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高效率,升格多經費,縣民、市民一起拚!】
從我當選代表至今,不少竹北民眾常跟我提到新竹市,或許是被新竹市高效率建設吸引?以人為本的都市設計?還是不同於以往的城市美學?甚至覺得林智堅市長好帥(蛤?)各種層面都有,但總言之都離不開「是否能跟新竹市合併?」這話題。
在討論這議題前,我們先定義「現況與目標」,因為不同目標、層面來切入討論,就會導出不同結果,我們必須清楚政策的「利與弊」是伴隨一起,沒有「這個好吃我夾,這個難吃我不碰」的自助餐模式,不管選擇任何公共政策來實施;或運行某種體制,都有可能變為「解決A問題,產生B問題」(共產主義也是很理想、極權專制效率也超棒,但後續問題大家非常清楚)
所以釐清現況問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帶來的副作用的是否能接受?以下方不同切入點為例,會延伸出各種好與壞,甚至上升到修法、修憲來釐清「中華民國憲法」不合時宜的諸多窘境。
#偏鄉荒漠化?
#國民黨必須倒?
#草根民主優先?
#不利素人參政?
#瓦解政治派系?
#行政效率至上?
#鄉鎮市黑金問題?
#行政層級疊層架屋?
#鄉鎮市人員擴編問題?
#國民兩黨的共業遊戲?
#鄉鎮市長與縣長政治角力?
#鄉鎮市才能反應地方狀況?
能列出的問題還有很多,這邊單就大部分民眾最在乎的「行政效率」與「建設整合度」、「土地利用性」來討論。(這也與意識形態無關)
#現況問題
民國71年(1982年)因縣市分家,導致不管族群、文化、經濟、歷史脈絡緊密的大新竹一分為兩個獨立行政區,而又因縣市分家後,同一個行政層級,卻有不同治理模式(如鄉鎮市是選舉自治單位,新竹市轄下的區是官派;主要聽命、執行首長意志)
這樣講可能有點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原本一間大公司(舊新竹縣),後來分成兩間大公司(竹縣、竹市),而其中一間大公司(竹縣),底下還有許多獨立運作小公司(鄉鎮市),如沒有分家情況下(舊新竹縣),以往溝通建設直接對底下小公司(鄉鎮市)商討即可,過往的新竹市,因為都在大公司底下(舊新竹縣),還是會相對有效率,就算底下小公司再怎麼不配合,大公司也委屈犧牲(經費),站在「終究造福是公司集團的員工(人民)」的立場上辦事。
現在變成兩間大公司,自然溝通上與盤算上就會有所爭執,因為「你得利我就沒利,你少做我就多做」,加上兩方公司文化差異甚大,本來就沒合作默契跟信任基礎,自然在經費支出、工作內容、後續問題上會有所歧見,甚至大吵一架也都不意外,然主事者不一定會有影響,但倒楣辛苦的是誰呢?就是本該獲得更多福利的兩方員工(人民)。
#以大家有感的公共建設為例
竹市已經有 Ubike 1.0,但因為竹縣(大公司)與竹北市公所(小公司)沒有共識?不想做?效率低落?經費不足?導致竹北市民每年期盼,但都每年落空,而新竹市不知道的民眾,也傻傻跨橋騎過來後,發現沒有歸還站又騎回新竹市,或直接棄置竹北市。
就算新竹縣鐵了心要建置 Ubike,是否要跟新竹市溝通腳踏車道的路線?確定新竹市是否升級 Ubike 2.0(1.0跟2.0系統不相容),甚至新竹市未來還是使用 Ubike 系統?如果上述都沒耐心溝通、互相信任,那未來也很可能變成竹北市民騎共享單車過去後沒地方還,不是騎回竹北市,就是棄置在新竹市。
上面還只是單純的共享單車設置就如此複雜,若再以規模更為龐大的公共運輸「輕軌」為例, 新竹縣是否要做?設站考量有無串連其他公共運輸?(高鐵、台鐵、公車)經費比例能否支應?後續維管費用?以現在新竹市已經完成相關規劃來看,若要等新竹縣這邊完成,那大輕軌計畫勢必要再延宕了。
光這兩個問題,就能回應我說的「行政效率」(溝通成本高)與「建設整合度」真的在分家後,面對跨縣市合作議題,都是各走各的路不歡而散告終。
#新竹市頭痛問題之一
新竹市內依然有部分土地是新竹縣政府所擁有,這也導致新竹市都市規劃時,必須因土地所有權問題,來跟新竹縣這邊商討(溝通成本增加),這站在新竹縣的立場來看,如要給新竹市獲得土地或變更地上物建,當然就是一筆土地買賣(站在竹縣本位來看沒什麼不妥),但新竹市政府就必須考量建設經費、公益性來權衡是否有能力或有必要來出這錢。
像已經搬遷熄燈的新竹市收容所(早期收容中國偷渡客,後期收容逃逸外勞),其實是佔地 5 公頃的公園用地,裡面還包含許多新竹人都不知道的「新竹神社」(繪馬殿、神樂殿、齋館,許多文物也散落於靈隱寺、竹市動物園內),目前最新消息是要規劃成歷史文化園區,但不難猜想竹市與竹縣這方面的合作,肯定要耗費更多溝通、角力,來為自己的市庫、縣庫開源或節流,如沒有共識導致僵局,就無法讓大新竹居民能一覽當年神社的壯觀與風采。
新竹神社不是新竹市的古蹟,是當時「新竹州」居民的共同記憶,從靈隱寺內遺留下的石燈籠上刻字不難發現「新埔」、「橫山」、「樹杞林」(舊竹東地名)等地鄉親曾經來參拜過,甚至連「新竹女中校友會」都有,或許跟自己爺爺奶奶聊聊,說不定也曾經來參拜過,這樣有趣且重要的歷史記憶,真的該重現在世人面前,現在卻因為行政區劃後的問題,可能卡關重重。
#結論
光就「行政效率」、「建設整合度」、「土地利用性」來討論,就能看出不管合併還是升格,大新竹整合迫在眉睫的必要性,但如果加入「政治問題」、「行政區劃通盤檢討」…更多考量進來,那就會是全台灣的問題(總不可能每個一吵,就隨便合併或升格吧?)
這裡我就不多開戰場討論(這要寫個一萬字以上沒問題),就用10字來總結「#合併高效率 #升格多經費」來祝福大新竹未來能有更繁榮的發展,也請各位縣民、市民不要因政治色彩、個人厭惡來敵視彼此。
如果今天能跟另一半、孩子,搭著輕軌去新竹東門城走走,下午搭輕軌來竹北的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晚上再搭輕軌到高鐵於其他縣市旅遊,這樣的風景跟生活,不是一件很美好又快樂的事情嗎?
#我們這代人的努力承擔
#給下一代更好美好環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管就要管的有道理」新書介紹 吳英明教授專訪 這次邀請 吳英明教授 親自到在節目現場,介紹他和 柯志昌教授 共同所著的新書。 在全球化的趨勢影響下,公共事務管理者應認清「超界跨域」生「公共」,「多元社會」生「事務」,和「資源整合」生「管理」的本質和邏輯。 ...
公共治理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榮幸受到澳洲布里斯本市政府之邀,參與2021亞太城市高峰會(APCS),在會議上除了與各城市首長進行交流,我也將在高峰會的第三天以「國門之都與低碳交通的領航城市」為題,向國際朋友們簡報介紹桃園的改變。
今年亞太城市高峰會內容圍繞著城市如何面對疫情,並以「機會與挑戰中重建城市」為主軸,邀請有澳洲、紐西蘭、英國、日本等,共74個城市以視訊的方式參加,澳洲布里斯本市長希林納(Adrian Schrinner)在開場時提到: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也可以視為一個轉變、一個重新定義城市機會。
我向紐西蘭威靈頓市長安迪.福斯特(Andy Foster)、澳洲維多利亞州莫寧頓半島副市長沙拉.雷斯(Sarah Race),分享桃園的城市治理與發展健康低碳城市。我們以循環經濟SDGs為主軸,發表自願檢視報告(VLR)作為施政進展重要的衡量指標。在公共服務方面,建設社會住宅、公共幼兒園等許多類型的社福中心,為市民提供完整全面的公共服務。
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計畫也是主要的政策,在廚餘回收上有生質能中心,將家庭廚餘轉換成有機肥料再生使用,並推動低碳政策,桃園有三家主要的電動機車製造商,電動機車使用率全台灣成長速度第一名,市府也補助鼓勵企業將燃煤或重油鍋爐改燃天然氣,透過循環經濟,落實低碳政策。
桃園與澳洲許多城市交流密切,與澳洲洛根市(Logan)締盟姊妹市26年,情誼深厚,我們也與同為機場城市的澳洲黃金海岸市(Gold Coast)往來密切,在疫情期間除分享防疫與紓困策略外,也針對機場城市、智慧城市、觀光等領域合作進行多次討論。
我也要恭喜主辦方澳洲布里斯本市,奪得2032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更在疫情影響全球下,以視訊的方式,舉辦了一場凝聚國際城市共識與友好發展的城市高峰會,在全球城市各自面臨疫情挑戰的同時,並不孤單,繼續合力前行!
#2021APCS #亞太城市高峰會 #讓世界看見桃園 #鄭文燦
公共治理定義 在 林右昌UChan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世界,看見基隆的改變與美好!
今天很高興受邀參加在澳洲布里斯本盛大展開的 #2021亞太城市高峰會(Asia Pacific Cities Summit,APCS),共超過60個城市及首長一同共襄盛舉。因應疫情影響,今年首度採用實體併行線上的方式讓澳洲以外的城市共同參與。
在此次高峰會中我也特別提出 #四個城市治理策略,向國際分享。包括都市規劃策略-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其次則是以小學為核心,推動校園空間解放。目前全市公幼、非營利及準公共幼兒園等占比高達70%,達到「國小校校有幼兒園」。至於65歲以上的年長者,廣設社區關懷據點,走出家門15分鐘即可獲得便捷的公共服務。除此之外也特別分享本市推廣綠色能源的經驗,目前全市共有54所校園裝設太陽能光電板,廠商回饋比例21%也是全國最高,每年回饋學校收益高達1600萬元。
此高峰會為亞太地區每兩年舉辦1次的重大國際性會議,迄今已舉辦了12屆。今年的主旨是 #透過機會與挑戰重新定義城市,包含 #健康城市、#活力城市、#互聯城市、#智慧城市 四大子題,希望透過各城市間的交流,提昇亞太地區及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並拓展企業與城市間的商業合作。
過去我們是一個以貨運為主的港口城市,大環境的改變連帶影響都市建設發展及競爭力。這幾年,我們從 #城市規劃 的角度出發,推動各項建設與政策,型塑新的城市氛圍。改變不止讓市民有感,更恢復基隆人的自信、笑容與熱情,創造更多夢想與希望。
我們也將藉由此次機會,透過交流匯集其他城市的力量,超越政治與意識型態的藩籬,積極推廣基隆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化都市!
#2021APCS
#讓世界看見基隆
公共治理定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管就要管的有道理」新書介紹 吳英明教授專訪
這次邀請 吳英明教授 親自到在節目現場,介紹他和 柯志昌教授 共同所著的新書。
在全球化的趨勢影響下,公共事務管理者應認清「超界跨域」生「公共」,「多元社會」生「事務」,和「資源整合」生「管理」的本質和邏輯。
任何一個邁向永續發展的組織和城市,其領導階層都需要展現出一種賞識、詮釋、參與和經營公共事務的能力和魅力。我們應學習在「公共」中參與管理「公共事務」,散發具有「公共靈性」的社會魅力,確保「公共」更加豐富永續。
一個組織對社會資源的賞識、詮釋、整合、加值,取決於領導階層「五觀心智」的更新、「四管創能」的能力與「3B連結」的掌握。
本書特色
和你息息相關的公共事務,你無法忽視!
公共事務五大面向
◎城市治理:以新的靈魂和行動來「定義國家 (City Defines Nation)」和「躍升國家(City Advances State)」。
◎大學創新:從創新管理、品牌管理、知識管理和價值鏈管理來做多元價值創造的社會行銷和教育再造。
◎區域合作:結合城鎮外交、區域人才資本發展、青年創業行旅和在地文創經濟實為大學創新治理的藍海策略。
◎社會企業: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前提而設立的企業,強調和善用創業者和投資者的使命熱情和天賦才華。
◎根感經濟:一種發展與城市自然生態,在地文創和在地產業具有緊密連結的在地經濟活動。
讓我們用公共的力量,迎接更美好的社會。
作者介紹:吳英明
美國喬治亞大學公共行政哲學博士(1985~1990)
台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IAVE Taiwan)創會會長(2002~2008)
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局長(2003~2008)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2008~2012.7.31)
樹德科技大學講座教授(2013~)
作者介紹:柯志昌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城鄉與地方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2002~2007)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城鄉環境規劃設計學會榮譽顧問(2013~2015)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政府採購評選委員會專家學者(2013~)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2015~)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公共治理定義 在 主題:109年高考三級及普考公共管理申論解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全球治理」意指在全球化趨勢下,各國政府為因應此一洪流所應做出的回應與努力。依聯合國全球治理委員會的定義,所謂全球治理是指各種公、私部門中的個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