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這個地區,因為有很多科技新貴,收入高,生育率全臺排名第一。無論是托育還是幼兒園,都是一位難求,尤其是幼兒園,都說從小孩報戶口開始,就要付訂金卡位。
比起跟大家搶讀私立幼兒園,我跟先生都偏向就讀公立學校,一來學費只要私立的1/4,二來對於小孩的教育,我跟孩子他爸都偏向以小孩興趣為主,所以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都沒關係,比較重要的是小孩對於學習的態度。
比起安排小孩嬴在起跑線上,我們想要回歸到小孩自己本身。
目前我們偏向蒙特梭利又或者華德福教育,希望小孩能夠在自由狀態下選擇,促進孩子的表達能力,希望小孩能夠與在地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及傳統、社區與社群間的多元互動,讓孩子與父母能一同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最近讀了一本書,講中年婦女的生活,其中一篇寫到中年婦女的「刀口」,是孩子。
自從成為中年婦女,吃飯不敢超過八十臺幣,跟朋友聚餐要看餐牌,一千元一隻燒春雞,吃的是他孩子的一堂菁英班,再看其他菜,發現一頓飯可以頂好幾堂一對一。算來算去,一群中年婦女決定不吃了,他們的錢要花在刀口上,如孩子的作文、英語、電腦課、鋼琴、長笛、薩克斯風、棒球、馬術、高爾夫⋯⋯她說:「每次犧牲一絲絲「點菜自由」,可以慢慢填充『補習自由』的自信。」
比起讓小孩讀一堆不知道他們是否感興趣的興趣班,我的想法是由小孩自己選擇課程。只有小孩自己感興趣的興趣班,才會投放熱情,才會持續學習(興趣班本來就是有興趣才上的課程不是嗎?)。
有的爸媽表面上為孩子拚命犧牲,事實上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盼望孩子為自己完成自己到達不了的高度,卻忘了問孩子,他到底想要什麼。
孩子不該是父母用來攀比的資本。
很多家庭習慣把孩子的學習外包,但一直在老師輔助下學習,會扼殺孩子的自學能力。很多人對於預習要做到哪些事、準備到甚麼樣子都不清不楚,常常一片空白,只等老師上課來講。比起去補習班再聽老師講一次當天學習的內容,又或者等補習老師給作業的答案,不如把時間花在如何用步驟把課程讀通,學習先自己找答案,真的不懂才請教老師。
現在是網路時代,找資料很方便。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別人這麼寫「當你拼盡全家的一切,只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官二代、軍二代、紅二代、富N代的孩子們,早就站在終點線面帶微笑地看著我們的孩子。」
與其被「犧牲是美德」綁架,不如讓孩子以自己的喜好,快樂地學習!比起強制學習,誘導他們愛上學習,成效定會更好!
原文:東周刊2021.09.29
照片來源:Ton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年一度的教育盛會 #2020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重磅登場!當新冠肺炎引發教育現場破壞式創新,家長、老師如何趁勢助功,帶領孩子展開新學習,預備未來?國內外知名教育專家提出的教育新解方又有哪些?鎖定直播,和我們一起陪伴孩子,開啟後疫情時代的學習新視野。 各專題演講章節如下: 21:35 專題演講一:後...
公立學校有哪些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公立學校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神老師是公務員,如果到公家機關,例如公立學校,擔任講師演講上課,就算是執行公務,可以請公假的。
神老師是因為前任校長不爽,才改請事病假,請假過多導致考績乙等。
教育局可以補救啊,看看哪些請假是到公家單位,改成公假即可,就不會超過規定。
以前我到公家機關、學校演講,一律請對方發公文,我也都請公假,校方都不會故意刁難。
但是就算是公假,依然是「課自理」,要自掏腰付鐘點費,請別的老師代課。
教師到別的機關學校教課,本來就是教育的延伸。
教育局應該出來主持公道,不要給人「多做多錯」的感覺。
公立學校有哪些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年一度的教育盛會 #2020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重磅登場!當新冠肺炎引發教育現場破壞式創新,家長、老師如何趁勢助功,帶領孩子展開新學習,預備未來?國內外知名教育專家提出的教育新解方又有哪些?鎖定直播,和我們一起陪伴孩子,開啟後疫情時代的學習新視野。
各專題演講章節如下:
21:35 專題演講一:後疫情時代,重新想像教育,主講人: 薩曼・可汗(Salman Khan)可汗學院創辦人
55:47 專題演講二:5G時代的新學習,主講人: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
01:15:10 專題與談:5G時代數位教育內容的發展與探索
與談人: 林之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 ),呂冠緯(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
嚴天浩(LIS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
01:48:00 專題演講三:AI時代的教與學–探索學習新疆界,主講人: 蜜雪兒・齊默曼(Michelle Zimmerman)美國倫頓基督教學校校長
02:03:50 專題演講四:預備下一代的未來–頂峰模式,主講人: 黛安.塔文納(Diane Tavenner)美國頂峰公立學校聯盟執行長
02:19:10 專題與談:科技如何以人為本,協助教育典範轉移? 與談人: 蜜雪兒・齊默曼(Michelle Zimmerman)美國倫頓基督教學校校長 ,黛安.塔文納(Diane Tavenner)美國頂峰公立學校聯盟執行長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公立學校有哪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這就是法國人:從食衣住行育樂了解法式生活」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陳麗伶
內容簡介:
★一本帶你了解法國人認真享受人生的生活工具書★
法國人熱愛美食、珍惜古物、講究專業技能、鼓勵小孩親近自然並多方學習,他們是一個開心享受生命,也認真地看待生活的民族。
以食衣住行育樂六大單元,多元角度切入法國人的生活與文化,展現真實的法國人樣貌!
[食] Alimentation
認識法國人享受「吃」的起源,並帶你了解正式餐館的用餐規矩。法國人開店講究證照與專業,廚師、服務生、選酒師都是成就一家好店的要素。想要像老饕一樣品嘗法國菜的精華?那就得先認識地方菜色有哪些。還有法國人喝咖啡、吃乳酪、選擇有機食品的想法,讓你看了長知識!
[衣] Habillement
法國製造的服飾、精品世界聞名,但法國人日常穿衣講究的是要合「個性」也要合「場合」,只因這是教養,也是尊重人的表現。某些念舊的法國人,會因特別喜愛某個年代的服裝而到處尋覓,造就「Vintage」舊服飾店與舊貨市場深受各年齡歡迎的社會現象。想要打扮得更像法國人?香水、帽子與飾品的選擇與配搭,也一定要知道。
[住] Habitat
巴黎美麗市景的幕後功臣首推國王亨利四世,但也多虧歷代市民願意保持市容、愛護房子,以及熱愛種植花草的習性,才得以造就這座令世人稱頌的城市。而法國人善用小空間的設計巧思,也令人驚豔。1970年代起,都市人興起到鄉間、古城買下廢棄房舍的風潮,不只整修成為度假屋、藝品店,也會地方經濟帶來新活力。羨慕法國人住百年老宅,擁有可愛的居家環境?那你得先了解他們進行老屋整修的手法,還有退休族「退而不休」熱愛動手創作的活力。
[行] Transports
法國大都市公共交通發達,然而城市人也大多有愛走路、儘量在社區附近購物的習慣。法國人對火車有一股念舊的情感,也對TGV抱著無限的驕傲。在都市開車?他們會告訴你,不只停車一位難求,最好也要學會撞開前、後車的基本停車法。既想省錢又要方便?許多法國人會說:「那就租車吧!」
[育] Education
法國擁有制度健全的公立托兒所,另外也有「家長組織化托兒所」這種小規模場地,供家長們共同照顧幼兒。在小學,指導老師擁有自主決定教材與進度的權利,從博物館教學、兩地學校交換學習、到鄉間學習大自然生活,樣樣都帶著小朋友學習與體驗。而「訓練專才、不成就通才」的教育制度,不僅讓中學生對於未來有選擇,也是奠定法國職人的基礎。
[樂] Loisirs
法國人擁有一年5周的有薪價,每年過了暑假,沒曬黑的人會被同事視為沒去度假的怪胎。不僅度假方式多樣化,他們還有邀朋友一起租屋度假,或是合買遊艇的習慣。這個愛歡樂的民族,在生日與結婚外,還有一堆可以拿來慶祝的奇怪名堂,例如退休宴、種樹宴,採橄欖宴等等。
作者簡介:陳麗伶
駐法旅遊美食達人,持法國文化部觀光局國家導遊執照,經歷27年法國國家美術博物館專業講解。
著作:《台灣食客法國戀曲》(麥田)、《普羅旺斯味蕾地圖》(麥田)、《開始遊法國喝葡萄酒》(太雅)