點什麼不敢抬腳。她假裝過去攙著二姥姥,其實是為自己找個靠頭。不過大家看得很清楚,要是跌倒的話,這二位一定是一齊倒下。四狗子和小禿們急得直打蹦。
總算不離,三點一刻到了電影院。電影已經開映。這當然是電影院不對,難道不曉得二姥姥今天來麼?二姐實在覺得有罵一頓街的必要,可是沒罵出來,她有時候也很能「文明」一氣。
既來之,則安之。打了票,一進門,小順便不幹了,怕黑,黑的地方有紅眼鬼,無論如何也不能進去。二姥姥一看裡面黑洞洞,以為天已經黑了,想起來睡覺的舒服;她主張帶小順回家。要是不為二姥姥,二姐還想不起請客呢。誰不知道二姥姥已經是土埋了半截的人,不看回有聲電影,將來見閻王的時候要是盤問這一層呢?大家開了家庭會議。不行,二姥姥是不能走的。至於小順,好辦,買幾塊糖好了,吃糖自然便看不見紅眼鬼了。事情便這樣解決了。四姨攙著二姥姥,三舅媽拉著小順,二姐招呼著小禿和四狗子,前呼後應,在暗中摸索。雖然有看座的過來招待,可是大家各自為政的找座兒,忽前忽後,忽左忽右,離而復散,分而復合,主張不一,而又願坐在一塊兒。直落得二姐口乾舌燥,二姥姥連喘帶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滿頭是汗。觀眾們全忘了看電影,一齊惡聲的「吃——」,但是壓不下去二姐的指揮口令。二姐在公共場所說話特別響亮,要不怎樣是「外場」人呢。
直到看座的電棒中的電已使淨,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過,還不能這麼馬馬虎虎的坐下。大家總不能忘了謙恭呀,況且是在公共場所。二姥姥年高有德,當然往裡坐。可是二姥姥當著四姨怎肯倚老賣老,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又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媽到底是媳婦,而小順子等是孩子;一部倫理從何處說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讓,甚至把前後左右的觀眾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爺。好容易大家覺得讓的已夠上相當的程度,一齊坐下。可是小順的糖還沒有買呢!二姐喊賣糖的,真喊得有勁,連賣票的都進來了,以為是賣糖的殺了人。
糖買過了,二姥姥想起一樁大事——還沒咳嗽呢。二姥姥一陣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與四姨三舅媽說起二姥姥的後事來。老人家像二姥姥這樣的,是不怕兒女當面講論自己的後事,而且樂意參加些意見,如「別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個金九連環。也別忘了糊一對童兒!」這一說起來,還有完嗎?一樁套著一樁,一件連著一件,說也奇怪,越是在戲館電影場裡,家事越顯著複雜。大家剛說到熱鬧的地方,忽,電燈亮了,人們全往外走。二姐喊賣瓜子的;說起家務要不吃瓜子便不夠派兒。看座的過來了,「這場完了,晚場八點才開呢。」
大家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覺,二姐才想起問三舅媽:「有聲電影到底怎麼說來著?」三舅媽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沒聽見。」還是四姨細心,她說她看見一個洋鬼子吸煙,還從鼻子裡冒煙呢,「電影是怎樣作的,多麼巧妙哇,鼻子冒煙,和真的一樣,你就說。」大家都讚嘆不已。
公共場所打架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下午有記者要陳時中指揮官跟楊志良道歉,然後又有一堆人到處刷留言說要還楊志良一個公道,可見過了一年了,很多人邏輯還是沒學好。
楊志良被醫護砲轟的原因,是因為他根本沒搞清楚狀況,就說要開除染疫醫師,才會被罵的。
又過了幾天他才又說,要「系統性」檢討問題。但這跟他之前講的完全邏輯打架,如果要系統性檢討問題,就是要先做出清楚的根本原因分析檢討,絕對不是一開始就說要開除人。
所以要指揮官跟楊志良道歉,根本是邏輯不通的事情。
現在醫院後續查出又有院內感染的情形,整個流程絕對有可以再檢討的部分。例如醫師人力不足,所以值班醫師沒辦法落實分艙分流,必須支援多個病房。這就牽涉到,到底我們國家願意出多少錢,出多少專業人員,讓「專責醫院」去落實這項原則?
又或者,如果要全國醫院都落實這項原則,我們有沒有這麼多的專職人員?(以目前來看就算有錢也未必能找到人)
以我們來看,部立桃園醫院扛下了國內超過2成的確診患者後,可以做到這樣,已經非常不容易。
有些人在說,是SOP有問題,但我們必須說,應付武漢肺炎這個新疾病,沒有真的黃金標準的SOP,所有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憑藉過去經驗、現有證據加上現場的實際狀況去制定流程,有問題就趕快再修正。
目前感染鏈都還算追得到,其實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事了。指揮中心也到部立桃園醫院設立前進指揮所,並且訂出進駐醫院後六大管制作為:
1. 指揮中心人員進駐醫院成立「前進指揮所」。
2. 將確診個案曾活動之病房關閉,病房內病人安排一人一室進行隔離;個案活動空間清空消毒,待環境採檢確認安全後再啟用。
3. 清空相關樓層,區域嚴格管制。
4. 安排專家進駐,針對醫院之感染管制措施等防治作為給予指導及協助。
5. 全院患者只出不進;取消探病,陪病僅限1人且須實名制。
6. 加強宣導醫院員工落實自主健康管理,若發現有輕微症狀應第一時間通報,並依指示回院就醫,不可自行就醫。
放馬後砲的,愛唱衰的就省省吧。每天都說會有本土感染、有破口的,總有一天會被你說中啊,但那是廢話,對防疫根本沒幫助。我每天都說你早晚會踩到狗屎,總有一天我也會說中的啊!
現在這種時候,就是要大家團結一心,給前線打仗的人最大的支持。部立桃園醫院加油!桃園區域聯防的院所們加油!所有的醫護也會努力挺住,請大家做好勤洗手、戴口罩、抱持社交距離、避免出入人太多的公共場所,這樣就對了!
公共場所打架 在 黃子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鳳子跑新聞-
推身障母控女不讓進捷運站 辱罵問「要打架嗎」遭送辦
https://youtu.be/TmUzipcLNUI
燒金紙遭檢舉怒罵「x查某」 法官:侮辱用語判賠五千
https://youtu.be/wXWOsTJmSUk
師大女學生遭尾隨騷擾 詭男落網竟是國小名師
https://youtu.be/kMvIOrcVy3Q
後車看傻眼! 私家車運床墊 放車頂「人趴」固定?
https://youtu.be/P0N6Ar2mJNo
「各界其實都很幫她」 自稱單親媽哥哥友人PO文引關注
https://youtu.be/zfFSjSqmlpU
「送購物金」陷阱 李婉鈺搶標大閘蟹遭盜刷5.5萬
https://youtu.be/yyBtTQpluXA
男女感情糾紛加油站大吵亮槍 民眾嚇報警
https://youtu.be/JaekOTnYG-E
嫌機車改裝吵 嗆夜遊騎士遭毆怒砍人逃 警速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shQ4mvDjXA
「超速」恐負過失責任 常成車禍定罪、逆轉關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JvFJlAgtY
女騎士「口罩突遮眼」自摔連環車禍 好心物流司機暖協助
https://youtu.be/antUzliucbE
騎車看手機「拒檢逃」免受罰! 法官:尚未受檢不違法
https://youtu.be/lchoxxSUtTU
證件丟身上!不爽車被拖大鬧領車處 車主遭告妨害名譽
https://youtu.be/Yo5nWwE-L8Q
國道施工「路坍冒泥漿」搶修塞爆 民怨:返家路好遠
https://youtu.be/0G8xTMDNWDI
圖書館放火.竊雙北 頭痛人物竟是看護員
https://youtu.be/K2M7kdiEBTo
山崩地塌近千戶屋臨危!居民:下雨地震就會怕
https://youtu.be/I4jrzHM1EPs
身邊必有一隻眼!都會布滿電眼監控 雲龍系統零死角
https://youtu.be/2MVA5NJ2ciw
二手精品名表曾有「超行情」 當鋪業者:流當自己收購
https://youtu.be/QKcn9qKyrxo
連線》年輕男女加油站大吵竟亮槍 民眾嚇報警
https://youtu.be/qAfqzCUoGXo
---
值小夜剛下班,來分享小鳳子近期跑的新聞跟故事。
最近採訪一件因為糾紛失控辱罵鄰居,進而挨告被法官判賠的案子,循著掌握的資料,重回大型社區現場,找到了被告婦人,由於是在社區內,因此也沒帶攝影機進去,我以關心的口吻,向她表明身分來意,想了解是否有想要透過媒體澄清,畢竟很多事情不是單純只有表面看到那樣,於是她向我吐苦水,但表示不願受訪,我也很尊重,就在走訪周遭一段落後就走出社區,在社區外準備做做Stand(記者入鏡片段)後離去,這時,讓我錯愕的場面上演了。
「你們在拍什麼?」、「沒經過我允許不能做新聞!」、「一定是對方找妳來做新聞的!」,這名婦人開始激動崩潰鬼打牆,並情緒勒索「妳憑什麼報新聞,這樣我會受傷」,我很客氣告訴她,首先,我站在社區外是公共場所,沒有不能拍攝的問題,再來,這是有公開判決事實依據,她就辱罵還打掉鄰居手機起衝突被送辦判賠,我們也並非誰的打手,而且新聞做不做,當然不是她說了算,重點是我們也沒拍她,但她還是繼續鬧。通常對於這種不理性的民眾,我也不會浪費時間跟她吵架,於是我上採訪車準備去另一側拍攝,沒想到就在車輛發動前,她突然拉開車門!
「妳不能報!」,…我被嚇到,真的很危險,她竟然探進車子來繼續鬧,我嚴正請她別阻擋我離開,請她讓我關門,結束了一場鬧劇。
身為記者,揭露事實,沒有支持誰的預設立場,但在採訪經驗中,遇到被控方不理性大有人在,無法溝通、不尊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只能祝福他們,但不能好好講話、動手動腳就是不應該,社會上很多糾紛就是這樣發生的。
前幾天晚上,就在買晚餐時,突然聽到怒吼聲,轉身一看,是一名年輕駕駛火冒三丈下車咆哮飆罵計程車運將,導火線看來是行車糾紛。這年輕駕駛非常激動,一副作勢打人模樣,罵完後就上車,但還沒結束,他來回在巷子內逆向飆車,我黑人問號,猜想他可能藉此表達不滿?但如果不慎撞到無辜人車導致傷亡呢?如果今天他遇到一個更衝動的人,大概就發生流血衝突了。
看看這些,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修身養性,事情就有不同的發展,心放寬、放下就有轉機,境由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