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逝去的青春與夢想。短劇開始了。還有被討厭的勇氣(文長無雷)
獻給曾經不斷堅持卻失敗的你和我。這場比賽沒有輸家,你也是呀,盡力全力堅持到最後,你也是傑出的贏家,能堅持到今天真是太美好了。
就在看完宮藤官九郎【俺の家の話】,覺得這是這幾年自己最喜愛的日劇時,又看完【短劇開始了】,更是被打動到不行,這些關於人生不完美甚至所謂的人生失敗族的故事, 卻充滿了真實與生命力,一幕幕的投射到自己的生命旅途。
如果說人生如戲,你知道你自己在扮演誰嗎?你扮演的是你自己嗎?
三位從高中就立志成為喜劇諧星的三人組,高岩春斗(菅田將暉)、朝吹瞬太(神木隆之介)、美濃輪潤平(仲野太賀),組成了叫做Makubes的團體,卻一直沒有辦法走紅,成為在小劇場流轉,觀眾人數始終稀少的諧星團體。
一位在職場受到重大打擊的女孩中濱里穗子(有村架純),在人生的最低潮時,看到了Makubes的演出,深深受到吸引,決定買票觀看,沒想到,就在那一天,Makubes卻在台上宣布兩個月後,團體就要解散的消息。里穗子在失魂失落的時候,她的妹妹中濱紬(古川琴音)到她家裡照顧她,里穗子在一間家庭餐廳打工,這間家庭餐廳無意間成了Makubes三人討論喜劇段子的場所,能夠看到他們三人討論,以及觀看Makubes的演出,成了里穗子生活下去的最重要的目標。
全劇以Makubes即將解散前,三人不斷的詢問自己,自己堅持10年的夢想,最後看起來卻失敗了,這些歲月與時光到底算甚麼?每一集的開頭,都是以Makubes的一齣短劇最為開始,這些劇的段子其實就是包裹著他們各自的人生,春斗的哥哥曾經是人生勝利組,卻因為誤入直銷詐騙,毀了人生,他一向是春斗的偶像;瞬太本來是全日本電玩冠軍,但卻加入了Makubes;潤平家裡開設酒行,卻去做不會紅的諧星,嚴厲的父親不諒解,就連潤平從高中就深深愛戀的女友(芳根京子),都可能因為現實的關係,無法繼續。
編劇金子茂樹在2020年的日劇《我的事說來話長》,我個人就喜愛到不行,同樣是描述一位人生失敗組無所事事的青年的故事,但是對話與劇情,都無比真實也令人溫暖,尤其是對話之精采與刀刀入口,更延續到了【短劇開始了】,成為【短劇開始了】如此令人喜愛的原因之一,無論是短劇裡的對話,或是真實人生的對話,都很直指人心,更會使人不斷地回想起自己曾經發生過的事,而戲中戲的巧合結合與對劇情之間的環環相扣,更是讓人感受到的編劇的才華。
在看【短劇開始了】時,會使人想起前些年菅田將暉演的電影-花火,同樣是描述搞笑藝人的生活與辛酸,取材自搞笑藝人作家又吉直樹的日本文壇最高榮譽「芥川賞」的同名作品,在追尋夢想,與不斷被打擊和挫折中掙扎的劇情,總會想起許多自己在人生的影子。
很喜歡在劇中裡的一些設計與細微之處,往往這些部分更能打動人,例如中濱小姐和春斗裡一段對話,中濱小姐在高中曾經是熱中花道的人,甚至帶領學校得到很高的榮譽,但是後來因為一些因素放棄,但是在很久之後,在打工的餐廳裡,當兩位阿姨在討論不知名的花時,她講出了這些花名,得到了稱讚與讚賞,雖然也沒甚麼,但中濱感到十分愉悅,想起了自己曾經做的事並沒有消逝,有時候,自己曾經堅持或是做過的事,可能會在很久以後才會得到回報,只要做過堅持過,就會留下在身上留下足跡,無關成功或失敗,絕對不會白費。
其實我在看【短劇開始了】的時候,一直想起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在阿德勒的理論裡,強調目的論,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並不是因為發生了這些事就一定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是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
同樣的一件事,可能在別人的眼中或是常理上是不成功或是失敗的,但是最後賦予這個經驗和意義的其實是你,Makubes三個人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微妙,他們沒有所謂真正的競爭關係,他們的人際關係困擾,沒有與其他夥伴的比較,他們信任彼此,也是一體的,沒有與他人的競賽,他們就是幸福,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他們也許因為為了當一位喜劇諧星,被他們的家人或朋友不諒解或討厭,但他們擁有了自己的自由和選擇,在看劇時,我深深為他們彼此之間的情感與連結所打動。
從學生時代到出社會,總一直有人告訴我們,做甚麼才是成功,做甚麼不會成功,做那個沒有用,做甚麼才有用,我記得剛出社會時,母親拿給我公務員考試的簡章給我,叫我去考公務員,說薪水穩定最好,但我並沒有照做,當時我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其實出了社會後,一路跌跌撞撞,吃了很多苦頭,最後自己一直想做的夢想其實並沒有完成,所以這樣就是失敗嗎?
總是有人跟我們說,你不成功,就是你不夠努力,但真的是這樣嗎?後來我們會發現,很多事情,努力未必會成功,但甚麼才是成功呢?甚麼才是人生勝利組呢?社會給我們太多的框架與設定,假設每一種成功的想像,強逼你往那個方向前進。
然而,無論你做甚麼?你有沒有達成別人對你的期望,只要你堅持過,只要你努力過,一定會留下甚麼印記在自己身上,人生這場比賽沒有輸家,你也是呀,盡力全力堅持到最後,你也是傑出的贏家,能堅持到今天,真是太美好了。
短劇開始了,獻給每一個努力在自己人生奔跑的人,成功與失敗,只是他人的眼光,但能接納自我,信任他人,貢獻他人,就是我們的選擇。
最後,看完,好想去日本吃拉麵呀!還有神木隆之介扮女神,也太美了吧!
Makubes的10齣短劇
水のトラブル
屋上
奇跡の水
捨て猫
カラオケボックス
金の斧銀の斧
無人島
ファミレス
結婚報告
引越
#短劇開始了
#喜劇開場
#金子茂樹
#正能量滿滿讓人又笑又哭的日劇
公務員家庭照顧假薪水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世俗的成功]
朋友說:以前的同學都是資優生,現在有許多成功的、賺錢的、有影響力的,對比自己一事無成,薪水、婚姻、小孩、家庭都沒得比,總之,希望自己可以再好一點、成功一點,還有資格當大家的朋友。
世俗的成功,來自於見識和機運。
見識。
現今能見之成功,仰賴百千年來疊代出的科技,站在見識多的基礎,絕非一人之力可以造就,倘若沒有網路、電力,再聰明、再成功的人一樣得從石器時代開始,不可能在幾十年之內就做得到現今的程度。
而有見識可以少走冤枉路,或許僅需要數百年就能從零發展至一定的規模,但是一樣是從石器時代進展至農業時代來養活大量的人口之後,慢慢再走到工業時代的歷程。
做為一個人的本質,若無深刻的修持,意念和情緒並不會有如同貧富差距一樣的天差地遠,即便如何成功,一樣是要花時間吃飯睡覺,再頂級的食物也是吃飽即足,再昂貴的容器與你我家中的碗,說穿了功能並無二致,再富再貴,睡覺也只佔了擺放手腳的一兩坪空間。
薪水高低來自於產業,與成功不成功並無絕對關係,當醫生、老師、公務員並不會賺大錢,想要賺大錢的話,應當要經商投資或做生意。
想賺錢、想變得有影響力,那自然是要增長累積財富的知識,提出能說服人的見解,無非來自於見識;而良好的家庭關係,是對於他人的認識及自我的洞見,是來自於人我之間的見識。
曾經有個年輕人向楊絳表示人生的困惑,楊絳聽完笑了笑,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書讀太少而想得太多。」講的也就是見識,見識不足自然就會迷惘。
機運,機會與命運。
命指生命,運即經驗歷程。所謂的命運,其實是生命的經驗歷程,在有生之年的經驗和歷程,歸結出來的就是命運,因此,是在結束時才確定命運如何,並不是開始就確定命運如何。
開始就決定命運如何的論點,叫做宿命,是有過去世、陳舊之意,人有沒有宿命?可能是有的。但此生的命運如何?要在此生終結才會確立下來,關鍵是一生中經驗了什麼樣的歷程。
很多時候,世俗的成功,與你來自什麼家族?你爸爸是誰?媽媽是誰?有直接的關係,而這是宿命,不是命運。
假設一個人從小有保姆照顧,衣食無虞,有幼兒園讀,受義務教育,可以學幾項才藝,請得起家教,讀前段的大學;另一個人則可能從小就有一餐沒一餐,時常因繳不起房租而搬家和轉學,能夠讀大學是犧牲了兄弟姐妹的機會,哪一個比較有機會成功?當然,不一定。但是前者的機會大多了,而後者成功則會變成勵志的故事。
也有些人,從小就一直有出國唸書的機會和選項,或者等著接管家族事業,而有些人則是一直惦記著要趕快畢業賺錢替父母還債,或是回家裡幫忙,這二種出身的人的成功,豈會相近相似?又怎能相提並論?
不同的出生決定了不一樣的經驗歷程,所以沒有絕對的公平、沒有客觀比較的基點,保證是獨一無二的,由此來看,當然也沒有所謂的成功,可能就連世俗的成功,都是無意義的比較。
但卻可以,問問自己想靠近哪樣的生命經驗與歷程?決定自己的命運,與自己比較,透過增長見識,做出適當的抉擇,避開或承擔數次風險,把握住幾次機會,靠近嚮往的生命經驗與歷程,就離成功近矣。
所謂的世俗,並不是負面的意思,而是指一種普遍性的概念,是指在世間上的凡夫俗子們(包括我)的認知,當然這是在我個人在有限視角中的觀察和思維,絕對是主觀的見解。
事實上,在我們不知道的另一面,顯然一定也有許多沒那麼成功的、影響力微小的,只是人家沒有公開講出來,而我們也剛好看不見而已,而也確實有很多成功的人,苦多於樂,憂患實多啊!
想跟朋友說,你沒那麼好、沒那麼成功,或許我們比較容易當長久的朋友,等你太好了、太成功了,或許就高不可攀了。
而人生重要的是什麼?
怎樣算是真正的成功?
我不知道。
公務員家庭照顧假薪水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疫與工作家計·不應二選一
#照顧假薪資補貼要快
作為執政黨的一份子,我們向來對執政懷抱戒慎恐懼的心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近日本土疫情爆發,但台灣人民在這波疫情來到的同時,我們沒有埋怨,大家為了彼此,我們在短短一天內,用行動表達向疫情挑戰的決心,在社會高度共識下自動自發地配合自肅封城,這是全球少見,世界少見。
台灣人信任政府高度自制 世界少見
在近期媒體的疫情民調中,有82.4%民眾支持政府針對近日本土確診案例暴增縣市實施封城;此外,亦有64.7%民眾表示對中央疫情中心控制疫情擴散能力有信心。我認為這是民眾高度自我節制意志的展現,其實,即使不用強制的行政命令,這幾天的街頭,民眾已用自身的行動力,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這是好事。
在去年年初的大選期間,我們大喊著「2020台灣要贏」。在當時,我們確實贏了,不僅如此,在社會高度配合下,我們的防疫真的做得很好。而過去一年來,防疫政策之所以沒這麼硬性與強制,顯得有許多彈性的原因,即是因為我們有民主價值中最重要的信任感,社會信任由陳時中部長所率領的防疫團隊,持續了一年的努力。
小英與政府持續穩住陣腳
有目共睹
然而,全球疫情詭譎,也導致新一波疫情的崛起。從每天確診人數的數字面來看,可能有些人很擔心,但是我們的政府部門真的很努力在穩住陣腳。作為民進黨中常委,這兩天中常會破天荒首次因應疫情採用視訊會議,我近身觀察到小英總統在視訊會議上,仍以輕鬆詼諧的態度,偶爾輕鬆話家常的方式,其實幽默的肢體語言與和顏悅色的表情進行會議,就是為了努力穩住民心。
唱衰疫苗假訊息不攻自破
待疫情趨緩大家踴躍施打
在這份民調之中,有74.3%的民眾認為,政府此時應該開放藥廠進口疫苗,讓民眾自行施打,和前幾次調查結果相比,比起過去願打疫苗僅三成多,比例大幅提升。
回顧一個月前,部分的社會輿論對疫苗非常不友善,各種假消息、錯誤訊息,將疫苗汙名化,使得社會聞疫苗色變,不願意施打。如今,疫情擴散,大家卻開始搶著施打。作為民意代表,我相當感慨。一個民主社會的領導者在這個議題上,被假訊息打的進退不得。進了疫苗打不完被罵到臭頭;不進疫苗也被罵到臭頭,進退兩難之間,小英總統左右為難,讓人心疼。
如今,我們只要待國產疫苗七月可望投入市場,國外疫苗逐批到位後,在疫情比較趨緩之際,請民眾一定要踴躍施打。施打疫苗,無非是保護自己,保護自己同也等於保護自己所愛的人,以及愛自己的人。
疫情經濟層面影響
政府要開始嚴陣以待
新的疫情進入高峰,使得大家對經濟的信心有待加強,這不僅僅是疫情的經濟反映,也是因為許多時候,台灣的經濟與世界的經濟體系仍有連動,其他國家打噴嚏台灣就會重感冒。
我過去曾經呼籲 ,對照美國的K型復甦曲線,台灣未來的疫後經濟的復甦問題,要非常小心看待 。我認為, 中小企業與民眾的補貼政策,不外乎是給中小企業,或者就實質投入在就業者身上,在這波比去年更嚴重的疫情之下,為政者必須重新思考紓困振興是否有擴大的必要性。
在這份民調之中,有60.9%的民眾認為自己所屬行業受疫情擴散有嚴重影響,也有71.7%的民眾擔心未來幾個月收入受疫情擴散,經濟衰退的影響;更有52.7%的民眾擔心正職薪水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
中小企業雖主動停業
紓困應有快速解方
事實上,最近這幾天,我看到非常多的餐廳、店家、攤商,為了防疫「主動停業」。我們看到了大家熱血的一面,然而,回到現實層面上,如此熱血雖然一天、兩天做得到,但是能否撐過一個月、兩個月沒有收入,持續付出租金與員工薪水的日子?因此,紓困應有快速解方。
對照美國第一季紓困振興措施,美國的做法,是直接給予民眾現金,台灣呢?這波疫情我們或許有信心能在生理層次撐過去,但是這些小店面小商家與中小企業如果撐不過去,怎麼辦?相關的紓困振興勢必動起來,看是擴大或是就稅金給予減免與緩繳,都是該思考的時候了。
我誠懇呼籲行政院應通盤考量疫情對社會不同層面的影響,思考是否再擴大紓困金額,未來,只要在過去半年有受到影響就提供紓困,而金額由勞動部研議討論,檢討過去齊頭式的紓困作法,以受影響層次的不同研議不同等級的紓困。
此外,也請行政院研議,目前已申請居家防疫照顧的勞工,只要能提出受影響的程度,就發放紓困。行政部門應事先研擬劃出社會受影響的層級,由政府給予不同程度補貼 、降所得稅,或延緩繳稅等。
防疫與工作不應二選一
防疫照顧假薪資補貼政院應研議
最後,這份民調有一個重點。超過八成(83.1%)的民眾認為,政府應補貼防疫照顧假薪資。我認為是行政院必須嚴肅看待與儘速研議的事。尤其這幾天,疫情擴散使得每個層面的人都有染疫的風險,包括開始已有公務員因公染疫,雙薪家庭必須冒著染疫風險兼顧賺錢與家庭等。
以現階段的制度,公務員「因公染疫」,可以請公假,同時也有薪水,政府保障生活無虞;可是,雙薪家庭的「防疫照顧假」目前卻是「給假不給薪 」。我日前接獲陳情,有許多家庭事實上根本無法失去任何一天的薪水,因此,政策應該有所反應,從預算面著手 ,讓家長申請「防疫照顧假」同時,雇主或政府仍得以提供薪資,讓民眾不至於斷炊,讓政策切合實際需要。 莫讓一般家庭必須在防疫與工作中「二選一」。
此外,我們還有很多中低收入戶,以及貧困學童的營養午餐,防疫政策之下,這些學生的生活如何被安頓,政府應該要幫困難家庭一把。過去,臺北市將營養午餐的錢匯給小朋友,但該怎麼做,卻是一國多制,沒有全國統一。
無論如何,週五的立法院,我們將在嚴峻疫情之下,就紓困振興延長進行表決,作為民意代表,我希望能讓台灣的中小企業撐過去、撐下去。也盼政府加速思考,如何在財政允許之下,擴大紓困與振興的作法,讓民眾度過艱苦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