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專欄 🍎📰】究究究竟 香港單車總會有無違反 UCI 國際規定呢 🌍🚴🤨❓
// 日前,《Stand News 立場新聞》發表一篇題為「公帑資助國際單車賽 單車總會輕型貨車當『救護車』 運輸署證無牌、涉違規改裝」的高質偵查報導 🔍📰。此類有關香港體育制度內的偵查報導 🇭🇰🕵️♀️,實在少之又少。係囉,點解呢❓此文高質原因有三:第一,文中引述多個單位的規例及或不同階段回應或說法,包括民政事務局、運輸署、消防處、UCI 國際單車聯盟 🌍🚴♀️、香港單車總會 🇭🇰🚴、總會行政總裁、賽事籌委會主席、由內地公司持股的賽事醫療服務承辦商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HKMPDC)職員、執業大律師、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醫療輔助隊(AMS)與前線醫護等 👩⚕️👨⚕️,以交叉比對各方說法與做法。
第二,前後共兩篇報導(第二篇題為「國際賽無牌『救護車』駐場 單車總會曾指醫療輔助隊拒服務 後改口認無申請」)引爆多個仍未解決的問號 —— 為何總會先誤稱收到 AMS 回信拒絕申請❓惟傳媒查問並確認 AMS 未曾收過申請後,總會始發聲明承認「沒有申請任何義務急救團體,包括醫療輔助隊的急救服務」❓ 那總會之前誰收到哪個地方的 AMS 回信呢❓ 由HKMPDC提供、其行車證顯示為「輕型貨車」的大會「疑似白車」XH 6410 上 🚑,究究究竟有否安裝氧氣系統❓有,就涉嫌因沒持有貯存相關危險品牌照而犯法;無,問題更嚴重:假如車場發生嚴重意外,車手需在「疑似白車」內吸氧氣保命那怎辦❓ 這還合乎 UCI 規定嗎❓ 運輸署「證無牌、涉違規改裝」,批錢的民政事務局及承辦的總會會否問責?如何問責❓
第三,此偵查報導能啟發更多問號 —— 根據 UCI 國家盃香港站《活動手冊》,被 UCI 管理委員會委任為 Chief Medical Officer(CMO)的 Dr. Kin Heng AU 知情嗎 👨⚕️❓「疑似白車」是其管轄範圍嗎❓ 如果是,何以批准❓ 如果不是,誰負責❓ 此外,同一文件第十八頁列明:「An ambulance is on site to handle extreme serious injuries to hospital 🏥」;另根據 UCI規例 第13.4.005,為保障車手安全 🔐⛑️,主辦單位(總會)需提供「one or more ambulances」🚑🚑;第13.4.015 第四點更指「每架救護車的司機必需具備駕駛當地救護車的最高資格」。報導指總會在被追問下,「事隔一日即改口,指大會按 UCI 規定提供了『醫療車輛』」。醫療車輛❓ 是類似 F1 的「medical car」嗎 🏎️❓ 惟 UCI 兩大規例列明「ambulance 」呢 🚑❓「疑似白車」內的司機具備駕駛香港救護車的最高資格嗎❓ 究究究竟香港單車總會有無違反UCI規定呢❓//
後記:醫生朋友唔明,點九解唔申請 St. John 🤔❓ 多個消息人士透露,估計其一係擔心如果白車入場,就會打爆個防疫 bubble,咁就要去隔離 21 日。倒因為果,合乎國情,合情合理,我愛黨 👌。
原文🍎👉 https://hk.appledaily.com/sports/20210603/UBYGT3H6TRGCRMXUIQ5ACAEHBU/
《立場》:公帑資助國際單車賽 單車總會輕型貨車當「救護車」 運輸署證無牌、涉違規改裝👉 https://bit.ly/3yYBmFw
《立場》:國際賽無牌「救護車」駐場 單車總會曾指醫療輔助隊拒服務 後改口認無申請👉 https://bit.ly/2SJqPxv
UCI 國家盃香港站《活動手冊》👉 https://www.uci.org/docs/default-source/official-documents/tissot-uci-track-cycling-nations-cup/tissot-uci-track-cycling-nations-cup-ii---hong-kong---event-manual.pdf
UCI 規例👉 https://www.uci.org/docs/default-source/rules-and-regulations/part-xiii---medical-rules---01.03.2020.pdf
公司車輛管理手冊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人配送車合規上路首次在北京實現
北京新浪網 (2021-05-25 18:32)
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 (鄭雲 陳建)5月25日,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為首批無人配送車頭部企業頒發了無人配送車車身編碼,首次給予無人配送車相應路權,實現了中國自動駕駛領域新產品管理政策的又一次創新突破。
在今天的管理政策發佈現場,京東、美團、新石器成為中國首批獲得無人配送車車身編碼、並准許在示範區公開道路上路的3家企業,率先實現無人配送車「持證上崗」。
這是記者從今天舉行的第八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上獲悉的。
哪裡試用過無人配送車?
無人配送車輛是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領域的重要應用,對於進一步優化末端配送服務,解決物流行業痛點,提高運作效率,降低企業人工成本支出,促進快遞物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探索價值,是物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從2017年開始,美國已有5個州(弗吉尼亞州、威斯康星、愛達荷、佛羅里達、俄亥俄州)先後允許無人配送車上路,允許其在人行道和人行橫道上自動行駛,對其不滿足《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的設計部分予以豁免。
2019年開始,日本正式允許無人配送車在公共街道上進行測試,並出台相關安全手冊,為無人駕駛公司上路檢驗最新交通工具提供便利。
在中國,2017年開始,京東、美團、新石器等各類企業都先後推出無人配送車,分別出現在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區的高校、園區內,測試快遞和外賣業務。在2020年疫情期間,為降低傳染風險,上述企業先後依託無人配送車開通「無接觸配送」,實現了良好應用。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孔磊今天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視自動駕駛技術和產業發展。去年9月市政府決定建設全球首個基於網聯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統籌車、路、雲、網、圖各類資源進行融合試驗。在工信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示範區以經開區為核心開展建設,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基本完成。
今年4月,北京市依託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設立了中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
孔磊說,北京一方面加快建設智能化物理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加快構建創新型管理政策體系,既為企業提供「硬」的測試應用設施環境,也同時探索「軟」的政策配套監管環境,「軟硬兼施」促進產業創新發展。
政策先行區獲批一個月以來,經開區已經為小馬智行、百度、滴滴等企業的112輛車發放了先行區道路測試通知書,在北京市自動駕駛乘用車早晚夜間道路測試等方面率先實現突破。
無人配送車上路如何監管?
安全行駛是無人配送車開展相關活動的前提條件。為避免影響通行效率及行駛安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聯合交管部門,對車輛的功能和性能進行了嚴格要求。
例如,無人配送車應該配備多種類型感測器、高性能計算單元、具備系統冗餘的線控底盤和智能化控制軟體等系統和設備,可實現自主行駛和車外、遠程兩種「人工操作」的駕駛。
再如,當接近視野受限的彎道或交叉路口時,應發出燈光或聲音提示信號,提示其他交通參與者。
此外,車輛的行駛速度不大於每小時15公里,運營初期每輛測試車輛應配備現場駕駛人和遠程駕駛人,且駕駛人具備相關的技術技能、自動駕駛專業素質,經過企業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同時,示範區還對無人配送車的道路通行、交通規則和行車規則進行了規範要求:例如正常情況下禁止借道超車或倒車等;針對測試車輛可能出現的妨礙交通、發生事故等情況,建立了風險評估機制,並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預案,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排除隱患、及時消除不良影響,保障相關活動安全穩定有序地開展。
無人配送車現在哪裡運行?
在位於北京亦庄的中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無人配送車申請主體要在示範區劃定範圍內,開展無人配送、無人售賣、無人安防等活動;在具體運行範圍上,採用企業結合自身技術和產品特性制定提交針對性的運營計劃,科學合理地分配無人配送車部署數量、選擇行駛路段及區域等,示範區管理機構依照管理實施細則有關規定進行審核備案;針對醫院、學校等特殊區域,都依照實施細則採取了不同的禁行和限行措施。
截至目前,示範區已在公開道路、產業園區、景區以及特定場景投放了一定數量的無人配送車。
例如在南海子公園、亦城國際、BDA企業大道、永昌產業園等園區內,已經投放多輛新石器無人零售車,分時段提供早餐、午餐、晚餐售賣等服務;京東、美團等企業也在配送站、居民區及主要產業園投入近100台無人配送車,開展末端快遞配送。
未來,結合居民需求和企業發展需要,將逐步擴大無人配送車的部署規模,開展快遞配送、餐飲零售等有關業務,常態化提供便民服務。
資料來源: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10525/38680294.html
公司車輛管理手冊 在 許淑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普悠瑪事件發生後行政院隨即進行調查,後續於108年1月提出144項待改善項目,而臺鐵局也立即成立三個改革小組(安全管理改革小組、組織管理改革小組及營運財務改革小組),統籌督導及協助改善計畫研提與推動落實執行。
表面上看起來針對普悠瑪事件後,然而持續發生的鐵道事故卻再再顯示臺鐵對於事故預防的不上心。
臺鐵在做相關改善時,時常遭人詬病僅作表面功夫,增加表格、準則,但是不是能有效杜絕事故發生則令人存疑,至五月發生的斷軌火車卻續行的狀況、先前汐止車站列車長未等乘客全員下車逕自開走,以及3231次列車司機員忘記停車,未通報自行關閉ATP倒退列車等,實在難以讓國人同胞能夠理解臺鐵的改革狀況。
若針對臺鐵改善的114項內容進行檢視,臺鐵已於108年4月底完成 SMS手冊撰寫,108年5月開始進入第2階段執行及持續改進。
而依據臺鐵所提供之SMS手冊及待改善之列管事項回覆,109年5月所發生的斷軌火車續行事件,並無依照相關規範進行通報及處置,且部分項目都已經過8月交通部同意解除列管,若同意解除列管,仍發生斷軌事件,那解除列管的條件究竟為何,是否臺鐵依然未有改善,至國人生命安全於不顧 ?
針對普悠瑪事故,臺鐵花費2.7億元針對車輛安裝「ATP隔離限速系統」,當ATP遭關閉,也可強制車輛限速在60公里以下行駛,首輛列車已安裝完成,預計今年底普悠瑪、太魯閣列車加裝完成,其餘列車會在2023年前完工,但長期以來,列車自動防護系統已經更換過好幾次,ATP系統卻依然有出錯的狀況,實在令人斐解。
除此之外,設備可以透過預算和技術改善,但是人力訓練和養成機制不是透過錢可以堆積出來的。
交通部自2015年起,預計至2021年止,投入275.2億元辦理「鐵路行車安全改善六年計畫」藉以改善臺鐵行車安全。但交通部統計,雖2015年至2017年間,鐵路行車事故從由每年618件遞減為每年509件,但2018年全年,鐵路行車事故總件數又暴增為655件,比2015年還多,一般行車事故增加為54件,行車異常事件更有594件,可見砸了大錢改善鐵路基礎建設卻沒有提升行車安全,人員訓練制度也出了極大的問題,未來若針對人員訓練改善,我們要求臺鐵不要只做紙上工作要落實及查核,避免憾事一再發生。
臺鐵長期人力不足以及大環境無法改變而造成許多結構性的問題,設備可以靠預算和技術解決,但組織養成不能單靠金錢,身為國內唯一也是許多通勤民眾賴以為生的鐵路公司,我們期許臺鐵及相關單位能盡快改善,補足人力缺口,減少臺鐵人才斷層。
公司車輛管理手冊 在 經管|《10人以下小團隊管理手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主管應該看人下菜,對不同區域的員工,採取不同的 管理 策略和方法。 第一個區域的員工,能力低、意願也低,他們一般是 公司 新人,沒有自信。 ... <看更多>
公司車輛管理手冊 在 Page 36 - 交通部公路總局各區監理所站車輛窗口作業手冊 的推薦與評價
二)查驗身分證件:號牌行照齊全者,本區車輛免查驗身分證明,外區車輛參照 參照【二、新(重)領牌照(三) 】。惟公務車輛仍應依行政 院頒訂之「車輛管理手冊」辦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