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機制應該公開透明 要求退輔會嚴格懲治不法行為!
#獨家》立委吳玉琴爆退輔會弊案 為違法公司量身打造2億元標案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88291
去年3、4月間,國軍桃園總醫院護理之家勞務承包商:「祥暉服務企業社」。一位員工跌傷,在申請勞保職業災害給付時,驚覺自己沒被投保勞工保險。這個事件於去年10月4日被媒體揭露,才發現該承包商有多次違反勞基法、規避勞動檢查紀錄。
去年11月媒體再爆出,承包商:「祥暉服務企業社」。涉嫌偽造照顧服務員結訓證書,將未依法受訓的清潔人員,用偽造證書直接轉任照顧服務員。
因此,我先後於去年12月2日、9日在衛環委員會、司法法制委員會針對這個問題質詢退輔會、勞動部、與人事總處。退輔會備詢人員允諾會嚴加處理,並將結果回覆我,結果事隔10個月,到今天這件事還沒有得到回應。
本案「祥暉服務企業社」、「祥暉顧問有限公司」、「有限責任桃園市祥暉勞動合作社」,由林O勇、林O耕、林O祥三人,交叉設立。登記於同一地址1、2樓,其資本額分別為50萬、50萬、22萬。自民國107年至今年上個月,祥暉集團違反勞動基準法的統計:四年間違反15件,一樣的違法問題,一再發生。到最後乾脆拒絕勞動檢查。
而國防部與退輔會所屬榮總體系是這個集團的最大商業往來客戶。自104年開始,祥暉集團接受國防部、退輔會所轄醫療機構的採購案。所有的案子最小金額1千7百萬元,大至2億2千9百多萬。
50萬的資本額如何承擔2億多的大標案?
尤其是一個涉嫌偽造文書,屢次違反勞動法令又拒絕勞動檢查的惡質廠商?
並在事件曝光後,何以主管機關退輔會未作任何調查處理?
這一切很難說服國人,退輔會跟廠商之間的關係可以接受公評!
民國108年,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第四區照顧服務員勞務承攬採購案」(案號:HCB-10825),延續「106-107年照顧服務員勞務委外案」(案號:10601E)。兩案在投標資格上,108年案將「5年內,需有單次採購金額在6千萬以上的經驗」的限制性條件刪除。結果這個案子讓「祥暉顧問有限公司」得標了,同時錄取第二名,其金額高達2億2千9百多萬元。
而得標後又不履行契約,契約不履行原應由第二順位的得標廠商遞補,本案卻未依程序遞補。反而更改標案,一次兩年的大標案拆成三個月的小標案,再讓「祥暉服務企業社」得標。
至此,退輔會不好好說清楚,作必要的處分,很難說服民眾自身清白。
我會繼續追,非讓整個制度公開透明不可!!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來賓是台北市的戰狼小姐姐,看起來我住的地方台北市已經變成了全球最大的稻草人都市啦,全國各地都對這個稻草人都市很感興趣,到底有多感興趣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市宣布明日上午十點起,開放台北通預約疫...
公司登記統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保護台灣護國神山 免受他國欺負】
韓國媒體揭露,美國政府要求我國台積電等半導體廠商,在11月8日前交出商業機密,以評估晶片短缺的原因。超明今天質詢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是否接獲相關訊息,並備妥對策,不讓美國取得我國廠商歷經數十年努力得來的產業機密。
美國政府為解決晶片短缺問題,已提出數種方式進行處理,這種鴨霸的態度,超明要求,經濟部一定要硬起來協助台積電等我國公司,守護護國神山,不能任人宰割。可惜今天部長的回應有點狀況外…
【五倍券的城鄉數位落差要重視】
五倍券登記正如火如荼進行,但超明從當時夜市券的統計資料發現,接近7成集中在六都消費,這次五倍券、加碼券都必須上網登記,加上8個部會搭配的加碼券,有6個屬於數位券,完全沒有考量數位城鄉差距,不僅方式複雜,民眾不易搞懂,更讓許多長輩無所適從。或許長輩不會計較這些加碼券,但政府不該成為漠視數位能力不足的推手。
超明提醒經濟部,振興經濟不能一昧為六都或有數位能力的年輕人著想,一定也要重視非六都商家的生計,以及數位能力不足的長輩的權利。從目前的亂象及數位落差來看,當初國民黨建議全民普發現金,才是最公平、最實在的方式。
公司登記統計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Yahoo奇摩3C科技 填錯資料卻發現網站無法更改?不少民眾打爆1988專線詢問。對此,經濟部也做出回應了!🧐
#五倍券 #數位綁定 #個資修改 #經濟部 #Yshare
公司登記統計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今天來賓是台北市的戰狼小姐姐,看起來我住的地方台北市已經變成了全球最大的稻草人都市啦,全國各地都對這個稻草人都市很感興趣,到底有多感興趣呢?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台北市宣布明日上午十點起,開放台北通預約疫苗登記。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如果要1922公費疫苗預約系統,要使用健保快易通,民眾需要輸入很多資料,現在開放使用台北通,只要經過一次認證,就可以介接唐鳳的系統,就算將來中央所新推出的APP,也可以實名制介接。】我是實在不想說啦,天才it大臣唐鳳找外包公司做的系統搞了半天只是民意調查,然後一分鐘六千人就衝爆,為什麼一定要強迫大家使用,除了讓大家在打到疫苗之前有事做之外,還可以拿來宣傳自己政績是讓幾百萬人以為自己登記就可以打疫苗結果還是沒有疫苗打,這跟海底撈在排隊的時候小姐姐出來問你等下要吃甚麼,你以為自己好像做了甚麼,但其實還是四十分鐘之後才能吃到海底撈。唐鳳是不是這麼會掌握飢餓行銷的概念啊?
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國內14日新增17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光台北市就占10例,為全國最多。台北市長柯文哲主持北市防疫記者會時表示,這周是很重要的觀察期,在控制之後有沒有機會徹底殲滅新冠肺炎,這周就會知道效果。柯文哲指出,統計7月之後的數據,只有18%找不到感染源,以目前每天9、10例來看,大約1天2人找不到感染源,看能不能從2降到0,那就有辦法圍起來徹底殲滅,這是北市這周努力的目標。】那麼這周的清零戰術到底是甚麼,有沒有辦法把不明感染源的的數字降到零呢?可是就算降到零,也有很大的問題是台灣這麼小,要如何減少各地區之間的移動,避免外地又有新的感染源來到台北?但坦白說,我覺得大家都被中央給帶了風向,每天在那邊爭一個零兩個零有甚麼意思,防疫又不是只看一天兩天的數字,防疫是要看中央的效率,怎麼搞到六都彼此打來打去,這不是很好笑嗎?
關於這個疫調的事情我今天也難得有機會可以直接當面問清楚發言人,到底有沒有疫調啊,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台北市近期屢屢被批沒認真做疫調,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投書媒體,表示大規模感染時公布疫調,恐釀社會恐慌,但北市議員游淑慧則直言,是柯文哲5月就說疫調浪費力氣且沒實質意義。柯文哲15日回應,這問題已經回應2周,北市有做疫調有上傳只是沒公布,「人家說謠言止於智者,但我發現在真實社會,是謠言起於智者,然後再經過智者更擴大傳播,特別是『別有用心的智者』」。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疫調的結果對一般民眾來說到底有沒有意義?有沒參考價值,因為我家附近的COSTCO和IKEA又清消啦,幸好這幾天我沒有到處亂跑,但是現在到底有沒有足跡可以參考呢?
另外,還有大家很關切的解封呢?根據健康網的報導:【柯文哲說明,關於解封,首先進一步是文化場館,包括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等室內的可以開放,但入內一定要戴口罩、量體溫、消毒、實聯制,原則上採「預約制」,有預約才能確保不會被擋在外面,且要落實單一出入口,如此才能保持實聯制,且要維持社交距離、實施人流管制,沒預約去還是會被擋住。對於飲食內用的解封,柯文哲再次強調,吃飯還是擺最後,他知道餐飲業很期待,但這方面傳播的風險還是最高,主要擔心是印度變種病毒的入侵,因昨日防疫旅館正在進行 PCR 篩檢時,有檢測出 3 例 Delta 變種病毒,所以要慢慢解封,慢慢提高疫苗覆蓋率,這樣才有可能把台北市疫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中央的確是搞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名詞,甚麼微解封,微疫苗,我們只好給予微鼓勵,但民眾最關切的還是解封來解封去,會不會步上日本的後塵,之後案例飆高又開始密集封鎖,大家就這樣開開關關不知道要到甚麼時候,台北市的整體封鎖長程計畫到底是甚麼?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公司登記統計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18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nomWLWYGhe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美俄峰會,拜登與普京同意恢復互派大使、啟動雙邊戰略穩定對話,為處於歷史低點的美俄關係暫時「止血」,避免進一步惡化,卻談不上帶來重大轉機。中國崛起動搖美國世界一哥地位,拜登訪歐,除了拉攏盟友制華,更欲離間中俄,惟未見普京賣帳。中美爭雄時代,列強各有盤算,對普京而言,壯大後的中國,長遠會否成為地緣政治重大威脅,乃是未知之數,然而美國和北約這些年一直咄咄逼人、意欲握住俄國咽喉,卻是昭昭明甚。後冷戰時代歷史已清楚說明,美俄矛盾是結構性的,華府無視俄羅斯國家安全紅線,得寸進尺,中俄友好某程度是華府逼出來的。
蘋果頭條
港府繼去年8月10日以「港版國安法」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集團多名高層,並大舉搜查《蘋果日報》大樓後,相隔近1年的6月17日,再度以類同罪名拘捕集團5名高層,同時動員比上次更重的警力,企圖再次製造白色恐怖,在7.1前夕將《蘋果》噤聲。去年8.10警察大舉搜《蘋果》後,我們曾帶讀者直擊一份報紙的誕生——由編輯埋版、付印,出車,送到旺角報販手上——報館每日的正常運作程序。沒有人知道,印刷機明快鏗鏘的旋律,往後能否依時響起,但《蘋果》員工仍然無畏無懼,如常出版
東方正論
不要問喪鐘由誰敲響,喪鐘由自己親手敲響。一直以反中亂港、勾結外力奪權變天為職志的壹傳媒及旗下《蘋果日報》,昨日再受致命重擊。警方國安處清晨採取行動,以涉嫌違反國安法第29條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5名壹傳媒董事及高層,並進入壹傳媒大樓搜證,保安局更凍結《蘋果日報》等3間公司資產。人又無,錢又無,毒果「收檔」,寫在牆上!
星島社論
警方繼去年八月搜查壹傳媒大樓及拘捕黎智英三父子及壹傳媒高層共八人後,警方國家安全處發現《蘋果日報》前年至今刊載三十多篇呼籲外國制裁中國及香港的文章,昨晨出動五百警力,以涉嫌「勾結外國勢力」拘捕五名高層人員,包括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並首度向法庭申請可檢取新聞材料的手令,進入《蘋果》大樓展開大搜查,又凍結其公司帳戶共一千八百萬元財產。消息稱,警方最快今午落案檢控部分被捕人士,明早提訊。
經濟社評
本港就業市場由谷底反彈,最新失業率連跌3個月,因疫情回落,港府近月放寬控疫措施,飽受重挫餐飲零售業稍作喘息,令就業情況繼續從低點回升。隨着總值360億元的消費券計劃下月開始登記,市民的消費信心、商企的招聘意慾應將維持較好勢頭,但惟有重新通關,經濟、就業始有望真正復常,背後仰賴更多人當即接種疫苗,令社會盡速築起免疫屏障。據統計處公布,3至5月失業率為6%,跌至1年來低位,亦勝過市場預測的6.2%,當中以餐飲服務業的0.8個百分點跌幅最為顯著,反映政府4月底開通疫苗氣泡,放寬食肆、酒吧等的營運限制,穩住了業界。
公司登記統計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3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m9vBgUVWpn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上周三(26日)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紀念日,也許是為遷就國家領導人的行程,當日深圳並無大鑼大鼓的紀念活動,但作為深圳的近鄰,港人對這個隔籬鄰居40年的變遷可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從40年前的一個邊陲小鎮,到今日成為全球知名的創科之城,深圳的發展稱得上一個奇蹟,而從過往摸着石頭過河的「探路者」,到今時今日的「示範區」,深圳的發展亦折射出中國模式的發展歷程。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批准設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在建立後的首個10年,被官方定位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鄧小平要其發揮「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和對外政策的窗口」作用;第二個10年,增加了「爭當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示範地區」的定位;30年時,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則要其「為保持香港和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蘋果頭條
本港武漢肺炎疫情放緩,但昨日仍有18宗確診個案,當中16宗為本地個案,有5宗仍未追查到源頭。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仍有約10宗的初步確診,當中包括一個警員以及元朗西醫診所的一名護士。至昨晚警方已公佈該名駐守警察總部的29歲警員確診。另外,匡智梨木樹宿舍昨日分別再有1名員工及1名院友確診,該群組累計已有16人受感染。而前日確診的地產經紀,連同該個案港景匯商場已有3名不同公司的地產經紀遭感染,衞生署表示會向商場及商舖的職員派發樣本收集樽檢測。至昨晚,本港單日再增3人死亡,當中包括東區醫院一名70歲男患者(第4096號個案),是東區醫院老人病房的第3名死者。醫管局至昨晨9時,新增符合呈報準則的19宗懷疑個案,並有38名確診病人出院,至今有4,287人康復出院。而現時仍有367名確診病人仍在18間醫院及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留醫,23人情況危殆、31人嚴重,其餘313人情況穩定。
東方正論
疫情肆虐,本港經濟活動幾近停擺,建造業也不例外。在進度落後下,地盤開工日子例必加倍趕工,懷疑因此成為工人的催命符,八個月內最少發生十七宗奪命工業意外,平均一個月有兩人死亡,情況異乎尋常。歸根究柢,目前的職安健法例落後,對無良僱主罰則輕微,港府一直拖延修例,儼然幫兇。本報統計發現,今年一至八月發生在工地的十七宗致命意外,導致十七名工人死亡,大部分都是從高處墮下,以及吊運工程期間被重物墮下擊斃,最年輕的死者僅廿多歲,令人扼腕。第三波疫情在七月爆發,該個月短短十日內即發生四宗致命個案,情況之密集前所未見。業界指出,有些承建商為免太多工人聚集造成播疫風險,一度減少開工人數,甚至停工,導致施工時間減少,地盤或為趕進度,開工時忽略安全評估及措施,最終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
星島社論
政府為找出社區的新冠肺炎隱性患者,星期二將啟動「普及社區檢測計畫」,昨早七時起接受網上登記,截至昨傍晚六時,已有二十二萬人登記,超過三十個檢測中心於首日預約已爆滿。統籌計畫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指,普及檢測以盡快找出隱形患者,切斷傳播鏈,令第三波疫情結束,同時為日後防控疫情進行預演,日後如果面對第四、第五波疫情時,可依靠加強個案追蹤,以及快速進行大量檢測來控制疫情,不用動輒關閉口岸,嚴控社交距離,關閉多種場所等措施,令業界生意受影響。全港設有一百四十一間採樣檢測中心,已招募超過六千名醫護及學生協助採樣。截至昨約傍晚六時,已經有逾二十二萬名市民預約做檢測,超過三十個檢測中心於周二檢測首日已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